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提高企业用能水平的一项实践活动,能效对标管理近几年在油气田逐渐得到重视,并发展成为企业节能工作考核的一项常规内容。目前,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能效对标管理经验,但是,仍存在能效对标方法缺失、对标指标体系不健全、对标指标数据库及最佳节能实践库未建立、标杆选取难度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油气田能效对标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了模块创标法。论述了模块创标法的思路,并以某采油厂抽油机井节能为例,阐述了模块创标法的建立步骤及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能效对标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管理方式,不仅能推动油气田企业查找能源利用的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改进能源利用方式,而且可以规范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形成持续提高能效水平的长效机制。以某油田机采系统的实际应用为例,探讨了能效对标在油气田企业应用中的对标方法、实施步骤及综合评价等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工作的相关建议,对其他油田开展机采系统能效对标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分析油气田开发、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CNG及矿区服务五项业务的用能特点入手,提出了建立这五项业务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建立能效对标指标的原则、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探讨了各级能效对标指标设置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按照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要求,西南油气田公司开展了天然气净化业务能效对标试点,采用"细分单元、分级对比"的方法,基本实现了克服天然气净化装置间的差异性、消除不可比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油气田上游业务能效对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并总结了天然气净化业务能效对标技术难点与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中油集团公司节能节水管理系统(E7系统)能效对标模块把科技部相关科技专题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了有形的实用系统功能,应用效果良好。为了增进能效对标系统功能理解,有效促进油气田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勘探与生产专业分公司委托,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于8月19日-20日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控制企业能耗,能效对标正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构建一个能够存储和管理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能效数据和节能实践信息,并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灵活分析的基础平台,对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精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油气田能效对标信息平台的系统构架、功能模块和应用案例,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该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原有能效数据管理手段和应用方法落后的局面,提高了节能管理工作效率,实现了油气生产能效水平的自我诊断和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CNG生产与销售业务为例,分析了CNG装置能耗现状以及重点工序能耗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与筛选,确定了能效对标指标,初步建立了CNG生产与销售业务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利用3个CNG站的现场能耗数据,通过计算求取能效指标值,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从而可为制定节能挖潜的改进措施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标管理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企业绩效管理方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辽河油田根据企业特点,先期在稠油热采系统开展重点能效对标实践活动,引导油田系统节能、促进企业在节能降耗中上水平、上台阶的重大举措,对推动节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明显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对重点领域的能效约束指标标杆值要求,A炼油企业对标行业能效领跑者和集团公司内炼油企业重点用能参数,分析用能差距,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能效提升策略。该策略制定思路分全厂用能规划、能量集成、单元强化三个层次,应用了能量三环节理论,对标分析差距,采用了多种能效提升技术,从加强节能管理、生产操作优化、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提效、公用工程优化等方面制定了多项能效提升措施,预期能够达到能效约束标杆值目标,助力企业实现降碳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能效对标网络管理平台的开发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效对标网络管理平台是能效对标体系运行的载体和手段,是西南油气田公司能效对标体系研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平台的开发语言为C#语言,开发平台为.NET平台,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力图使系统体系构架优化,系统功能设计满足能效对标体系的实际要求,达到有效支撑能效对标体系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科学、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方法。从分析茨榆坨采油厂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取得的效果出发,充分挖掘茨榆坨采油厂的节能潜力,对促进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科学、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方法。从分析金海采油厂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取得的效果出发,充分挖掘金海采油厂的节能潜力,对促进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油气田生产企业的能耗指标分为生产综合能耗指标和主要生产系统及主要耗能设备能耗指标两大类,以吐哈油田2006~2008年能耗统计数据的对标分析为实例,阐述了能耗对标分析在油气田企业节能挖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前油气田企业用能系统能效评价存在界限不清晰、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通过重点用能系统能耗构成及用能评价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现行标准,建立了一套界限清晰、用于合理表征油气田企业重点用能系统用能水平的能效指标体系,涵盖3个层级16项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并提出基于矩阵运算的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进行系统能效水平的纵向、横向对比。以塔里木油田6个站场系统为例,将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与提出的综合方法进行效果对比,验证该套指标体系及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相应系统的能效水平,并为后续节能改进措施的提出及相关节能工作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应用效果分析,发现现行标准中存在指标限值划分不细致、无法覆盖所有典型工况等问题,进而提出标准后续待修订完善的方向,以保证标准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有效促进相关节能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气田开发生产能耗水平受地质与气候条件、开采阶段等方面的影响很大,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开展产品能耗指标的对比没有实际意义,也缺乏可操作性。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可直接针对采气站、脱水站、集输气站、增压站、配气站、气田水回注站、CNG站、天然气净化厂等用能单元,根据各工艺、工序、工段的情况,设计出产品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设备指标体系框架。指标体系内容可包括产品综合能耗、产品各能种单耗、工序能源利用效率、设备效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文中依据机采系统能效对标管理基本思路,创建了对标指标体系,通过油井生产数据和能耗测试资料统计分析,确定了对标原则,优选了标杆值,与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找出差距所在,并对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指标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关措施对策。通过两年来的对标实践,在提高机采节能指标、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机采系统对标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措施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确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原则,并分析了化工企业应设立的能效对标指标体系与指标。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油田公司既是重点用能单位也是"万家"企业之一。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其主要用能系统仍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为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对重点用能系统能耗构成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标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塔里木油田的重点用能系统能效指标体系,提出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塔里木油田下属6个厂站进行能效分析与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指标体系及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合理反映该油田重点用能系统的整体能效水平,可为后续开展系统和设备的节能挖潜及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等提供依据和导向,同时为其他油气田企业开展相关能效评价工作提供借鉴,进而提升油气田生产节能的高效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以及"双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能效数据来源渠道分散、数据冗余建设、数据难以流通等诸多问题,通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对策,构建了基于不同能效元数据确权规则的多源数据融合模型和方法,实现了能效数据融合的实际应用和可行性验证,为后续构建油气生产与能效管理的融合体系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企业生产能耗巨大,为满足国家对节能在线监测的强化管理要求,构建一个油气田企业综合能耗监测的整体统一框架,实现油气田生产过程中能效数据、设备运转态势的监测和分析评价,对控制企业能耗、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阐述了油气田节能监测信息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论述了平台的技术实现路线及部署策略,讨论了专家系统在节能监测领域的应用尝试。节能监测信息平台的建立将为油气田企业开展能效管理提供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