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石榴皮多酚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石榴皮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起关键作用的成分,采用3个脂质过氧化研究体系,即卵黄体系、低密度脂蛋白体系和大鼠肝脏匀浆体系,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标准品和鞣花酸标准品对体外金属离子诱导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安石榴苷,鞣花酸和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均能有效抑制体外金属离子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安石榴苷>鞣花酸>石榴皮多酚纯化物>茶多酚,说明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抗脂质过氧化的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2.
石榴皮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含有丰富的多酚,在食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纯化、检测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介绍石榴皮中最重要的两种多酚——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对安石榴苷的水解、鞣花酸的提取及制备等进行详细阐述;并以大白鼠为模型,阐明安石榴苷体内代谢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3.
RP-HPLC法测定石榴汁中的4种多酚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石榴汁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rcusEP-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TF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没食子酸的检测波长254nm,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检测波长377nm。结果: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分别在0.020~0.320μg,0.038~0.608μg,0.074~1.184μg,0.039~0.62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5%、96.21%、95.30%、98.14%。结论:本方法精密可靠,可作为石榴汁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4种多酚成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L-02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施物,继续培养48 h,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受施物对脂变L-02肝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脂变L-02肝细胞mRNA表达,且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抑制作用最强;表明石榴皮多酚降肝细胞总胆固醇作用是通过降低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口法优化乙醇回流提取石榴皮中3种酚酸——安石榴林、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并使3种成分产率达到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田口法优化显著影响石榴皮提取的因素,包括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粒径和提取次数。结果表明,优化后取得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粒径和提取次数分别为20%、70℃、2 h、50︰1(mL/g)、0.125 mm和提取2次。在这些最佳条件下,从1 g干燥的石榴皮粉末中可获得17.89±0.27 mg安石榴林、498.66±2.13 mg安石榴苷、7.30±0.05 mg鞣花酸,与预测值17.94 mg安石榴林、497.44 mg安石榴苷、7.26 mg鞣花酸符合。因此,达到利用田口法使安石榴林、安石榴苷和鞣花酸3种成分产率最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研究表明,石榴皮多酚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安石榴苷和鞣花酸作为其主要成分也分别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石榴皮多酚、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石榴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物,继续培养48 h,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和脂滴堆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紫外分光-速率法检测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成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同时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其中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效果最佳。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降低肝细胞内总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相似文献   

8.
《饮料工业》2013,(10):2-2
据sciencedirect数据库消息,2013年8月土耳其研究人员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杂志刊登一项多酚成分对美拉德模型中呋喃、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及储藏过程中总呋喃含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葡萄糖-甘氨酸及果糖-天冬酰胺体系作为美拉德反应模型,分别研究咖啡酸、绿原酸、ECE(欧洲蔓越莓多酚提取物)、鞣花酸、表儿茶酸、橄榄苦苷、PPE(石榴皮多酚提取物)、OMWWE(橄榄多酚提取物)、安石榴苷、对羟苯基乙醇对美拉德模型及饼干焙烤过程中呋喃、丙烯酰胺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石榴皮多酚对成人肝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对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基因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以石榴皮多酚纯化物(PPPs)、安石榴苷(PC)和石榴鞣花酸(EA)为受试物,以体外培养成人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滴变化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分析对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关键基因HMGCR m RNA、SE m RNA及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 m RNA及其上游基因SREBP-2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皮多酚三种受试物均能减少细胞内脂滴的形成,以石榴鞣花酸效果最好;与模型组相比较,石榴皮多酚各处理组均可极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石榴皮多酚三种受试物均可使胆固醇合成关键酶HMGCR和SE基因表达调控至较低水平,对LDLR基因和SREBP-2基因表达则有明显的上调作用。石榴皮多酚及其主要成分(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降低肝细胞胆固醇及降脂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基因表达,上调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的纯化技术以及对石榴皮多酚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表征。方法:选用国产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所得的石榴皮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吸附动力学特征。采用4种常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对纯化的石榴皮多酚进行活性表征。结果:大孔吸附树脂D160和XRD-6使石榴皮多酚粗提物中多酚纯度由35.05%提高到87.81%,其中,安石榴苷的纯度由原来的21.25%提高到73.96%。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抗氧化活性与石榴皮提取物中多酚的纯度,尤其是安石榴苷的纯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应用于石榴皮多酚的分离纯化;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起抗氧化活性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1.
火龙果皮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及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孔树脂对原花青素粗品进行分离纯化。比较了AB-8、DM130、ADS-17三种大孔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吸附和解吸能力,选择AB-8型大孔树脂为吸附树脂。对AB-8大孔树脂吸附解吸条件进行优化,探讨上样流速、解吸流速和解吸剂体积分数3 个因素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提纯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流速2 mL/min、解吸流速1 mL/min、解吸剂体积分数50%。通过花青素反应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证实该提取物中含有的原花青素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和二聚体,且原花青素纯度为96.65%。  相似文献   

12.
董琦  高珊  曹龙奎 《食品科学》2015,36(22):131-136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桦褐孔菌多酚进行纯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r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技术对桦褐孔菌多酚纯化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101树脂不仅静态吸附量、吸附率最大,且解吸性能优良,适合分离纯化桦褐孔菌多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1.0 mg/mL、上样流速1.0 mL/min、洗脱液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0 mL/min,在此条件下,其纯度由16.52%提高到了49.77%;根据HPLC-ESI-MS检测分析结果推测桦褐孔菌多酚中含有9 种物质,分别为无色花色素、花旗松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仙茅苷、像黄素-3-O-己糖苷、7-木糖苷儿茶酚、雪胆素乙、桔皮素、儿茶素、芦丁。  相似文献   

13.
大孔树脂纯化苦菜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苦菜多酚的吸附特性、工艺条件,分析了苦菜多酚粗品、纯品的组成。分别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静态吸附等温曲线(Langmuir和Freundich等温吸附方程)、动态吸附试验,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用于苦菜多酚分离的最佳树脂,并系统研究最佳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吸附性能和最优洗脱参数。结果表明:NKA-9型大孔树脂为分离苦菜多酚类组分的最佳树脂,其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样液总酚浓度0.5mg/mL,上样流速3BV/h,pH 5的50%乙醇以1BV/h流速进行洗脱,该纯化条件下所得苦菜多酚含量为72.38%,较纯化前提高了4.92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组成,结果显示苦菜多酚主要成分为卢丁、绿原酸、咖啡酸、芹菜素、原儿茶素,经NKA-9型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芹菜素达8.53mg/g,较粗品提高了20.16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乳化法制备明胶微球,利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形态表征,研究了明胶微球对不同种类多酚的吸附及解吸附作用,考察了明胶微球的重复使用率。结果表明:在pH 3.5、35 ℃条件下吸附120 min时,明胶微球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安石榴苷和原花青素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作用,而对绿原酸吸附能力弱。用蒸馏水80 ℃处理120 min,微球上吸附的多酚可较好地解吸附。当微球多酚质量比为5∶1时,除绿原酸外,其他多酚的吸附率约54%~78%、单位明胶微球多酚吸附值约107~156 μg/mg、解吸率约60%~75%。明胶微球重复利用5 次后对EGCG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仍然可达55%以上,但重复利用8 次后微球吸附性能急剧下降。因此,明胶微球在食品中多酚的去除和回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诃子多酚的纯化及其油脂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诃子为原料,考察7种大孔树脂柱纯化对诃子多酚的纯化效果,AB-8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柱条件为:流速3.0BV/h,pH6.0,柱溶液质量浓度<2.0mg/mL,80%乙醇洗脱剂,解吸速度为2.0BV/h,洗脱剂用量3.0BV,最佳柱条件下制得的诃子多酚含量为78.4%。诃子多酚对猪油和菜籽油的抗氧化及与柠檬酸复配协同增效作用实验表明:诃子多酚可显著降低猪油和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当复配物中诃子精多酚与柠檬酸组成为4:1,复配物加入量为0.04%时,油脂抗氧化作用最佳,诃子多酚及与柠檬酸复配物具有良好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梨果实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北方11 个主栽梨品种黄冠、绿宝石、雪梨、鸭梨、丰水、南水、圆黄、黄金、华山、五九香和早酥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皮、果心和果肉中可溶性酚的含量,并对酚类物质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通过分别测定果皮、果肉、果心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其所含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梨果心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皮,果肉最低;2)在果心和果皮中均检测出熊果苷、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表儿茶素、香豆酸和芦丁8 种酚类物质,而在果肉中检测出熊果苷、没食子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和芦丁5 种物质;3)熊果苷、绿原酸和表儿茶素都为果肉和果皮的主要酚类物质,果肉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于熊果苷,果皮则反之,果心所含酚类物质以绿原酸和熊果苷为主,且绿原酸的含量高于熊果苷;4)果皮、果肉、果心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的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间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酚类物质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鞣花单宁和鞣花酸是广泛分布于多种蔬菜、水果和坚果中的多酚类抗氧化剂,其在胃肠道的吸收较差,生物利用率较低,但部分会被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转化为更易吸收的尿石素类代谢产物。因此,人们推测这些代谢产物可能为鞣花单宁及鞣花酸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最终物质基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尿石素化学性质和抗氧化、抗炎、抗癌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富含鞣花单宁及鞣花酸类食品的科学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疆红肉苹果为原料,在超声辅助提取红肉苹果多酚的基础上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多酚提取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化后多酚的组成,并以VC为对照采用体外试验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5种大孔树脂中NKA-Ⅱ树脂对新疆红肉苹果多酚的吸附和解析效果最好,其静态吸附与解析平衡时间分别为6和10 h;动态吸附和解析试验的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为0.8 mg/mL,上样流速为4.0 BV/h,上样体积为3.5 BV,洗脱液乙醇的浓度为75%;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新疆红肉苹果多酚的纯度由原来的35%提高至8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纯化后的新疆红肉苹果多酚主要含有10种单酚类物质,其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123.15 μg/mL),其次是槲皮苷和原花青素B2(25.28、21.96 μ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均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达到93.99%(0.1 mg/mL)、99%(0.8 mg/mL)、98%(0.4 mg/mL),并且对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红肉苹果多酚的抗癌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月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6,37(16):36-42
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栽培菊苣籽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1(mL/g)、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温度65 ℃、微波功率400 W、超声功率50 W、提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栽培菊苣籽中黄酮的含量为93.23 mg/g。通过动态纯化的方式确定AB-8大孔树脂纯化菊苣籽总黄酮的条件为:上样液pH 4、上样液和洗脱液流速2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菊苣籽总黄酮主要是由绿原酸和洋蓟素两种化合物构成。离线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HPLC法显示,洋蓟素比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者对游离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4.11%和6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