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华卉  陈祎玮  金万勤  徐南平 《化工学报》2007,58(8):2056-2061
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在Pt电极表面组装了不同层数的普鲁士蓝(PB)膜,得到了PB修饰的Pt电极。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膜的形貌及光学特性,并且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量膜修饰的Pt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自组装技术可以制备出可控厚度的纳米尺度的PB膜修饰电极,膜的紫外吸收峰强度与组装层数符合线性关系,膜的组成同时含有可溶和不溶性PB,且循环伏安法所得到的峰电流正比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以及PB的本体浓度,修饰电极具有好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王璐 《广东化工》2012,39(11):127-128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LB膜的起源和发展;然后详细介绍了LB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对成膜材料、铺展溶剂、亚相的要求及影响因素都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LB膜修饰电极在光电催化、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SnO2电极的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SnO_2电极在Fe(CN)_6~(3-/4-)溶液中的阻抗性能,用单纯形法求出了等效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值,计算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_s。从分析SnO_2电极修饰不同层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的界面阻抗和电极反应的动力学性能,表明与在固相中研究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的阻抗性能明显不同,在Fe(CN)_6~(3-/4-)溶液中表现了电活性分子修饰电极的界面阻抗行为,进一步证实了修饰在SnO_2电极上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在Fe(CN)_6~(3-/4-)的氧化还原电极反应过程中,起电荷传递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POAP为导电聚合物,制得了POAP修饰的铂电极,并研究了在POAP修饰铂电极上银的电沉积。同时用循环伏安,XPS和SES对膜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pH≤3时,铂电极上可形成一层导电聚合物(POAP)膜且表现出电活性。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银离子是一种敏感型电极。  相似文献   

5.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金微粒修饰的金刚石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得到的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查了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有显著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其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呈现吸附控制的电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将L-半胱氨酸(L-Cys)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成L-Cys/Au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研究了葡萄糖在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实验表明,该膜对葡萄糖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聚(3,4-乙撑二氧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简称为PEDT的导电机理,性质特点,应用前景及单体EDT的合成情况.通过聚苯乙烯磺酸(简称为PSS)掺杂,解决了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加工问题,所得PEDT\PSS膜具有电导率高,很好的抗水解性和光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在110~200度的高温下能耐1000h,其膜电导率几乎不变),已在固体电解电容器、抗静电涂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等方面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电活性分子——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了薄膜CdSe电极,在单色光650nm光照下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修饰的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指出经多层L-B膜修饰后,薄膜CdSe电极的,I-V性能和光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用界面能级关系讨论了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在光照的CdSe薄膜/Fe(CN)_6~(4-)溶液界面起传递电荷的中介作用,加速了界面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铋膜/十二烷基硫酸钠/三维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铅离子的电化学测定方法。比较了不同材料修饰时电极性能的差异,探讨了溶液p H值、铋膜厚度、沉积电势、沉积时间等因素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电极检测铅离子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且该电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现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将碳纳米管用Nafion膜分散后固定在玻碳电极表层,再用电化学方法将金纳米粒子沉积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制备修饰电极。并以对乙酰氨基酚为电子媒介体,共同构建新型的葡萄糖酶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起到了很好的电子传递媒介体作用,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增强,而且碳纳米管和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能保持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活性,电催化活性高,对葡萄糖的响应有明显的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1.
The oxidative chemical polymerization of 3, 4‐ethylenedioxythiophene (EDOT) was condu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styrene sulfonate) (PSS) as the doping agent, sodium supersulphate (Na2S2O8) and ferric sulphate(Fe2(SO4)3) as the compound oxidant and deionized water as the solvent. In order to remove sodium ion (Na+), ferric ion (Fe3+), and sulfate ion (SO42?), certain amount of ion exchanger was added after 24 h, the dark blue poly(3, 4‐ethylenedioxythiophene) (PEDT)/PSS solution was obtain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EDOT and PSS,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EDOT and the compound oxidant, different stirring rates on the morphology, and surface resistivity wer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pH value of the PEDT/PSS solution, the coating thickness, and soak time on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was investigated. Recipe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and the PEDT/PSS solution was obtained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hich has relatively low in surface resistance, good water tolerance, and light transmittance.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2  相似文献   

12.
由丙二酸二乙酯经亚硝化、还原制备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再与4-溴甲基喹啉-2-酮经缩合得2-(4-氯苯甲酰胺基)-3-(1,2-二氢-2-氧代-4-喹啉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在碱催化下水解、脱羧制得抗溃疡药物瑞巴匹特(1)。对瑞巴匹特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总收率为71.7%,1结构经IR和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13.
以聚丙烯(PP)为原料,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长支链聚丙烯(LCBPP),将LCBPP分别加入到PP/聚苯乙烯(PS)、PP/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SAN)和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体系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伸流变仪对LCBPP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LCBPP对分散相具有一定极性的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增容效果;在组分比为70/30的PP/SAN 和PP/PET体系中加入5%的LCBPP后,体系分散相尺寸明显细化且分散均匀,但是其增容效果没有枝马来酸酐接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效果明显;LCBPP对于PP/PS体系的相容性有轻微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PVC树脂质量改进和新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正 《聚氯乙烯》2009,37(4):7-14
总结了吴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从提高VCM质量、稳定PVC树脂的黏数、减少杂质粒子数、减少“鱼眼”数、提高表观密度、降低残留VCM含量和建立PVC树脂质量预警机制等7个方面改进PVC树脂质量的具体措施,介绍了低聚合度PVC树脂和HPVC树脂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苯甲酰腈为起始原料,经过水解、酯化、缩合、酯交换、环合5步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苯嗪草酮。首先苯甲酰腈水解得到苯甲酰甲酸(Ⅰ);(Ⅰ)与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苯甲酰甲酸乙酯(Ⅱ);(Ⅱ)与乙酰肼反应得到2-乙酰肼基苯甲酰甲酸乙酯(Ⅲ);(Ⅲ)与水合肼反应得到2-乙酰腙-2-苯基-乙酰肼(Ⅳ);然后(Ⅳ)与乙酸钠反应得到苯嗪草酮。反应总收率为66.2%,优化了工艺条件,使生产更加安全,是有利于环境的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以环氧琥珀酸钠(ESAS)、丙烯酰胺(AM)、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三元共聚物EAS防垢剂。通过红外光谱图对其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共聚温度为90℃,共聚时间为3.5h,m(引发剂)∶m(总单体)=12.5%,单体配比n(ESAS)∶n(AM)∶n(SAS)=1.2∶0.6∶1;合成产物对碳酸钙垢具有较好的防垢性能,防垢率达到88.07%。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连续预乳化的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作为可聚合乳化剂制备了纯丙乳液,研究了三种功能单体丙烯酸(AA)、衣康酸单丁酯(MBI)及衣康酸二丁酯(DBI)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使用其他功能单体,DBI作为功能单体时的乳液性质比较好,适宜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二醇(N210)、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主要原料合成具有支化结构的水性聚氨酯羟基组分。探讨了工艺条件对羟基组分中—NCO含量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亚微观可视化反应装置测试了乳液粒径;用Stokes自由沉降速率方程求出了乳液的沉降速率。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h;乳液的稳定性与DMPA和TMP的含量密切相关,随DMPA含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加;当TMP的质量分数为0~4.7%时,其沉降速率为(0.041×10-13)~(2.124×10-13)m/s,乳液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处理某含有较低毒性的固化铬渣,首先通过超声破解的方法浸出固化铬渣中的六价铬,再利用水合肼对浸出液中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处理,并探讨多种因素对六价铬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 h可以使大部分的六价铬从固化铬渣中浸出;在碱性范围内,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对六价铬的还原影响显著。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 ℃、浸出液的pH为8.5、n(水合肼)∶ n(六价铬)=130∶1、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了98.6%,六价铬的最终质量浓度为0.09 mg/L。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物矿化的原理,采用二元凝胶法,在琼脂糖-普鲁兰凝胶体系中,以Ca(NO3)2和(NH4)3PO4为钙源和磷源,通过双扩散得到花簇状的羟基磷灰石(HA)。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示差热分析仪(TG-DTA)对晶体的结构、组成、形貌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普鲁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HA的形貌。当普鲁兰浓度较低时,形成的是不规则的棒状晶体,当普鲁兰浓度较高时,形成的是花簇状晶体。探讨了在琼脂糖-普鲁兰凝胶体系中HA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