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情况。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收集的160名患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4h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组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PNN50、SDANN、RMSSD均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最小心率也均较血糖正常对照组偏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早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关注心率变异指标,了解有无心率变异性异常,及早发现糖尿病伴心率变异性异常患者。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测定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TF、LF、HF、LF/HF和24h平均心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24h动态心电图对87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进行研究,并观察心率变异性变化趋势,估计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病情严重性、预后及猝死的可能性.方法 使用美国世纪3000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记录、测量和分析.结论 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症组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指标,对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性、预后及猝死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对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患者35例及对照组43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比正常人明显减低,合并心肌缺血比没有合并心肌缺血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仅rMSSD、PNN50减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植物神经损害,心率变异性减低,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有关。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对心血管自主神经损害较没有合并心肌缺血者重。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对149名2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血生化、肌电图及心率变异性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结果DPN发生率为52.35%(78/149);DPN组与非DPN组比,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高(P〈0.05);Logit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总胆固醇与DPN独立相关(P〈0.05);DPN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低于非DPN组,其中24小时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中每5分钟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年龄、长期高血糖及高血脂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常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自主神经功能损伤与心率震荡现象(HRT)之间的关系。方法分为室速组,频发室早组,偶发室早组,对照组4组,分别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出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震荡(HRT)的各项指标,对各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偶发室早组、频发室早组、室速组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SDNN,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频发室早组、室速组患者TS值低于偶发组(p〈0.05);在灵敏度、特异度方面,TO、TS高于SDNN,TS高于TO。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时,交感神经活性提高,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心率震荡对其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分析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微白蛋白尿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率变异性(HRV)频率分析技术,对46例糖尿病患者及31例正常对照者测定了HRV,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UAE)阶段,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参数均为降低,其中伴微白蛋白尿组(DMB)较正常蛋白尿组(DMA)HRV各项参数降低更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7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组,单纯高血压病组(n=49)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n=28),采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及HRV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代谢及HRV指标特点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夜间心率、HRV时域参数及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RV明显减低,且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者窦性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分析,探讨其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PVS)的糖尿病者15例(A组),有PVS的健康人15例(B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HRV各时域指标,计算HRT两参数(TO、TS),比较两组间差别。结果A组TO值高于B组,稿值低于B组,A组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小于B组。结论HRV与HRT均可作为反映糖尿病者自主神经受损指标,但HRT敏感性优于HRV。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雷米普利(rami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正常对照组(健康查体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服雷米普利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值均显著异常,经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同时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雷米普利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无冠心病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TP、LF、HF),进行心率变异性变化的参数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指标SDNN、RMSSD、PNN50、TP、LF、HF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均明显减低,反映自主神经调节心脏平衡的功能减低,易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王素平 《心电学杂志》2011,30(4):314-31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时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采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指标,检测PTSD老年患者(A组,n=32)的HRV参数并与同年龄创伤后未发生PTSD者(B组,n=30)以及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对照组,n=8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SDNN、SDANN、SDNN Index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夜间HRV各项参数与白天比较,SDNN Index [(33.32±22.38)ms、(28.05±19.0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48.00±26.55)ms、(43.18±19.91)ms]、rMSSD[(29.18±14.79)ms、(28.00±14.56)ms]、PNN50[(7.81±2.37)ms、(7.57±2.78)ms]及SDANN[(30.18±18.10 )ms、(29.77±12.9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TSD可引起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张力异常及调节功能失衡,这种损害以夜间明显.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重视PTSD的发生及其对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患病情况及其特点,比较Ewing试验及心率变异性(HRV)两种常用评价方法对诊断CAN的差异。方法以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4家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其中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7±1)岁。以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1名,女19名,平均年龄为(45±2)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Ewing试验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HRV指标以诊断CAN,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Ewing试验显示糖尿病组CAN阳性率[22.2%(20/90)]高于对照组[7.5%(3/40),X2=4.12,P〈0.05];糖尿病组Ewing试验总评分(92.5分)高于对照组(7.0分,Z=-3.72,P〈0.01),Ewing试验各指标(Valsalva指数、深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变化及血压差)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9、-2.23、-1.99、-2.36,均P〈0.05)。(2)HRV分析显示糖尿病组CAN阳性率[34.4%(31/90)]高于对照组[12.5%(5/40),X2=6.66,P〈0.05];糖尿病组HRV中反映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问期(N—N)的标准差、连续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及低频功率]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2.24、6.48,均P〈0.05),而代表交感神经功能的指标(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相邻R—R间期差异≥50ms的百分数、高频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7、0.15、1.40,均P〉0.05)。结论Ewing试验和HRV检测均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CAN阳性率较高,且以副交感神经损害为主;HRV检测较Ewing试验的CAN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相应的心肌缺血情况,探讨病变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立卧位30/15比值、深呼吸,12,率差、Valsalva动作反应指数、立卧位收缩压差)评分值,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正常组)和DCAN早期组、确诊组、严重组4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心率、ST-T变化。结果:正常组无痛性ST段压低发生率为10.2%,DCAN早期组为12.1%,DCAN确诊组为23.8%,DCAN严重组达31.3%;无DCAN患者心肌缺血主要发生在上午,有DCAN者则弥散到全天;DCAN越严重,DCG中最快心率值越低(P〈0.05),心率变异越小(P〈0.01)。结论:随DCAN严重性增加,心率变异减小,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DCG是较好的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 DC和 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 [(11.99±4.93)ms 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 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 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 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 DC 与 SDNN、rMSSD和 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 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拟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纤维化和长时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45例正常对照组(A组),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B组,45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作为C组。酶联免疫法检测TNF-α和Hs-CRP水平,超声心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检测心肌纤维化,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HRV时域指标。结果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HRV时域分析较对照组下降(p0.05)。TNF-α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受高糖、高血压和肥胖等因素的作用,导致TNF-α和Hs-CRP水平升高,心室肌纤维化,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分布于心脏组织的自主神经紊乱,HRV降低。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且经常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本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SMI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在我院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个月内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7名无冠心病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4例为SMI患者;123例为无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并在其中随机选37例为对照组。结果SMI的发生率为21.6%;SMI组除24小时平均心率高于无心肌缺血组外。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中:总体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标准差均值、差值的均方根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较均明显下降。结论心率变异性减低与2型糖尿病合并SMI明显相关,而心率变异性减低作为评价心脏神经自主病变的早期信号,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SMI的发病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或可作为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SMI筛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将7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SAS分为:EH组(无合并OSAS)37例及EH+OSAS组(合并OSAS)34例.比较EH组及EH+OSAS两组之间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血氧水平、HRV频域指标(SDNN、SDANN、PNN50)与时域指标(低频谱、高频谱、LF/HF)的差异.结果 与EH组相比,EH+OSAS组的夜间平均血氧及最低血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AHI则明显升高(P<0.05).SDNN、SDANN及PNN50三个时域指标EH+OSAS组均高于EH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H组相比,EH+OSAS组LF明显增加(1823.3±265.4比1278.5±239.7,P<0.05)、HF降低(503.2±163.7比783.6±101.5,P<0.05)、LF/HF显著增加(4.1±2.2比2.3±2.5,P<0.01).结论 OSAS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中频域指标受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差异,探讨自主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动态心电图的基础上测量分析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24h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LF;HF;LF/HF)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差异有显著性。结果: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SDNN显著增高(172.0±44.95:126.2±19.87,P〈0.05)其余指标LF;HF;LF/HF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着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可能是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