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用能量法推导了单动拉深液压机的两种压边方式即传统液压垫压边方式和液压垫补偿缸压边方式的能量损耗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两种压边方式产生的能量损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后者远小于前者。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制作了2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基于Clem模型,把外部磁场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加以考虑。在电流引线截面上建立了坐标系统,通过采取坐标平移和坐标旋转,可以得到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内部磁场分布。在以上基础上,建立矩形骨架(RSCL)和十二边形骨架(DSCL)两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计算模型。运用MATLAB编写计算模型,计算两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最后,在液氮环境中采用电气方法进行两种不同结构电流引线交流损耗的实验测量。在不同的电流和不同频率下测量两种不同结构的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将理论结果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并就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交流损耗计算结果表明,坐标转换模型比Norris模型更准确,十二边形骨架(DSCL)的交流损耗比矩形骨架(RSCL)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制作了2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基于Clem模型,把外部磁场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加以考虑。在电流引线截面上建立了坐标系统,通过采取坐标平移和坐标旋转,可以得到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内部磁场分布。在以上基础上,建立矩形骨架(RSCL)和十二边形骨架(DSCL)两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计算模型。运用MATLAB编写计算模型,计算两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最后,在液氮环境中采用电气方法进行两种不同结构电流引线交流损耗的实验测量。在不同的电流和不同频率下测量两种不同结构的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将理论结果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并就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交流损耗计算结果表明,坐标转换模型比Norris模型更准确,十二边形骨架(DSCL)的交流损耗比矩形骨架(RSCL)小。  相似文献   

4.
机床运行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机床运行能耗监测是减少机床运行能耗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机床载荷损耗特性的运行能耗在线监测方法,对机床运行能耗实施在线监测.构建了机床各部件能耗模型,将机床能耗分为固定能耗和可变能耗,其中固定能耗事先测量出来存入数据库;然后通过实时测量机床主轴输入功率和切削功率辨识出机床载荷损耗特性函数,进一步结合功率平衡方程和附加载荷损耗特性函数来估计切削功率值,从而获得机床可变能耗.在数控机床CJK6136上进行了验证实验和案例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一种测量强磁场超导线材交流损耗的改进技术,改进了M. N. Wilson的测量超导磁体磁滞损耗的方法,使其能够测量超导体的交流损耗,并在测量交流损耗的频率范围方面向上加以延拓。本文同样以电积分技术为线路基础。  相似文献   

6.
取向硅钢和非晶薄带两种样品在搭接处无压力和压力为1N的情况下,软磁性能测量结果存在的差异不同。测量结果显示,硅钢搭接处有无压力对激磁功率和损耗测量结果影响不大;而非晶薄带搭接处有压力时的激磁功率和损耗测量结果明显高于无压力时的测量结果,当磁感强度为1.4T时,激磁功率高出约15%,损耗值高出约5.8%。  相似文献   

7.
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能量耗散建模时,只考虑微凸体弹性变形时的储能和塑性变形时的耗能是不完全的,因为微凸体存在弹塑性变形情况。通过引入微凸体加卸载模型,分离了处于弹塑性变形的微凸体的能量储存与耗散,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能量耗散及其损耗因子模型。通过仿真发现,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能量耗散及其损耗因子随着分形粗糙度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在1.2附近出现最小值;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能量耗散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损耗因子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弹塑性过渡机制情况下法向阻尼能耗低于仅考虑弹性和塑性机制情况下的法向阻尼能耗。  相似文献   

8.
用静电耦合法进行内耗测量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它所施加微弱的应力只产生微小的应变,这对于许多材料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背景损耗低,能测出微小的内耗变化,并且能在高温场中测量。因此,静电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瞩目。静电激励是很简单的,只要在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上迭加一个所需频率的交流电压即可。按其配置方式又可分为并激和串激两种(图1)。由图可知,并激法对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并没有什么要求,而串激法信号发生器则必须是直流低阻抗输出,并且对地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5,(12):2990-2993
为了减少感应加热设备零件中自身的损耗,通过对铜和不锈钢两种材料在交变磁场中吸收能量的分析发现:两种不同电阻率材料吸收的电磁能量存在一个临界尺寸,在临界尺寸以上时,铜吸收的能量小于不锈钢吸收的能量,在临界尺寸以下时,铜吸收的能量大于不锈钢吸收的能量。同时,临界尺寸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和磁场方向,电阻率,频率等因素相关,是两种材料相比较而存在的。可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尺寸与电流透入深度的比值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电感式传感器在表面镀膜测厚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代娱 《表面技术》1998,27(5):34-36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被测物理量转变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通过测量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测量。主要论述了电感式传感器是如何测量金属表面镀层的厚度。根据被涂材料的性质又可分为磁感应法和涡流法,分别论述了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线路及测量方法。若与计算机相连还可形成智能化测厚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火电、冶金及石油化工等热力系统因热漏造成能源浪费的现象,在评述传统测量热损耗方法,如热流测试法、导热传热法、对流传热法及焓降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红外热像诊断技术测量热损耗,评价热力设备保温效果的方法。通过对吉林石化某厂圆柱型热反应器设备进行实测与计算,得到了热漏超标部分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红外热像诊断与保温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薄膜材料结构测量的几种常规方法即:X射线衍射法、中子衍射法、能量过滤电子衍射分析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在实验设备、样品的要求、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薄膜材料结构测量实验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循环叠加斩波式节能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主要特点是不含有传统脉冲电源的限流电阻和多数节能脉冲电源使用的储能电感,采用功率开关管不完全导通的方法,通过对每只功率开关管的斩波电流进行循环叠加来产生电火花加工脉冲。分析了该脉冲电源加工主回路的能量损耗计算方法以及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加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脉冲电源的加工主回路的能量损耗明显低于传统脉冲电源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14.
《轻金属》2014,(4)
分别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XRD法和XRF法对不同KF含量的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的分子比进行测量。根据熔盐样品的物相分析推导出应用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量公式,并使用标准熔盐样品进行测试验证。讨论了熔盐中的KF对XRD法和XRF法两种方法所测得的分子比结果的影响。KF会使XRD的测量结果偏高,而XRF法的结果通过校正后可用于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微小电阻测量方法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志存 《物理测试》2005,23(1):34-36
论述了微小电阻测量的两种方法,总结了测量采用的四个关键技术:精密恒流源、高性能测量放大器、四引线法、高精度A/D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的测量电路输入阻抗高,消除了试样接触电阻的影响,可对微小电阻进行精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由成形电极损耗而导致的异形孔尺寸精度和仿形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和实施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成形电极损耗检测及修整方法。首先,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测量成形电极,获取成形电极加工端三维形貌点云数据,处理点云数据并与标准电极点云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成形电极损耗情况。然后,根据电极损耗情况设置修正量及修整电参数,结合反成形修整技术,利用反拷块对成形电极损耗部位进行修整。最后,借助激光测量系统对成形电极修整效果进行检测,并利用修整后的成形电极进行异形孔加工实验。针对等腰梯形成形电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异形孔加工一致性,将标准差由0.441 mm降为0.377 mm。  相似文献   

17.
高温下全辐射系数的测定,一般用辐射法(相对法)和能量法(绝对法)。能量法是研究材料热辐射性能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它基于测量试样的辐射热能和辐射表面的绝对温度。热交换过程中对流和辐射往往同时进行并相互影响,所以应在真空(10~(-3)mmHg)中进行测量。试样作成薄壁管(壁厚0.5mm),夹在通有冷却水的铜制夹头中,通电加热。为了补偿高温下的热膨胀,下端夹头是可动的。试样安装在真空室的轴心位置上,设备见图1。试样与真空室两个表面间的辐射热交换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制动器试验台数学模型及二次Bezier插值曲线基础上,提出了其转速-电流和角加速度-电流两种控制方法,使电动机在一定规律电流控制下补偿由于机械惯量不足而缺少的能量,完成整个制动过程。通过试验表明两种控制方法可较准确地仿真计算制动过程中扭矩、转速,用能量误差评价两种控制方法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瞬时断电法和探头法是现场常用消除IR降的两种方法,本文通过现场测量数据以及理论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瞬时断电法中参比电极的位置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极化探头不受位置的影响;探头法和瞬时断电法都不能消除由杂散电流引起的IR降,但探头法比瞬时断电要小很多;因此,探头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消除IR降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4.2K直流背景场下Bi2223超导带材的交流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i2223高温超导带材在4.2K和外加直流背景场条件下的交流损耗。讨论了磁场、电流、基体电阻率、超导芯的数目等因素对交流损耗的影响。所有的测量都在4.2K下进行,外加磁场的幅值最大是5T,损耗的测量采用传输电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