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关系是目前农村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我们应当从林改后的乡村治理入手,着重从村财收入、社区组织资源、村庄社会关系和村庄稳定四个方面来考察乡村治理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的多元乡村治理模式,以期对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山区农村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稳定的重要基础。①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开展,许多潜在农村社会问题和林权纠纷纷纷呈现。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一些地方,以林改为契机,在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农民自我管理,化解干群矛盾和林权纠纷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玉林 《云梦学刊》2008,29(3):77-80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四个方面的内涵:"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核心;"新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中心;"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体,也是综合目标所向;"新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础上,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五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出发作出的一个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改革,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适时地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列宁领导俄共(布)在改造小农经济的实践中提出了通过合作制建设社会主义的合作制思想,揭示了落后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农村第三次改革中,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通过介绍借鉴列宁合作制的思想发展过程,概括了列宁利用发展合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能够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认知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原因,对于全国新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结构功能看,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其建立的必要性.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模式演变看,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治重建的目标模式,具有选择的必然性.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发展现状看,村民自治作为目前条件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基础,具有长远发展的可能性.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发展前景看,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选择,具有实际运作意义上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边远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怎样起步,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的调查认为,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应突出重点、协调带动,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与山区市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要通过培育和增强贫困群体的主体意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养新型农民,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好地促进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公共财政是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公共财政的职责所在.县乡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贴近农村,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文章从基本思路与具体政策两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乡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党和政府连续出台了7个"1号"文件,不断建立健全了新农村建设机制,为大学生面向"三农"创业开辟了广阔天地.大学生创业行动应紧紧围绕国家现阶段的建设重心,深入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制、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机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改革机制,及时调整创业意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功立业,实现创业理想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山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山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山区商品经济建设成败的大事.在确定山区经济开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移.振兴山区经济实际上就是发展商品经济.社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五大支柱问题,即教育普及、科技信息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合作医疗保障、农民身体素质提高等,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需要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却存在许多不足,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适应.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的要求采取有效对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农村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增加经费投入,健全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5.
集体林权改革后的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在实现林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目标上高度一致,公益林生态补偿是实现林权改革既定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林权改革为生态补偿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阶段由于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明显滞后于林权改革步伐,如公益林的划分和补偿范围的界定不合理、补偿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权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我国应科学合理地界定公益林补偿范围,导入市场机制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方式,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实现合理充分的补偿,更好地为林权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政府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准确职能定位,找准工作中心,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致力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善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据地",它上联政府,下系农户.从整体来看,我国刚刚起步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融国家整体利益与农民个体利益于一身,立足社会本位,以追求我国农村与城市共同富裕为目标,而这些内容恰恰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的天然交点.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般分析入手,认为我国经济法传统定位所依赖的"市场经济--市场失灵--经济法"模式过于单一化,从而提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现代经济法定位模式应该按照多元化的轨迹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权运行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伴随一系列制度创新,乡镇政权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农村税费改革入手,研究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面对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等矛盾和现行的乡镇体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乡镇政权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影响,解决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对老龄化的对策.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面临中国基本国情的制约,消除这些制约因素,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政府制定科学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加大财政投入、改革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