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主要叙述了热双金属片稳定性的一般概念,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初步探讨了测量稳定性的方法。对于5J18型,1毫米厚的不同热处理规范的热双金属片进行了测定,发现经过350℃,4小时保温的稳定化处理具有较佳的稳定性能,此结果可作为热继电器制造厂对5J18型热双金属元件稳定化处理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空气断路器和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产品所具有的过载保护作用,多数是通过热脱扣机构来实现。当这些电器产品所在电路中的工作电流超过某整定值以后,热脱扣机构中的热双金属元件会产生相应的挠度,并推动脱扣器来完成电路分断。然而,热双金属元件动作的可靠性,除了依赖元件本身所具有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并接或串接在热双金属元件外面的发热电阻元件阻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因此,在目前低压电器产品全面  相似文献   

3.
刘凯 《机电元件》1997,17(1):12-14
JUC-17M型恒温继电器是一种碟形双金属元件的小型密封温度继电器,具有动作精度高、回复温度小、切换电流大、耐环境等级高等特点。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型恒温继电器的主要参数、结构特点及调试封装。  相似文献   

4.
L-JW5型温度继电器是一种碟片式双金属元件的超小型密封温度继电器,具有动作精度高、回复温度小和耐振动、冲击等特点。介绍了该温度继电器的主要参数、结构特点、调试封装以及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SY-1型热双金属元件分等仪已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合金室研制成功。于1984年12月通过了技术鉴定。这是一台按双金属元件受热弯曲挠度值的大小进行自动快速测量和分等筛选的仪器。其挠度测量的灵敏度为0.01毫米,每测量一只约需50秒钟左右。分等值可在0.01~0.15毫米内任意选择。经过该设备筛选的热双金属元件,其热弯曲挠度的容差很小。因此,用于热继电器后,能提高元件动作的一致性,所以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该设备可用于双金属元件厂出厂检验;也可以作为电器厂对双金属元件进行分等、筛选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6.
热双金属元件可以很简单地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其结构简单牢固、动作可靠、价格低廉和维修方便,厂泛应用在家用电器的温度控制、温度指示、温度补偿和程序控制装置中。常见的热双金属元件见下图。  相似文献   

7.
目前,热继电器和自动开关的过载保护装置中一般都采用双金属条形元件。使双金属条形元件产生热变形主要有自热和傍热两种形式。自热式双金属条形元件现在一般采用电阻系列双金属片,如R_(10)、R_(15)、R_(20)等等来制造;而傍热式的双金属条形元件则用普通热双金霞片,如5J11、5J18等等就可以了。所谓傍热式,就是开关电流通过某一发热元件使双金属片加热,随之产生热变形,达到脱扣动作切断电流的目的。以往都在热双金属条形元件上先包上一层绝缘材料,再在此绝缘材料外面绕上镍铬电阻丝或电阻带,开关电流直接从发热电阻材料流过。现在对容量比较大的开关开始采用片状发热电阻材料作为傍热元件,这类发热元件就不能  相似文献   

8.
按技术条件规定,热继电器出厂试验应进行1.2倍额定电流在20分钟内动作这一试验。以往我们厂采用快速等效法进行调试。其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先检查热继电器动作机构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将凸轮旋到中间位置并打上标记。2.将热继电器装到试验架上。3.通电调试:通电调试分为预热、稳定、动作、冷却四个步骤。我们从凸轮调到中间值位置开始进行调整,先在中间值调同步(调整双金属元件的摇臂),然后调最小值和最大值(调整凸轮)。调试电流和时间见表1。  相似文献   

9.
腾志君  张扬 《低压电器》2013,(18):56-58
介绍了双金属元件受热发生弯曲变形的原理,建立双金属元件位移变化与热推力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双金属元件进行了电-热-结构耦合场分析,得到了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将焊接后的双金属元件进行热处理,并进行热校验.结果表明,热继电器脱扣性能符合要求,同时证明了对其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以热双金属材料制造感温元件,用于塑料外壳断路器、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产品,已有数十年历史。塑壳断路器和热继电器所具有的长延时过载保护作用,多是通过热脱扣机构来实现。当这些电器所在电路中的工作电流超过某整定值后,热脱扣机构中的热双金属条形元件会产生相应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缺相保护,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热继电器。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热继电器主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的热惯性及动作机构传递信号的惰性原因,导致其缺相保护动作不够灵敏,对故障电流响应慢,往往导致电动机误操作,或不起保护作用,造成电动机烧毁。交流接触器本身并没有缺相保护功能,但该文利用交流接触器对缺相保护线路进行重新设计,巧妙地利用交流接触器的欠压、零压保护功能,对三相电动机实现了电源缺相的瞬时保护。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解决热双金属元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提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的关键,介绍了控制热双金属元件稳定性的方法,及在元件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调整和使用是实现热继电器动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机的过载和断相保护,其动作稳定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保护的可靠性,本文从热继电器的调整和使用方面简要分析了影响热继电器动作稳定性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继电保护设备热设计阶段定量分析手段不足的问题,开展设备高热损元器件温度仿真分析及寿命评估。首先分析了继电保护设备的结构特征及散热机理,提出了继电保护设备机箱及板卡热仿真精细化建模方法,并基于Icepak软件建立了典型继电保护设备有限元仿真模型。然后通过改变继电保护设备有限元模型的仿真参数,仿真计算了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散热措施下各板卡高热损元器件工作温度,定量分析了高热损元器件温度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继电保护设备温度分布特性及阿伦尼乌斯方程的高热损元器件寿命评估方法,揭示了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对元器件寿命及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得到的元器件温度特性及寿命分析结果,可为继电保护设备开展热设计及优化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固体继电器受热问题,基于热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研究了固体继电器在功率耗散情况下,受热载荷作用时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并通过对不同参数下温度和热应力的模拟,初步分析了影响固体继电器热性能的各设计因素。所得的计算结果可为产品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MEMS技术在微型电磁继电器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的微型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关迅速、稳定性高等优势,将有效弥补传统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之间的不足。以一种微机械电磁继电器为例,介绍了应用MEMS技术的微型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影响其动作性能指标的关键参数,最后介绍了MEMS加工制作工艺特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热双金属的温曲率、比弯曲、弹性模量、电阻系数4个特性参数的国家检测标准,设计了热双金属性能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软件及其实现方法.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热双金属性能检测的精度、效率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塑壳断路器(MCCB)热脱扣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电—磁—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MCCB热脱扣特性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模型对脱扣器热弹性变形进行仿真,模拟了热双金属片在不同工作电流情况下的温度分布规律、位移变化规律和热脱扣器冷态动作特性曲线。断路器热脱扣特性试验的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温度分布等热脱扣特性数据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该仿真分析为断路器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电磁脉冲(EMP)环境下的电磁继电器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热电耦合仿真。在建立热分析模型时对热源进行了等效处理,通过电路仿真得到了电磁脉冲在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回路中引入的干扰电流。在仿真中基于热相似理论计算了电磁继电器各向表面的对流散热系数,考虑了连接导线对散热的影响,得到电磁继电器的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