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南1井四开井段采用Ф215.9mm钻头钻至井深6476m,钻进中存在钻井液密度大、环空间隙小、盐膏层蠕变严重、井底温度高、井下压力大、压力窗口窄和封固段长等难点。在详细分析主要固井难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尾管固井的方式,选择了贝克休斯公司的HMC型液压悬挂器及其工具附件,优选了高密度抗盐双凝水泥浆体系,并使用固井设计软件对该井尾管固井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制定了主要的技术措施。现场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达到了封固盐膏层、保护套管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的三开盐膏层井段在水泥浆封固方面存在环空间隙小、因蠕变造成下套管困难、因盐膏层影响水泥浆性能造成固井质量差、封固井段较短使得轻尾管丢手判断困难等技术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平衡尾管固井技术,通过优化尾管设计、水泥浆体系、平衡压力法固井等方式,解决了塔河油田盐膏层井段水泥浆封固的技术难点。近四年内,此方法应用八井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验证了平衡尾管固井技术在封固盐膏层方面的优越性,该技术为盐膏层井段的水泥浆封固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工艺探索。  相似文献   

3.
河坝1井复杂条件下固井工艺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河坝1井在钻进过程中,先后遇到了大段的盐膏层、低压漏失层、高压天然气层等复杂地层.地层压力层系复杂,而且井眼深、封固段长.固井作业难度大。该井综合应用了多种固井工艺技术,根据全井固井施工的突出特点,从长封固段固井、高压气层固井和防止水泥浆污染的技术措施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固井施工的难点以及采取的固井工艺技术措施,包括双级固井、应用防窜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膨胀管封隔高压气层、平衡压力固井等.并对固井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该井固井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对复杂条件下的深井和高压气井的固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姆河右岸B区块巨厚盐膏层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B区块上侏罗统启莫里阶组地层分布有900~1200m巨厚盐膏层,在钻井和开发初期发生了盐膏层段井径变化大、盐岩的塑性流动、挤毁套管等复杂情况,给钻井和固井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分析盐膏层特点和固井难点的基础上,采用了以下针对巨厚盐膏层的固井工艺技术:①优化套管强度;②检测和控制盐膏层蠕变速度,采用欠饱和盐水水泥浆体系,提高套管的居中度以及根据上层339.7mm套管鞋处地层承压情况,结合环空液柱组合优化注水泥施工参数,在井下不漏失的情况下实现大排量顶替,从而提高顶替效率。以San-21井的巨厚盐膏层固井施工为例,第一级固井采用抗盐两凝欠饱和盐水水泥浆体系;缓凝水泥浆密度设计为1.94g/cm3,封固井段为2267~2800m,快干水泥浆密度设计为1.97g/cm3,封固井段为2800~3614.92m;盐膏层厚1138m,固井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5.
长封固段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古13井是一口井深为4988.56 m的奥陶系潜山预探井,三开完钻后,要求在2780~4987.5 m井段下入φ 177.8 mm尾管进行固井,重点封固好3886~4366 m的油层井段.由于本井存在盐膏层、煤层及溶孔和裂缝型地层,钻井过程中曾发生垮塌和漏失,且裸眼段地层井径大而不规则,套管重叠段环空间隙小,水泥封固段顶底温差大等客观因素,需一次封固水泥2200多米,存在许多困难和风险.通过研制低密度水泥浆体系,优选G309、G301、GH-9和ZW-1控制水泥浆性能,采用适当的固井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固井质量达到了优质,为长封固段、高温井、复杂井的尾管固井施工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塔河油田盐下井后期完井裸眼段长、完井工具难以配套等问题,AT9井实施了一种新的盐下井井身结构,即在同一开次中穿越不同压力体系地层,完钻后结合扩孔、承压堵漏工艺,下入复合套管.通过分析AT9井盐层固井施工难点,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选用了抗高温抗盐水泥浆及高温隔离液,介绍了固井液的配方及性能.固井施工结果表明,AT9井盐层固井施工顺利,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试压合格,盐膏层段、φ177.8 mm套管鞋处封固质量为优质;采用的抗高温抗盐水泥浆及隔离液性能满足塔河油田盐膏层井的固井要求,具有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有关优化钻井液性能和管串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呼探1井?139.7 mm尾管固井时封固段长、井底温度高,导致存在漏失与溢流风险大、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及水泥浆稠化时间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在该井?139.7 mm尾管固井段进行了精细动态控压固井技术试验。通过优化水泥浆配方、精细设计浆柱和优化设计套管扶正器安放位置,制定确保井筒动态压力介于地层孔隙压力与漏失压力之间等的技术措施,利用精细控压钻井装备,实现了控压下尾管、注水泥和水泥浆候凝,最终实现了全过程精细动态控压固井,该井?139.7 mm尾管固井质量合格。呼探1井?139.7 mm尾管精细控压固井成功,表明精细控压固井能够提高超深井长封固段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的固井质量,可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油气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油田克深井区超深井固井存在井下盐膏层发育、窄间隙、高压、高温、大温差等固井技术难题,固井质量无法保证。为解决固井难题,完善了井眼准备通井技术,修正了刚度比计算公式,控制套管下放设计,通过室内实验开展加重材料的优选及合理配比、优选抗盐抗高温添加剂体系、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提高水泥石抗高温强度衰退性能,研究出了超高密度抗盐抗高温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泥浆体系流动度为18~22 cm,水泥浆上下密度差为0.03 g/cm3,其具有流动性能良好、稳定性较好、防窜性能良好、早期强度高、长期强度无衰退等优点,形成了克深井区超深井盐膏层尾管固井技术。该固井技术在现场应用5井次,测声幅固井质量良好。克深井区超深井窄间隙盐膏层尾管固井技术,不但可以解决该区块固井难题,还封固了高压盐水层,保障了该区块的安全、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元坝地区复杂尾管固井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气田元坝地区尾管固井具有超深、高温、高压以及封固段超长、压力窗口狭窄、压稳与防漏矛盾突出等特点,固井后易出现气窜、顶部超缓凝,部分井封固段上部还有盐膏层,使用厚壁套管会使固井难度更大。经过多井次的探索和应用,在井眼准备、水泥外加剂以及现场施工工艺3个方面初步形成了深层天然气井固井配套技术,如采用新型的分段气窜预测模型,优选防气窜能力强的水泥浆体系等措施,在元坝1-1侧1井固井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满足了气田开发对固井质量高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胜科1井三开固井存在的盐膏层蠕变和软泥岩膨胀造成的井眼缩径、钻井液密度高(2.26 kg/L)、井径不规则、井底温度高(168 ℃)等问题及水泥封固段上下温差大(90 ℃)等技术难点,采取了优化钻井液性能、确定套管安全下入时间、选用高抗挤套管复合管柱和附件,采用抗高温抗盐抗污染高密度(2.30 kg/L)水泥浆和其他配套技术措施.在实际固井时,在下完套管发生井漏不返的情况下,采取先尾管注水泥后高压挤水泥的补救措施,固井质量合格,在四开钻穿孔1段下部及孔2段巨厚裂缝发育的泥岩地层、超长裸眼段、钻开多套压力共存地层和井下温度超高的情况下,没有出现Φ244.5 mmΦ250.8 mm复合尾管被挤扁现象,安全钻至井深7 026 m.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深井固井难点分析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准噶尔盆地深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井身结构的限制,固井作业存在井眼不规则、高压流体窜、封固段长、环空间隙小、存在不同压力体系、水泥浆抗盐侵性能要求高等技术难点,在技术攻关和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区块的深井固井技术,例如:高压防窜固井、长裸眼长封固段固井及盐膏层固井技术等,全面提高了该区深井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复杂深井尾管固井及回接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管悬挂固井是一种工程经济效益较高、注水泥环空阻力较低且有利于改善套管柱轴向设计和再钻进水力条件的固井方法,常常应用于深井超深井的固井作业。鄯科1井是一口科学探索井,完井尾管具有井径极不规则(实测井径扩大率最大为139.82%,最小为-6.02%)、施工压力高(15~20 MPa)、封固段长(考虑水泥余量的情况下封固段可长达1500 m)和尾管回接固井要求封固两头且不使用分级注水泥等难点。文章针对固井难点,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复杂深井尾管及其回接固井的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它主要包括管串选择、套管扶正器加法、水泥浆体系优选、施工压力校核和配套工艺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对类似井的固井作业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胜科1井Φ139.7mm尾管及回接固井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科1井是目前中国东部油区最深的一口重点科学探索井,钻井目的是进一步研究和评价东营凹陷孔2段烃源岩发育情况、盐下层构造含油气情况,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该井完钻井深7 026 m,井底温度达235℃,钻井液密度1.75 kg/L。针对该井四开井段井眼不规则、封固段长、存在多套压力层系、井底温度高、上下温差大和井下情况复杂等技术难点,采用了尾管悬挂及回接固井工艺,并研制开发了性能稳定的超高温水泥浆体系、抗高温尾管悬挂器及固井附件,确保了该井尾管固井及回接固井施工的顺利进行,固井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4.
那2井是中国石油在阿姆河地区钻探的井深最深、盐膏层最厚、井温最高的一口探井,其盐膏层段地层压力高且十分敏感,钻井液密度高于2.4 g/cm3发生井漏,低于2.35 g/cm3发生盐水溢流。文章通过对那2井311.2 mm井眼钻进情况及固井难点的分析后,选择了满足强度要求的265.13 mm厚壁套管,细化通井措施,确保了在窄环空间隙条件下一次成功下入厚壁套管;同时采用了尾管固井加正注反挤固井工艺技术及欠饱和的盐水水泥浆体系,有效地封固了复杂盐膏层段,满足了后续产层钻进的要求。那2井固井的成功对类似复杂井固井施工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复杂深井固井技术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西部地区深井固井难题主要包括盐膏层固井、高压防气窜固井,长封固段固井和小间隙固井,在详细分析上述主要固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固井工艺措施,并指出应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综合性能良好的水泥浆及隔离液体系:对于盐膏层固井,应选用高早强抗盐水泥浆体系;对于高压气层固井,应选用防气窜水泥体系;对于长封固段固井,应选用优质高强低密度水泥体系;对于小间隙固井,应选用抗高温MS-R前置液体系。以T914井盐膏层固井、DLK3井高压气层固井以及永1井小间隙固井为例,介绍了深井固井配套技术在西部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塔深1井非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塔深1井井深8408m,是亚洲第一垂直深井。该井井下条件复杂,Ф273.1mm、Ф206.4mm、Ф139.7mm三层套管固井都存在封固段长、环空静液柱压力大、施工泵压高、上下温差大、环空间隙小等难题,加之该井采用了非常规系列井身结构,需要应用特殊扣形的非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且要求适应小间隙条件、悬挂负荷大、抗温能力强。为此,研发了新型非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并改进固井工艺、优化固井设计、细化固井操作,保证了该井三层尾管固井施工的顺利完成,且固井质量合格,初步形成了适合塔河油田长封固段小间隙超深井的尾管固井技术,同时把我国特殊固井工具的研制和应用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由于塔河油田开发需要,要求对三叠系水平井的水平井段进行封固。水平井下套管摩阻大,大斜度井段易形成岩屑床,加之要求D177.8mm套管下至A点附近和井眼轨迹复杂,将尾管下到位的难度大;水平井段蹩压坐桂、碰压困难。大斜度井段井径不规则,套管在水平井段和大斜度井段的居中度低,顶替效率差;水泥浆在水平井段,自由水极易聚集在井壁上侧形成连续的水槽或水带或低边水泥颗粒的沉降窜槽,不能有效封固;钻井液中混油的比例高,影响水泥浆的胶结质量。通过TK122H井的复合尾管封固水平井段的固井施工术难点分析,从井眼准备、管串结构、固井液设计等方面提出该井复合尾管固井技术措施。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复合尾管水平井段封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乌兹别克复杂水平井固井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G井、350井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批水平井,表层套管尺寸大,技术套管裸眼段长,地层异常高温,盐膏层段长,油气层"上喷下漏"导致固井难度极大.经过研究摸索,(4)508 mm表层套管、(4)339.7 mm技术套管采用了插入法固井,采取两凝水泥、稀释钻井液、大排量注替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长裸眼大环空内的水泥浆窜槽问题.(4)244.5 mm尾管固井,选用厚壁套管、悬挂简单可靠的外台阶式尾管悬挂器,使用欠饱和盐水水泥浆,采取稀释钻井液、增加水泥浆的接触时间、大排量紊流顶替等措施,达到了封隔地层防止长段膏岩层蠕动之目的.(4)139.7mm完井套管固井,采用管外封隔器带分级箍加盲板的复合结构,使用不渗透水泥浆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高渗透油气层的封固问题.350井完井固井工具出现问题后,成功地实施了反向注水泥固井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沙88井四开井段钻井完井技术及复杂情况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沙88井在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地层钻遇5.70m的大溶洞,钻井液有进无出,堵漏13次均无效,漏失钻井液及堵漏浆2748m^3。后采用欠平衡压力强行钻进技术钻完四开井段,Ф177.8mm尾管固井采用“穿鞋戴帽”固井技术,有效封固了漏失层上下井段及漏失层井段。详细介绍了沙88井四开井段复杂井况下的堵漏、强行钻进、固井等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云安21井深井尾管固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安21井是红家湾潜伏构造上的一口开发井,该井的设计井深为5709m,但在实钻的过程中,由于钻遇断层,引起井深增加,裸眼段增长至1800m,属于低压漏失层、超长封固段小间隙井尾管固井范畴。介绍固井技术难点,固井技术措施、水泥浆体系的优选、现场应用及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