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神经肽Y(NPY)能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在人空肠壁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NPY能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呈棕褐色;NPY能神经纤维遍布肠壁各层,位于粘膜固有层内的神经纤维在小肠腺周围交织或疏网状.NPY能神经元见于肌间及粘膜下神经丛,尤以后者为多.粘膜内也可见NPY能神经元,它们分布于小肠腺下方,紧靠粘膜肌,或位于粘膜肌内.  相似文献   

2.
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金贵  忻国妹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79-182,T030
本研究用 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5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中部分细胞分化成氮能神经细胞 ,细胞核不染色 ,胞质极少 ,呈浅蓝色 ,有的神经细胞有短小的突起。 6个月胎龄时 ,氮能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 ,核大 ,胞质少 ,染色增深 ,在外纵肌层与内环肌层之间形成肌间神经节。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肌间形成网状神经丛。同时 ,在内环肌层肌纤维之间出现氮能神经纤维分布。有的神经纤维穿过粘膜下层分布到粘膜肠腺基部。7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数目增多 ,胞质由少到多 ,染色强度增加 ,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 ,在粘膜下层有时可见有 1~ 2个氮能神经元细胞体或小的神经节分布。8~ 10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和粘膜下层氮能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呈深蓝色 ,内环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以上结果提示 :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是由胚胎早期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 ,通过细胞分化、增殖、生长发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胎小肠壁P物质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IR肽能神经的分布和发育规律。方法 苏木精伊红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 ,小肠组织形态及其神经肽的发生、分化出现明显的变化 ,其分化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依次进行。第 14周开始 ,胎儿小肠壁粘膜下层、肌层间结缔组织中偶见SP能、CGRP能神经纤维及神经元免疫反应产物 ,第 34周至 38周时反应最强 ,神经元从浅棕色到深棕色 ,神经纤维呈串珠状或点线状。从SP、CGRP免疫组织化学相邻切片上看 ,两者部分存在共存现象。结论 人胎小肠壁存在SP IR、CGRP IR肽能神经 ,粘膜下和肌间神经丛存在SP IR、CGRP IR肽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二种神经肽的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小肠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和超微切片电镜观察,研究了家兔和豚鼠小肠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家兔和豚鼠小肠壁内淋巴管起自粘膜层的中央乳糜管,向下注入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毛细淋巴管网。在小肠壁的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家兔小肠壁淋巴管检出率(70%)明显高于豚鼠的(41.3%)。于小肠壁各层内,粘膜层检出率最高(68.31%),粘膜下层次之(25.57%),肌层较少(5.33%)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GDN显色技术,在光镜水平观察了含NPY、SP和CGRP神经纤维在豚鼠回肠Peyer's集结的定位与分布。结果显示,邻近Peyer's集结的粘膜下层内有以上3种肽能神经纤维和神经元胞体分布,Peyer's集结不同区域含NPY、SP和CGRP神经纤维的定位有明显差异。在上皮下圆顶区,3种肽能神经分支均形成纤细的神经网,并向滤泡相关上皮方向延伸;滤泡间区含NPY神经多循微血管壁走行、仅少数分支定位于免疫细胞之间,而含SP和CGRP神经以非血管性纤维为主、常分布于此区的免疫活性细胞间;滤泡区内仅见少量含NPY和SP神经终末分布、未发现含CGRP神经分支。总体上,Peyer's集结内含NPY和SP神经纤维数较CGRP免疫反应纤维为多。Peyer's集结含NPY、SP和CGRP神经支配的发现,为研究神经肽调节消化道粘膜免疫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本文对Peyer's集结内这些肽能神经的起源、性质及其在胃肠粘膜局部免疫反应中可能的调节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结扎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近侧端,观察其中NPY和VIP免疫反应产物蓄积状况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皮肤中NPY,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扎神经干7d后,发现皮支的结扎近心端含有NPY和VIP;而肌支的结扎近心端只含NPY,无VIP免疫反应阳生产物。在皮肤,大量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汁腺周围,含NPY听神经纤维分小血管周围。肌肉组织中有害富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沿血管分布,但几乎  相似文献   

7.
比较5种神经元标志物在小肠肌间丛神经元中的特异性。应用新发现的神经元标志物Hu蛋白,对豚鼠肠神经系统(ENS)的小肠肌间丛神经元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研究,并与其他神经元标志物MAP-2,PGP9.5,NSE,TUJ-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u蛋白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浆中,神经元核也有较浅的染色,尤其在whole-mount上,每个神经元都清晰可见。MAP-2作为神经元标志物,也能显示完好的细胞形态,但由于粗大神经纤维的强染色,使神经元计数不准确。PGP9.5,NSE和TUJ-1对体外培养的小肠肌间丛神经元染色良好,但在whole-mount上,神经纤维强染色,无法计数分析。结果提示在豚鼠肠神经系统小肠肌间丛神经元的计数研究中,Hu蛋白是理想的神经元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病肠壁NOS阳性神经元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NOS阳性神经元与先天性巨结肠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关系。方法:对扩张段和移行段肠壁分别作全层铺片,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NOS阳性神经结构。结果:扩张肠段光镜下肠肌丛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大,节内神经元染色深数量多,沿神经节周边及神经纤维发出处排列。扫描电镜下神经元胞体较大,排列较密,发出的神经纤维较多,在各个方向上相互连接。沿肌纤维排列的神经元之间有较多的横向连接纤维,肠肌丝社会元还通过穿行于环行肌层的神经纤维和粘膜下层神经元相连接,移行段光镜下节内神经元胞浆染色较淡,深浅不一,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小,发现的纤维细且染色较淡,扫描电镜下神经元胞形较小,且大小不等,密较较小,神经元间的纤维联系及神经纤维攀附于肌纤维表面的现象均较少,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呈沿纵行肌长轴线性分布。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与NOS阳性神经元在肠壁的分布与代谢异常有关关。  相似文献   

9.
结扎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近侧端,观察其中NPY和VIP免疫反应产物蓄积状况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皮肤中NPY、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扎神经干7d后,发现皮支的结扎近心端含有NPY和VIP;而肌支的结扎近心端只含NPY,无VI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皮肤,大量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汗腺周围,含NPY的神经纤维分布在小血管周围。肌肉组织中有丰富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沿血管分布,但几乎见不到VIP阳性神经纤维。用TrueBlne(TB)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含肽能神经的起源,发现标记物给予腓肠内侧皮神经末端时,于L7和S1椎旁交感节出现TB与VIP、TB与NPY双标细胞;而支配腓肠肌的肌支只在L6、L7发现TB和NPY双标细胞而含TB的细胞与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完全不重叠。本研究证明日本猴坐骨神经的皮支和肌支中NPY和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的分布和起源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含神经肽Y(NPY)、P物质(SP)神经在扬子鳄泄殖腔壁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免疫荧光法。结果:扬子鳄泄殖腔壁内SP免疫反应(SP-IR)阳性神经纤维多见于肌层,也见于外膜、呈细线状或点线状,肌层内的SP-IR神经纤维与平滑肌纤维平行走行或构成网络状;NPY免疫反应(NPY-IR)神经纤维呈细线状,密度较稀,主要见于肌层,也近似与平滑肌纤维平行走行,免疫荧光法还证实,肌层内有散在分布的、多呈椭圆形的NPY-IR阳性神经元胞体,并见有突起与周围的神经纤维形成联系。结论:扬子鳄的泄殖腔壁也存在有SP、NPY能神经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元核心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在人胚胎小肠发育阶段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小肠壁细胞NeuN和NSE的表达、分布状况。结果:第2~4月胎龄段,NSE在人胚胎小肠肌间神经丛内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均呈强阳性表达,在黏膜下层,随着胎龄的增大,NSE阳性表达细胞和纤维数量逐渐增多,在肠腺内均有少量散在分布的NSE阳性细胞;在黏膜层的腺体和上皮组织内均有散在的NeuN阳性细胞分布,随着胎龄的增大,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在肌间神经丛,第3月龄段开始,有少量NeuN阳性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大, NeuN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在黏膜下层,未见NeuN阳性细胞分布。结论: 人胚胎小肠发育阶段,NeuN和NSE在小肠壁的阳性表达和分布不一致,均参与小肠壁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孙岚  黄威权 《解剖学杂志》1997,20(6):545-547
实验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对豚鼠胃和小肠5-羟色胺(5-HT)及5-HT受体进行双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胃底腺壁细胞,小肠的绒毛上皮细胞和小肠腺上皮细胞均呈5-HT受体阳性,5-HT阳性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于5-HT受体阳性的细胞间,一些5-HT阳性的内分泌细胞同样呈5-HT受体阳性。胃及小肠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呈5-HT阴性反应但呈5-HT受体阳性反应,肌间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呈5-HT阳性,神经元胞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化方法对7只扬子鳄胃的神经支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粘膜下层有胆碱酯酶(AChE)阳性反应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相互交织组成的神经丛,一些神经纤维穿过粘膜在基底膜附近形成次组丛,终止在腺细胞。在环行肌和纵行肌之间有丰富的AChE阳性反应神经节和神经丛。在肌层内胆碱能神经的走向与平滑肌细胞的长轴平行。肾上腺素能神经只见于肌层,神经纤维同样与平滑肌细胞长轴平行。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方法,观察扬子鳄食管颈段NOS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食管颈段的粘膜下层和肌层分布着较丰富的NOS阳性神经纤维,一些神经纤维交织成丛状,其间散在分布着NOS阳性神经元胞体.粘膜下一些NO S阳性神经丛环绕血管壁走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免疫金银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免疫活性细胞和神经在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胃、小肠、大肠和胰腺有GnRH免疫反应阳性的上皮细胞,这些细胞的顶端到达腺腔面或器官腔面,属于开放型的内分泌细胞。在胃和小肠的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和浆膜下,有GnRH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在小肠的粘膜下层和固有层,有GnRH免疫活性神经纤维。这些结果提示,GnRH对消化生理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鼠舌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NOS与AChE共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NADPH-d组化法和AChE显示法对大鼠舌内NOS阳性结构的正常分布以及NOS与AChE的共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含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舌的肌层、结缔组织、血管和味腺周围,其中NOS阳性细胞体以舌体游离段和舌根分布较多,舌尖和香体附着段次之,它们发出的神经纤维主要支配血管、腺体和肌组织.NOS和AChE双重染色表明两者分布模式一致。上述分布特征说明,NOS阳性神经元可能主要与血流调节和腺分泌有关,并参与胆碱能神经传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胎食管壁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食管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化,迁移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第4-5月龄时,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出现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并分化演变成梭形的NOS阳性神经细胞,呈条索状排列沿内环肌与外纵肌层之间迁移,有的穿过内环肌层进入粘膜下层,第6个月龄时,迁移到靶细胞附近的NOS阳性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突起伸长,在肌层和粘膜下层出现NOS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论:人胎食管NOS阳性神经元来源于胚胎早期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通过分化,迁移,生长发育形成成熟的NOS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豚鼠肠系膜淋巴结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张金山  苏慧慈 《解剖学报》1995,26(4):367-370
为了探讨神经肽调节消化道免疫功能的机制,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增强技术,于30um厚恒冷箱切片上观察了含NPY神经纤维在豚鼠肠系膜淋巴结的分布。结果显示,含NPY神经纤维呈串株样或线状,广泛分布于淋巴结合部。在门区和髓质,阳性纤维主要分布于血管壁及其周围,髓索和髓窦壁也有一些串株样粗纤维走行。皮质内呈线状含NPY神经纤维多定位于皮质深层的淋巴组织和微血管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神经纤维及髓鞘染色方法,对新生儿气管的神经支配进行了系统观察。神经进入气管后壁后,在外膜内形成神经束并分支交织成纵行的神经丛。在神经束附近或其间布有大小不等的神经节。神经分支伸入气管各层,在软骨膜内、肌内、血管和腺泡周围、以及粘膜内,分别形成一,二、三级神经丛。神经细胞为副交感神经元,主要布于气管后壁;少数散在的孤立神经细胞见于肌内及腺泡周围,但在气管前壁内未见有神经细胞存在。支配肌组织、腺泡和血管,以细的无髓神经纤维占优势,兼有部分薄的有髓神经纤维,它们彼此广泛联系。在气管后壁平滑肌和粘膜肌内的肌束间和肌束表面,有树枝样的神经末梢,其终端呈扣结状和箭头状的膨大,属于感觉性游离神经末梢;粘膜上皮细胞之间感觉性游离末梢终端亦膨大呈扣结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含神经肽Y(NPY)、P物质 (SP)神经在扬子鳄泄殖腔壁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免疫荧光法。结果 :扬子鳄泄殖腔壁内SP免疫反应 (SP IR)阳性神经纤维多见于肌层 ,也见于外膜、呈细线状或点线状 ,肌层内的SP IR神经纤维与平滑肌纤维平行走行或构成网络状 ;NPY免疫反应 (NPY IR)神经纤维呈细线状 ,密度较稀 ,主要见于肌层 ,也近似与平滑肌纤维平行走行 ,免疫荧光法还证实 ,肌层内有散在分布的、多呈椭圆形的NPY IR阳性神经元胞体 ,并见有突起与周围的神经纤维形成联系。结论 :扬子鳄的泄殖腔壁也存在有SP、NPY能神经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