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秀峰 《海峡药学》2004,16(6):78-78
本文介绍正品山药及其3种混淆品的药材性状鉴别与粉末显微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时艳 《中国药业》2012,21(10):92-92
目的 比较怀山药与广山药饮片的区别,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性状鉴定、显微鉴别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怀山药与广山药在残留栓皮颜色、质地、断面、口尝气味以及显微特征方面均有一定差异.结论 怀山药与广山药在临床入药时应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3.
黄建财 《海峡药学》2007,19(4):56-58
本方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常用中药材山药的性状、显微的特征.并将常见的山药混淆品参薯、山薯、木薯、番薯等品种的性状与显微进行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别山药真伪,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介绍山药及其伪品的饮片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结果与结论山药与参薯在外观上比较接近,但显微鉴别有明显差异,与木薯、褐苞薯蓣在外形和显微鉴别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参薯、木薯与褐苞薯蓣不能代替山药。  相似文献   

5.
肖静  朱梦军 《医药导报》2013,32(12):1641-1645
目的 建立不同栽培品种山药的拉曼光谱指纹,比较分析其差异性,为山药质控体系提供方法 学依据.方法 收集于河南、广西、广东和温州等产区不同来源山药20批次,采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在785 nm下建立不同品种山药的拉曼光谱指纹;根据相关化合物特征拉曼频率和初步指定表,初步确认山药拉曼谱峰主峰成分;运用Matlab指纹图谱分析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 和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不同品种山药的指纹差异.结果 山药的拉曼谱峰显示出了酰胺类、氨基酸类、蛋白质类、碳水化合物类等拉曼光谱特征,可以粗略判定山药中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物质;不同来源山药拉曼指纹差异显著,其中河南、广西和广东产山药相似度较高,均在0.95以上,而温州产山药相似度较低,在0.82以下;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参薯和其他3种不同种属的山药区分.结论 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把参薯与其他3种不同来源种属的山药药材进行有效的区分,可作为参薯的质控方法 .  相似文献   

6.
山药是一种常用中药,其真伪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1)无专业知识的人误种、误收、误售;(2)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乱真。所以一定要注意山药真伪的辨别。同种药材,产地不同,质量不尽相同。现就山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方面进行分析[1]。  相似文献   

7.
山药是一种常用中药,其真伪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1)无专业知识的人误种、误收、误售;(2)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乱真.所以一定要注意山药真伪的辨别.同种药材,产地不同,质量不尽相同.现就山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方面进行分析[1].  相似文献   

8.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广西尚有用薯蓣科植物参曹的干燥根茎为当地的地区习惯用药.笔者在工作中相继发现有用旋花科植物番曹的块根和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冒充山药,为防止混两,现将它们的主要鉴别特征(性状、显微)介绍如下.1.山环为曹祆科植物*琐ooscoreaoPP00ztoThunb.的干燥根茎.性状品呈圆柱状,弯曲而稍肩,长15~3k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有纵沟、纵皱纹及纺极右,根有钱棕色未除尽之栓皮,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须面白色,颗粒状,粉质,无臭,咪淡,做酸,嘴之发粘。显微鉴别:横切面结构为单子叶植…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4):3329-3333
目的:为山药药材规格等级划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与山药药材流通和临床应用等研究相关的17名专家就18份药材样品进行两轮咨询,对山药药材感官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筛选,对整体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初步确定山药药材的规格等级。结果:每轮咨询均发放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经统计学分析,受访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平均值为0.77±0.07,个人评审重现率平均值为(91.18±7.64)%,两轮咨询群体评审重现率平均值分别为(66.67±13.50)%和(65.97±14.01)%;工作年限、从业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受访专家群体评审重现率的影响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受访专家对药材样品外观形状和断面特征两个感官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满分比均>80%,平均值均>0.8;铁棍山药样品两轮整体满意度评分满分比和平均值均较高。结论:凭借感官经验评价中药材规格等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山药药材最主要的感官评价指标为外观形状和断面特征;规格初步分为铁棍山药和非铁棍山药。铁棍山药等级由高到低分为:河南沙土铁棍山药、山东沙土铁棍山药、河南垆土铁棍山药;非铁棍山药等级由高到低分为:河南怀山药、河北小白嘴山药、河北麻山药和山西长山药。  相似文献   

10.
NIR结合OPUS软件建立山药中尿囊素定量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结合OPUS软件直接测定山药中尿囊素的含量。方法:对山药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尿囊素的含量,结合OPUS软件建立NIR光谱特征值与HPLC测定的结果之间的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校正样品集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95.47,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2=95.98。结论:利用NIR技术测定山药样品中尿囊素的含量是可行的,为山药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作为山药商品药材使用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腺苷含量。结果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腺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1250%、0.0850%和0.0950%,其中褐苞薯蓣和山薯的腺苷含量高于薯蓣根茎(山药)腺苷含量(0.0946%)。种质来源于福建邵武产褐苞薯蓣、福建永春参薯、广西合浦山薯的腺苷含量为相应类群药材中腺苷含量最高,分别为0.2163%、0.2018%和0.1201%。结论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作为山药长期药用及食用是有科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鉴定同为甾体激素和抗冠心病皂苷类药物重要工业原料的穿山龙和黄山药两种药材。为穿山龙申请欧盟传统草药的注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对两种原植物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植物在原植物形态、性状鉴定、显微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对比能够很好地区别穿龙薯蓣和黄山药。  相似文献   

13.
杨莎  袁军  高必兴  杨蕾  李曦 《中国药事》2019,33(8):904-911
目的:开展四川省内大黄药材及其饮片的专项评价性抽检工作,了解四川省内大黄药材及饮片的整体用药情况,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依据法定标准进行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建立不同基原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3种不同基原大黄的区别特征和大黄共有成分,并对35批大黄样品(包括大黄药材5批次,大黄饮片24批次,酒大黄6批次)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样105批次大黄药材及其饮片,其中97批次合格,合格率92.4%;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6%;3种不同基原大黄HPLC指纹图谱区别特征明显,不同基原大黄共有峰10个,35批大黄样品和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85。结论:通过本次抽检,发现四川省内大黄药材及其饮片总体质量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提示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黄山药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黄山药的化学成分,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I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HMQC,HMBC,NOESY)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黄山药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甾体皂苷,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26-O-β-D-吡喃葡糖基-3β,26-二醇-23(S)-甲氧基-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苷(I),伪原薯蓣皂苷(pseudoprotodioscin,II),26-O-β-D-葡吡喃糖基25(R)-呋甾-Δ5,20(22)-二烯-3β,26-二羟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III)。结论 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山药皂苷C,II,III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大黄有效成分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分子吸附剂壳聚糖对大黄醇提液澄清吸附作用。方法以高分子壳聚糖为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吸附澄清,通过UV法和HPLC法测定,以获得最佳实验室工艺条件。结果在温度为70℃,pH11~12,吸附剂用量小于1.5‰,吸附时间为1.5h时,澄明度最好,但对大黄素、大黄酚等有效成分的吸附率较高,含量会降低16%~40%。结论壳聚糖作为澄清剂对大黄素等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故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壳聚糖作为大黄或含大黄、虎杖、决明子、番泻叶、茜草等制剂的澄清剂,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消渴健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镜鉴别制剂中直接以粉末入药的白术、葛根、大黄、茯苓、车前子5味中药材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栀子、土茯苓、大黄、茯苓、莱菔子、葛根6味药材的特征斑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250 mm...  相似文献   

17.
杜雪  郭美玲  刘洋  徐飞 《中国药事》2018,32(10):1354-1361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人参、白茅根、白头翁、苍术、大黄、骨碎补、苦参、龙胆、红参、肉苁蓉10种中药材及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500批中药材及饮片中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样品中镍、铬、钡3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考察,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品种8种元素测定值与来源(野外采集、基地种植与市售饮片)及产地无明显相关性。500批样本测定结果显示:铅、镉、砷、汞、铜元素总超标率分别为6.60%、25.20%、1.00%、0.00%、0.40%;元素残留量与药材品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镉元素在白头翁、苍术、骨碎补、龙胆药材中容易蓄积,而铅元素易在白头翁药材中蓄积残留,导致残留量较高。大黄、白头翁、龙胆中钡元素、镍元素、铬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汞均未超出0.2 mg·kg-1;除5批样本外,砷均未超出2 mg·kg-1;除2批样本外,铜均未超出20 mg·kg-1,表明上述10种中药材及饮片中砷、汞、铜元素残留方面的安全隐患较低。结论:有必要对中药材及饮片中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加以监管,以保证中药的品质和临床用药安全。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为中药材及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人参饮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市售人参药材及饮片的总皂苷含量,进而探讨人参饮片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5批人参药材及10批饮片中人参皂苷Rb1、Re、Rg1的含量。结果:人参药材与饮片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且炮制后人参饮片中人参皂苷含量降低。结论:人参药材炮制后其质量存在明显变化,亟需制定统一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穿山龙提取物的降血尿酸作用及醇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穿山龙降血尿酸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应用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评价穿山龙提取物的降血尿酸作用。以穿山龙中所含的薯蓣皂苷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用量4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薯蓣皂苷和血尿酸的含量均用HPLC测定。结果 穿山龙乙醇提取物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只有提取次数对穿山龙的薯蓣皂苷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穿山龙降血尿酸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止痒洗剂的质控标准。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大黄与黄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止痒洗剂中苦参碱含量。结果:TLC定性鉴别样品中大黄与黄柏,分离效果良好,斑点清晰,专属性强;HPLC测定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11%。结论:本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