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滨浅湖滩坝砂体是陆相断陷湖盆最主要的砂体之一,前人对开阔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的分布规律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但缺少对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以东营凹陷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青南洼陷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剖析了滩坝砂体分布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双物源控制下的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模式。研究表明: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的岩石类型以中砂岩和粉细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中等,沉积构造以反映弱水动力的块状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为主;古物源控制了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古水动力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发育规模,由于波浪和沿岸流作用较弱,滩坝砂体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均较短。  相似文献   

2.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北洼陷沙四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孤北鼻状构造带的缓坡扇三角洲砂体与滨浅湖滩坝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对指导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四段上亚段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共划分出滩坝、滨浅湖和半深湖等亚相,滩砂、坝砂、滨浅湖泥和半深湖泥等微相类型。重点论述了滩坝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沙四上亚段7个砂组的沉积微相及其砂体的展布特征。明确了各砂组砂体发育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E1f2)储层沉积微相繁杂多样,分布规律复杂,导致储层参数变化快,规律难于把握。针对此问题,研究提出按沉积微相分类讨论储层参数分布规律的方法。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第3亚段(E1f23)1—7小层沉积微相和砂体厚度的变化与展布特征不同,导致储层参数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发育较多原生补给水道沉积的1—4小层比发育较多改造补给水道沉积的5—7小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均要高。对研究区内发育的滨湖砂坝、滨湖砂滩、原生补给水道和改造补给水道微相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滨湖砂坝和滨湖砂滩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相对稳定,渗透率呈较明显的复合韵律分布模式;原生补给水道渗透率多呈正韵律分布模式;而改造补给水道渗透率多呈反韵律或复合韵律分布模式。储层物性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原生补给水道和砂坝沉积区,低值区则分布于改造补给水道和砂滩等沉积区。  相似文献   

7.
在对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储层研究过程中,发现岩心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由牵引流造成的正韵律砂体,砂体平面分布上存在多条厚度较大的砂体条带,并且存在定向物源和大量残存的补给水道,均与前人认为的滨浅湖砂坝微相特征不相符.综合研究认为阜二段三砂层组地层发育了一套外源滨浅湖沉积体系,包括3个亚相、7种微相,并在单井相、连井相、平面相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沉积体系模式,从剖面和平面2个方面描述了沉积相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二段沉积相分布与演化规律,为油气勘探寻找接替区,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沙河街组二段进行了砂层组划分与对比,进而圈定了各个时期沉积相的展布范围并总结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二段可划分为4个砂层组,各砂组依次向南逐层超覆,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洼陷周缘凸起带附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其次为河口砂坝与水下分流间湾。洼陷内部以滨浅湖滩坝为主,按其成因可分为正常砂质滩坝、砂岩-碳酸盐岩混积型滩坝以及风暴成因滩坝三类,不同类型砂坝分布规律各不相同。沙二段整体呈湖盆不断扩张、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扇三角洲分布减少而滩坝沉积规模不断扩大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综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录井及地震资料对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及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伴生关系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并且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较深水的过渡沉积环境中的滩坝砂岩与风暴岩具有良好的伴生关系,其理想的垂向层序自下而上包括6个部分:1)半深湖泥岩段;2)底部滩砂段;3)风暴岩沉积段;4)坝砂沉积段;5)顶部滩砂沉积段;6)滨浅湖泥岩段。风暴岩属于事件沉积,其在湖盆中分布较广,同时亦有较好的时间对比性,风暴-滩坝沉积模式的提出,对于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过渡区域较深水沉积环境中寻找滩坝储集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阿克库勒组阿四段发育多条条带状砂体,为塔河油田主要碎屑岩油藏之一,前人研究多认为此类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但在成因解释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因而有必要开展新研究。从研究区岩性、粒度、沉积构造、相序等方面分析,显示阿四段属于湖盆边缘滨湖—浅湖环境沉积,条带状砂体为滨浅湖砂坝成因。依靠地震储层预测成果等,在研究区识别出了3期砂坝,并在研究区西部和东部发现2个季节性朵叶体,该区域内的砂体经过后期湖浪的改造后形成滨浅湖砂滩。参考前人地层、沉积等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区发育多期次滨浅湖砂坝沉积模式,认为塔河油田东部地区阿四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控制面积变小,从而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滨浅湖环境,在滨浅湖环境内发育了多期次砂坝。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滩坝相砂岩是致密油重要产层。生产数据表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亟需明确有利储层类型及其分布的主控因素。针对凉高山组湖相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利用岩心、露头、录/测井、岩石薄片、地球化学和古地貌等资料,应用湖侵—湖退体系域划分方法及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技术,识别不同级次的层序,精细剖析层序演化过程及其控制下的储层的成因类型和有利储层分布。提出凉高山组沉积时期湖平面的升降控制了滩坝的形成与发育,滩坝主要分布于湖侵体系域。并将滨浅湖滩坝进一步划分为坝(坝主体、坝侧缘)、滩(近岸滩和远岸滩)2个微相,认为凉高山组有利储层受沉积微相控制,浅湖砂坝主体砂岩为有利储层。最后初步优选2个致密油勘探有利区,明确了滩坝相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对下步勘探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春光探区为源外成藏区,油源为东部昌吉凹陷和南部四棵树凹陷的二叠系和侏罗系,白垩系油藏主要为地层不整合油藏,包括重质稠油和中质油油藏。通过油源条件研究,确定了白垩系油藏的油源特征;通过输导体系研究,确定了不整合和断层组成的白垩系输导格架;通过沉积储层特征研究,确定了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滩坝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通过成藏期次研究,确定了白垩系油藏两期成藏,后期被断层破坏稠化的成藏期次。综合研究认为,高效的输导体系、各砂组地层尖灭线展布范围和优质储层是白垩系地层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沉积特征.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沙二段一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以及河流相沉积。通过岩心相分析进一步划分了各类沉积的亚相和微相类型。在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提出扇三角洲前缘砂、冲积扇扇中水道砂以及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最有利于油气成藏的砂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川东地区飞仙关组已钻资料,对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及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为沉积相、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从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储集条件看,鲕滩气藏多为构造圈闭气藏,保存条件良好。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藏条件的关键因素是储层与圈闭。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沉积相、成岩相、烃类运聚优势相、局部构造、钻井显示和油气测试结果等因素,对川东的北部地区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和划分,即环开江—梁平海槽外缘分布的川东碳酸盐连陆台地边缘鲕粒滩发育区、环开江—梁平海槽内缘分布区是川东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储层预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滨浅湖滩坝砂岩油藏是岩性油藏的一种重要类型。滩坝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横向变化大、储层单层厚度较薄的特点,充分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和钻井资料,研究其储层预测技术具有较大的意义。通过多年的勘探实践,胜利油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滩坝砂岩储层预测技术,主要为古沉积环境恢复技术、正演模型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基于地质目标的反演技术,在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滨浅湖滩坝砂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气勘探中存在的油水关系复杂问题,采用油气藏解剖和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对齐家—鸳鸯沟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家—鸳鸯沟地区油气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沙二段,平面上主要分布在Ⅲ号台阶上,并以断层-岩性油气藏类型居多;油气富集主要受到砂体储层是否发育、圈闭是否发育、断层侧向封闭性强弱、断裂后期活动性强弱4个因素的控制;不同层段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不同,沙二段、沙三1亚段和沙四段圈闭不发育是造成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而沙三2亚段和沙三3亚段砂体储层不发育也是造成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穆星  印兴耀  王孟勇 《石油物探》2006,45(4):351-356
济阳坳陷具有复杂多样的沉积体系和储集类型,形成了复杂的隐蔽油藏系统,储层预测是该坳陷油藏勘探的关键。为此,针对坳陷中4种类型的储集层: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洼陷带浊积砂和三角洲及前缘滑塌浊积扇、缓坡带滩坝砂、坳陷期河道砂体等,分别探讨了它们各自的预测难点,并设计了相应的综合地震地质预测技术系列,即①采用相干、地层切片、三维可视化解释、谱分解等技术对河道砂体进行浏览—精细种子点追踪解释—薄层河道砂厚度计算的河流相储层预测技术系列;②采用古地形分析、地震几何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技术进行扇体—扇体内幕—有效储层预测的陡坡带砂砾岩体描述技术系列;③采用波形分析、倾角建模反演等技术进行定区带、定砂体的洼陷带浊积砂体预测技术系列;④采用古地形、波形分析、伪熵属性、高分辨率反演等技术进行定靶区、定目标的滩坝砂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在胜利油田隐蔽油藏储层预测中,利用这些地震地质预测技术获得了良好效果,年增探明储量1×108t。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孔店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孔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特别是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孔南地区孔店组油气具有2种成藏模式:一种是构造型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即在构造高点断裂发育带形成逆牵引背斜、断鼻或断块油气藏;另一种为地层岩性型油气成藏模式,通常在斜坡区形成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或在构造高点形成断块-岩性油气藏.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总结油气成藏规律,特别是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富集条件,对于油田储量及产量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成熟探区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海洋石油》2010,30(1):8-13
胜利油田经过近40多年的勘探,按照国内外勘探程度划分的标准,其主力探区济阳坳陷目前已处于成熟勘探程度,全面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尽管济阳坳陷探井成功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但仍有50%左右的探井落空或低效。根据"失利"探井定义,从生、储、盖、圈、运、保等6种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出发,参考济阳坳陷石油地质特点和近几年的勘探经验,主要从圈闭是否有效、储层是否存在、输导体系是否发育、油气充满程度等4个方面进行失利探井地质原因分析,建立起成熟探区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方法。总结了济阳坳陷"十五"以来主要增储目标,即:砂砾岩体、浊积砂体、滩坝砂体、河道砂体等储层类型的失利地质原因。在明确上述目标类型最主要勘探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勘探攻关重点及风险规避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春  陈世加  赵继龙  陈戈  苏洲  高乔 《石油学报》2021,42(3):307-318
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发育中生界—新生界陆相含油气系统,油气资源丰富,是远源油气藏的重点勘探领域,在空间上具有"西富东贫、纵向集中、下油上气、油气并存、以气为主"的分布格局.基于岩心、钻井、孔隙度和渗透率、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对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新生界远源油气的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