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骨髓转移癌3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转移癌临床上较为常见,各种恶性肿瘤均可经血行播散或淋巴道转移至骨髓。临床无特征性表现,误诊率较高。现将32例误诊分析如下,以吸取经验教训。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中位数48岁(11~76岁),全部经骨髓形态学检查确诊。最终查明肿瘤原发部位者11例(占34.4%),其中肺癌3例,肝癌3例,胃癌2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骨髓转移癌进行误诊原因分析,以防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顺60例骨髓转移癌的住院患者,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骨髓转移癌患者首次就诊误诊23例,误诊率为39.3%。结论:骨髓转移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无特异性,初诊常易洪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髓除为造血组织恶性疾患的原发部位外,又常常是实体瘤的转移部位,但有时原发肿瘤较隐蔽,骨髓转移可能成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其表现不一,常致误诊。本文就误诊的骨髓转移瘤12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骨髓转移瘤初诊为贫血9例,  相似文献   

4.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发生及转移的情况,描述该病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8例中,原发部位为纵隔8例,腹部16例,颈部1例,鼻咽部1例,盆腔1例。1例未发现原发病灶而仅表现为头皮和颅内的转移。腹部肿瘤有8例(8/16)转移,纵隔肿瘤有4例(4/8)转移,盆腔1例转移。28例中共有13例骨髓转移。结论: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链的任何部位,可伴有早期转移。影像学检查能全面寺对病灶进行定位,并对临床分期及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骨髓象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对17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患者的骨髓象及临床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腹部,其次位于后纵隔,多以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骨髓转移神经母细胞瘤形态多样,本组主要为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既可确定诊断,又可观察疗效,骨髓穿刺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骨髓象检查诊断骨髓转移癌的价值,以及骨髓转移癌骨髓象变化的特点。方法常规髂前或髂后上棘抽取骨髓液涂片,同时制备血涂片,行瑞-姬复合染色后显微镜检查,找到转移癌(瘤)细胞,即诊断为骨髓转移癌(瘤)。结果64例患者均由骨髓涂片骨髓象检查发现癌(瘤)细胞而确诊。其中1次检查即明确诊断者52例(81.2%),2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1例(17.2%),3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1.6%)。癌(瘤)细胞主要出现在涂片的尾部及边缘,有17例(26.6%)涂片所见主要为癌(瘤)细胞。根据涂片中出现的癌(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结合临床表现,骨髓象检查诊断为癌细胞骨髓转移(未分类)32例(50.0%),腺癌骨髓转移29例(45.3%),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3例(4.7%)。结论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象检查阳性率高,简便易行,只要涂片中找到癌(瘤)细胞,即可直接获得骨髓转移癌的病理诊断。但当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癌细胞单个散在或癌细胞团不典型时,诊断及判断细胞来源需慎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肿瘤或骨髓组织N-myc基因拷贝数与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肿瘤生物因子水平的关系,探讨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N-myc基因与NB患儿预后的相关性。选择2007年3月1日-2011年1月31日在我院确诊的58例NB患儿纳入本研究,规范应用BCH-NB-2007方案治疗,随访至2012年1月31日。对NB患儿进行了肿瘤或骨髓组织N-my基因的FISH检测。根据基因拷贝数将患儿分成3组:A组为目标基因拷贝数等于2号染色体拷贝数,即≤2为阴性;B组为拷贝数3-9,为基因获得;C组为拷贝数为2号染色体的5倍或以上,即≥10为基因扩增。结果表明,58例NB患儿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6.5-138个月(中位年龄47.5个月),随访时间11-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INSSⅠ-Ⅳ期分别为1、5、8和44例。肿瘤原发于中后纵隔25例,腹膜后肾上腺和盆腔区域33例,其中3例伴有后纵隔病变。骨骼转移35例(60.3%)。骨髓转移32例(55%)。病理诊断为节母细胞瘤17例,NB分化型15例,分化差或未分化型7例,15例为NB化疗后改变,其余4例仅做了骨髓活检,均为NB骨髓转移。FISH检测N-myc基因的结果显示:A组11例,B组43例,其中拷贝数3-4者22例;5-9者21例,C组4例。58例患儿N-myc基因拷贝数平均为5.96±7.81,其中28例为化疗前病理标本(未化疗组),平均拷贝数为4.00±1.88,30例为化疗4-5疗程后的病理标本(化疗组),平均拷贝数为7.80±10.46,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64)。N-myc基因与诊断初血清LDH水平明显相关(P<0.01),而与尿VMA、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测定值无明显相关(P=0.47和0.40)。不同临床分期、原发瘤灶部位及病理类型与N-myc基因拷贝数均无明显关系(P值分别为0.46,0.25,0.09)。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myc基因拷贝数与患儿预后关系密切,基因拷贝数越高预后越差,其中4例N-myc基因扩增患儿预后最差,其次为基因获得的患儿。结论:N-myc基因拷贝数与肿瘤的生长和不良预后有密切的关系,以N-myc基因扩增者预后最差。因此,定量检测N-myc拷贝数,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临床价值。此外,肿瘤组织N-myc基因拷贝数与血清LDH水平有相关性,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与血清LDH水平均可反映NB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8.
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肿瘤的常见表现多为肿瘤本身的局部表现,但是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可表现复杂多样,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其他系统肿瘤容易误诊为血液病。我院1994年1月~2004年6月收治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48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7~72岁,中位年龄49岁。肿瘤种类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24例(50·0%),包括胃癌20例和结肠癌4例,原发部位未明的骨髓转移癌14例(29·1%),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乳腺癌复发骨髓转移、前列腺癌各2例(各占4·1%),卵巢癌、黑色素瘤并骨髓转移骨髓坏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76例,其中34例患者为卵巢浆液囊腺瘤蒂扭转,24例患者为卵巢巧克力囊肿蒂扭转,10例患者为卵巢囊性畸胎瘤蒂扭转,8例患者为卵巢黄体囊肿蒂扭转。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5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69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90.79%)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71.05%)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腹部超声检查中,6例被误诊为输卵管积水扭转,5例被误诊为黄体囊肿破裂,4例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7例被误诊为阑尾周围囊肿。经阴道超声检查中,2例被误诊为输卵管积水扭转,1例被误诊为黄体囊肿破裂,1例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3例被误诊为阑尾周围囊肿。腹部超声检查误诊率(28.95%)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误诊率(9.21%)对比明显较高。讨论: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效果更佳理想,误诊率更低,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敏矜  严棠 《新医学》1990,21(3):132-133
本文报告嗜铬细胞瘤20例,均有高血压。呈阵发性发作者17例,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者3例。均经尿香草扁桃酸(VMA)含量及酚妥拉明试验确诊。本组B型超声波检查阳性率达77%,方法简便,可作为首选定位检查方法。本文还讨论膀胱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心肌病、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及发作性低血压或休克型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
转移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韬  李波 《华西医学》2005,20(1):22-23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及来源于胃肠道的转移性肝癌其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 7年来收治的 2 0 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对来源于胃肠道的 12 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癌胚抗原 (CEA)、甲胎蛋白 (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转移性肝癌的金标准 ,比较四种检查对诊断转移性肝癌的灵敏度 ,为诊断筛选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 :CEA诊断的灵敏度为 71 4 %(6 0 / 84 ) ,AFP为 17 3%(13/ 75 ) ,B超为 79 1%(12 9/ 16 3) ,CT为89 6 %(95 / 10 6 )。经比较 ,CEA诊断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灵敏度高于AFP (P <0 0 5 ) ;CT高于B超 (P <0 0 5 )。结论 :CEA是诊断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一个较好指标 ,AFP诊断的意义不大。对B超检查阳性者做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B超检查阴性者需作CT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将58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漏诊和误诊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的发现病变562例(96.56%)。漏诊20例(3.44%),其中导管内癌10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Paset病1例。误诊26例(4.47%),其中误诊为纤维腺瘤14例,囊性增生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叶状肿瘤l例。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合理的调节仪器和分析声像图.有助于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胆囊腺肌瘤病(gallbladder adenomyoma,GBA)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情况,分析超声诊断GBA漏诊及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42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GBA且术前病历完整的患者信息,分析其术前超声诊断、临床症状、病理分型等因素,计算超声诊断GBA符合率、漏诊率,根据多因素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诊断GBA的漏诊及误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6.9%(200/426),漏诊率为35.2%(150/426),误诊率为17.8%(76/426)。将GBA误诊为胆囊占位65例(85.5%,65/76),胆囊结石7例(9.2%,7/76),慢性胆囊炎4例(5.3%,4/7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胆囊结石(OR=5.112,P<0.001)、慢性胆囊炎(OR=4.613,P<0.001)、胆囊占位(OR=6.565,P<0.001)以及胆固醇结晶(OR=8.634,P<0.001)是超声正确诊断GBA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目前超声对GBA具有较高漏诊及误诊率,需要超声医生完整扫查胆囊切面;大部分病例合并其他胆囊疾病,故超声检查胆囊不能只满足于单一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乳腺黏液腺癌病灶均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75.0%,表现为分叶状75.0%,边界清晰81.3%;肿块内部出现无回声区者占31.3%,后方回声增强者56.3%。病灶周边或中央显示线状或分枝状彩色血流者12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2例,准确率75.0%;超声诊断良性病变4例,误诊率25.0%。结论:乳腺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和后方回声增强是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应用B型超声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B型超声在观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例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了病理与术前B型超声对比观察。结果:①B型超声共检出转移性淋巴结18例,检出率为41.9%(18/43),特异性为100%(18/18);②N1部位转移性率为0.84%,N2部位转移性淋的检出率29.5%,N3部位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61.9%,N3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多伴有N1、N2部位的淋巴结转移;③本组B型超声检测出转移性淋巴结长径范围0.4cm-3.3cm。结论:①与原发肿瘤融合的转移淋巴结、大小趋于正常的转移性淋巴结及胃肠气体干扰为B型超声漏诊为主要原因;②根据部位的不同各站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较易显示距肿瘤较远N2、N3部位的转移性淋巴结,敏感性,特异性高;③B型超声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较低,但结合淋巴结转移由近及远的规律性,仍能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依据,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产前诊断血管前置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临床疑诊血管前置而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例54例。以术后胎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产前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四格表计算得出其诊断血管前置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 结果54例患者中,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血管前置47例,其中误诊3例,漏诊2例;5例因临床出血疑似诊断而手术,联合超声及术后证实均无血管前置。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7%(44/46)、62.5%(5/8)、93.6%(44/47)、71.4%(5/7)和90.1%(49/54)。 结论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可为产前诊断血管前置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和依据,减少干扰因素,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临床资料 ,分析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 10 a收治的 IE6 9例。结果 :误诊 6 3例 ,误诊率为 91.3%。常见误诊病种为上感。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二尖瓣脱垂及瓣膜退行性变的漏诊为导致 IE误诊的常见原因。UCG在诊断的确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导致误诊的最重要原因是对 IE的认识不足。常见误诊治疗为不正规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愈 38例 (5 5 .1% ) ,需手术 2 1例 (30 .4% ) ,死亡 10例(14.5 % )。结论 :IE为误诊率很高的疾病 ,误诊原因有多方面。需提高认识 ,早发现、早治疗 ,最终提高 IE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男童14例,女童10例,平均年龄(7.5±3.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87.5%)、呕吐(87.5%).院外误诊15例(62.5%),院内误诊9例(3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超诊断价值 ,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彩色多普勒对 5 2例乳腺癌患者癌肿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资料 ,并检查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  5 2例乳腺癌中超声作出定性诊断 4 5例 ,占 86 5 4 % ;性质待定 2例 ,占 3 85 % ;误诊为良性病变 5例 ,占 9 6 2 %。结论 具有典型声像图的乳腺癌彩超诊断正确率较高 ,但对于瘤体较小而又不具有典型声像图的早期乳腺癌 ,彩超诊断比较困难 ,需结合临床表现、穿刺细胞学、乳房钼靶片等检查 ,以期达到尽早确诊 ,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published reports on metastatic lesions in the stomach, but the numbers of cases have been limited due to the low frequency of the condi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metastatic tumors in the stomach from distant sites in a large series of cases. PATIENT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389 patients with gastric metastases from solid malignant tumors were examined between 1968 and 1998 at our institution. Of these, 347 were identified from a series of 6380 autopsy cases; 5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endoscopically while alive, 12 of whom had confirmation of the condition at autopsy. RESULTS: In the endoscopically diagnosed cases, the metastases presented as solitary (65%) or multiple lesions (35 %), and were more frequent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or upper third of the stomach. Although the endoscopic appearance often resembled that of submucosal tumor (51%) or primary gastric cancer (39%),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easily obtained in over 90% of cases from endoscopic biopsies. In two cases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gastric metastases were found before the primary tumors. In the autopsy cases with solid malignancies, metastatic lesions to the stomach were found in 5.4%, and the lung, breast, and esophagus were common primary sites. Malignant melanoma was the most frequent tumor to metastasize to the stomach (29.6%). CONCLUSIONS: Since metastatic lesions to the stomach are rare,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sions should be borne in mind, and biopsies should be taken for precise diagnosis during endoscopic exami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