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3M透明薄膜敷贴与3M伤口敷料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换药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3M伤口敷料,双号为观察组采用3M透明薄膜敷贴。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日换药,撕揭敷料时是否粘贴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无疼痛、有无皮肤破损或出血,并对患者在透析间期自觉舒适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在防粘连、疼痛、皮肤破损或出血、自觉舒适情况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M透明薄膜敷贴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换药护理中防粘连、减轻疼痛、皮肤破损及舒适等效果上明显优于3M伤口敷料。  相似文献   

2.
水胶体敷料用于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水胶体敷料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情况。方法:将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水胶体敷料组及透明敷贴组,实验组穿刺局部皮肤使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常规使用3 M透明敷贴,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率。结果:水胶体敷料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率(3.3%)低于3M透明敷贴组(24.1%)(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局部皮肤的固定皮肤过敏的发生率低于3 M透明敷贴组。  相似文献   

3.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PICC留置的时间及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情况(包括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不仅能妥善固定PICC导管,而且还能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局部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及皮肤压疮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预防或减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3M透明敷贴常用于深静脉置管的固定,此方法虽简便,但敷贴不透气,皮肤敏感患者易过敏,同时出汗易致3M透明敷贴不粘,深静脉置管暴露于空气中易污染。常规消毒后用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此方法烦琐且容易使深静脉置管被  相似文献   

5.
3M透明敷贴对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种敷贴对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PICC置管术后对3M透明局部皮肤过敏者的患者分别采用4层尤菌纱布敷料或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进行局部换药,比较导管感染、导管脱出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4层无菌纱布敷料进行局部换药.发生导管感染10例占19.4%.导管部分脱出7例占6.5%.采用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局部换药出现导管感染1例占3.2%,1例导管脱出占3.2%.结论 采用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局部换药,它的优越性解决了普通透明敷贴、无菌纱布敷料上的不足.减少了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郑晓倩  郑海燕  虞晓珍   《护理与康复》2017,16(6):605-607
目的观察应用水胶体透明敷料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效果。方法将153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应用3M HP Tegaderm TM敷料固定导管,观察组用水胶体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和换药总费用及换药工作量。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换药频率和换药总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换药时间、换药总费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胶体透明敷料能更好地维护锁骨下静脉置管,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换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穿刺点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穿刺点采用透明敷料换药,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感染、敷料下汗液聚积、额外换药及脱管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夏季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较透明敷料换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换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穿刺点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穿刺点采用透明敷料换药,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感染、敷料下汗液聚积、额外换药及脱管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夏季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较透明敷料换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换药敷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局部不同季节换药的最佳敷料,减少局部感染并发症,使患者舒适,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将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透明敷料组以一次性透明敷料覆盖固定。无菌纱布组以传统的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对两组局部感染情况、与冬春季与夏秋季感染的关系及敷料留置的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透明敷料组局部感染9例,无菌纱布组局部感染2例,两组均无严重感染病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透明敷料组夏秋季局部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冬季;两组敷料在使用时间上无菌纱布组明显长于透明敷料组(P<0.05);两组敷料在消耗费用上,透明敷料的换药费用明显高于无菌纱布的换药费用,尤其在夏秋季。结论两组方法对比表明,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换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季节的不同选择敷料,作者推荐春冬季可选择透明膜敷料,夏秋季使用无菌纱布(棉质)敷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方法 使用3M透明敷料或无菌方纱,分别对38例和42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穿刺点的固定保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3M透明敷料固定保护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深静脉置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敷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医用材料,种类很多,有3 M透明敷贴、3L粘贴伤口敷料、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等。敷贴主要用于保护切口、固定等作用。经临床观察,笔者发现部分病人使用敷贴后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等症状。我院收治敷贴致皮肤严重过敏1例,经积极处理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3M透明敷贴联合体表导管固定装置或缝合固定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胃肠道手术,纳入住院期间置有双腔CVC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免缝合的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对照组采用缝合皮肤加3 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带管时间、导管滑脱、局部感染、换药次数、导管移位长度及患者不适感、局部疼痛等。结果两组患者带管时间、换药次数和导管移位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的导管滑脱率及局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患者自报不适感率及局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经皮缝合联合3 M比较,免缝合的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双腔CVC导管能有效降低脱管率、局部感染率及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一种新型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心ICU 2015~2016年收治的102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52例采用3M透明敷贴+普通胶带固定,观察组50例采用3M透明敷贴+3M加压固定胶布固定,比较两组深静脉导管滑脱发生率、导管移位率、敷贴松脱程度和换药次数。结果新型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使深静脉导管滑脱率、移位率、敷贴松脱程度和换药次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牢靠,固定效果好,固定美观,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丝绸胶布加固3 M敷贴固定深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7月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3 M敷贴常规方法固定深静脉导管;选择2012年8~9月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83例作为试验组,采用3 M敷贴常规固定深静脉导管,并在3M敷贴敷盖住的深静脉部分与未敷盖住的深静脉部分交界处增加一条丝绸胶布固定。比较两种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脱管率、换药次数和平均置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深静脉导管留置者脱管率和换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丝绸胶布加固3 M敷贴固定深静脉导管后,能有效地降低导管脱管率及换药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联合皮肤保护膜预防PICC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单纯用3M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添加生理盐水擦拭后用皮肤保护膜涂抹,再用3M透明敷贴固定。随访至置管后42 d,比较两组患者过敏性皮炎发生率、更换敷贴的频次与费用。结果:观察组过敏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置管42 d更换敷贴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42 d更换敷贴所需费用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联合皮肤保护膜维护PICC能减少更换敷贴的次数、预防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且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中心静脉置管普通敷贴出现接触性皮炎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敷料,以保证中心静脉导管的正常使用。方法:对使用普通敷贴发生接触性皮炎的56例肿瘤患者更换敷贴为高通透性的IV 3000型透明敷贴,必要时局部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涂抹;无效者更换为无菌纱布固定导管或拔除导管。结果:IV 3000型透明敷贴换药痊愈50例,有效率为89.29%;无菌纱布换药痊愈4例;2例无效予拔管。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出现接触性皮炎与敷贴通透性密切相关,对出现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应及早处理,可以更换为IV 3000型透明敷贴或无菌纱布换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90例肝衰竭股静脉置管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2 cm×2 cm)覆盖穿刺点,对照组使用3 M透明敷贴联合使用无菌纱布(2 cm×2 cm)覆盖穿刺点。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72 h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应用不同敷料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方法:将186例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观察组(101例)采用无菌纱布固定穿刺部位,对照组(85例)用一次性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内观察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结果:采用无菌纱布固定穿刺部位组与使用一次性3M无菌透明敷贴组比较,无菌纱布组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菌纱布固定穿刺部位优于一次性3M无菌透明敷贴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过敏情况及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对照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地塞米松原液喷涂;将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研究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3M液体敷料喷涂。比较2组患儿在置管后2周内敷贴处皮肤过敏情况、置管后2周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敷贴处皮肤过敏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渗血、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能降低PICC置管小儿敷贴处皮肤过敏率,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透明贴膜用于PICC置管术后换药的效果,比较两者的实用性与优缺点,为临床护理人员在PICC维护过程中选用适宜的敷贴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168名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在导管维护换药过程中甲组使用10 cm× 12 cm的3M(HP)贴膜,乙组使用10 cm×12 cm的施乐辉(Ⅳ3000)贴膜.观察两组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自感舒适度、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乙组患者的自感舒适度显著高于甲组(P <0.005),显示施乐辉(Ⅳ3000)贴膜透气性好于3M(HP)贴膜.乙组患者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甲组(P<0.005),但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感染率无差异(P>0.05).结论 施乐辉(Ⅳ3000)贴膜透气性好、皮肤反应低、具有低敏性,用于PICC置管术后换药的效果优于3M(HP)贴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