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随着肥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增加,减重手术的临床应用数量逐渐升高。由于初次减重手术失败而要求修正手术的病人数量也随之增多,比例达到5%~50%[1]。肥胖与代谢病的修正手术是指初次减重手术后减重失败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再次行相同类型或改行其他类型的减重手术[2]。临床上关于肥胖与代谢病修正手术的应用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从修正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效果等方面论述当前的观点。修正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应用于减重代谢外科的现状及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减重代谢外科中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由于其独特的组成结构突破了传统腹腔镜术中视野缺乏、二维成像、镜头不稳、移动范围受限等局限,为操作空间狭小及难度较高的减重代谢手术提供了一定的解决办法。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腹腔镜减重手术主要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近年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减重代谢外科,它克服了腹腔镜辅助减重手术的诸多限制,其安全、可行,而且临床效果相似,为减重代谢外科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肥胖与代谢疾病手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因初次手术失败而要求修正手术的病例数也随之增多,因此,关于代谢手术的修正手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代谢手术的修正手术是指初次手术后减重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次行同种或改行其他代谢手术,以期达到减重或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手术~([1])。目前公开的国外文献~([2])表明,代谢与肥胖外科初次手术后修正的总体发生率为5%~50%。临床上关于修正手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进入到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快速发展期,我们在减重与代谢外科专科化发展、手术规范化培训、学术交流及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声音在国际上发出。如何做好量和质的同步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减重与代谢外科医师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绝大多数病态性肥胖患者,手术治疗至今仍然是唯一被证明有效并保持体质量丢失的办法.目前公认减重效果良好、安全可靠且应用较广泛的术式为可调节胃束带手术(AGB)、袖状胃切除术(SG)和Roux-en-Y胃旁路术(RYGB).随着减重手术需求的增加,由于初次减重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要求修正手术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多.减重失败和术后并发症是进行修正手术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系列数据说明,修正手术对于不成功的体质量和初次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是有效的治疗措施.需要根据初次减重手术的方式和结果来选择合理的修正手术.修正手术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其获益大于风险.  相似文献   

6.
肥胖是一种慢性、复杂性疾病,腹腔镜减重手术已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减重手术实施前是否需要进行术前减重一直存在争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个回顾性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减重可以显著提高减重手术效果,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研究发现,术前减重可以明显降低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储备,术前2周总体重(total weight loss,TWL)下降5%可使肝脏体积缩小25%,有利于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与复杂性,缩短手术时间,进而提高减重治疗效果。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近20余年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渐开始应用于减重及代谢外科,术前减重是减重手术加速康复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肥胖是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减重代谢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被证实可安全、有效减轻患者体重,并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的一种方式。有研究发现减重代谢手术可改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如炎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但减重代谢手术可否显著降低肥胖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对肥胖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减重代谢手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肥胖症是一种以异常或过度脂肪蓄积并威胁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疾病状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在我国高度流行并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与传统非手术治疗不同,减重代谢手术疗效确切,不易反弹,安全性好,临床获益证据充分,能够让许多肥胖症尤其是中重度肥胖症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救治,目前已经成为肥胖症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拟从减重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和围手术期多学科干预3个方面对减重代谢手术在肥胖症综合治疗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威杰 《消化外科》2013,(12):891-893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微创减重手术的发展,减重手术在近年来呈现跳跃式的发展,也发展出独立的减重外科分支。减重手术不但是病态性肥胖患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逐渐发展为代谢性手术,为难治性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减重手术的术式数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减重手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及发展,已成为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新的代谢性手术仍在不断地发展,预期对未来糖尿病的治疗会有很大的突破。减重外科的专科化发展则是减重手术蓬勃发展后的必然趋势,独立的减重外科可以专注于减重手术的服务以及质量提升,对减重及代谢手术的专业训练以及研究发展也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文明化生活方式的影响,肥胖及糖尿病将会持续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健康问题,减重外科的发展更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开展规模迅速扩大。代谢手术开展规模的快速扩大得益于其优秀的治疗效果。除了标准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以外,规范持续的术后随访指导,也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不能依从术后指导的病人,其减重效果和复胖情况与其他病人存在显著差异[1]。由于减重代谢手术的术式不断更新发展,不同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注意事项明显不同。目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探索未来减重手术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1998-2017年所收录的减重手术相关的所有SCI论文,通过对引文中平均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论文页数、引用文献数、被引次数、参与减重手术研究的国家数量、发表减重手术相关论文量排名前20名的杂志期刊、累计出现数量排名前37位的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总共检索到19 307篇减重手术相关引文。减重手术相关论文的累计发表量从2003年开始呈现指数增长。发表论文量前2名的杂志占所有已发表论文总量的33.64%。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变化揭示了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结论袖状胃切除术及减重手术缓解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机制将成为减重手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减重代谢手术通过限制食物摄入和减少营养物质吸收, 可降低体重并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Roux-en-Y胃旁路术、可调节胃束带术和胆胰分流-十二指肠转位术是目前4种主流术式。胃袖状切除联合手术、单吻合口胃旁路术、胃内球囊及内镜下减重手术等创新术式也不断涌现。目前, 减重代谢手术正迎来学科深度融合、术式优化创新、减重降糖疗效确切的发展机遇期, 必将使更多肥胖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发展迅速且术式不断改进。但术后并发症却并未因此减少,每一种新术式均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减重中心的成立均可能带来新的考验。随着我国减重代谢手术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一些远期并发症开始逐渐出现。减重代谢外科医生应更加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而只有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才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减重代谢外科通过重建胃肠道的解剖结构达到减少摄食量和营养吸收的目的,并同时产生代谢调节作用。目前,减重代谢外科存在以下几个热点研究问题: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确切机制、肥胖与肿瘤发病的关系、低体重病人行代谢手术的依据、个体化手术设计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建立临床数据库并基于此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这些问题均关系到减重代谢外科的地位及发展。在减重代谢外科蓬勃发展的时代,积极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尤其是结合了基础与临床的转化研究,对于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5.
纵观全世界减重代谢外科经典手术方式和新手术方式的布局与比例,胃袖状切除术以其日渐凸显的优势正成为最被接受和推崇的减重手术方式,其手术量甚至已超过“金标准”手术方式Roux-en-Y胃旁路术。在我国,这种趋势尤为明显。随着部分缺乏胃肠外科临床经验的医师以及更多年轻医师进入减重代谢外科,临床实践中相继出现操作相关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减重代谢外科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成为普通外科中具有创新意义和技术挑战的亚专科。空肠回肠旁路术、Roux-en-Y胃旁路术、垂直绑带胃成形术、胆胰分流及十二指肠转位术、可调节胃束带术和胃袖状切除术在减重手术发展中均曾占过主导地位,迷你胃旁路术等新型术式也在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对胃肠道及代谢生理机制认识的加深、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的应用,均为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并探讨其对肥胖患者全身各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减重代谢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予以分析。结果减重代谢手术不断更新演变,其经历了开腹和微创的治疗路径,减重效果突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但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无确切的"金标准"。减重代谢手术会影响肥胖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的变化,能治愈或改善肥胖相关的疾病。结论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微创化及精准化,虽然其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多学科讨论并充分评估,关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注重科学的营养管理,使减重代谢外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极度肥胖是指体质量指数(BMI)≥50 kg/m2的肥胖患者。此类患者不仅严重超重,并且大多合并存在严重的肥胖相关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极度肥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但传统的药物治疗等方法对其效果十分有限。减重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应该如何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存在较大争议。首先,需要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实施,尽量减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其次,需要确保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达到满意的减重和代谢综合征改善治疗目的;第三,现有临床研究证实,极度肥胖人群的手术治疗效果不如其他肥胖人群,因此,实施初次手术时应考虑到修正手术的预案。目前全球和国内的减重代谢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更新。各类手术方式因其设计原理不同,各自存在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其中胃袖状切除术(SG)开展规模最大。SG具有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但也有减重降糖效果有限,代谢综合征治疗不明显的缺点。胃旁路术(RYGB)也是当前流行的主流术式,具有减重降糖效果强,代谢改善明显的优点,但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更多等缺点。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手术(BPD-DS)具有最强的减重降糖效果,但手术最为复杂,术后并发症严重。近年来,针对上述手术的优点和缺点,减重代谢医生进行了系列改良,产生了很多新的手术方式。笔者就当前指南推荐术式及当前发展较快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根据当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分析当前的争议与思考,并就临床实践中的焦点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措施, 接受手术治疗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但疗效评价体系仍未完全统一。体质指数(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 普遍应用于代谢领域的研究, 由于其存在无法权衡脂肪分布等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故目前争议较大。近年来, 身体成分变化与代谢疾病风险的关联受到广泛关注, 减重代谢手术对身体成分变化的影响逐渐成为减重代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身体成分测量作为BMI的潜在替代指标, 其有望改善和规范减重代谢手术的疗效评价, 因此, 身体成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化也迫在眉睫。本文将回顾现有研究证据, 对身体成分测量在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以提供新的见解并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减重代谢手术作为一种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评价也日益得到业界学者的重视。以往,由于其评价指标体系不一、综合性不强,难以对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病情、不同年龄的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目前,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虽已从较为单纯的降低体重、改善肥胖合并症逐渐转向结合生活质量量表、功能评估量表实施评价,但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等社会学指标仍被忽视。因此,构建一套综合、全面的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