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系列课程群构建了从基础性实验到创新性实验的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编写特色教材等措施,强化和提升学生个体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设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针对艺术设计综合基础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而系统编写的教学指导书。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共计9个实验,根据艺术设计综合基础课与专业实验课教学的相关要求,按实验基本理论、实验方法与技能、实验课题练习三环节阐述实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艺术设计实验教学规范化,使学生在创新设计与设计应用的转换中得到更有效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满足本科实践教学需要,提高学  相似文献   

3.
张宏康 《广西轻工业》2012,(4):172-172,175
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等方面探讨了《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东华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在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开放实验室和实验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北京印刷学院"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名列其中。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以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课程界限,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和课程的传统观念,围绕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的学科特色与实践要求,建立以课程群为背景的分层式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科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分别从实验室资源整合、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建立、平台管理及实验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引入现代网络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实践教学,并以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带动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以适应全面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实验室的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年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教育实践,在分析目前及今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等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和企业要求加快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希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学科建设中调整和强化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认识到工程和创新两大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形成了校内模拟与校外实战两大实践平台,成为培养两大能力的有效载体,校企结合构建新型实验实训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印刷色彩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与创新,其中包括设计系列实验及开设色彩学课程设计.色彩学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颜色特性认识、颜色测量与分析、综合性实验--设备色域的确定. 开设"颜色测量与计算"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巩固"印刷色彩学"课程所学知识,理解颜色视觉产生的机理,熟练使用各种颜色测量仪器进行颜色的测量,采用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分析、比较颜色.学生通过"印刷色彩学"实践环节的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获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9.
生物新课程突出了实验教学,对教师的实验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交互性强,突破实验仪器和设备不足等教学限制,有效地克服了课程实验手段单一、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缺乏创新、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重点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高师院校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指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与互补,增强了未来生物学教师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创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协同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马磊 《纺织导报》2021,(4):93-93
该成果构建了“两横两纵四目标一中心”的“2241”式实验教学模式,以材料类新型工科专业为基石,设计了由基础到实践、由创新到工程、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的“两横”实验内容和由基础到创新、由实践到工程、以学生知识层次架构为主的“两纵”实验内容,形成了基础、创新、实践和工程4个交叉融合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为“四目标”,讲授与启发性提问并重,引导与探究性研讨齐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有机整合,实现终身学习;师生研讨辩论,加强互动交流,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材料类新工科人才的产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的应用问题,通过积极主动地开展研究和教改实验,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过程中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广西轻工业》2018,(4):164-165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针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实践创新出发,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下设计出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学科竞赛内容,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创新设计实践,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助力白酒酿造工艺实践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酒酿造工艺实验课程教学局限性为着眼点,重点阐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在重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对白酒酿造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platform-liquor brewing process,VSETP-LBP)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构架与功能设计、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步骤和实践成果等。结果表明,VSETP-LBP扩展了白酒酿造教学的常规内容和训练方法,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良好协同。平台建设面向白酒酿造工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关技术要务的联结,将实践操作作为理论知识的深化与延伸,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该教学方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生物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轻化工程专业质量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实施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结合印染企业实际,制定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专业实验比例,开设自主性实践课程,有效落实各实习环节,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从而为企业输送真正具有专业技术和工程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体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科学实施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的关键切入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改革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绘制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建立综合教学实习体系,建设公共实验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强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9,(4):170-171
基于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备赛与参赛经验思考,针对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革,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学科竞赛结合起来,探索以"竞赛驱动+创新设计+实验实践"一体化促建、促教、促学、促用、促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3,(9):178-179
以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研究课题,对机械设计课程的认知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创新设计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基于其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实验、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使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规范化,使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有了机制保障,进而极大地彰显了学校的应用型特点.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抛锚式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转变教师一贯“教”的教学方法,创造学生独立学习,敢于探究的创新学习理念,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旨在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丰富体育课内容,创新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广西轻工业》2015,(12):180-181
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介绍独立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程管理制度、创新课程考核方法等多种方式的改革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