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视觉认知理论基础上,研究驾驶员的认知特征,提取分析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的影响要素。同时将理论用于实践,针对用户的认知习惯,从用户认知负荷的角度对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优化提供新思路,使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符合认知主体的视觉认知,从而减少因界面分散和需要驾驶员的过多注意引发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分析总结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方式和设计原则,并探讨如何将一些设计原则更好的融入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从而提升用户操作体验,也便于发现和优化人机交互设计。以沃尔玛连锁超市自助收银APP和扫码机为例说明它是符合人际交互界面设计原则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信息越来越发达,研发设计人员对于用户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更加关注所设计产品是否方便快捷,操作简易,能否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了解用户体验信息,将用户关注的需求应用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为产品的设计过程提供帮助。文章主要阐述了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流程,分析了用户体验的信息收集方法,通过研究用户体验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家具》2021,(3)
通过分析阻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发现控制技术不成熟导致智能家居产品存在交互体验不佳和缺乏刚需使用场景等问题。根据用户与设备接触程度划分,不同控制方式的交互体验感存在差异。以语音交互为例,对智能家居产品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用户体验五要素分析框架,构建了语音交互控制智能家居的体验设计架构模型。最后,展望了智能家居语音交互体验设计对行业的潜在影响,为改进智能家居行业整体人机交互体验优化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采用多点触控方式完成人机交互。多点触控作为移动电子产品的主要人机交互方式,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多点触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轴坐标式水平平移、缩放手势和干扰点消除三方面对多点触控的实现进行了简单分析。基于多点触控的人机交互方式增强了用户的舒适度和产品体验感,是人机交互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葛思怡  钟世禄 《家具》2023,(4):47-51+98
目前智能酒柜普遍以被动交互的形式存在,需要用户过多地投入与输出信息,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数据挖掘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可使机器主动性行为增多,交互体验升级从弱转强,向主动交互演化,从而减少用户对机器的投入度。现将从主动交互的视角切入,从可知、可视、可控、可预测4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来为智能酒柜的系统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模块设计和主动交互系统设计为创新重点,创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交互形式,使酒柜终端充分发挥主动,实现双向交互,使交互系统的响应与反馈能动性得到显著提高,人机交互的水平也由此得以进一步提升,为用户带来深层次系统性的连续体验。  相似文献   

7.
人机交互的用户体验度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利用头部跟踪、视觉跟踪、手戴式装置、神经系统活动检测的人体交互方式将会更加便捷与自然。文章对国内外人体交互装置的相关专利申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该领域的重要申请人以及重要专利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对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O2O模式下的新型用户关系,不仅要着眼于实体商品的产品设计,更要注重线上的建设管理以及线上线下的交流互通。本研究通过对设计案例和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对企业定制家具的用户体验优化提出建议。在优化用户体验的过程中,要重视线上用户体验、门店用户体验以及实体商品用户体验3个方面的同时把握。本研究基于用户体验分析和尚品宅配的设计实例,得出目前消费者不仅需要更大、更广阔的定制家具市场,同时也需要更为方便快捷的定制流程和更为优秀的定制体验,以期为定制家具的未来发展和新型用户模式体验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动技术,对其应用于智能服装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对智能服装和交互技术的分析,探讨了目前的智能服装设计,并运用人机交互技术、无线连接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技术、高效能源技术,使用AVR单片机为微控制器,Android智能手机为上位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为能源,蓝牙为无线通信方式,设计出一款智能保暖服装,提供给用户一个舒适的智能环境,使用户与智能服装进行交流时产生良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电》2014,(22):108-109
<正>案例背景近几年越来越多企业重视用户体验的价值,甚至已经把用户体验提示到一个新的高度。2014年,万家乐通过长时间研究和探索,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我们的厨卫生活首次编制出厨电、热水器两部用户体验标准,为各位用户提供最根本的厨卫生活参考依据。活动起始时间2014年4月5月  相似文献   

11.
12.
传统个性化推荐应用存在与用户实际需求信息匹配度低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信息个性化推荐方法。通过分析数据清洗工作流程,设计用户体验信息个性化推荐应用算法,并根据用户在网站上的相关行为,计算用户个性推荐项目相似度。整合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的反馈数据,提供用户在网站体验的个性化信息,以此完成对用户体验信息个性化推荐。此外,采用设计仿真实验的方式,验证了用户经过提出的个性化推荐后,在电子商务网站的平均浏览时长增多,证明推荐的个性化内容与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匹配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在全方位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功能载体。新环境下大众的人文精神与时俱进,个体意识的觉醒让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体验,人机交互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需求随之攀升。如何为UI设计——这一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型产物注入情感化元素,成为理论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设计学角度出发,探讨用户的视觉体验与具身认知,分析不同设计要素对用户情绪情感的影响作用,并在已有案例中找寻情感化理论的应用范式,进而总结出普适于市场软件交互界面的一系列客观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站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同一类型的网站会有多家企业在竞争。因此,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关注基于用户体验的Web设计,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环境,提高网站对用户的吸引力。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Web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家居等电子科技设备的快速发展,产品交互形式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目的:研究人机交互界面中物理按键的应用,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产品交互效率和用户体验。方法:通过举例研究影响交互界面的各项因素,从人.产品及环境等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物理按键在交互界面中的使用状况。结论:人机交互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本文在满足产品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分析交互界面中物理按键及虚拟按键的优缺点,提出物理按键在实际环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虚拟按键在使用感受上也各有差异,通过复杂的环境情景,印证物理按键在人机交互中的重要应用,同时也为其他交互领域的交互设计师提出相关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人机交互方式正处于飞速发展当中,无线遥控作为其中一种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进行远距离、非接触的交互,更灵活、便捷。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方式是目前电子信息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和探索热点。当技术的革新与其载体设备的交互设计发展相匹配时,实用技术才能最大化服务于人。文章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浅谈当下无线遥控器的交互设计思路,对无线遥控未来交互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赵静 《食品与机械》2016,32(9):80-83
考虑到用户的设计体验和定制化需求,将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与系统开发。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实例,利用CREO工具的特征建模、参数化功能及二次开发技术,在Visual Studio编译环境下开发了齿轮产品的参数化交互设计界面,不仅方便、快捷地实现了齿轮几何模型的编辑、修改与重建,而且有效改进了齿轮产品的设计效率及可塑性。通过探索齿轮产品人机交互运行模式的实现流程,验证了基于CREO平台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为工业产品交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数字化缝纫设备的优势并运用于当下服饰设计领域,选取拼布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嵌入式花样缝纫机作为拼布缝制实现方式。研究表明:嵌入式控制系统下的拼布缝制流程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及高质量的特点,花样编程系统容错率高,人机交互页面“用户友好”,为今后拼布的量产化缝制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交互设计中的体验设计最初是来自用户和计算机界面的信息传递互动所产生的用户体验。交互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使得产品和使用者的联系变得更加的紧密。在设计中还要更加强调设计的趣味性、情感性、以及用户和产品的体验与互动。交互设计能够使得产品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让用户产生愉悦和欢快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智能停车场自助终端智能化管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场自助终端管理系统,提出了由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自助缴费系统、广告系统等组成的终端系统架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终端机人性化界面和操作,方便用户操作终端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实现读取、计算、存储自助终端机所需处理的数据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终端机与中控、PLC之间的信息发送与接收;自助缴费系统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方便顾客使用;广告系统会实时根据客户要求调整。整体而言,本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对自助终端、移动终端、上位机、PLC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对顾客而言有较好的操作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