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家兔的热原试验报道很多,而热原试验中家兔体温下降的报道却少见,普遍认为热原试验中家兔体温升高是正常现象,体温下降是异常现象.为此本文就二年度6种输液制剂的家兔1694只次家兔热原试验情况进行考查分析,以使在热原测试过程中,减少降温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在用家兔法做热原检查试验中,发现家兔体温有时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即家兔体温升高值这一项目的检查结果,非但不出现升高的情况,反而出现较正常体温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热原检查结果中负值问题。中国药典关于热原检查项下只规定了家兔体温升高值的限度,并未提到家兔体温降低值的问题,似乎这一问题可以不必考虑。然  相似文献   

3.
热原检查采用家兔法,在试验中注射供试品1小时后兔温有时出现下降,现就家兔的健康因素外对其他的原因浅谈如下。首先,饲养场(室)与实验室的温差过大,对体温会产生影响,如将试验兔从室温30℃的饲养室搬入室温20℃的试验室,1小时后试验兔有肛温下降0.2—0.5℃的现象,其次,试验过程中动  相似文献   

4.
家兔法检查热原时,经常会出现供试家兔体温降低的现象。笔者根据多年药理工作经验,对降温现象作一分析。 1 测试方法 如果注射前抱兔测温,注射完毕又改为固定夹式测温,可引起家兔体温下降,平均降低0.36℃。因此注射检品前后的整个过程应采用用一种方法测温。 2 供试品的预热保温 在寒冷的冬季进行热原试验,供试品在恒温水浴中保持规定的温度,可使供试品注入家兔体温不降。而供试品未经加热或保温不佳,此时的供试品与家兔体温相差较大。如果注射速度过快,这样可引起家兔体温下降。热原检查时应将供试品预热至37℃左右,并缓慢注射。 3 药物品种 一些药物本身可引起家兔降温,如一些高渗注射液和钙制剂。麻醉药注射后对供试家兔中枢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造成代谢慢,致体温下降。因此在操作中应根据供试品的种类用无热原注射用水或输液稀释供试品,严格控制取样量,应尽量缓慢注射。 4 家兔饮食时间 热原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从早上8点至下午2点,如试验前家兔是隔夜喂的食,则会因家兔本身过分饥饿而引起降温。最好在试验前2~3h先适当喂一次含水量不太多的食物,避免家兔降温。 5 实验室与饲养室的温差 动物的饲养室温度适中(内有空调),而实验室的温度较低,尤其是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两室温度相差过大,可引起家兔降温。因此要在实验前把室内温度调至与动物饲养室温度相同(药典规定17℃~28℃),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得大于3℃。 由于家兔降温现象影响实验准确性,因此必须注意动物的科学化饲养、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  相似文献   

5.
家兔热原试验中体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琴华 《中国药事》1996,10(5):329-330
家兔热原试验中体温变化分析沈琴华(江苏常州市药品检验所213003)《中国药典》1990年版对家兔的饲养条件、实验条件等作了严格规定,但许多基层单位动物房仍没达到要求,影响了用家兔法检测热原的结果。现将我所1990~1994年间热原检测时所用1367...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典(1977年版)附录热原检查法项下规定,单只家兔体温升高不超过0.6℃作为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允许限度,但在日常检验中,常常遇到家兔体温下降间题,有的下降达  相似文献   

7.
应用CJ-RZY型热源自动测试仪,按生物制品规程,预检520只正常家兔体温,对检温合格的311只家兔体温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实验家兔的最佳体温范围为38.32℃ ̄38.94℃进一步将家兔法热原试验由于动物本身体温的影响而造成的假阳性率降至最低水平。同时也为今后再版生物制品规程制定家兔法热原试验使用的家兔体温的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药典1995版规定热原检查法为,注射供试品后1~3h之间每30min记录1次家兔体温。3只家兔体温均低于0.5C,认为供试品符合规定。如有1只家兔体温升高超过05C,另选5只家兔复试,如8只中不多于3只家兔体温升高超过0.5C,且8只家兔体温升高总和不超过3.3C,认为供试品符合规定。还建议美国药典重新评价家兔接受了热原制品后休息14d重复使用的规定,认为应增加休息时间或不允许重复使用。为了解其实际意义,我们从1997年8月到1998年8月,对308批检品的热原试验进行了初步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由上海动物中心提供的新西兰…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氨磷汀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建立氨磷汀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热原检查法测定家兔注射氨磷汀后的体温,并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氨磷汀和注射用氨磷汀分别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结果:氨磷汀(80 mg·kg^(-1))致家兔体温明显下降,在0.5~1 h时家兔体温降低达1.0℃以上,降温幅度最大。在200只家兔中,体温下降0.4~0.5℃的比率为26%,降低0.6~1.0℃的比率为39%,且细菌内毒素5 EU·kg^(-1)不能有效翻转其降温作用;氨磷汀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最大不干扰浓度为2.5 mg·m L^(-1)。结论:家兔法不适合用于氨磷汀的热原检查,不能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不易产生假阴性结果。其限度拟订为0.2 EU·mg^(-1)。  相似文献   

10.
<正> 热原检查是保证注射剂质量和安全用药的重要项目之一。家兔法检查热原是世界各国药典共同采用的方法。影响热原检查的因素很多,但是家兔本身的体温变化情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探讨家兔体温变化的情况,并从中总结它的规律性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可靠性,我们应用国产热原测温仪,对88只家兔体温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临床采用注射剂以来就要求生产无热原制剂,并对此加以相应的检查。目前各国卫生部门所确认的热原检查法系家兔体内生物学试验法,即取家兔3只,自耳静脉注入规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隔一定时间测量其体温。如果体温升高度数超过一定数值就认为供试品溶液含有热原。假如体温升高度数适在某一范围内,则须用更多的动物复试。以上方法操作困难,需有经验的人员和具空调设备的房间,因而试验费用较多。同时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 尼莫地平注射液在进行兔法热原实验时,经常引起试验兔体温异常下降现象,从而导致试验必须一再重试,消耗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比热原试验灵敏度高,且试验迅速,用样量少,经济可靠,操作简单,工作量少,每天可进行多批样品检测。美国药典24版对大部分的注射剂均由细菌内毒素法代替了热原试验,中国药典2000年版也增订了若干品种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同时删除了相应品种的热原试验,可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代替热原试验已成为必然规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发现,尼莫地平注射液经有效稀释后在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中,无干扰作用,故认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法代替兔法热原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不同等级(普通级与SPF级)的家兔用于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热原检测,研究普通级与SPF级家兔适应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温的均一性及对热原质的敏感性上是否存在差异,最终选择出更适合于热原检测的等级家兔。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附录ⅫD热原检查法,分别对SPF级与普通级家兔进行适应期与筛选实验的比较、对细菌内毒素(G-)的敏感性比较以及对生物制品热原检测准确性的比较。结果:适应期、筛选合格率、筛选实验体温分布情况及筛选实验体温波动情况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内毒素敏感性和同一制品热原检查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PF级家兔在适应期中的适应性优于普通级家兔;SPF级家兔筛选合格率优于普通级家兔;SPF级家兔与普通级家兔对内毒素敏感性无明显差异;SPF级家兔与普通级家兔对同一制品热原检查准确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对250批药品热原检查中家兔降温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药品内毒素含量与家兔降温的内在关系。建议将3只家兔中有2只或2只以上降温0.6℃或超过0.6℃判定的不符合规定。方法按照目前国内尚不统一的家兔降温判断标准,将有降温的检验结果与重做后的结果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引起家免降温的检品有19批,占检品总数7.6%,其中体温下降超过0.6℃为6%,下降在0.45-0.55℃的为0.16%。对于体温下降超过0.6℃的检品,按照药典规定取了3只家免重做后有62%判定为不符合规定,有38%检品仍有体温下降超过0.6℃,需要再次重做,或由于3只家免体温升高总和超过1.4℃,而需另取5只家免重做。体温下降在0.45-0.55℃范围的栓品,重做后符合规定。结论测试分析表明,热原检查中家兔降温有其体质的自身因素、实验环境温度变化和技术操作等外界因素。但降温的主要原因还是药品中超热限剂量的内毒素引起的热限形成造成的。家免降温的幅度及降温家免的数量与重做后判断为不符合规定的几率相关。参照国家生物制品热原检查判断标准,为减少过多的重做或复试,确保药品的质量,建议将3只家免中的2只或2只以上降温0.6℃即不符合规定的条款加入热原判断标准中。  相似文献   

15.
正常条件下热原检查所用家兔自身体温升降的双向波动值,遵从总体均数为零的正态分布。考查了多种偏因对波动值均数和热原检查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可用于评价热原检查试验质量的新观点——零点论。  相似文献   

16.
张林  余兰  王春涛  董伟 《中国药业》2004,13(1):48-49
目的:探索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在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的热原质检测试验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ET和热原质试验法(家兔法)对重庆益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3种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进行热原质检测试验,并在半成品、成品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细菌内毒素进行挑战性试验.结果: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利用BET和家兔法对3种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进行热原质检测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的热原质检测试验可以采用BET.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头孢替坦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替坦钠的安全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替坦钠配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静脉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因头孢菌素类药物容易引起豚鼠中毒,所以增作大鼠过敏试验)、家兔静脉注射有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中是否具有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结果大鼠静脉注射用头孢替坦钠无过敏反应,家兔静脉注射用头孢替坦钠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无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替坦钠可供静脉注射试用给药。  相似文献   

18.
药剂学     
160.鲎试验法与家兔热原试验法的比较以动物鲎的变形细胞溶解物作为试剂可检测血液和药物制剂中的细菌内毒素,后者是药物中所含热原的主要来源。本文比较了鲎试验法与家兔热原试验法的灵敏度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热原检查用兔对细菌内毒素的灵敏度,为提高热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单位热原检查用家兔,使用国家颁布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按照热原检查法进行灵敏度检查,记录各组家兔体温变化并按中国药典热原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结果:细菌内毒素静脉注射5 EU·kg-1,各组均判定为不合格。结论:热原检查使用20次的家兔对细菌内毒素的灵敏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剂量5 EU·kg-1可成为检查的限度剂量。  相似文献   

20.
新的体外热原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肠道给药的药品、生物制品及植入性医疗器械要求无热原,目前各国药典采用兔热原试验或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这2种基于动物的方法进行试验,但它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外热原可刺激人单核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如 IL-1B,IL-6,TNF-α,IFN-λ等)即内热原,内热原使人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体温升高,这些内热原的含量可用 ELISA 方法进行测定,新的体外热原试验方法是基于此原理的系统。新方法结合了 BET 高灵敏度和家兔法宽检测谱的优点,与兔法相比,新方法更加灵敏、费用低,能直接反映人对多种热原的反应,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比,新方法不仅仅局限于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测,对各种热原质均能检测。在欧洲,目前有6种最突出的系统被确认,试验表明他们是安全的、不使用动物的、更有效的热原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热原检查替代方法向药政管理部门和药典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