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未发糖尿病肾病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统计研究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研究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气虚质、血瘀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平和质、阳虚质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P0.01),阳虚证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水湿证、湿热证及湿浊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体质患者中,气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阴虚证较多,阴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和阴虚证,血瘀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血瘀证,平和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和阳虚证,痰湿质患者多表现为水湿证,湿热质患者表现为湿热证、水湿证,气郁质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证,阳虚质患者表现为阳虚证、气虚证。气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阴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痰湿质与水湿证强相关,与湿热证中等相关;湿热质与水湿证、湿热证中等相关;血瘀质与气虚证强相关,与血瘀证中等相关;气郁质与血瘀证强相关。结论:糖尿病气虚质、血瘀质患者更易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不同体质可能决定糖尿病患者发病及发病后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及高血压发病的体质因素。方法以社区的《家庭健康档案》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参考设计调查问卷,对1 0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进行中医体质辨析。结果 1 0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平和质96例(9.6%),偏颇质904例(90.4%);在偏颇质患者中,其体质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气郁质、偏阴虚质、偏气虚质、偏痰湿质。高盐饮食与上述诸多体质类型发病密切相关,其中高脂饮食易患痰湿质、血瘀质,锻炼少易患痰湿质、气虚质,熬夜易患阴虚质、血瘀质。结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及气虚质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应从调理气血、劳逸结合、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锻炼等诸多方面开展防治,充分发挥中医防治高血压"治未病"的特点,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调整体质偏颇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9省市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库中,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肥胖高血压患者218例、超重高血压患者574例、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6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之外的8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分布特点。结果:肥胖高血压组、超重高血压组、正常体质量高血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平和质各组分别占22.94%、26.83%和26.13%,8种偏颇体质各组分别占77.06%、73.17%、73.87%。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肥胖高血压组是痰湿质(24.77%)、气虚质(19.72%)、阴虚质(12.39%);超重高血压组是气虚质(14.98%)、阳虚质(10.80%)、阴虚质(9.93%);正常体质量高血压组是气虚质(13.75%)、阳虚质(13.44%)、阴虚质(10.88%)。结论:不同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临床对高血压防治的辨体调护应考虑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Q型因子分析于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男性以痰湿质(31.3%)、湿热质(23.9%)居多,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各8.9%);女性以气郁质(22.7%)、痰湿质(18.8%)、血瘀质(15.1%)、阴虚质(15.1%)居多,其次为气虚质、湿热质(各9.4%);不同性别患者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中存在差异性(P0.05)。18~29岁以平和质为主,30~3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多呈现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男性患者18~29岁以平和质、特意禀体质分布为主,30~4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女性患者18~29岁以气郁质为主,30~44岁以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45以上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渐多。结论:不同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中医体质偏颇性,不同性别、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存在差异,可以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35-1837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体质与胰岛素抵抗、PPAR-γ的相关性。方法:对20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检测胰岛素抵抗、PPAR-γ水平。结果:代谢综合征体质分布为痰湿质(35.0%),湿热质(34.0%),气虚质(12.1%),阴虚质(7.3%),气郁质(5.8%),血瘀质(2.9%),阳虚质(2.4%);其中,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是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PPAR-γ与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是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PAR-γ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研究体质与证素的关系。方法中医师专人定式问卷调查症状和体质,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并进行体质和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平和体质者5例,占总病例数的1.0%;病理体质者495例,占总病例数的99.0%。结论病理体质患者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瘀血和痰浊等证素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性证素特点;瘀血质与瘀血、痰浊和阳虚证素呈显著相关;气虚质与气虚、阳虚和阴虚证素呈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浊和阳虚证素呈显著性相关;阳虚质与气虚和阳虚证素显著相关;阴虚质与气虚和阴虚证素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将152例IgA肾病进行体质分类,并记录其临床分型及检测相关指标。结果:IgA肾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31.58%)、阴虚质(26.32%)、湿热质(19.08%)、血瘀质(7.9%)、阳虚质(5.9%)、气郁质(5.3%)、痰湿质(2.0%)、平和质(1.3%)及特禀质(0.6%);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和镜下血尿型为主,阳虚质以大量蛋白尿型为主,痰湿质以高血压型为主,血瘀质可表现为血管炎型;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各项指标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痰湿质体质指数和平均动脉压最高,湿热质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血瘀质和气郁质各项指标均处于"中间型"。结论:IgA肾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多见,体质类型与发病形式及客观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潮汕地区964例糖调节异常(IGR)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潮汕地区IGR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合参辨识方法对964例IGR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964例IGR人群中,9种体质类型高低依次是:平和质168例(17.4%)、痰湿质138例(14.3%)、气虚质129例(13.4%)、湿热质114例(11.8%)、血瘀质96例(10.0%)、阳虚质93例(9.6%)、阴虚质78例(8.1%)、气郁质57例(5.9%)、特禀质13例(1.3%)。兼夹体质中,气虚+血瘀质24例(2.5%)、气虚+痰湿质30例(3.1%)、气虚+阴虚质24例(2.5%)。由此得出,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而兼夹体质为气虚兼痰湿质、气虚兼血瘀质和气虚兼阴虚质。各种体质类型中,男女比例分别与总IGR人群进行两两四格表的χ2检验,湿热质、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及特禀质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3种体质与总IGR人群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湿热质、痰湿质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女性中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及特禀质多于男性(P0.05)。结论:气候、地域、性别等因素影响着IGR患者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并筛选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30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测评,观察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体质的分布规律。结果 600例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总体分布规律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较为多见,占81.33%。300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例(1.67%)、气虚质8例(2.67%)、阴虚质109例(36.33%)、阳虚质40例(13.33%)、湿热质14例(4.67%)、气郁质9例(3.0%)、血瘀质6例(2.0%)、痰湿质109例(36.33%)、特禀质0例,其中以阴虚质、痰湿质为主;3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例(1.67%)、气虚质2例(0.67%)、阴虚质76例(25.33%)、阳虚质39例(13.00%)、湿热质27例(9.00%)、气郁质2例(0.67%)、血瘀质20例(6.67%)、痰湿质129例(43.00%),其中以痰湿质为主。经χ~2检验分析,体质类型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3种体质体现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民族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中,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偏咸的多于汉族,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缺乏运动人数明显高于汉族(P0.05),说明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结论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不同民族患者的运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靖市居民不同性别之间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与地理环境、不同性别之间慢性病发病的分布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655名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按中医九种体质的分类方法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从而收集其不同性别之间中医九种体质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性别之间慢性病的发病情况。结果中医九种体质总体的分布情况依次为: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平和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秉质。慢性病分布情况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肿瘤。其中,男性的体质分布情况依次为:湿热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秉质、血瘀质。慢性病分布情况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冠心病、肿瘤。女性的体质分布情况依次为: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特秉质。慢性病分布情况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曲靖居民除平和体质外,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湿热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曲靖市居民中医体质与曲靖市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同时,各体质及慢性病发病分布情况又与性别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肺癌西医病位在肺,中医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机为气、痰、湿、血、阴、阳、毒等相互交织,辨证分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阴虚型4类为主,配合西医的分型可初步将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腺癌与阴虚毒热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小细胞肺癌与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肺泡细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血两虚证相结合,形成相对应关系,相互借鉴参考,以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5-27
目的 :观察常州市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高血压前期2 015例和血压正常者436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判定并采集相关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常州市高血压前期人群常见体质为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以阴虚质多见。2对高血压前期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6个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有:平和质、湿热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气郁质。3不同性别人群体质有差异性,男性高血压前期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阴虚质,女性高血压前期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血瘀质。结论: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为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体质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张明妍  李启燕  徐静  张燕  高孝谦 《光明中医》2016,(16):2307-230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身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分类,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清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吸烟多见,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阴虚质、痰湿质患者糖尿病发病多见,与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MI以痰湿质及湿热质患者较高,与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平和质、特禀质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湿热质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气虚质、气郁质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痰湿质、血瘀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阳虚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瘀质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明显(P0.01);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相比明显增厚(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藏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分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临床实际总结,对藏区学龄前儿童的中医体质进行初步的调研分析。方法 :选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郊地区学龄前儿童562例,参照《中医体质学》相关内容及问卷,结合西藏地区地域环境、饮食习惯,调查并分析藏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197例(35.05%),特殊体质365例(64.95%)。特殊体质包括气虚质154例(27.40%),阳虚质108例(19.22%),痰湿质62例(11.03%),血瘀质18例(3.20%),阴虚质13例(2.31%),湿热质5例(0.89%),气郁质3例(0.53%),特禀质2例(0.36%)。结论 :西藏地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分型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判体质。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平和体质为调查对象的3.5%;气虚体质22.5%;阴虚体质10%;阳虚体质10.5%;痰湿体质6.5%;湿热体质18%;瘀血体质10.5%;气郁体质17%;特禀体质1.5%;两种以上的兼夹体质为调查对象的40%。结论:温州人体质偏颇多为气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或者两者以上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近10年全国各大地区原发性高血压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发表的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统计的1215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证型排序为: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热内扰证〉肝气郁结证〉脾肾两虚证;各地区证型分布皆以肝火亢盛证最多;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地区其次最多见的证型为痰湿壅盛证,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其次以阴虚阳亢证最多见。3149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药使用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止血药〉泻下药〉开窍药〉温里药〉化湿药;各地区中药使用频数以补虚药为首,华北、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其次使用频数较高的为平肝息风药,东北、华东、华中地区其次使用频数最多的为活血化瘀药。结论:近10年全国原发性高血压证型多见于肝火亢盛证,中药治疗以补虚药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9.
毕兵  王茜  吴礼贤 《河南中医》2020,40(5):767-769
目的:观察四川省自贡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建立治未病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514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填写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的情况,搜集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探讨中医体质分布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514例高HCY血症人群中,主要以痰湿质(28.2%)、血瘀质(17.1%)、湿热质(14.8%)、阴虚质(12.3%)为主,男性体质分布以痰湿质(32.2%)、血瘀质(16.9%)、湿热质(14.2%)、气虚质(11.2%)为主,女性体质分布以痰湿质(23.9%)、血瘀质(17.4%)、湿热质(15.4%)、阴虚质(14.6%)为主。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的年龄、舒张压、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年龄水平高于其他3种体质,湿热质年龄水平最低(P<0.05);血瘀质舒张压高于其他3种体质(P<0.05),湿热质三酰甘油含量高于其他3种体质(P<0.05)。痰湿质、血瘀质高HCY人群与饮酒有显著相关性(P<0.05),湿热质高HCY人群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痰湿质、阴虚质高HCY人群与血脂异常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体质,男女体质分布有差异,不同体质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