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牙颜色的测量与匹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色是影响牙齿及修复体美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修复体颜色与天然牙颜色的完美匹配又是口腔修复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就天然牙颜色的分析,测量,以及计算机在活体牙的测色与配色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中国人上下颌前牙冠颜色与年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牙齿颜色的影响。方法:采用CIE1976L*a*b*和CIE1931XYZ色度参数,应用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162名年龄在20-73岁之间被测者的上下颌1944个前牙的颜色进行口内测量、分析。结果:①牙齿颜色与年龄因素有关。除b*值、x值在切、1/3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在各个部位均与年龄因素呈明显相关(P<0.05)。②L*值、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牙冠明度下降,颜色趋于偏绿,且切、中、颈部位颜色变化一致。b*值年龄呈正相关,随年龄增长,中1/3、颈1/3颜色趋于偏黄,但切1/3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牙齿颜色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规律变化,随年龄增加,明度下降,牙齿趋于偏黄、绿,但黄、蓝色相在不同的部位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天然牙颜色的测量与匹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是影响牙齿及修复体美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修复体颜色与天然牙颜色的完美匹配又是口腔修复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就天然牙颜色的分析、测量,以及计算机在活体牙的测色与配色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牙位、部位的牙体组织构成与牙体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牙位、部位牙冠颜色的差异 ,深入研究牙冠颜色的变化规律对临床修复的比色、配色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应用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我国西南地区 194 4枚前牙进行测量 ,分析了不同牙位、部位牙冠颜色的差异。1.材料和方法 :采用CIEL a b 色度参数 ,应用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出生于中国西南地区的 16 2名志愿者的上下前牙中 1/ 3、切 1/ 3与颈 1/ 3进行颜色测量。比较 3个位置之间、上颌前牙之间、下颌前牙之间、上下颌同名前牙之间以及对侧同名牙之间L 、a 、b 值的…  相似文献   

5.
影响牙齿颜色和个人满意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评价了人口统计学、行为学和口腔护理参数对牙齿颜色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对象为180名美国成人和青少年,年龄13~64岁。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上中切牙的牙齿颜色(L^*a^*b^*)。研究发现,年龄、性别、饮用如啡或茶及牙齿护理均显著影响牙齿黄度(b^*)和亮度(L^*);牙科就诊次数是预测牙齿颜色满意程度的唯一因子;个人对牙齿颜色不满意十分普遍;尽管年龄对客观测量牙齿变色情况有很大作用,但个人对牙齿颜色满意程度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斑牙患者的牙齿颜色和他们社会心理状况的相关性,从而对氟斑牙患者的美白需求趋势作出评估。方法:以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徐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氟斑牙患者336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反应症状进行评定,按年龄分组与常模组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软件CS10.34对数据进行t'检验。采用牙齿颜色认知与美白心理问卷评定被测试者对牙齿颜色的认知程度。结果:18~29岁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因子得分高于常模组(P<0.05)。30~39岁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常模组(P<0.05)。40~49岁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常模组(P<0.05)。50~60岁组患者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的氟斑牙患者对自己的牙齿颜色不满意,72.6%的被调查者认为牙齿颜色美白对他们重要。结论:氟斑牙患者的牙齿颜色与心理状况相关,大多数氟斑牙患者可能有牙齿美白需求。  相似文献   

7.
Longhurst法釉质微打磨和漂白治疗氟斑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釉质微打磨和漂白联合应用治疗氟斑牙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有氟斑牙着色的上颌前牙按中线分为两组 ,每组随机采用Longhurst釉质微打磨或Longhurst釉质微打磨后漂白 4周 ,通过比色板记录牙齿的颜色 ,并通过敏感表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牙齿和牙龈敏感程度的影响。结果 Longhurst釉质微打磨后漂白 4周的牙齿颜色比单独Longhurst釉质微打磨的牙齿颜色更白 ,这两种方法牙齿和牙龈的敏感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Longhurst釉质微打磨与漂白联合应用治疗氟斑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问题;很多研究评估了牙齿漂白的有效性.但很少有学者针对6个月后随访时牙齿变色情况进行研究。目的:研究评估用激光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牙齿漂白的有效性和6个月后牙齿变色的情况。方法和材料:将60个患者平均分为3组.用含有34%过氧化氢的二极管激光进行牙齿漂白。第一组患者进行1次激光牙齿漂白。第二组:患者进行2次激光牙齿漂白.时间间隔为1周。第三组:和第二组进行同样处理,然后每个月进行1次家庭漂白.持续3个月。评估牙齿颜色4次漂白前.漂白结束即刻.漂白后3个月,以及漂白后6个月。结果:在6个月内所有牙齿都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牙齿颜色反弹最少的是第三组,其次分别是第二组和第一组。结论:进行2次诊室激光漂白(每次间隔1周)后进行每个月1次家庭漂白,共持续3个月的方案的漂白效果更具有持久性。临床意义:相对于只用诊室漂白的治疗方案.采用过氧化氢辅助的诊室1周2次诊室激光漂白(每次间隔1周).结合3个月中每个月1次家庭漂白的联合方案,是6个月后牙齿颜色反弹最少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9.
朱莉 《广东牙病防治》1999,7(2):152-152
金属—烤瓷修复体以其色泽逼真、美观,能很好地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等优点,被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要达到与天然颜色一致,因目前尚未有一种完善的牙齿颜色的测量系统,也没有一种理想的颜色复制系统[1],其颜色的匹配一直是国内外口腔修复工作者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Croll法釉质微打磨和漂白对氟斑牙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宁  夏金星  薛昌敖 《口腔医学》2003,23(3):146-148
目的探讨Croll釉质微打磨和漂白联合应用治疗氟斑牙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有氟斑牙着色的上颌前牙按中线分为两组,随机采用Croll法釉质做打磨或Croll法釉质微打磨后漂白4周,通过比色板记录牙齿的颜色,并通过表格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牙齿敏感和牙龈刺激程度的影响。结果 Croll釉质微打磨后漂白4周的牙齿颜色比单独Croll法釉质微打磨的牙齿颜色更白(P<0.01),这两种方法牙齿敏感和牙龈刺激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roll法釉质微打磨与漂白联合应用治疗氟斑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比色对于牙科医生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牙科色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促生了新型比色板和可用于临床的比色仪,这些比色板和比色仪的出现提高了牙齿颜色测量、交流和再现的成功率,但其应用和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比色板和比色仪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影响牙齿颜色和个人满意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评价了人口统计学、行为学和口腔护理参数对牙齿颜色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对象为180名美国成人和青少年,年龄13~64岁。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上中切牙的牙齿颜色(L~*a~*b~*)。研究发现,年龄、性别、饮用咖啡或茶及牙齿护理均显著影响牙齿黄度(b~*)和亮度(L~*);牙科就诊次数是预测牙齿颜色满意程度的唯一因子;个人对牙齿颜色不满意十分普遍;尽管年龄对客观测量牙齿变色情况有很大作用,但个人对牙齿颜色满意程度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2~15岁国人儿童牙齿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光弹性实验方法,对牙齿及牙周组织受力后的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在确保牙周组织受到较均匀的机械刺激的前提下,使牙齿达到整体移动的最佳施力方法,并通过了临床实际应用,证实此方法疗效确实明显.  相似文献   

14.
牙齿漂白颜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的漂白治疗可以改善变色牙齿的颜色,这种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病人的欢迎,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生与病人均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漂白后的牙齿颜色发生了反弹现象,该文就牙齿漂白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牙齿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染色肖明振综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牙齿外源性染色(extrinsicstain)是指牙冠表面有外来的色素沉积,内源性染色(intrinsicstain)[1]是指牙齿内部或全身因素引起的牙齿颜色改变,又称牙齿...  相似文献   

16.
牙位对牙冠颜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不同的部位比较前牙牙冠之间颜色的差别,方法:采用CIE1976La.b色度参数,应用带光纤探头的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1944颗颗被测前牙的切,中,颈部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牙冠颜色与牙位 有关:(2)左右侧前牙的颜色对称;(3)上牙以上中切牙明度最大;尖牙明度最小颜色最黄且偏戏,上前牙颈1/3明度相近,上切牙间切1/3,颈1/3色相彩色相同,中1/3除上中切牙与侧切牙在a上较接近外,明度,色相均有差别;(4)下切牙明度大于上切牙,上下尖牙在颈1/3明度基本按近,上下切牙间在切1/3颜色基本接近,(5)下切牙间在中1/3,切1/3处明度相近,而在颈1/3处有差别,在中1/3,颈1/3处b值相近,在切1/3处b值有判别,结论:左右侧前牙在颜色上对称。牙 冠民牙位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金属-烤瓷联合全冠在口腔修复科的应用张壁,程祥荣,钱法汤金属-烤瓷修复是一种新兴的牙齿修复技术,它以金属为底材,在其表面接解剖层次涂布适当颜色的瓷粉,使之与天然牙齿的色调近似,并雕出近似天然牙的解剖形态,再置于烤瓷炉中高温烧制,使瓷熔结在金属上。因而...  相似文献   

18.
牙齿的微观美学指标包括形态、颜色、半透性、乳光性和荧光性、表面质感及光泽度、个性化染色着色特征等。只有进行系统全面的颜色信息获取和医技传递,才能实现修复体的个性化美学制作。牙齿的基本颜色按照颜色复杂程度准确进行分区确定,对切端颜色和半透明性信息进行个性化采集,同时定位获取牙体内部和表面的分区、分层个性化颜色信息,结合牙齿的形态学、表面质地和光泽度信息,采用口内数码影像向技师进行沟通和传递,这也成为当今牙齿个性化美学修复信息的系统化采集及传递的主要技术。本文就牙齿个性化美学修复颜色信息的获取与传递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个别牙修复,需要考虑到患者更高的美学需求。对于全牙列轻、中度变色的患者,可以首先进行牙齿漂白冶疗改善全牙列牙齿的颜色,然后再进行个别牙的冠修复。漂白治疗2~3周后牙齿颜色均一,稳定时,才可以进行修复体的比色,良好的仿真修复效果需要准确,全面的美学信息捕捉与传递。准确的比色以及规范的数码影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牙体预备前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性环境光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测量牙齿颜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固定,MI- 150光源从牙齿的唇面(切缘朝下)3点钟和12点钟上方45°入射,入射强度分别为0、50、75、100、125、150 W,在有邻牙和无邻牙时分别测量10颗离体中切牙中1/3正中点的CIE L﹡a﹡b﹡值,测量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强度和方向的入射光及邻牙存在与否对颜色测量结果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环境光源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的测色结果没有影响,临床上在牙椅外源辅助灯光下可以采用接触式测色仪直接测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