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国内某油田稠油产出水经隔油-气浮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停留时间、药剂投加量对超稠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氧化进水COD平均值为497.8 mg/L,臭氧投加浓度(按臭氧发生器功率-空气量-臭氧量图计算)为100 mg/L,停留时间为3 h,絮凝剂PFS和PAM投加浓度分别为75 mg/L和30 mg/L,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停留时间为60 h,臭氧催化氧化后PFS与PAM的投加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30 mg/L,臭氧投加浓度为120 mg/L时,最终出水COD均值为40.2 mg/L,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芬顿氧化法对腈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最佳工艺线路。结果表明,芬顿氧化法对腈纶废水的氧化处理效果显著,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投加量1 000 mg/L、硫酸亚铁投加量1 300 mg/L、氧化反应时间为100 min、初始反应pH值为3。腈纶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可达到150 mg/L以下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取含盐生化尾水,通过AOP氧化,联合UF-RO膜浓缩的组合工艺,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催化剂投入量、反应时间对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不同浓缩倍数下出水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废水进水流量为25 L/h,臭氧投加量为7 g/h,催化剂加入量为50 L,反应时间2 h,膜浓缩10倍的条件下,连续运行30 d,出水COD<10 mg/L,氨氮<5 mg/L,色度<2倍,含盐量<70 mg/L,满足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可实现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工艺对生化处理后难生化的电脱盐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7.5、次氯酸钠投加浓度300 mg/L、反应时间4.0 h的条件下,氧化出水COD由104 mg/L下降到47 mg/L,满足COD不大于60 mg/L的排放标准,为工业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含油废水来源广、危害大、成分复杂,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很难完全实现达标排放。采用化学氧化-混凝~SBR处理含油废水,研究了最佳的化学氧化处理条件,以及生物处理对曝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化学氧化阶段选用H_2O_2氧化含盐含油废水处理COD及油含量分别为6365mg/L和60mg/L左右的含油废水时,在H_2O_2投加量为0.2%,沉淀时间为120min,PAC投加量为200mg/L,PAM投加量在3mg/L,SBR生物处理曝气时间为8h时,含盐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高达94.91%,出水COD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机械》2013,(11):110-114
为了使压裂返排液达到重复利用和排放的标准,对返排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返排液采取物化处理与高级氧化处理为主,化学处理为辅的联合处理工艺。化学处理中选用PAC作为絮凝剂,投加浓度为100 mg/L,选用活化硅酸为助凝剂,投加浓度为5 mg/L,选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投加浓度为60 mg/L,总的反应时间约30 min;电絮凝处理中选用PAC作为催化剂,投加浓度为2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臭氧催化氧化处理中选用MnO2作为催化剂,投加浓度为60 mg/L,反应时间为40 min,工艺处理后的返排液达到重复利用和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采油酸化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碱处理-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油田酸化废水的一种工艺方法.实验用酸化废水取自河南油田,由剩余酸及酸化返排液组成,其CODcr=4367 mg/L,由70.4%无机物和29.6%有机物构成.实验研究中以CODcr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所得药剂适宜加量和工艺参数如下:在碱处理阶段,Ca(OH)2加量100 g/L,使废水pH由1.0升至11.5,CODcr去除率45.8%;在氧化阶段,H2O2溶液加量3 mL/L,镀铜铁屑加量4 g/L,pH值3~4;在吸附阶段,活性炭加量10 g/L,pH值4~5,搅拌时间60 min.进一步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求得氧化/吸附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pH=45,H2O2溶液加量3 mL/L,镀铜铁屑加量4 g/L,活性炭加量10 g/L,搅拌时间80 min.碱处理后废水经此氧化/吸附处理后,CODcr为315 mg/L,再加入2.5 g/L PAC混凝处理后,pH=7.5,CODcr为115 mg/L,去除率达97.4%;悬浮固体由原废水的624 mg/L降至4 mg/L,含油由1.41 mg/L降至0.4 mg/L,色度由110 mg/L降至6 mg/L,Cl-由47341 mg/L降至198 mg/L.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表7参5.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在处理钻井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钻井作业后期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高的特点,在混凝法对钻井废水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分别进行二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所用钻井废水,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对CODCr去除效果优于二氧化氯化学氧化;溶液pH值为4,氧化剂投加量为400 mg/L,氧化反应时间为45 min,混凝-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组合法两步对CODCr总去除率达到97.4%。混凝-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工艺现场处理钻井废水,CODCr<100 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在处理钻井废水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牛地气田压裂返排废液催化氧化联合处理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燕 《天然气工业》2012,32(3):113-116
压裂返排废液具有高COD值、高稳定性、高黏度等特征,处理达标难度较大。为此,以大牛地气田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预氧化步骤,最终确定了“预氧化-混凝-催化氧化-吸附”的处理工艺。重点研制了压裂废液氧化处理的催化剂(Cu-C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条件。重点考察了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条件,即在pH值为6,氧化剂(ClO2)投加量为2 g/L,催化剂投加量为0.6%(质量/体积)的条件下,COD值降至164 mg/L,进一步吸附处理后COD值降至97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要求,处理成本为73.15元/m3。该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凝气浮—臭氧活性炭—双膜(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化工外排污水,在4 m3/h的中试装置上进行了工艺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回流比(溶气水占处理水的体积分数)为30%,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臭氧投加量(处理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5,1.75,32 mg/L的优化条件下,中试装置在线稳定运行84 h,外排污水COD值由50~80 mg/L降至小于10 mg/L,去除率高于70%; 悬浮物(SS)质量浓度由10~50 mg/L降至小于0.1 mg/L,去除率达99%; 电导率由3 200~3 600μS/cm降至小于20μS/cm,去除率大于94%,出水水质优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Treatment of drilling wastewater from a sulfonated mud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eatment of drilling wastewater from a sulfonated drilling mud system in the Shengli Oilfield, East China, was studied. The wastewater was deeply treated by a chemical coagulation-centrifugal separation-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 combined process. The factors (i.e. pH value, chemical dosage, reaction time, etc.) influenc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were investigated, and pH = 7 was determined as optimal for the coagulation; polymeric aluminum chloride (PAC) was selected as the optimal coagulant with a dosage of 18 g/L;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CPAM)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8 million was selected as the optimal coagulant aid with an optimum dosage of 8 mg/L;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catalytic ozonation was found to be a pH of 12 and an oxidation time of 40 m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treatment process was effective. The oil content and suspended solids content of the effluent reached the first class discharge standard according to China’s standard GB 8978-1996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and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decreased to 195 mg/L from 2.34×10 4 mg/L after coagulation process and ozone oxidation at pH = 12 for 40 min.  相似文献   

12.
曝气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曝气生物流化床工艺,对NH4+—N质量浓度为90~140 mg/L,化学需氧量为130~200 mg/L,pH值为6~7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微生物加入量为130 mg/L,pH值为8,水力停留时间为5 d,曝气量为0.9 L/min的最佳条件下,NH4+—N去除率可以达到93%。处理后的水质达到GB 8978—96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室内合成出絮凝剂样品聚硅酸铝,并将其应用于钻井废水处理中,结果发现,由于聚硅酸铝(PASS)的电中和能力强,吸附架桥和卷扫作用均优于聚铝(PAC),具有更好的去除COD和脱色功能。实验中随着聚硅酸铝(PASS)用量的增加,对钻井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提高,使用2000mg/L的PASS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6.2%。当钻井废水色度和COD较高时,采用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出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再结合氧化、吸附深度处理,出水色度仅为10倍,COD降至200左右,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污染稠油加工废水的水质特性,通过对混凝剂加入量、pH和反应温度等条件的考察,筛选出合适剂量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经混凝处理后COD可降至1035.3mg/L,去除率可达95.5%。  相似文献   

15.
含酚废水毒性强,易污染环境且不容易处理。通过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酚模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初始pH、膜通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55 mg/min、初始pH为10.02、膜通量为75L/(m2?h)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酚的效果最好,反应时间为45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TBA(叔丁醇,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的对照实验证明,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基本上遵循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16.
含酚废水毒性强,易污染环境且不容易处理。通过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酚模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初始pH、膜通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55 mg/min、初始pH为10.02、膜通量为75L/(m2?h)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酚的效果最好,反应时间为45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TBA(叔丁醇,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的对照实验证明,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基本上遵循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FCC废催化剂为臭氧催化剂进行了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含胺废水实验,考察了废水化学需氧量(COD),FCC废催化剂添加量、pH值、臭氧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与工业臭氧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FCC废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效果明显优于工业臭氧催化剂,含胺废水COD在200 mg/L时,经1 h处理后COD可降至50 mg/L以下。同时对FCC废催化剂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拓宽了FCC废催化剂的资源化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钻井液废液组分复杂、稳定性好、COD值高且难降除,如任意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本文报道了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钻井液废液进行COD降除实验.确定了最佳COD降除条件:H202加量3%、Fe2+浓度600 mg/L、反应时间12 min、pH值为3.0、反应功率120W.此条件下的钻井液废液COD去除率为93.1%.而在相同条件下,用普通Fenton氧化法测得的COD去除率为81.0%.微波强化Fenton催化氧化法的效果较好.图4表1参5  相似文献   

19.
采用Fe^2+配合物催化臭氧对化纤污水进行氧化降解,分别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焦磷酸钠、柠檬酸钠为配合剂与Fe^2+形成配合物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Fe^2+浓度、初始pH值、气相臭氧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确定了氧化降解工艺条件,研究了降解化纤污水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Fe^2+/焦磷酸钠配合物催化臭氧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Fe^2+0.2 mmol/L、气相臭氧质量浓度25~30 mg/L、HRT 150 min,在此条件下,Fe^2+/焦磷酸钠配合物催化臭氧对化纤污水COD去除率为72.4%;Fe^2+焦磷酸钠配合物催化臭氧降解化纤污水为假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00486~0.00869 min^-1。  相似文献   

20.
在常温常压下对臭氧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效能、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初始pH值为11和反应时间为40 min时,臭氧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苯酚从100 mg/L降至0.35 mg/L,降解率达到99.65%;且自来水本底比去离子水本底更有利于水中苯酚的臭氧氧化降解。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臭氧对苯酚的降解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其相关系数R2=0.9929,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1.06×10-3 s-1。实验还发现,苯酚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着臭氧投加量(4.25~8.50 mg/min)的增加而增大,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达到最大值1.06×10-3 s-1;随着苯酚初始质量浓度(100~250 mg/L)的增大,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1.06×10-3 s-1下降到0.39×10-3 s-1;随着溶液初始pH值(5~11)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2×10-3 s-1增加到1.06×10-3 s-1。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臭氧投加量和溶液初始pH值成正相关性,与苯酚初始质量浓度成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