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轨道交通作为以轨道运输为主要 技术特征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立体系统,成 为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典型代表和 重大变化。随着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快速地 植入城市空间,会产生一系列的新空间、新现 象、新规律。站点影响域作为轨道交通植入 城市空间后产生的重要节点区域,对其加以界 定并进行深入专项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成 果的梳理,总结出交通导向、环境导向、空间 导向等三种概念类型;进而,在分析轨道交 通站点、行人、城市空间等关键要素相互影 响的基础上,站点影响域的概念自然生成; 提出了多学科融合、城市设计精细化、大数 据探索等时代趋势下站点影响域界定的创新 机制——以“行为规律”为纽带,建立“交通 方式—行为规律—城市空间”这一组科学联 系,基于此提出未来精确划定站点影响域的 “边界”这一重要课题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行为规律"的剖析是建立"人"与"城市空间"之间科学联系的重要途径。行人微观仿真方法通过对特定空间内相关行为规律的数字再现与分析,能在相当程度上诠释城市空间适应、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内的步行接驳行为特性,分析其各层次仿真需求与仿真参数设定,进一步建立行人微观仿真方法体系,并以典型课题为例初步探索了行人微观仿真的介入方法,成为城市设计过程中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具备"节点—场所"的双重特性。研究结合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六站点周边(上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尝试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节点—场所"双重特性的规划设计思路,通过从与公共中心耦合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在城市和交通链中的功能定位、从轨道交通站点的多重属性优化用地交通布局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用地空间形态调控三个方面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社会、经济和空间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精细化"逐渐成为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从城市、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城市设计师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精细化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设计领域,有学者已从工具、对象、程序/管理等主要线索对"精细化"进行了相关探讨。本研究在精细化趋势下,从专题的视角切入,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确定了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与特征,并对其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可操作的纲领性方法框架—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并通过3个示范案例进行了阐释。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围绕以下3组关键问题展开:首先,精细化城市设计涵义与特征是什么?第二,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等的重点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三,面对以站点影响域为例的特定城市空间,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进而,论文相应确定了以下3组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1)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特征及其他基本问题;2)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运作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3)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基于行为与时空的关联,以及最紧迫的安全需求,精细化城市设计是指,针对城市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关键性专题事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度的专项挖掘和剖析,运用相应专用技术手段与工具,实现对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空间组织。通过归纳与演绎结合、仿真与现实比较、大数据与小数据结合分析、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以上主要内容的研究,最终得出了3个关键性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现代主义、绿色、数字化等数代城市设计的经典理论,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在叠合与迭代的双重思维下提出了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其具有"专、透、深"3个关键特征;2)以行为与时空互动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典型城市区域为例,通过分别对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的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的解析,明确了精细化城市设计过程中各基础的重点内容及其研究过程框架;3)以"行为-时空-安全"关联问题较为突出的站点影响域为例,采用等时线对站点影响域进行了分级,针对站点影响域内精细化行为需求与复杂性环境的突出矛盾,提出了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在精细化趋势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的更新提供新的立足点与参考点,更重要的是,既为可持续城市空间建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也为今后制定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及具有相似特征地段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规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总量锁定,上海进入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时代。在中心城空间结构、建设用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部分城市功能转移至外围地区。综合考虑轨道站点交通区位和功能定位,引入E-TOD概念,将轨道站点分为近郊型E-TOD、新城型E-TOD和特殊型E-TOD3类。结合上海市松江区案例实践,从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交通接驳设施和路网布局等方面,提出3类E-TOD空间布局模式、分圈层管控要素、优化用地配比、引导有序开发等规划策略,为超大城市外围地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活力成为了衡量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借助空间句法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实地建成现场的调研,综合量化数据与相关性分析,以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探讨影响地下空间活力的空间可达性与活动人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的整合度指标与活动人流、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垂直交通布局等相关变量因素,共同影响地下空间活力;并以此提出建议与讨论,对未来进行有效活力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设计与其若干基础支撑的相互关系切入,通过对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概念的创立及关键特性分析,基于社会力模型和路径选择模型,借助行人微观仿真技术,建立了站点影响范围界定的"点-线-面-域/模糊化"(PLAR/f)新思路,并应用于重庆典型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关联性研究中,为新形势下城市设计技术方法的进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在发达城市商业中心区的站点多与周边商业建筑地下空间相互连通,为城市核心商业区输送大量的步行人流,从而带来更多商业机遇。选取我国典型中心商业区地铁开发模式的广州北京路商圈及其附近的公园前地铁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测量统计步行人流量、轨迹等数据,运用行为模拟、空间分析等方法,讨论公园前地铁站域的地下空间建设对北京路商圈地面人流的再分配作用,进而分析地铁站各地面出入口的商业表现、服务范围与功能,对该站点建设之于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做出初步评估。通过对公园前地铁站域以及其主要服务的北京路商业区的案例深入解读,希望为其他城市传统中心商业区的站点交通发展或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铁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的支柱,其站域周遭的步行环境备受关注,如何通过友善步行环境的建立促进绿色交通的推行,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地铁站点周边步行环境及站域可达性,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制定了研究目标,进而整理出所涉及的主要指标。再将多个空间形态指标绘制成一个评价空间活力的模型,并通过数据与实地调研验证,确定指标模型的显著性。最后通过实地调研聚焦在各出站口的行人情绪反应,识别情绪与城市活力之关系。研究发现,街道可达性、街道宽度与街道功能混合度,对其空间活力有显著影响,且能有效呼应部分地铁站出口行人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聚焦城市综合体和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空间,归纳了接驳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继而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上海市五角场站点物质空间层面的考察,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从可达性、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三个方面对衔接空间进行设计评价。同时,归纳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衔接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提出对于接驳空间的研究是实现城市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对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地铁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在发达城市商业中心区的站点多与周边商业建筑地下空间相互连通,为城市 核心商业区输送大量的步行人流,从而带来更多商业机遇。选取我国典型中心商业区地铁开发模式的广州北京路商圈 及其附近的公园前地铁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测量统计步行人流量、轨迹等数据,运用行为模拟、空间分析等方法, 讨论公园前地铁站域的地下空间建设对北京路商圈地面人流的再分配作用,进而分析地铁站各地面出入口的商业表现、 服务范围与功能,对该站点建设之于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做出初步评估。通过对公园前地铁站域以及其主要服务的北 京路商业区的案例深入解读,希望为其他城市传统中心商业区的站点交通发展或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  相似文献   

14.
许琛 《安徽建筑》2012,19(2):131-132
文章以南京地铁二号线东延线南师大站为实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线网的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是否有利用交通的无线接驳,从而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交通客流量最大化的目的。凸显了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重要性,是轨道交通站点形成无缝接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殷年 《城市勘测》2021,(3):9-13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飞速进入"轨道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提高了城市交通运转活力.同时,轨道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和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接驳度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城市道路构建网络数据集,对合肥市2020年已建成运营的3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空间分析,并对其站点建立服务区,分析其服务人口数量和接驳情况,评价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压力等级,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运输是替代小汽车出行,构建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有效方式。轨道交通出行倾向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以及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发展等因素相关。为了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各大城市集中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本身,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本文讨论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各接驳模式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轨道交通配合步行和自行车是替代小汽车出行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相关的实证和量化研究较薄弱。以广州市现状110个轨道站点为例,结合其站区具备节点和场所的双重特性,从城市和街区两个尺度,基于GIS平台数据库,从社会、经济、空间形态等多个维度剖析不同时空的空间特征,包括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分析、站点网络与基准地价的对应关系、典型站点地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等,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州轨道站点地区与城市空间优化协调发展提出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利用不协同问题凸显,亟待加强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提供借鉴。国外大多数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站域土地价值的提升显著,提升程度受站点服务情况、地产类型和站域居民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升站域土地利用强度、聚集商业办公功能、疏解中心城居住人口,但是,只有在相关政策条件的配合下,土地利用的变化才会发生;密度、可达性要素对客流大小影响较大,尤其是就业密度和公交接驳对客流影响大;混合度要素对客流影响较小,但能平衡客流的时空分布;在两者的协同方面,国外学者在TOD理论、节点—场所模型、轨道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模型、协同评价等方面做出探索。国外在定量实证研究、互动模型研究、相关规划思想和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我国今后应加强基于已建城轨的定量实证研究、基于个人交通行为和客流时变特征的微观研究、基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协同规划和协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9.
桂汪洋  张彤  徐斌 《华中建筑》2024,(3):126-130
步行可达性是交通职能高效利用和综合开发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明确轨交站域步行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并掌握其测度方法,促进生活圈和站域的耦合发展,本研究采用熵值法建立步行可达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对合肥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分类研究,测度典型站点15分钟生活圈空间内的步行可达性程度,量化分析不同功能导向下轨道站域空间构成要素对步行可达性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商业服务区站点与公共服务区站点站域生活圈内步行可达性程度基本持平,且远高于居住区站点和混合区站点,最后根据该评估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站域空间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也为轨道交通站域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建筑》2020,(4)
依托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路和实践由来已久,其目标是实现站域综合效益增值。公共交通、土地利用、出行质量三个方面从根本上决定了站域开发质量与实效,其中出行质量首先体现在以站点为核心,基于特定通道的步行目的地可达性高低。以空间显微与城市设计精细化为思路导向,以站域开发综合作用机制切入,通过具体实例重庆沙坪坝站站域讨论不同空间要素对流量、效率、质量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站域目的地可达性的一种评测方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