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少珍 《当代护士》2014,(10):34-35
总结了结核性脑膜炎结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鞘内注射前、注射时、注射后的护理以及脑疝、胃肠道反应、穿刺部位感染、类赫氏反应、药物毒副反应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结核性脑膜炎结合鞘内注射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链霉素对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全身抗结核加鞘内注射链霉素治疗的 4 8例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下降至 2 5 .0 %。结论 :鞘内注射链霉素治疗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周建明  胡济民 《临床荟萃》1994,9(3):112-112
一般认为,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仅适用于重症病例.近年来,我们常规应用异烟肼、氟美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4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尿激酶防蛛网膜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鞘内注药。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治愈率为88.46%,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72.72%,两组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成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鞘内注射INH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和四联抗痨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和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时采取加鞘内注射INH及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1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改良持续腰大池外引流鞘内注射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鞘内注射给药的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度过结脑的急性期,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9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未鞘内给药组和鞘内给药组。其中未鞘内给药组41例,鞘内给药组52例,观察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治愈、好转和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6、27例;12、22例;13、3例。总有效率分别为:68.3%、94.2%,两组总有效率及脑脊液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鞘内注射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较为理想的给药方式,能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文莉 《家庭护士》2007,5(1):90-91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抗结核药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故全身给药有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重症病例经常规治疗,症状及脑脊液继续恶化者,或有椎管阻塞趋势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1],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地塞米松进行鞘内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抗结核药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故全身给药有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重症病例经常规治疗,症状及脑脊液继续恶化者,或有椎管阻塞趋势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1],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地塞米松进行鞘内注射治疗。采用鞘内注射有以下优点:①不受血-脑脊液屏障影响,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抑制炎症渗出,减轻脑水肿;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治疗,观察组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脊液细胞恢复时间和发热消失时间以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8,P<0.05)。结论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护理工作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影响。方法:对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及鞘内注射药物,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全面细致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并做好相关的药物护理。结果:8例患者中7例住院2~4个月好转出院,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及时给予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7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蛋白升高,压力高、白细胞、高糖低为主,多合并其他结核,误诊率高50%。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误诊率高,采用联合用药加鞘内注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结核性脑膜炎应用不同剂量异烟肼治疗对患者预后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四联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2.5 mg与异烟肼0.05 g鞘内注射,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5.0 mg与异烟肼0.10 g鞘内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脊液炎症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可有效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脑脊液炎症状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利福平鞘内给药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针对14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激素、脱水治疗以及鞘内注射异烟肼(H)、地塞米松基础上,进行鞘内注射利福平(R),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32例,采用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 1994~ 2 0 0 0年 ,行鞘内注射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下称儿童结脑 ) 18例 ,并与传统三联抗结核治疗的 18例患儿作配对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根据患儿家属意向及患儿第 1~ 2次鞘内注射难易程度分为鞘内注射治疗组和单纯抗结核治疗对照组。诊断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 ,配对条件 :(1)年龄相差小于 5岁。 (2 )观察疗程≤ 30d。 (3)甘露醇疗程≤ 10d。 (4)呕吐消失观察天数≤ 6d(鞘内注射 3次 )。1 2 临床资料 共计 18对 36例 ,其中男12对 ,女 6对 ,年龄 2 5~ 12岁 ,中位数年龄 7岁 ,两组临床…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为的护理及配合问题。对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采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同时合用抗真菌药物静脉治疗,患全部治愈,未留后遗症。提示: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值得推荐的治疗措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末的临床表现、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1年后疗效等。结果治疗8周末,治疗组患者颅压及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颅压降低、脑脊液性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综合性治疗方案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收住的6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包括抗痨、辅助药物、鞘内注射、脑脊液置换、高压氧等综合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早期治疗2周,61例患者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性状获得改善,36例治愈,23例好转,3例出院,3例转院,3例死亡。结论:综合性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0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