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小病变肾病(MCD)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光镜下肾小球无病变(或仅轻微系膜病变)、免疫荧光阴性(或微弱的C3,IgM染色)、电镜下足突融合但无电子致密物沉积。微小病变肾病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在成人肾病综合征中占10%~15%。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的免疫调节治疗唐政,曾彩红,姚小丹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免疫调节;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NS)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度浮肿及高脂血症。本文主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薄基底膜肾病Ⅳ型胶原α链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基底膜肾病(TBMN)是以持续性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遗传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性变薄为该病惟一重要的病理学特征。既往关于Alport综合征(Alportsyndrome,AS),另外一种以持续性镜下血尿,GBM变薄增厚、撕裂、分层...  相似文献   

4.
环孢霉素治疗特发性肾病的临床回顾沈克勤关键词特发性肾病;环孢霉素特发性肾病是一组以出现大量蛋白尿为特点的具有不同临床经过和组织学类型的综合征,成人、儿童均可发病。90%~95%的患儿肾组织病理改变属微小病变(MCD).光镜下示肾小球正常或仅见轻微改变...  相似文献   

5.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膜性肾病(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其病理特点为局限于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不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肾小球膜性病变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0年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的106例肾小球膜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中77例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占72.64%),平均年龄(39.31±10.78)岁,男女比例1.87∶1.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蛋白尿.蛋白尿>3.5 g/24 h的发生比例为51.95%.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男性肾病综合征发生比例高于女性(80%比55.56%,P<0.05),血尿的发生比率女性高于男性(25.92%比8.0%,P<0.05).病理检查以Ⅰ期、Ⅱ期为主.继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68.97%)、乙型肝炎(13.79%)、糖尿病(6.90%)和肿瘤(3.44%).结论 106例维吾尔族肾小球膜性病变中,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比例高,且以男性、青年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男性患者肾病综合征发生比例高于女性,提示男性可能预后较差.继发性膜性肾病最常见的病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蛋白质摄入问题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00730)郑法雷肾病综合征(NS)是内科常见病症,多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引起,也可由结缔组织病(如狼疮性肾炎等)、代谢病(如糖尿病肾病、淀粉样肾病)、感染、肿瘤等引起或伴发。NS病人可有蛋白质、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皮肾活检确诊的老年(≥60岁)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114例,占75%),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3.51%)、慢性肾炎综合征(30.70%)、隐匿性肾炎(8.77%)、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39%)和急性肾炎综合征(2.63%)。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48.2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3.16%)、膜性肾病(11.40%)、新月体性肾炎(6.14%),轻微病变(6.14%)为主。继发性肾脏疾病占全部病例的25%,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28.95%)、急性肾小管坏死(23.68%)居多。以急性。肾衰竭为临床表现的23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39.13%)和新月体性肾炎(30.43%)。将本组患者与同期行肾活检的非老年组比较,在原发性肾脏病中,膜性肾病和新月体性。肾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IgA肾病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继发性肾脏病患者中,本组以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小管坏死居多,而非老年组则以狼疮性肾炎(65.84%)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4.01%)居多。结论老年肾活检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则以系膜增生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9.
结节样肾小球硬化是指系膜结节样硬化伴轻度肾小球分叶的一种肾脏病理改变。Kimmelstiel和Wilson在1936年首次描述结节样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特征性病理表现,随后人们在膜增殖性肾炎、淀粉样变性等多种肾小球疾病也发现结节样肾小球硬化(表1)。  相似文献   

10.
胰性肾病     
膜性肾病(或膜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在肾小球病理组织表现上与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有显著的差异。而在免疫组织学上,有所谓免疫复合物型肾炎的典型表现。本病在类固醇抗性肾病综合征,特别是成人病例中占多数,为临床上难治性的肾脏疾病。在光学显微镜下,见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基底膜(GBM)肥厚,而几无  相似文献   

11.
成年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40%的成年人肾病综合征患者中40%由FSGS所致,估测其发病率为7/100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原发性FSGS患者自发缓解很少见(〈5%),其5年的肾脏生存率为60%-90%,10年的肾脏生存率为30%~55%,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gA肾病(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30%~40%。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IgAN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颗粒状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的临床综合征。IgAN不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病理学改变几乎包括所有肾脏病变的表现,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IgAN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学分级是建立诊断、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最为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4例临汾铁路医院(041000)亢秋云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可由多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近年来发病有增高的趋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具有基因突变背景,主要累及肾小球的疾病。除累及肾脏外,常伴身体其他器官受累。狭义的遗传性肾炎指Alport综合征(AS),广义的还包括Fabry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薄基膜肾病,指甲-髌骨综合征,部分或全身脂肪发育不良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PSS)对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机理,方法:用阿霉素(ADR)静脉注射建立大鼠肾病模型,观察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测定有关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并以polyethylenemine(PEI)为探针检查肾病大鼠GBM阴离子位点,结合组织学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远期疗效评估,结果:PSS可显著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延缓MCNS发展至FSGS的进程,且对肾小球电荷屏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2对肾小球上皮细胞部分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IL-2)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可见IL-2的产生和血清水平发生改变。为了探讨IL-2在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本文运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和双同位素标记方法,分别观察了IL-2对肾小球上皮细胞(GEC)掺入35S和3H-亮氨酸、3H-TdR的影响。结果显示,IL-2抑制GEC的增殖,但明显促进GEC合成含硫化合物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肾小球基底膜的遗传性疾病陈惠萍,陈明魁肾小球基底膜的遗传性疾病包括Al-port综合征(Alportsyndrome,AS)、甲-膑综合征(nail-patellasyndrome,NPS)及薄基底膜肾病(thinbasementmembranene...  相似文献   

18.
武尚文  李伟 《山东医药》2002,42(4):33-34
IgA肾病是一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孤立性肉眼血尿、肾病综合征、非肾病大量蛋白尿、高血压、尿检异常及急性肾炎等.青年人中以肾病综合征多见.本文分析2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并探讨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叶琨  彭小梅 《内科》2008,3(6):917-91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是一组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糖皮质激素(glucoeorticoid,GC)是INS的首选和基础用药。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是指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GC治疗8—12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为16周)无效,  相似文献   

20.
一种特殊类型的IgA肾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告6例IgA肾病,有以下特点:青年男性,病程短,在短期内迅速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肾衰),甚至终末期肾衰;大量蛋白尿伴血浆白蛋白下降,呈肾病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倾向;本组4例以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为首发表现。肾活检1例为新月体性肾炎,5例有肾小球硬化伴新月体形成,小管间质病变严重,免疫荧光示IgA在系膜区弥漫性沉积,IgM在毛细血管壁沉积。肾脏病理为判断此类IgA肾病的预后提供了依据。治疗上,应严格控制血压,并作好透析或肾移植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