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效果,以期促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模式的开展,推进社区药师参与慢性病管理。方法:分析药师参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模式的开展情况,比较药师参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前后用药不合理现象、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药师参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后,合理用药率从34.90%提升至72.80%,用药依从性从45.10%提高至83.60%,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从26.20%下降至10.80%,血压达标率从61.70%提高至93.50%,患者满意度从85.50%提高至99.70%。结论:药师参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提高签约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及满意度,增强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对于慢性病的管理能力,体现药师的自身价值。可以推进药师参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模式的开展,促进药师参与慢性病管理。  相似文献   

2.
家庭医生(中医-康复)团队是由中医全科医生为核心,加入康复治疗师的家庭医生团队模式。在该模式中,团队运行相对独立,又通过中医全科医生使得其他家庭团队间相互协作,利用中医药服务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一特点,不仅解决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工作的难题,更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签约率、社区中医药服务率,从而在家庭医生工作以及中医药服务方面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医改的方向,在推进该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居民不理解、不配合,有资格签约医生人员不足,相应的家庭医生签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实现基层家庭医生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还任重道远,加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素质、加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宣传、完善各项考核机制,是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团队辖区内签约的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实施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对照组135例实施常规的中医健康管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防治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压控制,具有增强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减少医疗经济负担及增加患者满意度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深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所辖的13个社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未签约与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以及健康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对慢性病的服务初步效果显著,提高了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与依从性,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但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以及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结论:强化家庭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签约,家庭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家庭医生的工作也要具有规范性,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社区药学服务存在种种问题,如家庭医生药学知识不全面、家庭医生团队缺乏药师、社区药学服务内容单一、社区药师不适应新的药学服务模式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药师在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地位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缺乏药学服务标准、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对策:明确药师在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地位,建立服务补偿机制和考核机制,建立社区药学服务标准,建立电子药历,健全社区药师教育培养体系,鼓励药店药师参与社区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兰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方法:于2019年8~10月采用典型调查法,选取兰州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调研地,根据地区特点结合文献编制《兰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居民调查问卷》《兰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医护人员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2名居民中已签约502名(61.8%),未签约310名(38.2%);居民未签约家庭医生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医生技术不高及服务效果不好占32.9%(102/310);家庭医生团队中全科医生占12.1%(21/174);知道转诊上级医院流程者占32.5%(163/502);居民了解家庭医生签约途径主要是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介绍占73.0%(479/656);家庭医生推行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居民就医观念不正确,对家庭医生的需求和期望不切实际占52.8%(112/212),其次是配套政策不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占42.0%(89/212)。结论:需要强化家庭医生团队综合实力,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加大宣传力度,彻底贯彻和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定制多样化签约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辖区内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向导,以辖区内老年人、慢性患者、育龄妇女、学龄儿童、精神患者、民政补助的伤残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按照宁波市政府的具体要求,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对家庭医生制服务质量的控制和追踪管理,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只有对签约居民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把控,才能进一步提高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程度,引导更多社区居民找自己熟悉的社区医生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后,更能方便群众,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是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形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象大多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患者,对于肿瘤化疗后的PICC患者一直是管理盲区,医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根据日益增加的PICC患者人群,创新了PICC家庭签约维护模式,降低了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结局,提升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居民健康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50例本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对所有社区居民实施是否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115例)与观察组(11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愿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基础上愿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分析对比两组居民身体健康情况、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护管理能力。结果:居民身体健康情况、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护管理能力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应用于社区居民健康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既可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又可提高居民的自护管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家庭医生团队2015年8月已签约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没签约本院常规管理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由村卫生站乡医作为本院家庭医生签约式的签约人,与患者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并按照相关协议开展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关联因素,初步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从而探索出符合莘庄社区特点的中医参与模式。方法对辖区居民进行追踪调查,管理实施3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辨识人数、中医药目标人群中医管理率、中医药服务知晓率及满意率均有提升。结论需要制订中医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一体化干预方案,并通过中医及全科家庭医生团队共同推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签约联合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对社区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3例高脂血症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干预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联合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一般性的随访,干预期1年。监测干预前后2组的生活行为改善和各项血脂指标、体质变化。结果家庭医生签约联合体质辨识后干预组高脂血症居民在吸烟、过量饮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方面均有所改善,与其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干预组平和体质明显增多。结论家庭医生签约联合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脂血症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值得社区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交流0~6岁儿童家庭签约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经验。方法:重庆北碚区中医院下属北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400余户0~6岁儿童家庭签约社区家庭医生,在给予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外,制定个性化服务包,提供多项服务,得到广大家长认可,有效提高签约率。结论:为0~6岁儿童家庭签约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与本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1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用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分成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实施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比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行为等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管理效果。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患者经管理后的各项指标与管理前相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改良组患者管理后的空腹血糖值、体重指数、依从性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等又明显优于对照组管理后效果,P0.05。结论: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可有效改变社区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知晓率,在血糖控制上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杭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与居民满意度,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找到提升路径。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于2019年6~8月对杭州市上城区等10个区的6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578份。分析显示,年龄大者,签约比例相对较高。患慢性病者更愿意签约,签约率为(54.69%)高于未患病者(24.45%)。就诊率最高的是中年组(81.11%),其次是老年组(74.67%)。首诊就医意向方面,105个签约居民签约后依旧没有改变在高等级医院就医的习惯。杭州市居民对预约转诊、互动随访最为满意。结论:目前杭州市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落实到位,居民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居民对医生医疗水平不信任等问题,为此各社区应加强对家庭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及家庭病床服务为载体的吞咽障碍综合管理在提高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改善吞咽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129例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系统的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对照组给予普通宣教,1年后评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及肺炎发生次数。结果:1年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显著改善,肺炎发生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及家庭病床服务为载体的吞咽障碍综合管理作为社区慢病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适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疗法》2021,(7):37-37
多方增加社会投入。鼓励有条件、有实力、有意愿的地方先行一步,灵活运用地方规划、用地﹑价格﹑保险﹑融资支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投入,提高中医临床竞争力﹐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和学科、产业集聚区。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鼓励街道社区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中医诊所无偿提供诊疗场所。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医疗惠民举措的具体体现,契约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现有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的基础上,以家庭居民为单位、签约式、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为转变,作为一种新型的个人健康管理模式,明楼家庭医生契约式的签约服务模式能让签约居民享受多方面的实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兰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及现阶段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为甘肃省其他地区更好地开展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调查法于2019年8~10月选取兰州市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业务开展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217名医护人员和866名社区就诊居民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回收居民有效问卷812份,其中已签约502人(61.8%),愿意签约主要原因是体检更方便68.9%(346/502)、看病更方便为65.3%(328/502);未签约310人(38.2%),不愿签约主要原因依次是家庭医生技术不高、服务效果不好为32.9%(102/310)、社区就诊条件不好为30.3%(94/310)。职业、是否参加医保、慢病患病情况是居民签约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服务需求排列前2的是出诊和送药服务为55.2%(448/812)、进行心理问题咨询服务为47.3%(384/812);对健康管理需求排列前二的是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为76.7%(623/812)、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占75.6%(614/812)。结论:兰州市家庭医生签约率较低,缺乏居民信任和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项目需求大,但实际提供服务项目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服务质量不高。因此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