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专项点评某三甲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调阅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的病历,每月抽取1个病区住院患者病历,对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科室的使用率、合理使用率,并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在每月全院医师大会上进行反馈。结果:经过专项点评发现内科干部病房、心内1科、心内2科中药注射剂使用率最高占100%,小儿科合理率100%;外科中骨科中药注射剂使用率最高占96%,妇产科、眼科未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用药无指征,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最多。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干预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中医院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并分析该院骨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包括注射剂种类、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天用药频次、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数据。结果 该院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按规定疗程、规定剂量使用的较少,不合理用药率较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须慎用,尤其在溶剂选择、用药疗程、药物联合使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左文  李江  李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2193-2196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联用情况。方法:汇总某院2015年全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具体分析不合理联用的原因。结果与讨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单独使用,谨慎联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从2014年1~12月本院住院部6个科室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随机抽取500份,对用药适应症、溶媒选择、剂量、疗程、配伍禁忌及联合用药方面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本调查中共涉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10个品种,其中以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人次最多(30.6%),其次是注射用血塞通(25%),应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合理用药占20.2%,表现为适应症不符、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超疗程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我院住院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广泛,但存在适应症、溶媒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方面不合理情况,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院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与分析.方法 统计我院2014年各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量并排名,随机选取2014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及归档病历,点评并分析其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从使用数量来看,我院中药注射剂中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等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最多,其中舒血宁注射液排名第一;选取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及病历共1200张,其中515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占比42.9%,不合理应用主要包括溶剂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剂量不适宜及中西药配伍不适宜.结论 我院2014年中药注射剂应用仍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加强监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院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与分析.方法 统计我院2014年各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量并排名,随机选取2014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及归档病历,点评并分析其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从使用数量来看,我院中药注射剂中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等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最多,其中舒血宁注射液排名第一;选取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及病历共1200张,其中515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占比42.9%,不合理应用主要包括溶剂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剂量不适宜及中西药配伍不适宜.结论 我院2014年中药注射剂应用仍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加强监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梁少华  桑国优 《中国药师》2011,14(5):706-708
目的:调查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院2010年1~3月住院病历304份,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存在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和用量不当、超剂量、超疗程、超适应证用药的现象。结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用药调查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若训  张海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34-135,139
目的:调查本院住院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从2013年1~12月本院住院部8个科室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随机抽取500份,对用药适应证、溶媒选择、剂量、疗程、配伍禁忌及联合用药方面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本调查中共涉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21个品种,其中以丹红注射液应用人次最多(32.8%),其次是注射用血栓通(30.6%),应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合理用药比例占11.8%,表现为适应证不符、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超疗程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本院住院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广泛,但存在适应证、溶媒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方面不合理情况,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用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性。方法 对该院2021年脑病科收治的1 9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适应症用药、超疗程用药、溶媒选择和用量分析。结果使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共4种,其中联用共276例(13.94%),使用频次总计为2 621次,由高至低分别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心脉隆注射液;患者超疗程用药使用频次占总使用频次的2.14%,由高至低分别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心脉隆注射液;2 621频次中,与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溶媒不符合的共34频次(1.30%),由高至低分别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和心脉隆注射液;患者联合用药频次共3 806次,由高至低分别为丁苯酞软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和银杏叶胶囊。结论 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疏血通注射液选择性高,但中药注射剂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规范使用,以促进药物合理选择、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状况,为骨科疾病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0份患者病历,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对注射用药物、疗程及联合用药等统计.结果:500份病历中有348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率达69.6%;用药时间为3~15d,平均用药时间(7.8±1.4)d;分析348例病历中不合理用药有162例,不合理用药率达46.55%;中药注射剂常用药物包括红花注射液、血塞通、血栓通、红花黄色素NaCl注射液.结论: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要经过监管与培训,根据中药注射剂规定合理用药,可以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和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2009—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10 800张,从中挑选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不合理联合用药、超适应证用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溶剂使用不当等。结果:10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752张,不合理率为6.9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较多,应提倡规范用药,加强管理力度和药师用药指导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本市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1—12月门诊处方14 121张,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371张,占所审核处方的2.63%。结论:该院门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使用。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各季度抗菌药物处方1 800张,共计7 200张,对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利用Excel软件做出帕累托图,找出最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将各季度不合理处方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计2 132张,占抽查处方的29.6%。其中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剂量、疗程、频次不当,用药指征不明确和超适应证用药。从各季度分别计算,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在逐步下降。结论:需特别加强抗菌药物在用法与用量及诊断书写方面的督导。我院2012年对抗菌药物处方的干预切实有效,达到了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更加安全、合理和有效。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西药处方41767张,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归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93份占抽查总数的0.46%。其中剂量不合理18份,选药不合理26份,给药方案不合理71份,联合用药不合理63份及疗程过长15份。结论:医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用药是否合理关系着患者用药的安全,应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大力倡导和支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一道努力促进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中成药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每月200张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5.41%,其中不规范处方占52.31%,用药不适宜处方占40.77%,超常处方占6.92%;主要表现为联合、重复、遴选药物不适宜及无适应证用药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查找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医务部门针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干预,临床药师参与日常临床用药指导,以促进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莺  秦媛媛  沈夕坤  黄玉宇 《中国药房》2014,(26):2476-2479
目的:建立适用于医院风湿内科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物利用评估(DUE)标准,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DUE标准基本框架的构建,结合查阅文献和参考《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建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DUE标准,设计数据收集表收集我院风湿内科2011年10月-2012年3月10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所涉及8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不合理13例,给药疗程不合理6例,药物剂量不合理4例。结论:我院风湿内科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建立DUE标准,可促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调查2009年1~12月份门诊处方,分析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4%,其中单用一种的抗菌药物处方占76.1%,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22.9%,三联用药占1.0%。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处方占所审核处方总数的1.47%。主要反映为配伍禁忌、重复用药、选药不当、联用过多或联用不合理、选药高档或不合理、疗程过长、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医师和药师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更好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袁勇  罗昊辉  高慧 《北方药学》2011,8(2):95-9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科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2月的门诊儿科处方9600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重复用药、剂量不舍理、溶媒选择不当、配伍不合理等。结论: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探讨我院药房数字化工作模式与药师职业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阳  张策  郝堂娜 《中国药房》2010,(33):3161-3163
目的: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降低药师职业风险。方法:介绍我院药房数字化工作模式的实施情况,并对实施前(2008年)、后(2009年)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该模式在降低药师职业风险方面的作用。结果:2008、2009年统计的不合理处方数量分别为1355、789张。数字化工作模式在就诊渠道、合理用药监测、药品数量和金额管理等方面均发挥了有益作用。结论:数字化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减少风险因素而降低药师的职业风险,提高药师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医院药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