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精代谢与表观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酒精在体内的基本代谢过程以及代谢相关酶ADH、ALDH基因多肽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观修饰对酒精代谢过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指出在未来十年的乙醇研究中,表观遗传将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肿瘤侵袭相关基因等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叶酸作为甲基的供体参与体内甲基化与DNA合成过程,其缺乏和代谢异常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了解胶质瘤DNA甲基化与叶酸代谢,对胶质瘤的预防和治疗将产生积极作用。现就胶质瘤DNA甲基化与叶酸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酒精使用可导致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乙醛脱氢酶 2(ALDH2)与酒精相关疾病的高 患病率有关。现探讨 ALDH2 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所致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术前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氧化应激及毒性相关基因的变化。 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筛查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术前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组中,溶栓前后显示显著变化的基因有14个,其中表达显著上调的为8个,显著下调的为4个。上调的基因中,细胞生长停滞/衰老相关1个(GADD45A), 氧化和代谢应激相关1个(PRDX2), 热休克相关3个(HSPD1, DNAJB1, DNAJB2),DNA损害和修复相关1个(RAD50),及凋亡信号相关2个(TNFSF6, TRADD)。下调的基因中,细胞增殖/癌变相关1个(CCNG1),氧化和代谢应激相关个(CAT,CYP1A1),DNA损害和修复相关1个(ATM)。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溶栓术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受多种基因的调控,包括氧化代谢应激,热休克,DNA损害和修复及凋亡信号相关基因,整体上了解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调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可调节危险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多病因、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环境、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表观遗传修饰可能介导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其中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相对成熟的机制。DNA甲基化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DNA甲基化在高血压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与高血压相关的DNA甲基化影响卒中风险的潜在机制,提出DNA甲基化用于高血压诊断、治疗及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酒精(乙醇)相关性癫痫发作是指由于饮酒后诱发的癫痫复发和急性酒精戒断后出现的癫痫发作。癫痫患者中-大剂量饮酒会增加癫痫复发和猝死的风险,其可能机制是酒精影响了抗癫痫药物的代谢和导致心脏功能障碍。急性酒精戒断后癫痫发作与饮酒量、戒断速度相关,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酒精相关性癫痫发作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脑电图检查,目前对于酒精相关性癫痫发作重在早期预防,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科学的饮酒、戒酒可有效减少酒精相关性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7.
骨折的愈合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因子来调节完成的,其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已经被证实在骨代谢中发挥合成作用。有人发现在骨折局部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神经纤维明显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表达于骨组织的一种重要的感觉神经肽,虽然最初发现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但是大量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成骨细胞定向表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以增加骨密度,刺激松质骨形成。尤其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在大鼠成骨细胞上的发现,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具有直接调节骨生长的作用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也被证明是一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神经肽,有文献报道,骨折时它可以诱发损伤局部炎症细胞浸润。虽然已经认识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骨修复及骨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了。  相似文献   

8.
胶质瘤的发病可能是多基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关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表明DNA损伤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叶酸代谢基因和凋亡调控基因的多态性也可能影响胶质瘤的易感性,并在胶质瘤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上述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分析NTD小鼠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并作初步功能分析.方法 用含有1 100余个已知基因的中密度芯片比较了胚胎9.5d、10.5 d正常与同期NTD小鼠神经管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通过比较正常E9.5d与E10.5 d获得138个差异表达基因,E9.5 d-NTD获得20个差异,El0.5 d-NTD获得29个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基因功能分类包括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基因,转录与翻译调控,能量与代谢基因,热休克基因,基质与骨架蛋白等多种种类.而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分别占差异基因的25.80%(32/124),45.00%(9/20)及28.57%(8/28).结论 实验证实多类基因参与了NTD的发生、发展过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在神经管异常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该相关基因群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释NT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与阿片成瘾相关的分子互作关系及遗传因素在阿片类药物成瘾过程中的角色。 方法:提取与阿片成瘾相关的基因构建分子互作网络,寻找在成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hub结点,将其映射到代谢通路上,筛选出与成瘾相关的具有生物学和统计学意义的通路,并以此为依据从整体上预测并构建了与阿片成瘾相关的生物学通路网络。 结果:构建了与阿片成瘾相关的分子互作网络,找出了一些在网络中可能与成瘾发生过程密切相关的包括已知阿片类受体在内的46个hub结点及其关联蛋白,代谢通路中的成瘾相关的调控组分等。另外还挖掘出与阿片成瘾相关的包含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在内的20个生物学通路,进而构建了通路网络并找出其中的共有模块,为进一步挖掘与成瘾相关的信号转导信息提供依据。 结论:阿片成瘾过程是多种遗传因子在多水平上共同发生适应性变化引起的一种综合效应,并涉及了多个代谢及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酒精依赖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酒精依赖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与酒精依赖相关的CYP2E1基因多态性以及与CYP2E1相关的酒精性疾病,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年里,表观遗传学有了飞速发展,一些复杂性疾病与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这4个表观遗传过程相关。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表观遗传学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脑膜瘤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研究发现脑膜瘤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脑膜瘤的研究应从多基因水平考虑,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肿瘤基因改变的方法,在脑膜瘤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一些基因的遗传多态与脑膜瘤发生有一定联系。本文就有关DNA损伤修复基因、叶酸代谢基因、药物代谢基因、细胞凋亡基因等基因多态性与脑膜瘤易感性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几年里,表观遗传学有了飞速发展,一些复杂性疾病与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这4个表观遗传过程相关。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表观遗传学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晨  禹顺英  谢斌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3):175-176,188
叶酸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如核酸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等。来自中国和荷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母孕期叶酸摄入减少是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叶酸摄入过少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后者作为神经毒性物质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日益明显,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为DNA甲基化提供了甲基基团,  相似文献   

16.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具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外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COMT具有基因多态性,不同的基因型显示不同的COMT活性,在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相关的疾病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OM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氯氮平导致的代谢异常日益受到重视。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代谢异常可能与相关基因有关,这些基因的表达导致了代谢与能量平衡途径、神经信号途径、免疫功能途径的异常。本文对氯氮平导致代谢异常相关基因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遗传学研究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几年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改变会影响到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造成相关神经递质或神经细胞活性的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为精神分裂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由Hcy代谢相关底物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L-homocysteine,SAH)依赖性的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催化,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多项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可能通过调节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循环(methionine-homocysteine cycle,M-H cycle)调控DNA甲基化状态,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损伤后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的增殖和转移、脂质代谢等病理过程,从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正>表观遗传(epigenetic)是指在基因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可遗传的表型变化,而且这种改变在个体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遗传并具有可逆潜能。表观遗传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等。表观遗传参与大脑分化与发育,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参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成瘾、孤独症等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