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哮喘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一组哮喘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 ,在父母间进行比较 ,并与对照组、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哮喘患儿父母SCL - 90总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 4个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常模及对照组 (P <0 .0 1 ) ,人际敏感、敌对 2个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对照组 (P <0 .0 1 ) ,母亲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因子分值明显高于父亲组 (P <0 .0 1 )。结论 提示哮喘患儿父母存在不良的心理状况 ,母亲尤为严重 ,临床医生在治疗哮喘患儿时应重视其家长尤其是母亲心理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焦虑情绪、个人评价、父母养育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医学生采取积极或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宁夏医科大学500名本科生,进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焦虑自评量表(SAS)、个人评价问卷(PEI)、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ES)测查,回收有效问卷483份,以TCSQ中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两个量表分值为因变量,其余量表分值为自变量,在SPSS13.0支持下作Stepwise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进入PC线性方程的变量依次有:SAS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而SAS总分、SSES总分、母亲因子Ⅲ进入NC线性方程.结论 降低焦虑水平、加强社会支持力度、提倡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医学生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120例偏头痛患者特质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研究偏头痛患者特质应对方式特点,为针对性地对偏头痛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偏头痛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特点.结果 偏头痛患者的消极应对(NC)分值(31.87±5.56)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P<0.001),而积极应对(PC)分值(30.60±7.28)分与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PC在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水平组NC、P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特质应对方式有自己的特点,临床上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求高中生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状态焦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测查某高中的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 170名。结果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 .2 99~ -0 .3 0 7,P <0 .0 1) ;消极应对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 r=0 .15 4,P <0 .0 5 ) ;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 r=0 .418,P <0 .0 1) ;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在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上差异有显著性 (t =4.5 5 0~ 3 .865 ,P <0 .0 0 1) ;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在性别上差异有显著性 (t =2 .668~ 3 .5 90 ,P <0 .0 1~ 0 .0 0 1) ;高二和高三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三者显著相关 ,为了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学生应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 ,家长和学校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区军人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军人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 2 67名高原地区军人进行测评。结果高原地区军人的焦虑水平 ( 3 7.2 2± 6.64 )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t =17.92 ,P <0 .0 1) ;焦虑与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 ( r=0 .45 9,0 .2 42 ,0 .5 2 4,0 .2 75 ,0 .5 18,P<0 .0 1) ,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73 ,P <0 .0 1)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R2 =0 .3 67) :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和神经质对高原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均有预测性 ,其中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直接影响焦虑 ,自动思维、消极应、精神质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导致焦虑。结论高原地区军人有较高的焦虑水平 ,对高原地区军人焦虑的发生 ,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精神质和神经质既存在直接影响又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军人情绪状态特点与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一牛  郭辉  王晓伟  马惠  罗跃嘉 《医学争鸣》2004,25(22):2062-2064
目的: 研究青年官兵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及正负性情绪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某部112名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情绪体验、焦虑倾向与正负性情绪等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①负性情绪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1),负性情绪与特质焦虑相关系数大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系数;②正性情绪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③女性军人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负性情绪分值较男性军人高,而正性情绪分值比男性低. 结论: 军人情绪与焦虑状态显著相关,女性军人比男性军人更易有焦虑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先天性梅毒婴儿父母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对80例住院的先天性梅毒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4 0例)和对照组(4 0例) ,用SCL -90来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先天性梅毒婴儿父母都存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干预组干预后父母亲的心理状态有很大改善,SCL -90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或0 .0 5 ) ;治愈好转率也高于对照组(χ2 =5 .16,P<0 .0 5 )。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被证明对先天性梅毒患儿父母的不良心理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惠平  李乐之 《吉林医学》2010,31(9):1257-1258
目的:对接受开胸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家属的心理焦虑水平。方法:应用Zung(1971)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问卷,对106例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父母SAS分值高于国内常模,患儿母亲SAS分值高于父亲,0~3岁组的患儿父母SAS分值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在治疗护理患儿的同时,必须兼顾患者家属,为他们提供必须的心理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减轻其心理负担,有助于患儿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军军人焦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空军1696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试,将焦虑得分与一般人群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和工种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进行焦虑与心理健康、个性和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空军男性和女性军人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P<0.01);②空军军人焦虑的发展特点:女性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存在年龄差异(P<0.05),其中,"<20岁"组与"20~24岁"组间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得分在"<20岁"组与"≥25岁"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工种之间,只有焦虑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③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积极应对得分和SCL-90总均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有直接效应,而EPQ的N,E,P和消极应对得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具有间接效应.结论:空军军人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性别、年龄和工种特征;空军军人的焦虑与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194名新兵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兵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 194名男性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新兵EPQ -P、EPQ -N维度分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EPQ -E、EPQ -L维度分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新兵个性内向、倾向内向及情绪不稳定者比例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个性外向、倾向外向及情绪稳定者比例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不同气质类型新兵SAS、SDS评分间差异明显 ,得分高低次序为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抑郁质新兵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与其他气质类型军人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多血质新兵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与其他气质类型军人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新兵个性有其特征性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个性特征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综合征 ,TS)患儿及其父母的脑电图 (EEG)改变在生物遗传学上的意义。方法 :对 2 5例TS患儿及 5 0例父母进行 2hEEG监测研究。结果 :TS患儿父母的EEG异常率 (6 4 % )明显高于其抽动障碍发生率 (2 8% ) (P <0 .0 1) ,EEG异常的TS患儿及其父母的EEG异常率显著高于EEG正常的TS患儿的父母(P <0 .0 5 ) ,TS患儿双亲EEG异常也有较高比率 ,不同性别TS患儿父母间比较EEG异常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EEG检查 ,进一步论证了TS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涂勤  李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8):880-881,885
目的:了解弱视患儿父母的焦虑状态及应付方式,以更好地为弱视患儿父母提供心理及行为护理.方法:采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I)中的前一部份状态焦虑量表(SAI)和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量表对61例弱视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弱视患儿父母状态焦虑的均分与SAI常模无显著差异,弱视患儿父母状态焦虑的均分与子女弱视程度无显著差异.在使用应付策略方面,患儿父母文化程度越低,使用未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机率越高.结论:弱视患儿父母在子女弱视治疗过程中感到一定不安,但并未达到异常水平;文化程度不同的父母之间应付方式存在差异,需护理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军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的主观评价、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驻杭某部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事件评价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的 3个子量表及自测健康评定总分均呈负相关(P <0 0 5 ) ;生活事件评价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P <0 0 1) ;SRHMS的 3个子量表及SRHMS总分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P <0 0 1) ,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生活事件的主观评价、应对方式因素可以预测军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其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对唇腭裂患儿的 60名父母及正常儿童的 60名父母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患儿组父母SCL - 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抑郁、焦虑和恐怖因素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患儿母亲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诸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明显高于父亲 (P <0 .0 5 )。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尤以患儿母亲较为突出 ,需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边海防军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与人格的相互作用方式和途径.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应对方式,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心理健康水平,并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人格特征.进行边海防军人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与个人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各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边海防军人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及总均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神经质、精神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正相关(0.509  相似文献   

16.
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杰  苗丹民  严进 《医学争鸣》2007,28(8):736-737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方法:野战救护所展开训练前后的军队医务人员113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查.结果:医务人员开展训练前后SCL-90总分、阳性均分均略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训练后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因子分均高于军人常模(P<0.05).训练前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各项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状态焦虑平均值高于训练前(P<0.01),特质焦虑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焦虑特质在野战医疗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但焦虑心理和部分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测查 81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 (男 3 4例 ,女 47例 ) ,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男性组的积极应对分低于女性组 (P<0 .0 5) ,组消极应对分高于对照组 (P>0 .0 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分值比女性低 (P<0 .0 5)。结论 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比女性差 ,但消极应对方式与女性无差异。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抑郁症患者积极应对方式比女性差  相似文献   

18.
抽动障碍患儿的智力记忆力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智力、记忆力、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中国修订版的儿童韦氏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对 6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心理评估 ,并与健康儿童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抽动障碍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分别为 94.0 3± 9.0 0 ,97.95± 12 .5 1,95 .5 9± 9.72 )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10 4.81± 7.0 4,10 0 .65± 9.5 2 ,10 3 .3 3± 7.44 ) (P <0 .0 0 1) ,操作量表中除拼图分测验无异常外其余分测验及言语量表各分测验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抽动障碍患儿的智力结构存在普遍性损伤。抽动障碍患儿记忆商 ( 95 .19± 12 .99)在正常范围 ,但明显低于对照组 ( 10 5 .46± 16.2 2 ) (P <0 .0 1) ,提示抽动障碍患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记忆损害。个性测验显示抽动障碍患儿精神质、神经质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内外向性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自我意识评估显示抽动障碍患儿焦虑及躯体外貌与属性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抽动障碍患儿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方法以110名老年大学老人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进行测验调查.结果老年大学老人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阳性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各项得分均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N分(神经质维度)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N分是影响SCL-90分数的主要人格因素.消极应对(NC)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及因子分敏感、抑郁、偏执、其他显著相关.结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的情绪稳定性维度、消极应对方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军人人格特质、家庭因素与焦虑的关系,分析军人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 001名男性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结果: 受测军人状态焦虑(S-AI)、特质焦虑(T-AI)标准分与EPQ中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显著负相关(P<0.01),与效度量表(L)和外倾性(E)评分显著正相关 (P<0.01).特质焦虑标准分与父母关系、经济状况相关(P<0.05),状态焦虑标准分与父母关系、家庭组成和经济状况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特质焦虑的影响因素为父母关系、经济状况(P<0.01),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只有经济状况(P<0.01).结论:人格特质、家庭因素是影响军人焦虑状况的重要因素,人格特质中EPQ 四个维度的作用均显著,家庭因素中父母关系、经济状况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