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多奈哌齐临床疗效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早老性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AD,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约为300)万~400万,其中男女患病率比例约为33%比67%。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AD为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4.6%(AD为2.9%,血管性痴呆为2.6%)。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工业化城市人群中患病率约2%,65岁以上和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大约分别为10%和50%,且目前并无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太原城区435名老年人老年痴呆患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太原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进行初筛,再根据DSM2 Ⅲ2R和修改的Hachinski缺血量表进一步区分为Atzheimer型痴呆(AD)和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结果:AD和MID的患病率分别为1.37%和0.97%,总患病率为2.33%。AD的患病率与国内报道相近。而MID的患病率偏低。高龄是AD和MID的易患因素,而女性还是AD的危险因素。结论:太原城区老年人中。高龄和女性是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赵晓军  付丽  崔颖  陈长香 《河北医药》2011,33(21):3320-3321
老年痴呆是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以老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3.0%-4.0%。65岁以上城市居民中患病率超过6%,随年龄增高而成倍上升。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认知障碍是老年痴呆的前期表现,了解老人院老年人群的认知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和实施老年痴呆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脂肪肝在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比较1999~2002年参加我院健康体检的胜利油田行政和技术人员各年间脂肪肝的标化患病率,并分析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患病专率。结果 1999~2002年胜利油田特定人群脂肪肝标化患病率依次为17.93%、24.45%、29.47%、26.0%,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下各年龄组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在50岁年龄组达最高水平,60岁年龄组以上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女性在60岁年龄组患病率达最高水平,70岁以上年龄组较之略有降低,女性5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同年龄组患病率比较(80岁年龄组除外)男性大于女性。结论 本特定人群脂肪肝高患病率应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加强一级和二级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为特征。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可分为3大类,即阿尔茨海默病( AD )、血管性痴呆( VD)及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 MD);继发性的可与脑血管疾病、中毒、帕金森病、脑外伤后遗症等有关,其中与脑血管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加。研究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为5.27%~7.50%,85岁以上患病率25%,95岁以上人群高达60%[1]。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人口趋于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美国AD患者有400万,我国65岁以上的北方城镇居民AD的患病率为6.9%,接近西方国家,估计我国AD患者约有500万。AD业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继心血管病,恶性肿瘤,中风之后的第四大“杀手”。近年来,我国对此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相关研究项目已列入国家“九五”攻关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我国首项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在全国13个省、14个自然人群中抽样29079人,发现中国人房颤患病率约为0.77%,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房颤对患者最重要的危害为缺血性脑卒中,对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已达成共识。但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9.
来自世界帕金森病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超过400万人,其中我国有170万。5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1%,7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超过2.5%。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的帕金森病患者有近10万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包头市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某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732人,其中男376人,女356人。高血压人选179人,患病率为24.45%,其中男性为27.79%,女性为18.82%,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P〈0.05);每个年龄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x2=21.3,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知晓率为44.69%,男性知晓率低于女性,不同年龄组间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高盐及高脂饮食、体重指数(BMI)、运动情况及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包头市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健康教育是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健康体检男性人群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病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体检中心9年来(1999-2007年)所有参检的男性体检者,进行前列腺的直肠指检和腹部B超检测,并对增生程度进行分度。结果总患病率为30.0%;〈40岁患病率为1.3%;40~49岁患病率为10.7%;50~59岁患病率为39.0%;60~69岁患病率为67.7%;70~79岁患病率为72.2%;≥80岁为患病率66.7%;BPH的增生程度:60岁以前,BPH以Ⅰ度为主,60岁以后部分发展为Ⅱ度;Ⅲ度仅见于80岁以上的老人;历年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以2003年患病率最高。结论BPH在老年男性这一群体中是一个非常普遍和不容忽视的现象。应该进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2.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据我国初步调查OA发生率为3%,即3900万病人,与美国发生率基本一样;但在美国65岁以上有放射学证据的OA病人高达70%。此疾病在中年以后多发,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80%;该疾病最终致残率为53%。  相似文献   

13.
<正>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国际分类分为:1阿尔茨海默氏病(AD);2血管性痴呆(VD);3混合性痴呆:指既有AD又有VD的混合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群VD患病率为1.6%4.2%,AD70岁以上为0.6%4.2%,AD70岁以上为0.6%1.2%[2]。我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5%,其中Alzheimer病约占50%,VD约占20%,Alzheimer病合并VD占  相似文献   

14.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总体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9200万).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高达15.5%(1.482亿)。有学者报道。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的发生率约为21.8%-60%,而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是4%。即糖尿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至少是一般人群的5倍。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占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第一位。中国已有1580万青光眼患者,预计到2020年将有2180万。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而65岁以上则达到4%-7%。由于青光眼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还不能r根治,只能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Alzhimer’sd isease,AD)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表现;以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统计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AD患病率为0.07%~0.46%,90年代上升为2.9%,2000年则达4.2%;患病率有每五年增长一倍的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中风之后的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固镇县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人群糖尿病及其前期患病率。方法 选择多行业单位人群969人,空腹血糖≥6.1mmol/L做OGTT试验,并测量空腹身高、体重。结果 按WHO1999年标准,DM、IGT、IFG患病率分别为4.85%、4.85%0、2.58%。DM患病率40岁以上明显升高,60岁以上更高。IGT患病率随年龄段提高逐步上升。DM、IGT患病率与BMI高低呈正相关系。单纯IFG患病率与年龄、BMI高低无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人群DM与IGT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控制营养过剩可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世界范围约1500万人受累。65岁人群的发病率为每年0.5%,85岁以后为8%。因为患病后仍能存活10多年,患病率在65岁为3%,至85岁为47%。遗传性AD多于60岁以前发病,证实是淀粉样前身蛋白基因的突变和早老素(presenilin)1和2的基因突变所致;而散发性AD和某些家族性AD发现有四种载脂蛋白E(apollipoprotein E,apoE)的变异型。  相似文献   

19.
AD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是老年认知衰退的主要病因,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我国多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AD在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5%,其发病率一般随增龄而增加。临床上出现原因不明的缓慢进展的痴呆并不能就此作出肯定的AD诊断,AD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神  相似文献   

20.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6):I0001-I000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AF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欧美国家总体人群中AF患病率为1%~2%,在8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