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颈部巨大脂肪瘤手术切除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例头颈部巨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前区2例,颈项部1例,胸锁乳突肌区2例;肿瘤最长径为9~15cm,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切除肿瘤,术后病检回示为脂肪瘤,术后予以加压包扎,局部换药,放置引流管等支持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5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未出现声嘶、面瘫、呛咳等并发症,手术伤口无感染发生,术后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5月未见复发。结论 头颈部脂肪瘤预后相对较好,手术切除是治疗脂肪瘤的主要方法,术中应避免损重要血管及神经,术后应密切随访,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及颈段食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8月~2006年8月共进行的9例喉咽和(或)颈段食管肿瘤切除、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食管和(或)喉咽重建术病例。总结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法、围手术处理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9例患者移植游离空肠全部存活,无咽瘘、颈部感染或吻合口狭窄等颈部并发症。2例成功保留喉功能。9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37个月,最短22个月。1例患者术后22个月时发现舌根部肿瘤复发,经放射治疗后好转,术后25个月失访。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7例存活,无吞咽困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熟练的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治疗晚期喉咽癌、颈段食管癌成功的保证;再次证明,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不仅为肿瘤完全切除并一期重建提供技术保障,还能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adelung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资料,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 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6年间诊治的Madelung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颈部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女性1例,男性40例;27例患者有长期酗酒史,14例患者无饮酒史;患者无肥胖体征,颈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4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外观恢复8例出现皮下脂肪液化、术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内9例患者复发,所有复发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饮酒史。结论 Madelung病为临床少见病,饮酒为独立的危险因素,颈部病变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分区、分次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需配合戒酒而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4.
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 总结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05年6月CO2激光手术治疗的32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T1N0M0 20例,T1N1M0 2例,T2N0M0 8例,T2N1M0 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诊3年以上.喉部肿瘤均经口行激光手术,同期行择区性(Ⅱ-Ⅳ区)颈清扫术12例,改良全颈清扫术4例.结果 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0.6%,其中T1病变5年生存率为95.6%,T2病变为78.2%.喉的局部控制率为96.8%;喉局部和颈部区域5年控制率为90.3%,其中T1病变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0.9%,T2病变为89.0%.喉部局部复发2例,1例再治疗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例行喉全切除术.颈部区域复发2例,其中1例喉部复发伴颈淋巴转移,再治疗后存活;1例颈部复发,治疗后再次颈部复发并伴肺转移死亡.4例患者出现较轻并发症,保守治疗后好转.除1例患者因局部复发行喉全切除外,其余存活患者喉功能良好.结论 激光治疗早期声门上型喉癌创伤小、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借鉴分区性颈清扫操作技术切除颈部非肿瘤病变1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区性颈清扫技术在颈部非肿瘤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借鉴分区性颈清扫技术对颈部非肿瘤病变进行切除,其中有脓肿型或溃疡型颈淋巴结核5例、复发鳃裂瘘管7例、颈部肿物经切取活检后形成囊肿1例。所有病例均采取整块切除病变组织。结果颈清扫技术有利于彻底清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分界欠清、范围较广、并且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病变。本组病例未出现副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参照分区性颈清术的手术技术处理复发型第2、3鳃裂瘘管和有脓肿(≥3cm)或瘘管形成的颈淋巴结核,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气管造口复发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气管造口复发癌的治疗方法。方法:气管造口复发癌患者共31例,对怀疑有颈淋巴结转移的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Ⅰ、Ⅱ型气管造口复发癌共25例,均彻底切除肿瘤;Ⅲ、Ⅳ型共6例,3例彻底切除肿瘤。31例均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组织缺损。结果:Ⅰ型13例中,随访满3年者7例,死亡4例。Ⅱ型12例中,随访满3年者8例,死亡5例。Ⅲ、Ⅳ型多在3年内死亡。31例中,咽瘘发生率为12.9%,气胸发生率为9.7%。结论:气管造口复发癌预后较差,对适合的病例行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6例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术后功能和外形均较满意,13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切口Ⅱ期愈合。随访1—8年,平均3年4个月,1例复发。结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常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分布的颈部、双肩部肿块,病因可能与嗜酒有关。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以美容整形为主。  相似文献   

8.
侵及颈总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侵及颈总动脉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11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资料,包括喉癌喉3/4切除术后复发1例,结核性颈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1例,医源性颈总动脉瘤1例,颈动脉体瘤3例,甲状腺癌侵及颈总动脉1例,颈部肿瘤侵及颈总动脉2例,颈总动脉离断伤1例,气性坏疽1例。结果上述病例中,2例完成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重建;2例术中应用Shunt转流管,完成肿瘤切除;1例颈外伤,行颈总动脉结扎;1例医源性颈总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切除,颈总动脉修补;甲状腺癌患者分离颈总动脉并切除部分气管侧壁完成肿瘤切除及应用颈前肌气管修补;2例颈部肿瘤保留颈总动脉切除肿瘤;1例气性坏疽患者颈部切开减压。结论侵及颈总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下列3种形式:①切除肿瘤及颈总动脉、颈动脉重建;②切除肿瘤及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结扎;③分离颈总动脉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根部周围神经肿瘤的临床手术入路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95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280例颈根部周围神经肿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结果 280例颈根部周围神经肿瘤被顺利整体切除,术后随访3年。良性肿瘤221例,复发10例,其中1例椎管复发致死亡。恶性肿瘤59例,其中16例神经纤维肉瘤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予以放化疗缓解。术后280例患者中,8例患者因肿块巨大一侧喉返神经受损术后出现声嘶,5例患者出现Horner’s综合征,11例患者出现血气胸、淋巴瘘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280例颈根部周围神经手术入路和结果分析,良、恶性颈根部周围神经肿瘤手术治疗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在晚期下咽癌术后环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41例, 女1例, 年龄33~82岁,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全喉+全下咽切除20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切除8例, 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9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颈段食管切除5例。肿瘤切除术后遗留的下咽环形缺损均行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一期修复, 观察术后皮瓣愈合状况、伤口愈合情况、吞咽功能状态。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下咽缺损的长度为7~18 cm, 切取的皮瓣大小为6 cm×9.5 cm~10 cm×20 cm。41例皮瓣成活, 1例皮瓣出现坏死, 皮瓣成活率为97.6%。40例皮瓣血管蒂吻合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2例吻合一条动脉、两条静脉血管。术后5例出现颈部伤口感染, 2例出现咽瘘。术后3个月复查, 31例患者可进普食, 9例进半流质饮食, 2例进流质饮食。随访6~65个月, 14例(33.3%)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 原发部位复发4例(9.5%), 颈部淋巴结复发6例(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位于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选择较佳的手术方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14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其中颈段食管癌56例、胸骨后甲状腺50例、气管肿瘤9例、神经纤维鞘瘤18例、神经纤维瘤9例、淋巴导管囊肿5例。146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1例淋巴管囊肿因粘连严重未能全部切除。24例(16.33%)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随访3年,恶性肿瘤患者3年存活率35.62%,良性病变均无瘤生存(除1例未完整切除患者)。 结论 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案以手术最佳,颈根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2.
上呼吸消化道鳞癌NO颈部的处理仍是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头颈鳞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30%,对N。颈部均实施颈清扫术,将有70%的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因此部分学者主张对N。颈部复发灶切除后,密切观察颈部,其理由是密切随诊观察可发现早期颈转移,此时仍可治愈。为验证这一观点,该作者对1987年至1992年行颈清扫术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47例头颈鳞癌患者,原发灶切除时颈部为NO,术后密切随诊,发现颈转移时行颈清扫术。原发灶切除后随诊的方法是2年内每6周一次,第3年每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累及颈根部和上纵隔区域的颈部晚期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方法。方法  1992~ 1999年对 18例颈部晚期癌行不同方式的上纵隔暴露术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其中晚期气管造口复发癌 10例 ,晚期复发甲状腺癌 2例 ,晚期颈段气管癌 2例 ,锁骨上巨大转移癌 4例。根据肿瘤的部位和侵及范围行单纯胸骨柄切除 10例 ,切除一侧胸锁关节和锁骨内侧 1 2者 4例 ,切除胸骨柄和双侧锁骨内侧 1 3者 4例。其中 1例锁骨上窝肿瘤因其侵犯左侧锁骨下动脉而实行了锁骨下动脉部分节段性切除加肿瘤全切除和人工血管锁骨下动脉重建术。对 10例气管造口复发癌在肿瘤切除后以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局部大块组织缺损 ,覆盖并保护下颈部和上纵隔大血管。结果 通过上纵隔暴露与清扫术 ,16例患者的肿瘤得以完整切除。 2例因肿瘤在上纵隔内过度向后下延伸而行大部分切除术 ,其中 1例在分离肿瘤时术中发生气胸。术后 2例发生咽瘘 ,其中 1例因伤口感染发生右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 ,均经及时处理后治愈。 1例于术后 2个月发生无名动脉出血死亡。术后 1年、2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2 % ( 13 18)、2 2 2 % ( 4 18)和 11 1% ( 2 18)。结论 上纵隔暴露术对切除累及上纵隔的颈部晚期癌是一种必要、安全和可靠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肿瘤的挽救性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颈颌腭-下颌骨外旋入路,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未控患者2例、鼻咽部复发病变8例;二程放射治疗后病变复发2例,共1 2例(rT1 4例、rT2 7例、rT3 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12例患者通过颈颌腭(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肿瘤,10例术中用带蒂颌下组织瓣Ⅰ期修复鼻咽部缺损;2例用游离下鼻甲修复鼻咽顶部缺损,7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3例患者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远处转移;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75%(9/12).结论颈颌腭-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鼻咽部肿瘤手术视野显露良好;可在直视下切除鼻咽及咽旁肿瘤处理颈内动脉,肿瘤切除后用带蒂颌下组织瓣Ⅰ期修复鼻咽部缺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少,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肿瘤挽救性手术的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T3 N0 期喉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根治性放疗加挽救性手术和手术联合放疗均是公认的治疗方案。回顾 1983至 1996年来收治的 140例临床 T3 N0期喉癌病人 ,比较联合治疗 (喉全切除加术前或术后放疗 )与根治性放疗加挽救性手术治疗后的存活状况。临床分期以 1978年 AJC为标准。治疗前的工作包括临床评估 ,胸颈部 X线检查和直接喉镜检查。CT和MRI不列为常规检查。 54例病人接受根治性放疗 ,任何残留或复发的肿瘤 ,只要可以行手术切除 ,均行挽救性手术治疗。 6 5例病人接受联合治疗 ,其中 30例术前放疗 ,35例术后放疗。平均随访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9例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8-63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根据de Serres分期Ⅰ期5例,Ⅱ期及Ⅲ期各2例;水瘤位于咽旁间隙7例,颈后三角1例,舌骨前下方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颈外径路完整切除,随访5~38个月未见复发。2例出现Horner征,自行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手术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方式,完整剥离并切除囊壁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44例腮腺癌治疗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科从1964年1月到1991年6月诊治244例腮腺癌患者的治疗经验。男性147例,女性97例,30~60岁占62.3%。首发癌192例,其中临床Ⅰ、Ⅱ期占51.6%,Ⅲ、Ⅳ期占48.4%;复发癌52例。全组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01例术后加用放疗,面神经被肿瘤累及切除82例(33.6%)。行颈清扫术或腮腺旁淋巴结切除术182例,全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2.4%。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9.4%,死亡111例,死于局部复发占55%。作者认为手术是治疗腮腺癌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晚期、病理分化差、手术姑息患者应加用术后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面神经被肿瘤累及应予切除;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可疑有转移病例应行治疗性颈清术,对病理分化差患者应行选择性颈清术。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复发癌及首次治疗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adelung病的诊断、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1月之间我科收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Madelung病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65岁,均表现为颈部项增粗,CT或MRI检查表现为大量脂肪堆积,1例CT显示伴有喉累及。均有大量嗜酒史,其中2例合并心脏、肺部或脑部疾患,1例糖耐量异常。1例因呼吸困难急诊就诊,5例均有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无吞咽困难。结果 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择期双颈部增生脂肪切除术及气管切开术,1例行择期双颈部增生脂肪组织切除术,1例因呼吸困难急诊行颈前增生脂肪切除+气管切开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例择期双侧颈部手术者术者及患者均对术后颈部外形满意,并均于术后10天内拔除气管套管,1例急诊手术患者因合并心脏、肺部及脑部疾病,再次手术风险大,未再行彻底颈部增生脂肪组织切除术,因肺部同期有感染,术后第3天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出院后长期带管。随访15 d~48个月,颈部外形均可,无明显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颈部脂肪组织瘤样增生或脂肪瘤样改变。结论 Madelung病是一种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组织弥漫性、对称性沉积于颈肩部筋膜间隙的良性疾病,常发生于有嗜酒史的男性,发病部位有特征性,易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手术治疗是以改善外形及功能为目的,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术中注意保护颈部重要神经血管,以免损伤。术中选取合适的解剖标志为参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咽旁间隙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vagal paraganglioma,VP)的临床特点,总结和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理确诊为V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4~50岁。9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颈部包块,次要症状为刺激性干咳、饮水呛咳及吞咽哽噎。主要体征为一侧颈动脉三角区触及边界清晰类圆形肿物,质地较韧,伴或不伴有同侧口咽侧壁隆起及声带固定。9例肿瘤均位于咽旁间隙;7例位于颈动脉分叉与颈静脉孔区之间,2例突入颈静脉窝。9例患者均行头颈部增强CT和MRI检查。7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及球囊闭塞试验。影像学特征为咽旁间隙富血供肿瘤病变,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与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关系密切。结果9例患者中8例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颈外入路肿瘤切除术,其中7例肿瘤完整切除,1例行大部分切除;1例转至血管外科治疗后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7例肿瘤完整切除后无复发,2例部分切除术后肿瘤缓慢增长。2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1例因术中结扎颈内动脉导致脑卒中。结论VP为咽旁间隙富血供肿瘤病变,与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及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充分暴露术野,切除肿瘤同时保护颈内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上纵隔暴露术在颈部晚期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累及颈根部和上纵隔区域的颈部晚期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方法。方法 1992~1999年对18例颈部晚期癌行不同方式的上纵隔暴露术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其中晚期气管造口复发癌10例,晚期复发甲状腺癌2例,晚期颈段气管癌2例,锁骨上巨大转移癌4例。根据肿瘤的部位和侵及范围行单纯胸骨柄切除10例,切除一侧胸锁关节和锁骨内侧1/2者4例,切除胸骨柄和双侧锁骨内侧1/3者4例。其中1例锁骨上窝肿瘤因其侵犯左侧锁骨下动脉而实行了锁骨下动脉部分节段性切除加肿瘤全切除和人工血管锁骨下动脉重建术。对10例气管造口复发癌在肿瘤切除后以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局部大块组织缺损,覆盖并保护下颈部和上纵隔大血管。结果 通过上纵隔暴露与清扫术,16例患者的肿瘤得以完整切除。2例因肿瘤在上纵隔内过度向后下延伸而行大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在分离肿瘤时术中发生气胸。术后2例发生咽瘘,其中1例因伤口感染发生右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均经及时处理后治愈。1例于术后2个月发生无名动脉出血死亡。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2.2%(13/18)、22.2%(4/18)和11.1%(2/18)。结论 上纵隔暴露术对切除累及上纵隔的颈部晚期癌是一种必要、安全和可靠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