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然后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有关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评价入侵检测系统的指标和CIDF标准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对于入侵检测系统详细地讲解了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对于入侵检测技术深入讲解了误用检测技术、异常检测技术和混合检测技术;对于入侵检测性能指标详细讲解了漏报和误报、系统负荷、检测延迟时间和抗攻击能力。最后对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西安电磁兼容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所,是专业从事电子、电气产品电磁兼容检测、安全检测、能效检测、摩托车整车及其发动机检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品检测、LED灯具产品检测的综合性检测机构。检测中心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  相似文献   

3.
隶属于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苏州信息产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该检测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专业从事电子电器产品电磁兼容检测、安全检测、能效检测、RoHS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汽车零部件产品检测、电池检测和电机产品检测的综合检测机构。该检测中心通过了CNAS检测能力的审核及CMA中国计量认证的认可,所属实验室拥有CCC检测资质,是苏州地区首家内资CB实验室。该检测中心拥有一流的检测环境和先进的检测设备,试验场地15 000 m2,检测仪器达500多套,下设市场部、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检测参量为主线,综述了国内尾流光学检测近15年的发展历程。归纳了已有的连续激光散射强度检测、成像检测、脉冲回波检测和偏振检测等四大类不同的尾流光学检测方法,介绍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检测的新方法、信号处理与抗干扰技术、建立尾流特性数据库和拓展相关应用对尾流光学检测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庆扬  张青  韦岗 《移动通信》2000,24(2):41-45
本文研究了应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指出多用户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线性多用户检测和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两类 ,前者包括解相关检测、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子空间斜投影检测和相关矩阵多项式扩展检测 ,后者包括串行、并行干扰消除和判决反馈多用户检测 ,同时对各种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OpenCV库中人脸检测算法存在的检测效率低、检测人脸范围小、检测人脸不精确、检测人脸包含过多背景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检测范围广、结果精确的高效率人脸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算法对正脸、左右侧脸、仰头脸、低头脸、半遮挡脸等不同姿态的人脸图像都有较好的检测精准度和效果,且检测耗时更短。  相似文献   

7.
SMT生产线多环节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路板贴片安装生产过程中,进行多环节质量检测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返修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文章讨论了贴片生产线多个不同生产环节的各种质量缺陷、自动检测技术和统计过程控制,比较了焊膏检测、自动光学检测、在线检测和功能检测及X射线检测等各种检测技术,分析了多环节质量检测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除了常规超声、射线、磁粉、渗透等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以外,相控阵超声、TOFD、阵列涡流等检测方法也开始应用在电厂汽轮机的检测中,这些新的检测方法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拥有很多明显的优势,随着各电厂对检测要求的越来越高,这些新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电厂汽轮机部件常用的检测方法,特别详细介绍了各类新技术在汽轮机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电器产品检测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实例,分析检测过程存在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的风险因素,研究、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消除、避免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可靠风险,加强检测过程控制,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19,(3):68-72
为有效且快速地检测出网络协议中的风险性因子,设计基于网络协议自身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总体框架设计、检测电源设计、可编程缺陷控制器设计三个步骤,完成网络协议自身缺陷智能检测系统硬件设计。通过Z-Stack网络通信协议设计、自身缺陷检测节点程序设计、智能检测流程设计三个步骤,完成网络协议自身缺陷智能检测系统软件设计。模拟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网络协议自身缺陷智能检测系统后,网络协议中风险性因子检测速度、检测有效性等属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