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开辟了汤液与针灸治病的典范,使针、药两法用于临床而相得益彰。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历代医家多重于药而轻于针,致使中医治法由针、灸、药并用到针灸式微、以用药为主的这样一个过程,则深失仲景著书之苦衷。本文旨在探赜索隐仲景针(灸)药结合的理念,以便全面的学习研究仲景学说。  相似文献   

2.
对《伤寒论》针灸规律有不少人从多方面做过探讨,但对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特别是辨证施针(灸)体系缺乏系统地研究,而这部分正是医圣用针(灸)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希冀后学领会仲师针灸立法之精微,以供临证参考。[方法]从《伤寒论》针灸条文中总结其针灸治疗的特点与规律。[结果]《伤寒论》中对针灸疗法的记载简要,其中论述针刺者10条,论火灸法者7条,论火逆证者18条,体现出针与灸的使用范围、针药并用、灸药并用、针法治未病,治病求本等思想。[结论]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对指导后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不无裨益,其在针灸史上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中灸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伤寒论》中灸法的应用特点主要有:病在三阴宜灸;阳热实证禁灸;病性寒者宜灸;先灸后药、灸药并用;单独施灸等。  相似文献   

5.
灸疗与保健     
灸疗属于祖国医学中针灸学科范畴,它采用艾或辅以其它物质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熏灼经穴,从而达到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数千年来,由古及今,在祖国医学中有着其光辉的历史,故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千金云:病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这就足以证明针灸在祖国医学中所占的地位,特别是灸疗,它不但同针、药一样,在临床上有其明显治疗效验,而且前人也早已发现,灸疗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增强体质等方面,同样有其重要价值。在日本,早在1947  相似文献   

6.
针灸是运用针或灸两种方法作用在人体的脑穴上,通过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据统计针灸对300多种疾病有效,对其中100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效果。针药并用,软得益彰。孙思邈说过:针而无药,药而无针,非良医;针而无灸,灸而无针,又非良医也。医圣张仲景既是辩证论治的鼻祖,又是针药有机结合治疗疾病的大师。在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刺灸、烧针、温针和针灸宜忌等就有69条之多.在崇尚非药物疗法和回归自然的今天,强调和提倡针灸在临床各科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匮要略》中有关针灸条文,从清泻邪实,针之所为;回阳救逆,灸之所宜;火灸增热,用之宜慎;针灸药治,因证而施四方面论述了其针灸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浅论《伤寒论》的针灸应用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伤寒论》中涉及针灸学的条,总结归纳《伤寒论》中针灸应用特色,主要有: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知常达变,随证制宜;因势防范,针灸防变;汤药并用,针灸兼施;阳热实证,忌用火灸。腧穴选用则偏置于循径取穴、特定穴和局部穴。  相似文献   

9.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探讨了针灸方面特别是刺血方面诸多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针灸和服药在本书中经常联合运用,疗效甚佳。文章从张子和临床辨证联合运用针药的5个特点即治分主辅、法有先后、互补救弊、灸药兼施、注重时机来分析讨论,以供针灸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讲重点介绍温针灸的操作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及各种疾病的取穴,供广大读者学习和临床上应用。一、简述温针灸,又称为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此法就是将毫针刺入穴位以后,在针柄上插艾绒团或插1寸长艾条段,或在针柄上先套上姜、蒜等物后,再插艾条段施灸,其目的是使燃烧的艾所产生的热,通过针柄或透过药物作用到皮肤上。此法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应用。后来,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又有烧针的记载。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卷三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做圆饼,套针上,以艾温蒸之,多以取效。”近代张学贤所著《温针疗法》。记载用温针或温针插艾条段隔姜、蒜灸,治疗56种病证,均取得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临床针灸歌赋中的中风治疗用穴特点。方法根据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记载的针灸歌赋内容,摘录针灸歌赋中有关治疗中风的部分,按照中风、类似疾病名称及中风的症状(半身不遂、肢体痿软无力、肢体经筋屈曲拘挛、语言不利及不语、口角歪斜及流涎等)、类似症状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归纳、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中,涉及治疗中风的歌赋14首,涉及处方30张,28个穴位(52穴次),涉及经脉10条。结论在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中,中风治疗的选穴主要有以下特点:注重辨证取穴;阳经取穴为主,阳明经穴是重点;强调循经取穴;重视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兼顾对症取穴;突出特定穴;强调泻法,同时补泻兼施,针灸并用;擅长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汉方医学著作《救急选方》收录了当时及历代众多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中国古代医籍中的急救措施及验方,总结了采用针法、灸法等治疗诸多急发病证的治法,辨证清晰,内容全面。通过对《救急选方》中有关针灸急救术文献进行整理,从辨明病证,辨证施治;重视灸疗,运用广泛;补泻施针,多用放血;针灸相合,针药并用;就地取材,简便廉验五方面总结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价值,探析其学术成就,为针灸在急救中的应用提供例证和文献参考,拓宽当代针灸临床治疗思路,丰富针灸急救术的文献研究内容,为古代中国医学急救方法与学术思想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整理《针灸甲乙经》中主治妇科疾病的条文,分析其治疗妇科疾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针灸甲乙经》为底本,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妇科疾病条文中的病种、经络、选穴等,结合中医理论分析《针灸甲乙经》中妇科疾病的取穴规律.结果 《针灸甲乙经·卷第十二·妇人杂病第十》论治妇科疾病原文共计49条,论述妇科疾病35种,选穴48个,经脉以足厥阴肝经、任脉、足阳明胃经为主,选穴部位集中在腹部和下肢,并以五输穴、募穴等特定穴多见.结论 《针灸甲乙经》治疗妇科疾病取穴规律是以单穴为主,重视足经;重视任脉,善用腹部近治法;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regulative effect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Chinese herbs on immunologic function in the D-galactose-induced aging mouse and to probe the feasibility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delaying aging,so as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Chinese herbs for delaying aging.Methods:Aging mou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D-galactose,and treated by auricular 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and auricular 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s respectively for 6 weeks and then serum interleukin-2(IL-2) and IL-6 contents and splenic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young group,the serum IL-2 level and the splenic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IL-6 lev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aging mouse.After treatment by auricular 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s,especially auricular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the serum IL-2 level and the splenic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IL-6 leve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Conclusions: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Chinese herbs can improve the.decline or dysfunction of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aging organism to a certain ext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相关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7个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0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采用Stata15.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7个研究(n=2 612),涉及针刺+西医、针刺+放血+西医、火针+西医、艾灸+西医、放血+西医、针刺+火针+放血、针刺+火针、针刺、放血、火针+放血、针刺+放血、火针12种针灸疗法。网状Meta分析以总有效率为结局指标的RCTs 26项,涉及11种针灸疗法,以PASI为结局指标的RCTs 18项,涉及10种针灸疗法。改善银屑病疗效总有效率的SUCRA具体排序为:针刺+放血+西医>针刺+放血>针刺+火针>针刺+火针+放血>放血>针刺+西医>放血+西医>火针+放血>火针+西医>针刺>火针>西医;改善银屑病PASI的SUCRA具体排序为艾灸+西医>针刺+西医>针刺+火针+放血>放血+西医>火针+西医>针刺+火针>火针+放血>针刺>放血>火针>西医。网状Meta结果分析:针刺+放血+西医、针刺+放血、针刺+火针、针刺+火针+放血、放血、针刺+西医、放血+西医、火针+放血、火针+西医、针刺治疗银屑病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艾灸+西医、针刺+西医、火针+西医、火针+放血治疗改善银屑病PASI优于常规西医。结论 单一疗法推荐放血的治疗方案;联合治疗中推荐针刺+放血+西医的治疗方案,但因此次纳入研究较少,受研究质量限制,临床需谨慎施治。  相似文献   

16.
对五更泄的中医中药治疗总结为辨证论治、单味药、复方、中成药、敷脐,针灸推拿治疗总结为针刺、艾灸、针灸结合、推拿、针灸药物组合。认为中医药在五更泄的防治方面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观礼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79-1681
结合针灸学教学实践与教学体会;从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传统思维,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搞好临床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针灸学教学改革;以提高针灸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采用《中华医典》光盘(第5版)对建国前历代古籍进行检索,收集有关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条文,对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检索得到针灸治疗不孕症条文301条,涉及41个腧穴,共计358穴次。分析发现,历代针灸治疗不孕症多选用任脉和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其中以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取穴部位偏重下腹部和下肢部;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任、冲脉的交会穴为治疗关键。结论 临床在治疗不孕症时可选取古代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极、关元、照海、涌泉为基础方,针灸联合应用,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加减。尚有文献记载石门、阴交、血海、至阳等穴位有绝孕的风险,临床运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