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4Bi2O3·B2O3助熔剂对PLZT瓷料的降温效果以及BaSnO3的固溶和Ba2+的A位取代对掺Ag+的PLZT反铁电组分的改性作用,获得了中温烧结的PLZT系X7R瓷料.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ε298K=2000±100;tgδ<50×10-4;ρv>1013Ω·cm;△ε/ε298K<±10%;Eb>1.1×104kV/m;Ts=1343~1393·K  相似文献   

2.
研究BaO-PbO-Bi2O3-Nd2O3-TiO2五元系统在800~1200℃烧结中物相变化和电性能.XRD测试数据:1000℃时BaTiO3消失,主晶相为BaTi4O9、Bi4Ti3O12和Nd2Ti2O7,BaNd2Ti5O14开始出现,1100℃到1150℃,Bi4Ti3O12在XRD图上消失,BaTi4O9和Nd2Ti2O7含量逐渐减少,BaNd2TiO14逐渐增加;1200℃时,XRD图谱全部为BaNd2Ti5O14,证明该系统的主晶相BaNd2Ti5O14是由Nd2O3、TiO2对具有微波特性的BaTi4O9改性而得:铅含量增加,主晶相的a、b二晶轴缩短.调整各组分及玻璃的含量,获得ε=90±5、损耗tgδ≤3×10-4、绝缘电阻ρv≥1012Ωcm、电容量温度系数αc=0±15×10-6/℃、中温(1150℃)烧结的NPOMLC瓷料.  相似文献   

3.
锑在弱碱溶液中阳极成膜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亿良 《江西科学》1996,14(2):76-80
利用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极化时间的关系、线性电位扫描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锑在2.5×10-5mol/m3NaHCO3+2.5×10-5mol/m3Na2CO3+5.0×10-4mol/m3Na2SO4溶液中(pH=9.1,30℃)于1.2V(VS.SCE)阳极成膜3h,阳极成膜规律及膜相组成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中的阳极膜主要由Sb2O3(斜方)晶体构成,成膜规律为锑的溶解与锑氧离子SbO+的生成→锑氧化物膜的形成与增厚→氧化物膜的钝化。  相似文献   

4.
在10K~30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Ba2TiSi2O8和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个电和热释电性.Ba2TiSi2O8玻璃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达到-7.0×10-6C/m2、K,具有良好的低温热释电性.含SrTiO8结晶的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仅为-1.8×10-7C/m2·K,而且其绝对值在100K以下较快地变小,并在40K以下出现正值,它可能是由于SrTiO8结晶发生结构相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200KeV质子,400KeV和8MeV电子分别辐照YBaCuO高Tc超导材料,其影响是不同的.质子注入使零电阻温度从86.7K提高到89.8K,而剂量为2.25×1014电子/cm2的8MeV的电子辐照却使超导体的零电阴温度下降3K左右.当电子辐照剂量为1.35×1015e/cm2时,超导体变成绝缘体.用高分解电镜对400keV的电子辐照分况进行实地在线研究,发现当剂量到1.0×1026e-/cm2时,氧化物超导体中的品相出现非品化,而其原来为非品区域处处出现有序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高频感应加热法制备SrTiO3晶界层电容器半导瓷,研究了掺杂材料、掺杂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密度等对半导瓷性能结构的影响.所制备的半导瓷经二次烧结成的SrTiO3BLC,其视在介电常数Keff>3×104,损耗角正切tanδ≈10-2,绝缘电阻率ρ>1010Ω·cm.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解结晶法合成了Keggin结构杂多酸荷移跃迁盐(BEDT-TTF)8[PMo3NbW8O40].X-射线衍射测定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4.20(0)×10(-8)cm;b=43.39(0)×10(-8)cm;c=13.55(6)×10(-8)cm;β=91°;V=8.353×10(-21)cm3.该化合物具半导体性质。σr.t=3.7×10(-2)Scm(-1).EA=160meV.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其为Spin-Peierls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含水量为94.1%的非离子型乳化剂OP/n-C5H11OH/n-C9H20/H2O微乳液为介质,进行了Cu(11)-二甲酚橙OX分光光度法研究(ε=3.6×104L·mol-1·cm-1),与以水为介质(ε=5.2×103L·mol-1·cm-1)及相同含水量的乳化剂OP胶束介质(ε=1.14×104L·mol-1·cm-1)相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增加,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通过糠醛与乙酐的Perkin反应一步合成α-呋喃丙烯酸.其紫外吸收特征是:λmax(EtOH):297nm;摩尔消光系数ε:2.5×104L/mol·cm;Sandel灵敏度S:5.5×10-3μg/cm2;可有效吸收UV—B区域(280~320nm)的紫外光.1HNMR和IR测试结果表明:双键为反式构型,Jvic=15.8Hz;δC—H(面外)973cm-1,两个双键氢原子构成AB二旋系统,呋喃环中三个氢原子构成AMX三旋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Pt/Ti/SiO2/Si(100)结构衬底上沉积了高度C轴取向La改性的PbTiO3(PLT15)薄膜.研究了PLT15薄膜的电晕极化方法,用此方法同时对多个热释电敏感单元进行了极化.利用PLT15薄膜制备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薄膜厚度是2μm,真空蒸发的Ni-Cr电极面积为1.2mm×1.0mm,敏感元下的Si(100)基片用热KOH和EPW进行刻蚀.用所设计的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对PLT15薄膜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其热释电特性.测试结果表明,PLT15薄膜样品的热释电电流ip平均为2.1×10-11A,而对应的热释电系数p为2.52×10-8C·(cm2·K)-1.这类薄膜很适合制备红外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二氧化硅粒子掺杂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和纳米复合膜.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制备膜的结构微观形态和热性能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杂化膜中SiO2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可以形成分子级分散,复合膜表现出较强的吸湿性使其热分解温度较低.研究认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SiO2介电材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聚苯胺与聚乙烯醇的原位复合膜及电色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恒电位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膜(PVA-PAN).研究了单体浓度和掺杂酸的种类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光谱电化学法等对复合膜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无基体的纯聚苯胺膜相比,复合膜与ITO(铟锡氧化玻璃)电极表面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和均匀性、更好的电活性以及更快的响应.当施加电位在-0.50 V到-0.14 V之间时,复合膜呈现无色透明状态,当施加电位在+0.40-+0.90 V之间时,复合膜呈现紫色状态,可见光的吸收峰峰位产生明显的紫移.经过1 422次电位循环扫描之后,复合膜的循环伏安曲线中的峰电流强度以及可见光的吸光度分别能保持83%左右和60%左右,显示出适宜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丁基橡胶压磁复合薄膜,并研究了粉体粒径和薄膜厚度对其压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阻抗随着粉体粒径和薄膜厚度的减小而增大;阻抗变化幅度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而减小。用复合薄膜的压磁性能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将热镀锌钢板用二步法(先后浸入钼酸盐钝化液和硅烷溶液)和一步法(一次浸入加有钼酸盐钝化剂的硅烷溶液)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用XPS和AES对 2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表面分析和剥层分析,用Tafel极化曲线测量和盐雾腐蚀试验(NSS)对膜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对比。结果表明,由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与二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而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和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2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加,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15.
镀锌钢上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的组成与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在热镀锌钢板表面获得钼酸盐/硅烷复合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俄歇电子能谱剥层分析(AES)、盐雾腐蚀试验(NSS)及Tafel极化曲线等对两种复合膜的化学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单独的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相似的双层结构,内层以钼酸盐转化膜(含O、Mo、Zn、P)为主,外层以硅烷膜(含C、O、Si)为主,内外层之间及膜与锌基体之间的化学成分呈梯度变化;与单独的钼酸盐膜、硅烷膜相比,两种复合膜对腐蚀的阴极过程的抑制明显增强,自腐蚀电流减小至单层膜的1/5以下,耐蚀性显著提高;两步法制备的复合膜耐蚀性超过常规铬酸盐钝化膜,而一步法制备的复合膜的耐蚀性比由两步法制备的稍差,但仍接近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16.
将甲壳质在碱液中进行脱乙酰化反应,制得不同脱乙酰度,粘度的甲壳胺;制成的甲壳胺溶液与TEOS溶胶进行凝胶化反应,得到一种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和物理性质观测,发现反应温度、时间、体系的酸度对反应产物有影响,部分产物出现Si-O-C键;凝胶化所得膜不溶解于水。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基质,分别加入甘油、聚乙烯醇、明胶和气相二氧化硅,采用溶液共混后流延方法制备食品包装膜。分析了壳聚糖和玉米淀粉的最佳质量比以及添加剂的用量对包装膜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和玉米淀粉质量比为100:214,甘油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20%时,壳聚糖/玉米淀粉膜的综合性能较好;聚乙烯醇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60%、明胶固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10%、气态二氧化硅固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4%时,所得膜在各自系列膜中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条件逐年变差,如何有效动用低渗储层已成为油田开发的瓶颈.常规压裂增产工艺已无法满足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复合膜剂可提高油井压裂效果.对于提高老油田注水开发效率和最终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柔性压阻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柔性力敏传感器,以碳纳米粉为导电相,硅橡胶和有机树脂为绝缘相,在聚酰亚胺基底材料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柔性碳复合膜,其金属电极和引线用MEMS工艺制备。实验研究表明:在0~1MPa范围内这种碳复合膜的导电特性随正向应变发生显著变化;在0~0.7MPa范围内表现近似线性的压阻关系,并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用这种碳复合膜制备的力敏元件不受被测物体表面形状的限制,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规则和不规则曲面的挤压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研究了表调膜和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及其复合膜对彩涂钢板粘附力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酸性表面调整处理复合涂敷型铬酸盐钝化预处理技术生产高品质彩涂板是可行的。BL3复合膜膜层致密,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