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鼠酒精性肝病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4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左国庆  龚建平  张燕  任孟军  刘长安 《重庆医学》2002,31(11):1065-1067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 (KCs)Toll样受体 (TLR) 4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方法  2 8只Wis tar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喂养组 (E组 )和葡萄糖喂养组 (C组 )。E组大鼠饮水中加入乙醇 (剂量 5~ 12g.kg-1.d-1)喂养 ,C组饮水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两组大鼠分别于 4周和 8周活杀分离KCs,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 (RT PCR)测定KCs中TLR4mRNA的表达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浆中TNF α和IL 6浓度变化。结果 RT PCR显示E组TLR4mRNA的表达也显著高于C组(P <0 .0 1)。E组 4周和 8周的TNF α浓度分别为 (32 6± 4 2 )ng/L和 (40 2± 5 1)n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 12 )ng/L和 (97±13)ng/L (P <0 .0 1) ;IL 6浓度为 (387± 4 6 )ng/L和 (413± 5 1)ng/L ,也显著高于C组的 (73± 10 )ng/L和 (78± 11)ng/L (P <0 .0 1)。结论 乙醇能诱导大鼠肝脏KCs表达TLR4基因 ,TLR4和细胞因子在大鼠酒精性肝脏损害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病时细胞()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KupfferKCsCD14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乙醇喂养组(剂量~)和葡萄糖对照组。周和周活杀分离,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Wistar 512g/kg/24h48KCsFCM胞膜上蛋白的表达,同时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测定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CD14RT-PCRKCsCD14 mRNAELISA测定血浆中TNF-α和-浓度变化;测定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中转氨酶()水平变化,并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IL6ALT结果: 乙醇组大鼠周时膜上已明显表达蛋白和 ,周时其表达进一步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4KCsCD14CD14mRNA8(P。乙醇<0.05)组周和周时血浆48TNF-α浓度、-浓度及内毒素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6 (P。乙醇组肝组织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对<0.05)照组肝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乙醇能诱导大鼠肝脏膜蛋白和的表达显著增强,血浆中细胞因子KCsCD14CD14 mRNA-TNFα和-浓度增加,引起肝脏形态改变和功能损害。IL6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施他宁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 TNF︿水平的影响。方法  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采用施他宁治疗 (治疗组 ) ,B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 (对照组 ) ,于第 1~ 7天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和 TNF︿。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一天的血浆内毒素 (A/ B组 :0 .95± 0 .2 2 / 0 .96± 0 .2 7IU/ ml)和 TNF︿水平 (A/ B组 :0 .87± 0 .2 7/ 0 .86± 0 .2 1 ng/ ml)均明显高于健康人 (内毒素 /TNF︿:0 .1 1± 0 .0 3 IU/ ml/ 0 .0 4± 0 .0 2 ng/ ml) ;治疗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和 TNF︿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血浆TNF︿水平升高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肯定 ,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 TNF︿水平下降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欧阳辉  刘涛  朱兴春 《西部医学》2018,30(5):654-65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脂喂食对大鼠内毒素、炎症因子和血压水平的影响及硫酸庆大霉素对其干预结果的观察。方法 给予8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11只,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13只和庆大霉素组(高脂饲料喂养)13只,测得三组大鼠血压值作为基线水平,饲养4周,第5周开始每周监测大鼠血压,第9周开始,庆大霉素组给予硫酸庆大霉素灌胃干预,对照组和高脂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3周结束,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大鼠血浆内毒素、IL 1β(白介素1β)浓度,检测大鼠血浆葡萄糖浓度、胰岛素浓度,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实验初始收缩压对照组为(9609±351)mmHg;高脂组为(9328±412)mmHg;庆大霉素组为(9230±626)mmHg,三组大鼠收缩压基线水平一致(P>005)。实验结束时高脂组大鼠收缩压(14089±1142)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9962±1127)mmHg和庆大霉素组(9464±95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庆大霉素组收缩压水平一致(P>005)。从实验初始至结束各组大鼠体质量每周行横向比较(P<005)。实验结束时庆大霉素组中的血浆内毒素浓度(010±002)EU/mL显著低于高脂组(014±002)EU/mL、显著高于对照组(007±001)EU/mL(P<005)。庆大霉素组中的IL 1β浓度(1066±3484)ng/mL显著低于高脂组(26563±7153)ng/mL(P<005),与对照组(9090±2667)ng/mL相比(P>005)。高脂组(124±019)mmol/L和庆大霉素组(127±030)mmol/l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88±009)mmol/L(P<005),而高脂组和庆大霉素组胆固醇水平一致(P>005),庆大霉素组(043±013)mmol/L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030±007)mmol/L(P<005)。庆大霉素组中的胰岛素抵抗(177±033)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73)和高脂组(344±161)(P<005),而对照组和高脂组胰岛素抵抗水平一致(P>005)。结论 高脂(高甘油三酯)喂食可导致大鼠收缩压升高、血浆内毒素和IL 1β水平增加,硫酸庆大霉素灌胃干预可能通过缓解机体低度炎症改善血压异常。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的动物模型适合应用于建立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并不能建立肥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 .8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痴呆组大鼠血浆ET水平( 1 34.77±2 0 .76pg/ml)比假手术组( 74.83±1 4.74pg/ml)显著升高( P<0 .0 1 ) ,纳洛酮组大鼠ET水平( 1 0 2 .61±2 8.5 3pg/ml)虽然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 ) ,但比痴呆组大鼠显著降低( P<0 .0 5 )。结论:纳洛酮能够通过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升高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减轻脑血管过度收缩  相似文献   

6.
孟鲁司特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白三烯 ( Cys L T)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和评价其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效应。方法 将 3 0只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孟鲁司特预防组 ,以常压低氧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 ,采用酶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白三烯 C4( L TC4)含量 ,对大鼠肺组织切片采用 HE染色 ,经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的变化。结果 低氧组大鼠右心室肥厚指数〔 RV/( L V+ S)〕、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 ( WT% )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 WA%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RV/( L V+ S) :3 0 .85 %± 1.44 % vs2 0 .75 %± 1.97% ;WT% :2 3 .5 4%± 4.43 % vs13 .17%± 3 .67% ;WA% :72 .76%± 9.2 8% vs5 0 .41%± 6.3 7% ,P均 <0 .0 1〕,血浆中 L TC4浓度 ( 2 3 95 .40± 193 .86pg/m l)也高于正常对照组 ( 10 0 6.5 0± 193 .17pg/ml,P<0 .0 1) ;经孟鲁司特处理的低氧大鼠其 RV/( L V+ S)为 2 4.0 9%±1.0 9%、WT%为 15 .44 %± 4.72 %和 WA%为 5 1.98%± 12 .18%均低于低氧组 ( P<0 .0 1) ,而血浆中 L TC4浓度( 2 70 6.2 5± 3 5 0 .49pg/ml)与低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低氧刺激血浆 L TC4的合成和释放 ,Cys L T参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氯化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循环及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an giotensinⅡ ,AngⅡ )的影响。 2 0只雄性 8周龄SHR配对分为高氯化钠组和对照组 (均n =1 0 ) ,分别给予 2 %氯化钠和清水喂养 6周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 plasmareninactivity,PRA)、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结果 :高氯化钠组PRA为 ( 1 .1 3± 0 .72 )ng/(mL·h) ,较对照组〔( 1 .94± 0 .96 )ng/(mL·h)〕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浆AngⅡ为 ( 89.4± 1 .4 )ng/L ,较对照组〔( 1 1 1 .6± 1 .3)ng/L〕略有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高氯化钠组的心脏、血管Ang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分别为 ( 2 2 7.1± 1 .1 )pg/g比 ( 1 5 1 .4± 1 .1 ) pg/g,P <0 .0 1 ,( 5 7.1± 1 .5 ) pg/g比 ( 30 .7±2 .0 )pg/g ,P <0 .0 5 ;肾脏AngⅡ水平 2组间无差异 (P >0 .0 5 )。提示氯化钠负荷对循环及组织AngⅡ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II)水平以及N -硝基左旋精氨酸 (NG -nitric -L -argi nine ,L -NNA)所致高血压大鼠血浆和组织UII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临床研究 :分为高血压组 5 1例和健康对照组 75例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UII含量。 2 )动物实验 :取雄性Wistar大鼠 12只 ,随机分 2组 ,L -NNA组腹腔注射 75mg/(kg·d-1) ,连续 5d ,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取血浆、心房、心室、主动脉、脑和脊髓组织测定UII含量。结果 :健康志愿者血浆UII水平为 5 5 4± 1 73pg/ml,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 4 98± 1 6 8pg/ml,较对照组低 12 % (P <0 0 5 )。L -NNA明显减少血浆NO产生 ,明显升高动物血压。高血压动物脑和脊髓UII含量明显增高 ,分别较对照组高 2 7 5 % (pmol/mgPr,5 7 2± 6 6VS 4 4 9± 5 7,P <0 0 1)和 4 6 6 % (pmol/mgPr,112± 11 8VS76 4± 4 9,P <0 0 1) ,而主动脉和心房UII分别低 2 1 9% (pmol/mgPr,12 7± 2 6 2VS 16 2 6± 13 2 2 ,P <0 0 5 )和 2 8 7%(pmol/mgPr ,37 9± 4 9VS 5 3 1± 5 4 9,P <0 0 1) ,血浆 (pmol/ml,16 5± 6 2VS 18 7± 3 9,P >0 0 5 )和心室肌组织(pmol/mgPr,2 9 4± 3 8VS 2 7 7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浓度的变化。方法 将 2 4h以内有绞痛发作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SAP组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UAP组 ) ;以发病在 2 4h以内的 35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 )及 2 0例正常人 (NC组 )作对比 ,血浆ET 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 SAP组与UAP组患者血浆ET 1浓度 (1.76± 0 .5 7pg/ml与 1.87± 0 .40pg/ml)与NC组 (1.6 0± 0 .43pg/m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而AMI组患者血浆ET 1浓度 (2 .77± 0 .45pg/ml)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结论 心绞痛患者在发病 2 4h以内血浆ET 1浓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IL 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单纯熏香烟法建立COPD模型 ,支气管肺泡灌洗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计数和百分比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BALF和血清中的IL 8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浓度 ,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 伊红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 ,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 (MLI)、平均肺泡数 (MAN)和肺泡腔面积与总面积比 (PAA)。结果 COPD组MLI、PAA比正常对照组增高 ,而MAN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OPD组BALF中IL 8浓度 [(114 5±15 7)pg/ml对 (2 59 4± 2 0 1)pg/ml ,P <0 0 1]、TNF α浓度 [(80 5± 9 5)pg/ml对 (14 5 9± 17 3 )pg/ml ,P <0 0 1]、白细胞总数 [(1 64± 0 12 )× 10 8/L对 (5 76± 0 2 9)× 10 8/L ,P <0 0 1]、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 0 99± 0 0 65)× 10 8/L对 (1 2 6± 0 2 5)× 10 8/L ,P <0 0 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 9± 3 6) %对(2 1 8± 3 7) % ,P <0 0 5]均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组血清中IL 8浓度亦比对照组增高[(45 2± 13 5)pg/ml对 (85 7± 7 0 )pg/ml ,P <0 0 1]。COPD组BALF中IL 8浓度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09名各类人员做空腹腹部B超、肘静脉血肝功能检验、胸部X片等检查。结果:脂肪肝的发病率为35.5%,不同程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者42名,占脂肪肝患者的2.9%,但基本排除由脂肪肝引起。结论: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真正危害性并非其对肝脏本身的影响,而在于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肥胖、高脂血症、嗜酒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5例经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由血浆置换和猪肝细胞生物人工肝构成。5例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急性重型3例和亚急性重型2例)各行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1次,时间约10一12小时,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6个不同时段取血,分别测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3例治疗前伴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养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碱脂酶显著升高(P<0.01和P<0.05)。2例患者痊愈,1例1周后成功实施肝移植,其余2例分别存活8日和21日,存活率为60%。结论: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可能是治疗急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有效方法.并作为判断患者能否自然恢复或必须进行肝移植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在前正中入路进行单独肝尾叶肿瘤全切除中的技巧和效果。方法:收集17例肝尾 叶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13例,胆管细胞型肝癌3例和结肠癌术后肝尾叶转移1例,采用绕肝提拉法的 前正中入路行单独肝尾叶肿瘤全切除。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绕肝提拉法经前正中入路进行全肝尾叶切除术, 手术时间166~427(211.5 ±20.1) min,术中失血372~1 208(472.7±83.6) mL,无手术死亡。全组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 为76.5%,52.9%和23.5%。结论:绕肝提拉法适用于前正中入路进行单独肝尾叶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培养人肝细胞与肝非实质细胞用于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及其对暴发性肝衰竭进行支持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首先将由简易体外两步灌流法分离获取的肝细胞,肝非实质细胞进行限制贴壁条件下的混合培养。然后置空心纤维型生物反应器和辅助循环系统组成的EBLSS,对无肝模型犬进行人工肝支持结果:分离所得成活率高达94%以上的肝细胞,肝非实质细胞经定时反复旋转振荡后形成多细胞球形聚集体,浮航天工业部工保持良好的形态特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之痰涎,来源于五谷,是由于机体代谢失常产生。张景岳讲到"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按:‘化’即代谢)。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即成痰。"李时珍也曾说过"痰之为物……入于肝则流伏,蓄聚而成胁痛"及尤在泾"左胁之痛,多因留血,右胁之痛,悉是痰积",说明肝有一特异证候,即痰涎肝。痰涎肝与脂肪肝无论生理、病理、体征等极为相似,故冠以痰涎肝之名。  相似文献   

16.
TECA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少肝急性肝衰犬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TECA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 (BALSS)治疗少肝急性肝衰 (ALF)犬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以肝脏切除 80 %诱发犬ALF。采用含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的BALSS对ALF犬血进行 6h交叉灌流 (肝细胞组 ) ;以无肝细胞组及药物组作为对照治疗 ;测定治疗前、后ALF犬血生化、免疫学指标 ,观察犬脏器组织学变化。结果 :BALSS治疗后 ,肝细胞组 10只ALF犬的血NH3、BIL、ALT、AST明显下降 (P <0 0 1) ,PT、PA明显改善 (P <0 0 5 ) ;犬平均生存期为 (10 8 0± 12 0 )h ,其中 3只犬存活 >30d ;其免疫学指标无明显改变。而不含肝细胞的透析及常规药物治疗不能改善ALF犬的上述生化指标 ;其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2 4 0± 6 0 )h、(2 0 4± 6 4)h。结论 :含猪肝细胞的TECA型BALSS能安全有效地替代少肝ALF犬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阎丽  柳婧美  乔伟  宋健  王群英  钟慧闽 《医学争鸣》2007,28(13):1181-1182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肝硬化基础上大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按60 mL/L CCl4和100 mL/L食用白酒的方法诱导肝癌模型.观察两组大鼠不同时期质量变化,死亡率,肝假小叶形成率及肝癌结节发生率.结果:诱导16 wk后,对照组大鼠质量明显增加,无死亡,无肝硬化,无肝癌形成.实验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质量增长缓慢,2 wk后假小叶形成率90%,继续诱导4 wk后癌结节形成率40%.实验过程中大鼠的死亡率为10%.结论:CCl4和食用白酒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延长诱导时间可产生一定数量的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18.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肝衰)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两组。A组:受体肝脏保持原状,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其它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B组受体3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A组。B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A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2天A组胆红素显著高于B组。B组供肝胆汁分泌良好,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A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两组受体均有术后白蛋白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结论: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足以纠正肝衰,在临床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治疗急性或暴发性肝衰患者。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MELD评分系统的应用及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末期肝病模(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是主要应用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清肌酐指标来评价终末期肝病的系统。其在预测终末期肝病死亡率及肝移植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应用范围也开始扩大到重型肝炎、肝癌中。文中对MELD作了回顾,并对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