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38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尤其是高致病力细胞毒性相关基因A(CagA)阳性菌株血清感染率增加已在一些胃十二指肠外病理学观察中发现,以免疫介质激活为特征。而且已有报道慢性支气管炎有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本研究是评估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小鼠和大鼠进行硝酸镓和硫酸镓经口和腹腔的急性毒性研究,LD_(50)(14天)如下:经口,硝酸镓在大鼠为4300mg/kg,小鼠为2710mg/kg,经腹腔,大鼠为1710mg/kg,小鼠为2150mg/kg。经口,硫酸镓在大鼠和小鼠均小于4640mg/kg,经腹腔,大鼠为2000mg/kg,小鼠为2330mg/kg。症状有:食物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Th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了解1型糖尿病患者中Th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组)各20例,糖尿病组再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N组和D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G)、糖化血红蛋白(HbAlc)、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SIL—2R和细胞因子IFN—γ、IL—4。结果 ①治疗前D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N组和治疗后(P值均<0.01);NK细胞活性也明显低于N组和治疗后(P值均<0.01);而治疗前D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N组和治疗后(P值均<0.01)。治疗12个月后,D组的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N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D组的IFN—γ值明显高于N组,P<0.01,治疗后D组IFN—-γ值与N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差异;而IL—4值则无论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均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 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着T淋巴细胞亚群、Th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改变,提示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功能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1982——1987年间,荷兰全国毒物控制中心接到求救电话333个,均是因小扁平电池(助听器、表、计算器及玩具等所用)而致对健康的危害,其中因经口食入电池(281例),皮肤或粘膜或眼睛等接触电池内容物(52例)。文献资料中90肠以上均未见到摄入电  相似文献   
5.
1987年11月11日,在庆祝马赛抗毒物中心成立20周年的活动中,发布了一份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毒性卡片箱; *有紧急答复的电话信息。迄今,共通电话230,000次(目前每年约为25,000次)电话主要来自医生60%),其中40%来自专科医生,11%来自通科医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9岁,因“发作性头痛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个月”于2006年4月11日入院。2005年3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左枕部胀痛,无恶心、呕吐,白服“止痛药”后缓解。此后头痛反复发作,常服用“止痛片”。1个月来患者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于2006年3月27日就诊于外院,行头颅MRI示“左枕叶区占位,强化显著,肿块刷围明显囊变,伴有分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当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或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72例泌尿生殖感染CT或UU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病原体及临床症状.结果目前泌尿生殖道CT或UU感染的男性就诊者较多,21~40岁组为高发人群,以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混合感染率达43.4%,临床症状隐匿. 结论应尽可能做全面病原体检查,以阻止这两种病原体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类胰蛋白酶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Pharmacia Unicap-10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分别对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9例正常人作类胰蛋白酶检测. 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类胰蛋白酶阳性率为72.0%,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10.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类胰蛋白酶可作为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肥大细胞激活的一个标示物,并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的延缓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AO患者(62条患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足部溃疡变化、皮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例患者(4条患肢)移植后3周因小腿中段以下出现坏死导致低位截肢;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移植后1个月,小腿疼痛及冷感觉均消失,足部疼痛和冷感评分均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0例(10条患肢)溃疡全部愈合;46例保肢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0.38±45.53)m增加到(330.56±142.31)m,下肢皮温由(26.50±0.46)℃增加到(31.49±0.45)℃,ABI由0.41±0.02增加到0.71±0.05,移植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个月,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或CT检测,均未发现恶性肿瘤、视网膜增生、动脉瘤等并发症。40例患者移植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2.5个月)症状改善后无加重;6例患者6个月后因下肢疼痛加重,疼痛评分为4分,并伴有足趾溃疡,再次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再次移植后18个月,患者仅有下肢乏力,疼痛改善,疼痛评分为1分,足趾溃疡愈合,无间歇性跛行。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AO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无法进行搭桥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