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面神经     
891296 颞骨内面神经麻痹的听觉过敏和镫骨肌反射的相关性/任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9,18(1).-59~61 对150例面瘫进行ART和听觉过敏的相关性探讨,ART与听觉过敏相关例39%,矛盾例61%。ART、听觉过敏与NET失神经程度无相  相似文献   

2.
听觉神经病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听觉神经病的临床特点、听力学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总结了17例听觉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及语言听力、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蜗电图、鼓岬电刺激试验、耳声发射及对侧声抑制试验的特点。结果 该病多在青春期后起病,女性较多发,表现为是性双耳对称性听力下降,纯音听力以低频损失为主,语言接受阈升高,分辨率下降,镫骨肌反射及ABR引  相似文献   

3.
中枢性低频听力减退的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加深对双侧中枢性低频听力减退的认识。方法 复习1988~2000年101例原因不明的双侧感音神经性低频听力减退患者的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其共同的特点是:言语听力不成比例地差于纯音听力,诱发性耳声发射正常,不受对侧噪声抑制,引不出镫骨肌声反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异常,-SP/AP振幅比大于0.44。结论 此类原因不明的低频听力减退患者听力学表现提示:耳蜗外毛细胞功能正常,与声反射、听传出抑制、ABR波Ⅲ相关的脑干听觉神经径路为功能障碍的主要部位,可伴有耳蜗或传入神经功能障碍。建议使用“中枢性低频听减退”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听力学评价对判断小龄聋儿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名3岁以内小龄聋儿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声导抗等客观测试。行为观察(behavioral observation audiometry。BOA)、视觉强化定向反应(visual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等行为测听及听觉言语评估,用其结果综合判断听力损失程度。术后开机3个月对所有小儿进行听觉言语评估,与术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50名聋儿的听觉言语识别率有明显提高。结论综合听力学评价能够准确筛选出小龄聋儿人工耳蜗适应证患者,筛选出来的患者术后可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经乳突径路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例经乳突径路行上半规管填塞术的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听觉过敏为主诉,术前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特征.经乳突径路行上半规管填塞法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随访10个月,听力学检查恢复正常,听觉过敏基本消失.结论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相较于常规的经中颅窝径路,经乳突径路的上半规管裂手术治疗方法更简单、安全、省时,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听力学》杂志(ISSN0020 - 6091) ,英文名称为“Audiology”,另有一副标题,为“听觉交流杂志,Journal of auditory communication”。这本杂志创刊于1962 年,是国际听力学会的官方刊物,每年一卷6 期( 双月刊) ,至1999年已出版至第38 卷。《听力学》杂志由Decker 出版社出版(1997 年以前曾由Karger 出版社出版) ,现任主编为J- M Aran( 法国) ,副主编为DStephens( 英国) 和D Ward( 美国) ,编委来自美国、西班牙、以色列、墨西哥、瑞典、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德国、挪威、奥地利、加拿大、瑞土、荷兰、俄国、捷克、芬兰等十几个国家。《听力学》杂志欢迎涉及这一领域所有方面的来稿,其内容被Index Medicus 收录。1  投稿注意事项1-1  《听力学》杂志只发表用英文书写的原著(originalpaper) ;2  每篇稿件应寄一份复件,3 份原印件,共4 份( 包括4份插图) ;1-3  稿件应隔行打印(double space) ,在A4 纸的一侧留2 .5cm 的边缘。每页右上角标明页码,左上角标明简略标题和第一作者的姓;1-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听觉功能早期损害的听力学特征,为临床研究和防治耳聋提供参考。方法:将68例(136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无眼底动脉硬化的高血压A组35例(70耳),及伴有眼底动脉硬化的高血压B组33例(66耳);另选30例(60耳)年龄、性别匹配且无高血压,听力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听阈、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等听力学测试。结果 高血压B组2000~8000Hz纯音听阈提高(P〈0.05),高血压A组的纯音听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A、B组的DPOAE反应幅值下降(P〈0.01),仅高血压B组4000Hz的DPOAE检出率下降(P〈0.05)。结论:高血压会影响患者的听觉系统,即使患者主观上无明显的听力下降,但听觉功能可能已出现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8.
Bell麻痹时的听觉过敏,以往用镫骨肌麻痹解释。近年来由于声阻抗测听的普及,能较容易的测出镫骨肌声反射(以下简称AR),认为也有非镫骨肌麻痹所致的听觉过敏。本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解释听觉过敏的机理,探讨了Bell麻痹发病早期病例的A R,并对少数病例做了详细的听力学检查。作者以发病2周内的一侧性Bell麻痹、无中耳疾患的278例为对象,做了如下检查:(1)问诊:发病时有无听觉过敏,感受声音时有无疼痛、有无过响、厌声、嘈杂等。(2)用声导纳计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听力学及抗膜迷路蛋白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进行听力学检测并分析听力减退的特点。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临床耳鼻咽喉科检查、听力学测试、抗膜迷路抗体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方法,对确诊为AS的34例(68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34例中主诉听力减退11例,纯音测听发现听力减退24例(41耳),占60.3%(41/68),2耳见鼓膜穿孔为混合性聋,39耳为感生聋,  相似文献   

10.
听力学是一门专业特点很强的交叉学科,对听觉基础理论、电声学专科检查和设备操作都有较高要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习基地,本文以听力学本科生教学为中心,结合学科特色、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将基于问题教学法和基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听力学听觉电生理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侧橄榄耳蜗系统功能障碍及其听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内侧橄榄耳蜗系统(MOC)功能与蜗后病变的关系,以对侧白噪声对诱发性耳声发射的抑制效应为指标,测试感音神经性聋、听觉过敏、神经性耳鸣患者的MOC功能。结果发现:16例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中9例MOC功能障碍,其中8例为低频听力下降;15例耳鸣中6例MOC功能障碍;2例听觉过敏均有MOC功能障碍。可见蜗后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可同时伴有MOC功能障碍,听觉过敏及部分耳鸣的病理机制可能与MOC功能障碍有关。测试MOC功能对于听觉系统疾患的定位诊断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面瘫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面神经是复合神经,由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纤维组成,其受损可影响面部功能和面容。面瘫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源于面神经核以上的神经系统受损,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及面神经受损所致,常见的贝尔面瘫为周围性面瘫。面瘫的诊断主要基于面瘫的临床表现,如抬眉无力、闭眼不全、嘴角下垂、干眼、味觉下降、听觉过敏、耳周疼痛等[1]。不同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恐声症患者的病因机制、临床特征和听力学特点.方法 对患者连续1年的甲状腺功能及听力学检查结果 (包括纯音听阈及不舒适阈、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恐声症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并进行颞骨CT、耳蜗内听道水成像核磁共振、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及生化检查.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高灵敏度血清促甲状腺素3rd-TSH降低)时,听阈正常,但听觉过敏发生,不舒适阈降低,双耳各个频率受累,尤其不舒适阈4000 和8000 Hz分别为30和35 dB HL(右耳),30和25 dB HL(左耳),最少相差仅10 dB.而当甲状腺功能减低(3rd-TSH降低)时,同样出现听觉过敏,不舒适阈也很接近正常听阈.而镫骨肌反射阈无降低,与听阈之差>60 dB.耳声发射、电反应测听未见异常.结论 患者连续1年的听力学检测结果 证明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发生恐声症的原因之一,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听觉不舒适阈降低具有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内耳微循环缺血而诱发恐声症.  相似文献   

14.
多道听觉脑干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道听觉脑干植入的手术方法及其对恢复双侧听神经瘤所致全聋患者听力的效果。方法 7例双侧听神经瘤患者,在肿瘤摘除后将21道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BI)电极植入于第四脑室外侧陷内,直接刺激脑干耳蜗术休中以面神经电图,舌咽神经肌电图及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c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相似文献   

15.
贝尔面瘫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贝尔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出现病侧眼睑闭合不全,皱额、蹙眉均不能或不全,口角下垂,鼓腮漏气,耳周疼痛,味觉异常,听觉过敏,泪液减少等。近年来,关于贝尔面瘫治疗方法研究颇多,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有药物、手术、针灸、物理疗法及眼部护理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在婴幼儿、儿童和成人中都能记录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常用于听觉通路疾病的诊断和听阈的评估。根据临床听力学检测目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刺激声,常见的有短声和短音。  相似文献   

17.
听力学是二战后由Davis将其发展成专门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和听觉障碍诊断、处理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人们发现沙土鼠耳蜗结构与豚鼠十分类似,但高频听力比豚鼠敏锐,尤其在高频听力具有优势,其高频听力可达到40~50kHz;沙土鼠的耳声发射更易引出;沙土鼠对电刺激诱发更敏感,如电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electrically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EEOAE)、电刺激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都更易引出,更稳定。另外,沙土鼠饲养成本较豚鼠更低廉,且抵抗力较豚鼠…  相似文献   

18.
普及言语测听提高耳科学诊疗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觉在人类交流的“言语链”中占据重要一环,耳科学和听力学技术均以改善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为终极目的。因而,作为一项直观有效的技术手段.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在诊断听力疾患、选择干预方案和评估康复效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助听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听力学要求专业人士应该应用现代技术(如数字式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满足患者对交流的需求[1]。选配助听器的目的是满足患者对听力补偿的期望。多年来国外对助听器的评价,已经从纯音听阈→言语舒适阈→不适阈→言语辨别率→ 真耳分析/声场功能增益,发展到主观效果测定(outcomemeasurement)──即残疾/残障定量的自我评估答卷。发达国家的听力学家有32%常规使用一种正规的效果测定[2],并依此为判断助听器是否选配成功的最终依据。1999年9月在丹麦Eriksholm还就此专题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研讨…  相似文献   

20.
专题导读     
感音神经性聋专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面神经专题——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耳炎专题——中华耳科学;婴幼儿及儿童听觉科学——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听力学专题(综述)——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