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既有建筑混合隔震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既有建筑结构整体移位后可采用隔震连接技术就位。为某移位保护性建筑结构就位进行了混合隔震层设计,对所采用的叠层橡胶滑板支座及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进行了静力试验,获得其隔震性能参数,并采用SAP2000对采用混合隔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分析,与未采取隔震措施时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程采用混合隔震技术融合了两种隔震支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该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建筑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与其支墩的可靠连接,隔震支座的连接设计和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与分析尤为重要。隔震支座的连接设计可从受力计算和连接构造两个方面考虑,分析常用的方形连接板隔震支座在水平位移下的复合受力情况,考虑采用连接螺栓承担拉剪应力,抗剪锚筋承担水平剪力,接长锚筋承担轴向拉、压力的设计方法,研究隔震支座的连接设计与其支墩混凝土局部承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连接设计方法,能够有效保证隔震支座的连接性能和混凝土局部承压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乌鲁木齐市某办公楼隔震加固工程施工实例为例,对既有建筑采用隔震加固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实例中通过前期设计及施工准备、隔震支座安装、结构梁板柱加固、支撑卸荷、框架柱切割和拆除、隔震支座预埋板施工、隔震支座安装、上下支墩施工及沉降观测等实际施工过程,得出了经隔震加固后,可以实现地震作用力降低1度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一连廊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合支座连接大跨度连廊和底部结构,实现释放温度应力和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介绍了这种高位隔震方法的特点和减震原理,优化设计了隔震支座并分析了其特性,利用ANSYS程序对整体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该隔震结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该连廊结构采用组合隔震支座后,不仅可以释放温度应力,而且可以显著减小结构地震反应。该方法可供连廊式结构隔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高烈度区,相比于传统抗震结构,隔震结构拥有更优异的抗震性能。为了探究传统隔震体系、单一隔震体系以及复合隔震体系对于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连接单元模拟传统支座,橡胶隔震支座以及摩擦滑移隔震支座,建立了基于SAP2000的三个等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使用以及多种隔震支座的合理布置对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明显的提高,对于结构受到的层间剪力有着明显的削弱,结构受到地震波的加速度反应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应用隔震技术进行建设和维修加固的建筑数量显著增加,应用隔震技术能够较大程度降低高烈度地区的地震风险。通过对常见的减隔震支座进行阐述,重点探讨了隔震支座的施工要点,包括支座的安装位置、支座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支座的牢固程度等方面。针对隔震支座施工方面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的建议和措施,为隔震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俊超  白羽  赵立玖 《建筑技术》2021,52(9):1139-1141
以高烈度地区某中小学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中的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隔震和非隔震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隔震支座能满足建筑的隔震安全及经济性要求.为保证支座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可应用BIM技术对支座施工进行交底管控,施工中应确保下支墩施工质量及支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2021,51(8)
对一个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案例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分析。对比了结构计算软件中摩擦摆隔震支座单元的计算模型与实际摩擦摆隔震支座试验力学性能的差异以及带来的误差,分析了摩擦摆隔震支座隔震方案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方案在设计中的异同点。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在现有结构计算软件中得到很好的模拟;摩擦摆隔震结构能够取得和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相近的隔震效果,且不需要经过专门的隔震层刚心调整就能有效抑制隔震层的地震扭转反应;摩擦摆隔震支座的连接螺栓不会承受竖向拉力的作用,相关预埋件长度可以大大缩短,降低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9.
江南大酒店整体平移工程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房屋整体平移对于我国的城市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介绍了南京市江南大酒店整体平移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主要包括轨道梁的制作、托换结构施工、柱子切割、同步平移控制和滑移隔震的就位连接等五个方面 ,可供今后的平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昌鲁能淇水湾度假综合体为二层钢框架结构,由于使用原因需进行移位。项目场地地质情况和自然条件多变,建筑物体型复杂,移位方式多样,包含平移、转向和顶升,为提高其抗震性能就位后需隔震连接,设计难度加大。托换采用了带有转换梁的托换方式,减少了轨道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以短期沉降控制为目的,基础采用了多种桩基与天然地基的组合;移位时利用可重复使用的钢构件体系作为工具,结合场地标高进行了分次顶升;设计了移位施工过程中的抗风措施;提出了一种既有钢柱增加隔震支座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并联复合隔震结构运动微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并研究了不同加速度峰值下,给定摩擦承压比的多自由度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最大基底剪力、最大基底剪力系数、最大层间位移、层间速度、层间加速度等地震响应以及隔震层的滞回特性,并与普通抗震结构、夹层橡胶垫隔震结构、摩擦滑移结构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由于充分利用了复合隔震支座的优点,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且具有优良的滞回耗能特性。  相似文献   

12.
李圃 《福建建筑》2010,(9):24-26
隔震结构体系是区别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一种被动控制体系,通过设置隔震层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的安全。本文通过采用橡胶支座隔震技术的四川某灾后重建工程实例,运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本文同时介绍了橡胶隔震支座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并联复合隔震支座由夹层橡胶支座和摩擦滑移支座并联复合而成。复合隔震设计研究一般借助试验和软件分析来完成,如何将试验所得的参数正确的输入计算机是软件分析的关键。在复合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对试验参数模型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应用SAP2000进行复合隔震结构分析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某保护性建筑隔震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宏济堂,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进行抗震加固,隔震层采用并联复合隔震支座。对该工程采用等效侧力法和空间模型时程分析,并与叠层钢板橡胶支座隔震形式,非隔震形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实现了"大震不坏"的设防目标;同时工程造价更经济。研究工作较为充分地证明了隔震技术在该工程中的使用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摩擦承压比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隔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开展不同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下不同摩擦承压比的并联复合隔震体系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深入分析并讨论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不同摩擦承压比对基底最大剪力系数、基底最大位移、隔震层滞回特性以及并联复合隔震体系非线性性能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承压比是影响并联复合隔震体系隔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可根据摩擦承压比的不同,设计出不同参数的并联复合隔震体系,在合理的摩擦承压比取值范围内并联复合隔震体系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此外,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基底最大剪力系数与摩擦承压比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关系,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非线性特性与摩擦承压比的大小及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一幢四层摩擦摆隔震框架结构进行ABAQUS有限元模拟,将隔震前后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支座可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使上部结构整体平动的良好隔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层间隔震是在基础隔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减震技术。底框砌体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但是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通过把隔震橡胶垫放置在上部砌体与底层框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措施,依靠隔震层较大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大大削弱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由于上部砌体的刚度比隔震垫与底层框架的刚度大得多,因此可以将隔震房屋模拟成具有两个自由度的系统。分析了此类房屋的动力特性,与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相比,非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是非常小的,隔震振型控制了系统的反应,得到了用来求解此类房屋动力计算的实用方法,探讨了组合阻尼比、刚度比及质量比的变化规律。为建立实用设计方法、推广层间隔震结构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某8度设防烈度区的某混合结构进行基础隔震分析与研究,隔震层选用弹性滑板支座、铅芯橡胶支座以及天然橡胶支座三种支座组合,以期达到较好的隔震效果。分析表明:采取弹性滑板支座组合隔震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满足隔震要求,同时结构位移也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设计的特点,建立了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公式,实现了应用结构最优化设计理论设计桥梁减、隔震支座动力控制参数,使得桥梁墩、台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最小的同时满足小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保持弹性;强震作用下减、隔震支座发生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的减、隔震设计思想.通过编制的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程序,对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铁路简支梁桥中的减隔震效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8m及25m墩高的铁路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与普通球型钢支座作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水平滑动位移、竖向位移和竖向荷载变化等动力行为。研究得到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水平滑动位移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支座,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明显减小顺桥向地震作用造成的简支梁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竖向相对位移,对轨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小;双曲面球型支座能显著降低横桥向地震作用造成的支座竖向荷载变化幅值,并有效避免支座滑动面发生脱离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