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阿普唑仑作为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类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因其半衰期短,抗焦虑、抗失眠效果好,毒性低等优点,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使用比较广泛。因此,该药物的滥用情况也比较普遍,中毒病例也越来越多。氟马西尼在苯二氮类药物中毒的治疗中疗效较好。本科于2015—2016年收治62例阿普唑仑中毒患者,并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氟马西尼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氟马西尼在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中毒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阿普唑仑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例阿普唑仑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成功100%。结论做好急救与护理是治疗阿普唑仑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其治疗方式多数为药物治疗。阿普唑仑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治疗失眠药物,但是它具有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停药反跳、宿醉和记忆力下降等缺点。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失眠症的一种新药物。本文通过观察思诺思与阿普唑仑对失眠症的治疗旨在明确思诺思治疗失眠症在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反弹等方面是否优于阿普唑仑。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共入选87例患者,其中女性54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普唑仑,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7.78%,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对照组予单用阿普唑仑。在治疗后第一、二、四、八、十二周两组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定疗效。结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自第四周起到治疗结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长期治疗,治疗组使用阿普唑仑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效果较好,能减少长期使用阿普唑仑的患者的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口服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经济、合理、有效,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镇静催眠药物的用药情况及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镇静催眠药物销售数量以及金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用药频度方面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最高,2011年阿普唑仑片的使用频度最高.结论 该院门诊镇静催眠药物销售金额及数量逐年上升,个别药物的使用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阿普唑仑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但引起药物依赖的病例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所遇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阿普唑仑治疗酒依赖患者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或住院已戒酒的酒依赖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喹硫平治疗组)和对照组(阿普唑仑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末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喹硫平疗效可能优于阿普唑仑,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喹硫平是治疗酒依赖患者失眠症疗效及耐受性均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阿普唑仑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但引起药物依赖的病例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所遇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6 a,4 a前因患抑郁症住当地精神病医院,服阿米替林治疗,效果不显著,而改服阿普唑仑 2.4 mg·d~(-1)治疗,一个月后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一直服阿普唑仑,1a后患者曾试图停药,但每次停药后即出现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神经衰弱选择阿普唑仑+天麻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9例,观察组(42例):阿普唑仑+天麻素;对照组(37例):阿普唑仑;对比治疗总有效率、HAMA、HAMD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等.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凸显差异(P<0.05);在HAMA、HAMD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方面,两组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神经衰弱,保守药物联合治疗过程中选择阿普唑仑+天麻素,可以成功将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加以改善,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米安色林与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5例焦虑症分为 2组 ,米安色林组 4 3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2 1例 ;年龄(39±s 13)a],予米安色林 30~ 60mg ,po ,qd ;4wk为一个疗程。阿普唑仑组 4 2例 [男性 2 3例 ,女性19例 ;年龄 (41± 12 )a],予阿普唑仑 0 .8mg ,po ,bid ;4wk为一个疗程。结果 :米安色林组有效率为77% ,阿普唑仑组 71% ,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 >0 .0 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米安色林组与阿普唑仑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米安色林与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2.
阿普唑仑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口服后是否及时显效与其溶出速率有关 ,而《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并未对其片剂规定做溶出度检查。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的正常发挥 ,控制其产品质量 ,本文对其溶出度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UV - 2 5 0 1PC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RC-智能药物溶出仪 (天津大学无线电研究所 ) ;阿普唑仑精制品 (自提 ) ;盐酸为分析纯 ;水为纯化水 ;阿普唑仑片为市售品。2 溶出条件的选择2 1溶剂的选择 阿普唑仑在水中不溶 ,故本文选用 0 1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溶剂。2 2测定…  相似文献   

13.
董文燊  林芝  瞿发林  蒋勤 《中国药师》2011,14(5):688-691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关键词检索出2000~2010年的文献,对入选合格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包括557例患者。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结束后HAMA和SAS评分比较上,西酞普兰明显优于阿普唑仑(P〈0.05),而两者临床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锥体外系反应和嗜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西酞普兰明显低于阿普唑仑(P〈0.05);在胃肠道反应和口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阿普唑仑明显低于西酞普兰(P〈0.05);两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均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良好药物,不良反应有明显不同,但在中长期治疗中西酞普兰明显优于阿普唑仑。  相似文献   

14.
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例50例,随机分为文拉法新组(26例)和阿普唑仑组(24例)。分别用文拉法新50~175mg·d-1,阿普唑仑0.8-2.4mg·d-1,治疗观察12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疗效相当,起效时间相当,文拉法新的中长期疗效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结论 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起效较快、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肖卉  ;任秀云 《中国药房》2014,(34):3189-3191
目的:调查分析喀什地区2家医院精神障碍患者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取喀什地区2家医院计算机数据库中2010-2012年有关镇静催眠药的处方,对其品种、销售金额、用量、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静催眠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2012年的增长率为23.63%;氟硝西泮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且增幅最大;使用金额分列第2、3位的为阿普唑仑、劳拉西泮;中成药中,天王补心丸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5位的为阿普唑仑、氟硝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除阿普唑仑[药物利用指数(DUI)=1.04]外其余药物DUI均<1。结论:喀什地区镇静催眠药使用较多的均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但加强管理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门诊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建华 《海峡药学》2004,16(3):112-114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精神药品用药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门诊一季度精神处方,对病人的年龄、使用科室,药品DDDs和DUI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6~50岁年龄段病人使用最多,临床科室中内科使用最多,DDDs排前3住的药物依次是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硝西泮,除阿普唑仑和苯巴比妥片外其它精神药品的DUI均≤1。结论 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张卫红 《中国药业》2012,21(1):50-52
目的 了解中医院心理、失眠专科的门诊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房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佛山市中医院2010年9月至12月心理失眠专科门诊用药数据,按用药种类、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排序前两位是阿普唑仑片、盐酸曲唑酮片;药物利用指数接近或等于1的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远大于1的有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利用指数远小于1的有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结论 心理、失眠专科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18.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医院临床药学上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获取患者血液中药物浓度数据,结合参与临床查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中毒药物,评估中毒程度,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为患者治疗和及时抢救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患者处于中毒昏迷或不配合治疗,无法了解具体药物和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挖掘艾司唑仑及阿普唑仑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风险信号,为两种药物的临床选用及使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第1季度—2023年第2季度FAERS数据库中与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相关的ADR报告,经过去重后,采用MedDRA词典对其进行统计,并获得对应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采用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信号挖掘,并统计结果。结果 共检索到以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 30 149例,其中艾司唑仑ADR 86例,阿普唑仑ADR 30 063例。艾司唑仑的ADR报告中,性别无明显差异,阿普唑仑的ADR报告中男11 244例(37.40%),女16 370例(54.45%)。ADR报告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5岁,上报最多的年份分别是2019、2020、2018、2013、2014年,主要的上报国家为美国,主要的上报人群为医师。ADR报告中,严重报告24 051例(79.77%),ADR发生时间以用药30 d内为主。两种药物ADR以精神病类、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为主,但艾司唑仑的ADR信号还提示了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0例)、阿普唑仑组(30例)和安慰剂组(30例),对照治疗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83%,阿普唑仑组53%。经χ2检验,P<0.01。帕罗西汀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等,但较阿普唑仑组为轻微。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