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谭璐 《实用医技》2008,15(3):294-295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的优缺点。方法: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试剂及仪器对200例临床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和CMIA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均能达到0.1IU/ml。HBsAg,HBsAb,HBeAg及HBeAb的检测相互符合率均在95%以上,但对核心抗体的检测,两者符合率为87.5%。结论: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相差不大,但CMI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自动化程度比ELISA法高,并能定量检测HBsAg和HBsAb,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2.
谭璐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94-295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的优缺点。方法: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试剂及仪器对200例临床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和CMIA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均能达到0.1IU/ml。HBsAg,HBsAb,HBeAg及HBeAb的检测相互符合率均在95%以上,但对核心抗体的检测,两者符合率为87.5%。结论: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相差不大,但CMI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自动化程度比ELISA法高,并能定量检测HBsAg和HBsAb,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和酶联免疫(ELISA)方法分别检测孕妇HbsAg,探讨CMIA法在检测孕妇HBSAG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2013年7月住院分娩孕妇用上述二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结果:在28229个孕妇中有1373份阳性,CMIA法HBsAg(0.05-2.00IU/ml)标本50份中,ELISA法检测阳性33例,阳性符合率66.0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MAI法HBsAg> 2.00IU/ml阳性标本有1323例,ELISA法检测阳性也1323例,阳性符合率100.00%.结论:采用CMIA法定量检测HBsAg灵敏度更高,自动化程度高,在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敏感度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8月用安图化学发光法确诊的乙肝患者465例,乙肝阴性健康体检者150例,采用GICA、ELISA和CMIA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敏感度。结果在CMIA检测结果 HBsAg<0.05IU/ml阴性者中,三种检测方法全部为阴性;在CMIA检出HBsAg浓度值3.001~250.00IU/ml时,三种方法全部检出阳性结果,检出率一致;在HBsAg处于低水平表达时即CMIA检出HBsAg0.050~3.000IU/ml时,CMIA、ELISA、GICA三种方法检出阳性标本分别为310例(100.00%)、245例(79.03%)、31例(10.00%),CMIA检出率均高于ELISA(χ~2=72.613,P<0.001)和GICA(χ~2=507.273,P<0.001);ELISA检出率高于GICA(χ2=299.05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三种方法中以CMIA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ELISA,GICA敏感度最低。当GICA检测出阴性结果与临床不符以及ELISA遇到灰区时可选择CMIA进行复查,以免漏检。CMIA可在早期感染及血清转换期患者中检测出低浓度HBsAg,为临床及时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现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法方法学评价以及CMIA法、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的比较报告阐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  相似文献   

6.
陈桂兰  陆燕 《重庆医学》2012,41(25):2652-2654
目的比较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LIC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金法测定低浓度HBsAg,并评价LICA测定HBsAg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检中心提供的临界值控制品作为质控,经ECLIA筛选的HBsAg标本吸光度与仪器所给临界值(Cut-off)的比值(COI)为1~50(低浓度)的临床标本80例(观察组),HBsAg COI<1的临床标本30例(对照组),分别使用LICA、ECLIA、ELISA及金标法测定。结果 LICA测定HBsAg的灵敏度为0.25ng/mL,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为8.6%;ECLIA法测定HBsAg的灵敏度为0.12ng/mL,CV为7.8%;ELISA法测HBsAg灵敏度为0.50ng/mL,CV为11.9%,胶体金法灵敏度1ng/mL。观察组标本中LICA检出阳性为79例,ELISA检出阳性为75例,胶体金法检出阳性为20例。结论 LICA检测HBsAg与ECLIA有很高的符合率,在低浓度的HBsAg检测中,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且该法可进行自动化定量检测,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海军 《河北医学》2013,(6):958-960
目的: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假阳性情况。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500例血清标本用金标法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结果:1500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其中1479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98.6%(1479/1500);2l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1/1500)。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ELISA和金标快速检测板在检验中的价值及可靠性。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与ELISA和金标快速检测板分别检测72例患者的HBsAg和HBsAb的结果比较。结果:ELISA法和金标快速检测板法测定HBsAg结果一致,检测灵敏度都在66.1IU/ml左右,测定灰区在66.1—163.7IU/ml,灰区内二种方法HBsAg检出率仅为50%。ELISA法检测HBsAb灵敏度在8.9IU/ml,检测灰区在8.9-23.6IU/ml,灰区内检出率为50%。金标快速检测板检测HIAsAb灵敏度在42.1IU/ml,检测灰区在42.1~203.8IU/ml,灰区内检出率为50%。ELISA法检测结果变异系数较ECLIA法高。结论:金标法检测HBsAg结果与ELISA一致,检测HBsAb与ELISA结果有显著性差异。ELISA法检测灵敏度低于ECLIA法,HBsAg在(66.1-163.7IU/ml)、HbsAb在(8.9-23.6IU/ml)灰区检测结果有50%的假阴性。ECLIA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都优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48例类风湿因子(RF)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RF正常参考值<20.00 IU/ML)之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金标法进行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因为类风湿因子的影响而导致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情况。结果:148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类风湿因子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之间的血清标本,其中127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85.8%(127/148);21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21/148)。结论: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引起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 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 法)对400例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分别计算ELISA 法、CMIA 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MI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 CMIA 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种方法对HAV-IgM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100例标本进行HAV-IgM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MIA方法检测HAV-IgM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 CMIA法检测HAV-IgM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IgG)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查血清样本200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进行抗-HCV检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LISA检出阳性25例,阳性率为1.25%;CMIA检出49例,阳性率为2.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优于ELISA,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结果观察直观、快速、省时.CMIA适合于丙型肝炎的常规临床筛查应用,对保障临床输血和手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与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203例患者并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进行检测,参考中和确认试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及检测效果。结果 203例标本CLIA法检测阳性48例,ELISA法阳性46例,中和确认试验阳性48例,与CLIA法结果一致;对比中和确认试验,ELISA法和CLIA法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9%和100%、100%,但对比中和确认试验灵敏度分别为95.8%、100%,ELISA法、CLIA法的Kappa值分别为0.97、1,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8、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40, P=0.016)。结论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的均有较高的特异度,但化学发光法检测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微粒子法对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在我院的324例乙型肝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对比两种方法表面抗原阳性率、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CMIA检测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52.16%,ELISA检测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43.83%,CMIA检测法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检测法(P0.05);CMIA检测灵敏度为95.89%,特异性为97.98%,ELISA检测灵敏度为86.03%,特异性为92.78%,CMIA检测法灵敏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ELISA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检测法对于检测患者表面抗原有更高灵敏度及特异性,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TRFIA和ELISA法测定206例我院消化科和感染科病人血清标本的HBsAg的定量及定性结果,并对其中的高、中、低HBsAg浓度标本各20例重新进行两种方法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①206例标本中,血清HBsAg阳性TRFIA法98例,ELISA法85例,两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1)。两法符合率为93.69%。②高、中浓度标本两法测定HBsAg阳性均为20例,两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低浓度标本中HBsAg阳性TRFIA法20例,ELISA法14例,两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TRFIA法阳性检出率要高于ELISA法。结论采用TRFIA法定量检测HBsAg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在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和ECL法平行测定360例疑似乙肝病人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并对ELISA法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再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进行复测并分析。结果 ELISA法和ECL法对HBsAb、HBeAg、HBeAb三项标志物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对HBsAg的检测,ECL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P〈0.05)。ELISA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用MEIA法复测均为阳性。结论 ECL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均比ELISA法高,同时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确诊为HBV感染的患者200例和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健康人群30例.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通过半自动高通量Elisa方法 和CMIA法对其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 的CV值差异.结果 CMIA检测各项HBV血清标志物的CV值(HBsAg、HBsAb、HBeAg、HBeAb以及HBcAb的CV值分别为3.62%、5.52%、3.61%、8.20%和18.12%)均显著小于Elisa(HBsAg、HBsAb、HBeAg、HBeAb以及HBcAb的CV值分别为7.11%、12.31%、7.98%、11.82%和22.23%)(P<0.05),检测符合率(96.64%)显著大于Elisa法(87.52%)(P<0.05);CMIA与Elisa检测HBsAg最低浓度均可达到0.10 IU/mL,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半自动高通量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全自动高通量CMIA检测质量更高、重复性更好、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的不同。方法将8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检测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项目。结果 HBsAg、HBeAg和抗-HBs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检出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e和抗-HBc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00%和8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给予联合使用,以增加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检测效果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接收的242例疑似乙肝患者,将全部患者血清均分2份,都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与ELISA法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ELISA法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 13 IU/ml、0. 03 IU/ml;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ELISA法检测结果低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HBs Ab与HBc Ab的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HBs Ag检测结果在超过0. 50 IU/ml水平时,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ELISA法HBs Ag检出率低于0. 50 IU/ml时,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HBs Ag与HBs Ab采用化学发光法可定量检测,其对乙肝标志物的检测准确性高于ELISA法,在临床早期诊断与病情动态监测中较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