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意识是家长、学校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非理性消费与心理账户之间的联系,从心理账户的视角分析其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决策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殷志 《继续教育研究》2014,(12):109-112
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非理性特征是在全球呈强劲发展态势的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年群体产生深刻影响的突出表现。以NH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阐释非理性消费与心理账户的概念及关系,分析心理账户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潜在影响,提出相应的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通过对心理账户与非理性决策行为主题文献进行梳理,结合高职大学生实际,设计了3×6双因素情景实验来验证高职大学生心理账户的存在性。研究认为,应基于心理账户理论,从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防范高职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对"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概念解读的基础上,以NH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琪  张锐 《辽宁教育》2006,(10):12-15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理上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在作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这一概念首次在1980年由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Thalar)提出,用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1985年,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以及他的合作者特韦尔斯基(AmosTversky)正式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分析了心理账户的分类、特征以及心理账户对人们消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经济运行的规则考虑的是经济…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94):107-10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中的双自我模型、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对体育消费行为特点及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调整体育消费者的心理账户结构以扩大体育消费、规避消费风险,增加体育消费行为的确定性和改变体育消费者的消费预期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超前消费观念和滞后消费实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对他们的消费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产生一些非理性消费现象。关注大学生就业前非理性消费的状况,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学会理性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应从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及心理活动规律入手,研究投资者如何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从而探索一种经济现象与其它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行为受心理账户影响;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损失带来的痛苦会需要更多收益弥补;投资者具有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心理,为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行为。为有效改善证券市场监管,应在强制性信息披露基础上实施实质性信息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方静 《现代企业教育》2008,(12):163-164
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概念和成因入手,分析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在旅游消费中的表现,提出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下旅游者消费权益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文章论述了劳伦斯小说中的非理性心理描写的特点 ,表现形式 ,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 ,非理性心理活动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当前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消费过程中,攀比、虚荣、恋爱是影响他们非理性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制订消费计划是应对非理性消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经济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与投资行为.对心理帐户的研究,在理论意义上可以发展和完善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在实践意义上可以为企业或者政府制定消费措施提供指导.目前关于心理帐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公"消费作为政府的运行成本是看一个政府是否乱花钱,是判断政府是否清正廉洁的最好参照。本文通过非理性的财政支出、行政成本问题与政府非理性"三公"消费的现实危害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同时浅析了我国政府非理性"三公"消费乱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三公"消费合理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高消费的思潮下,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消费倾向。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中的非理性消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的消费自控能力不强,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消费诱惑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趋势加强。调查表明,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的因素众多,价格、质量等传统因素仍然主导着学生的消费,新兴商业模式正成为学生过度消费的重要推手,消费观念与消费心理也不可忽视。应该加强社会环境营造和校园环境建设,重视学生家庭和个人自身建设,促进学生理性消费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文章论述了劳伦斯小说中的非理性心理描写的特点,表现形式,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非理性心理活动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剐,我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我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我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消费白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在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通过关注高消费行为对于心理异常的影响,针对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认为有必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和提出科学的消费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在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通过关注高消费行为对于心理异常的影响,针对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认为有必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和提出科学的消费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贷作为新的消费方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但同时网贷也使部分大学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以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现象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的动因,归结出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从加强大学生自我网贷消费观教育、推动校园网贷消费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网贷消费教育功能与优化社会网贷消费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理性网贷消费教育的适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