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复方嗜酸乳杆菌、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溃疡愈合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23%、溃疡愈合率为89.47%、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4.00%,溃疡愈合率为72.00%、副反应发生率为8.00%,二组比较,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杨林英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67-1568
目的:观察以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63例,随机分两组,接受7d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莫西沙星组予以莫西沙星400mg/次,1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对照组予以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停药4周后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并评价耐受性。结果:莫西沙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0.3%,对照组为78.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优于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服用法莫替丁20 mg、胶体果胶铋2粒、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d,疗程为2周。对照组46例,服用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d,疗程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和HP检测。4周后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病变形态改变,HP检测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胶体金法)阳性定为HP感染,阴性定为HP根除。结果4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91.5%),高于对照组(89.1%),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目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两种抗生素疗效相当,但价格较便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碳呼气试验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85例,男224例,女161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34.8±14.4)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3例,男115例,女78例;年龄18~74岁(平均35.2±14.7)岁。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1 125 mg,2次/d,7 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对照组192例,男109例,女83例;年龄17~65岁(平均34.5±13.6)岁。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7 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9%和92.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和85.4%,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82.3%。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均是轻微可接受的。结论虽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是否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代替阿莫西林根除HP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影响,寻找降低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方法。方法 489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官兵,经正规抗HP治疗后(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根据HP阳性分为HP根除组和HP未根除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在溃疡复发率、消化道出血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HP根除率为71.2%、溃疡愈合率为92.2%,HP根除组溃疡复发率、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均明显低于HP未根除组(P<0.01,P<0.05)。结论根除HP可明显降低部队PU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为基础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128例HP感染根除失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补救治疗10 d;对照组给予常规奥美拉唑、铋剂加两种抗生素四联补救治疗,对比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67%和67.27%,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9%和9.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为基础的抗Hp治疗疗效优于常规四联补救治疗,药物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以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内镜诊断的 85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奥美拉唑组 43例 ,2 0mg 1次 /d :联合用药组 42例 ,奥美拉唑 2 0mg 1次 /d ,甲硝唑 2 0 0mg 4次 /d ,阿莫西林 5 0 0mg 4次 /d ,疗程均为 2周。观察指标包括溃疡愈合情况 ,疼痛缓解情况 ,HP根除率及年累积复发率等。结果 服用奥美拉唑组和联合用药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3 0 %和 95 2 % (P >0 .0 5 ) ,疼痛消失平均时间分别为 4.0d和 3 .5d(P >0 .0 5 ) ,HP根除率分别为 48 8%和 95 2 % (P <0 .0 1) ,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 48%和 18 8% (P <0 .0 5 )。结论 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溃疡愈合率高 ,疼痛缓解决 ,且HP根除率和年累积复发率均显著地低于单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8.
郝云龙  洪小茜 《武警医学》2006,17(12):894-895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联合应用1周后,第8天开始单独服用埃索美拉唑40 mg,1/d,共3周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周治疗组口服加替沙星200 mg,2/d,呋喃唑酮100 mg,2/d,埃索美拉唑40 mg,1/d;对照组口服克拉霉素500 mg,2/d,呋喃唑酮100 mg,2/d,埃索美拉唑40 mg,1/d.第8天开始两组均单独服用埃索美拉唑40 mg,1/d,共3周.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胃镜及做Hp检查.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87.5%,溃疡愈合率97.5%、95%,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加替沙星、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安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维生素C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贝拉唑组60例,口服雷贝拉唑10mgbid;奥美拉唑组58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其余药物均相同,疗程为7d。结果雷贝拉唑为主的治疗方案在HP的根除率(93.33%)、药物不良反应(6.67%)两方面均优于奥美拉唑组(72.41%和15.5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而胃黏膜病变的逆转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两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维生素C治疗CAG的方案具有高HP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同时又能改善CAG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病变,是目前治疗CAG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仕梅 《西南军医》2009,11(3):421-423
目的观察康复新口服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6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随机分两组。对照组:80例,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呋喃唑酮100mg,2次/d,三联治疗7d后,继续单用泮托拉唑40mg,1次/d,连服5周;治疗组80例,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10mL,5次/d,共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情况及治疗后半年溃疡复发情况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对比显示,治疗后都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而治疗组比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迅速,1个月后胃镜复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87.5%、97.5%、93.8%,对照组分别为50.0%、92.5%、87.5%,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年溃疡复发率,治疗组20.0%,对照组41.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康复新液能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愈合疗程,减少和预防溃疡复发,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口服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10日。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Hp、DU愈合和观察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2组间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6%和92.3%;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7.7%和100%,均无统计学差异。而Hp根除后胃窦粘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活动度,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羟  相似文献   

12.
郭振文 《西南军医》2008,10(2):14-16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硫糖铝、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D)的根除效果及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给予兰索拉唑15mg,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硫糖铝100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疗程2周。对照组70例,给予胶体果胶铋100mg,每日3次;硫糖铝1000mg,每日3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饭前服用,疗程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9%、53、5%,有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7.22%、77.1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硫糖铝、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依从性好、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观察新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与标准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经胃镜证实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检测阳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新三联疗法:奥美拉唑(PPl)20mg,1次/日,清晨空服,连用4周;阿莫西林500mg,4次/日;呋喃唑酮200mg,2次/日;连用2周.对照组用标准三联疗法:PPI和阿莫西林用法同新三联,甲硝唑400mg,2次/日,饭后服用,连服2周.疗程结束后一周复查胃镜.结果:60例均完成治疗周期,溃疡愈合:治疗组28例(93.3%),对照组27例(90%);HP根除率:治疗组27例(90%),对照组26例(86.7%),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两组均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结论:新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及HP阳性根除率近期疗效相当,副反应可耐受,在消化性溃疡HP阳性对甲硝唑耐药情况下,可选用新三联疗法作为治疗的一线方案或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高原地区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理变迁和溃疡转归的短期影响。方法:对Hp阳性的37例慢性胃炎和30例溃疡患者均给予以洛赛克为中心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一周疗法,停药一月后复查Hp并观察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根除Hp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统计Hp根除组和未根除组溃疡的愈合率。结果:37例慢性胃炎中32例Hp被根除,30例溃疡中14例Hp被根除(2例未复查),平均Hp根除率70.77%;Hp根除前慢性胃炎组中有19例胃炎活动,治疗后16例Hp被根除,根除者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100%,而3例Hp未根除者仅1例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33.33%(P<0.05);28例溃疡在Hp根除治疗前均有胃炎活动的病理组织学改变,14例Hp根除者中,13例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92.86%,14例Hp未根除者中,只有6例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42.86%(P<0.05);所有的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胃窦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两组Hp根除前后其上述病理组织学变化均无明显改善(P>0.05);Hp根除组溃疡全部愈合,愈合率达100%,未根除组只有8例愈合,愈合率为57.14%,两组比较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未根除组(P<0.05)。结论:根除Hp感染可使绝大部分胃炎的活动性消退,并可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率,而Hp根除后短时间内无慢性胃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逆转的病理组织学表现,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高剂量和标准剂量埃索美拉唑(EMZ)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8月~ 2014年2月收治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CG)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使用高剂量(40 mg/次)EMZ联合阿莫西林(AMX)和克拉霉素(CLT)治疗,对照组60例则使用标准剂量(20 mg/次)EMZ联合AMX和CLT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治疗后统计两组Hp根除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计分变化,并综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Hp根除成功54例,根除率为90.0%;对照组Hp根除成功43例,根除率为71.7%,两组根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腹痛、胀满和反酸症状计分分别为(0.7±0.2)分、(0.8±0.4)分和(0.5±0.2)分,对照组分别为(1.5±0.4)分、(1.3±0.7)分和(1.4±0.4)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3%)(P<0.05).结论 高剂量EMZ联合AMX和CLT对于Hp的根除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CG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涛  米彦军  鲁迪  王泳  陆敏  张雪松 《武警医学》2018,29(5):476-479
 目的 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在青年军人消化性溃疡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01至2015-06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军人患者82例,随机分为慢病管理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慢病管理组给予常规诊疗+慢病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监督治疗依从性、干预不良生活方式等),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模式,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愈合、溃疡复发、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情况,以及对消化性溃疡疾病常识知晓率得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慢病管理组溃疡愈合率为97.6%,对照组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慢病管理组Hp根除率为92.8%,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P<0.05)。经过2年随访,慢病管理组溃疡复发率为7.1%,对照组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慢病管理组对疾病常识的知晓率得分为(81.31±6.77)分,高于对照组的(56.87±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P<0.05)。结论 将慢病管理模式用于军人消化性溃疡的防治,能显著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和Hp根除率,能提高患者对疾病常识的知晓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