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三聚氰胺(C3N6H6)的室温高奈原位同步辐射能量散射X-ray衍射实验(EDXD),在14.7GPa压力范围内,观察到常压下为单斜晶系的三聚氰胺经历了两次压致结构相变。在1.3GPa下,三聚氰胺分子晶体从单斜相转变为三斜相;在8.2GPa又转变为正交相。本实验结果为利用三聚氰胺碳氮有机分子晶体高温高压合成超硬C3N4共价晶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利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装置(DAC),对Ca3Mn2O7的粉末样品进行了高压能散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岩盐层易被压缩,在压力作用下层状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Ca3Mn2O7的结构不稳定。在0-35GPa压力范围内,Ca3Mo2O7晶体结构发生了两次相变。在1.3GPa左右,由原来的四方相变为正交相,在9.5GPa左右,又由正交相向新的四方相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装置(DAC),利用同步辐射X-ray衍射,对Y2O3粉末样品进行了原位高压X-ray衍射实验,最高压力达到23GPa。在研究的压力范围内观察到两个相变。在12.8GPa压力点,Y2O3由稀土倍半氧化物的立方结构转变为单斜结构。在21.8GPa压力点,样品由单斜结构转变为另一个新相,但由于样品峰的消失,无法判断其结构。卸压后样品为单斜结构,说明Y2O3第一个压致结构相变为不可逆相变。  相似文献   

4.
6Li2CO3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杨通在  王丽雄 《核技术》2005,28(7):546-549
利用6^Li2CO3为原料,通过复分解反应,在优化反应物浓度、组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制备了0.5μm左右的球形6^Li2CO3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6^Li2CO3示踪剂粒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和Raman散射方法,对小于临界尺寸(120nm)的纳米晶BaTiO3(48nm)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压力范围内(0-21.2GPa,0-46.67GPa),纳米晶BaTiO3始终处于稳定的立方相。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和Raman散射方法,对小于临界尺寸(120nm)的纳米晶BaTiO3(48nm)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压力范围内(0-21.2GPa,0-46.67GPa),纳米晶BaTiO3始终处于稳定的立方相。  相似文献   

7.
钙钛矿CaTiO3的超高压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DAC高压技术在室温下测量了钙钛矿CaTiO3在压力0-34.6GPa下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CaTiO3的三个晶体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没有证据表明有相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了4.8m^3外冷式隔板冷凝器在成品混合气中的UF6捕集、固态UF6液化、液相UF6转移等单元操作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探讨了其在UF6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8m^3外冷式隔板冷凝器具有安全性能好、UF6冷凝装填量大、耗能低的特点,适于立式炉氟化反应器、卧式氟化反应器、卧式炉氟化反应器成品混合气的收集。该冷凝器的结构简单、运行中性能稳定、连续能力强、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9.
通过原位下的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对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0.4Bi0.1Ca0.5MnO3中存在的Jahn-Teller畸变,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压力的作用下,样品中的畸变有所减小,超于理想的立方结构,并且在1.4GPa左右存在一个过渡相。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2015,(4)
均三嗪是重要的杂环类化合物的中间体。其代表化合物三聚氰胺曾作为添加剂广泛使用在食品行业中。为研究三聚氰胺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及其应用,合成了氘标记三聚氰胺。以氘代试剂ND4OD为同位素原料,与三聚氯氰反应,制备三聚氰胺-d6,产率为30%(以ND4OD记)。同时根据氢同位素交换机理,探讨了氘标记化合物应用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检测的可行性及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分掩膜技术向溅射沉积的(Co6Ag94)薄膜中组合注入Fe离子,制备成具有不同Fe含量的16单元Fe-(Co6Ag94)颗粒膜磁光芯片。对制备态和退火态的Fe-(Co6Ag94)颗粒膜的物相进行了XRD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物相的演变反映出了退火过程中Co、Fe相和FeCo相纳米微晶的析出长大过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形成了嵌于基底中的纳米颗粒相。对制备态和不同温度退火后芯片各单元的磁光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极向Kerr旋转角晚随着注入F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可归因于颗粒膜中铁磁相的增多。在500℃以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Fe-(Co6Ag94)颗粒膜的克尔磁光效应增加。对不同温度退火的样品进行穆斯堡尔谱测量,结果证明一定尺寸纳米Fe微晶颗粒的出现是磁光效应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在位高压Raman光谱和高压同步辐射能散X射线衍射技术,在室温下对晶粒尺寸为10nm的锐钛矿TiO2进行了压致相变研究,压力范围分别为42.9GPa和23.0GPa,实验结果表明,在16.3GPa TiO2发生了一次结构相变,由原来的锐钛矿结构变为α-PbO2结构(TiO2-Ⅱ),该相变是不可逆的。同体材料TiO2的高压相变结果比较,由于晶粒尺寸的效应,纳米尺寸的锐钛矿TiO2的相变压力明显高于体材料的相变压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件的布置方式。实验设置两种测量模式,第1种模式选择从试验段侧边测量,获得了距定位格架不同位置处的轴向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分布;第2种测量模式选择从试验段出口端面进行测量,获得了出口截面子通道间的三维速度和雷诺应力分布。通过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了雷诺数对此次6×6棒束实验的影响。比较发现在雷诺数为6.6×103的情况下,存在低雷诺数效应。  相似文献   

14.
面对~3He气体资源严重短缺的国际形势,2018年基于~6Li+CdTe新型中子探测器方案被提了出来,其具备热中子探测效率高、γ灵敏度低及可与~3He气体中子探测器相比拟的特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6Li+CdTe中子探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MCNP6软件对~6Li+CdTe中子探测器进行物理建模并且对其物理性能、结构参数、中子慢化体设计等进行模拟计算,并就该探测器在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开展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CdTe吸收层的最佳厚度为10μm;当6层~6Li+CdTe的中子探测单元叠加时,~6Li转化层的最佳厚度为60μm,此时热中子探测效率超过50%;探测系统的尺寸达到4 m×32 cm时,可以满足特殊核物质监测的要求。整个模拟研究获得了探测器最佳工作参数以及辐射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对特殊核材料在线中子监测装置的实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6LiD中子源转换靶室将反应堆热中子转换成聚变谱中子,可用来进行聚变中子辐照环境下的材料性能研究。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聚变谱中子的产生过程,从理论上验证了这种中子源的可行性。初步计算表明:1个热中子作用在^6LiD源室外表面将在源室内腔中产生0.1314个快中子;所产生的快中子具有很好的聚变谱特点,能量集中在13.5~15.5MeV之间。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核燃料循环过程中UF6泄漏事故的几类事故情形,以及UF6泄漏后的大气扩散过程。目前,用于UF6泄漏事故后果评价的主要模型是HGSYSTEM/UF6模型和RASCAL模型:一般情况下,两种模型可溶性铀的平均浓度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相比为小于2的数;在D类稳定下RASCAL预测的结果处于高斯模型和HGSYSTEM/UF6之间;而在F类稳定度下,1km内基本上是RASCAL计算结果最低,1km外3个模型预测结果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长程力碰撞理论计算了235UF6238UF6同位素分子间ν3振动能量的近共振碰撞转移过程,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共振函数随能量差变化的曲线,发现共振函数的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共振转移几率和共振转移速率,发现它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见,235UF6238UF6同位素分子的平动会降低其共振转移几率和共振转移速率,这为激光光化学法分离铀同位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硝基藜芦醛为原料 ,采用亲核取代合成法 ,利用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等多步反应制备了6 [18F]氟 L 多巴 (18FDOPA) ,并用手性流动相和反相C18柱的HPLC法测定对映纯度。结果表明 ,18FDOPA总的合成时间少于 12 0min ,经衰减校正后总放化产额约为 6 3% ,对映纯度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 95 %和 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60 Co γ射线对人外周血线粒体COXI和ATPase6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编码基因用于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60 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离体外周血,照射剂量率为1.013 Gy/min ,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2.0、3.0、4.0、5.0 Gy,。照后6小时,用RT-PCR技术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拟合最佳回归方程,建立剂量-效应曲线。结果(1)0~3.0 Gy ,COXI基因表达水平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Y=0.629+0.256 D ( r2=0.920,p<0.01),ATPase6基因表达水平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Y=0.221+0.805 D ( r2=0.912,p<0.01)。(2)0~5.0 Gy ,COXI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Y=1.054+0.595 D ( r2=0.919,p<0.01);ATPase6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照射剂量间的关系不明显,不能拟合出最佳回归方程。结论60 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外周血,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线粒体COXI的基因与蛋白质表达水平一致,呈增加趋势,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望用于辐射生物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Li_3AlF_6作为LiF-BeF_2模拟盐在混合熔盐中的高温水解行为,首先制备了一定比例的Li_3AlF_6熔盐,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Raman光谱和热重分析(TG-DSC)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LiF、AlF_3及Li_3AlF_6熔盐的高温水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LiF和AlF_3在一定温度和摩尔比条件下可生成不同晶型的Li_3AlF_6,高温水解与溶解实验及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Li_3AlF_6熔盐的高温水解产物为LiAlO_2,且不含氟离子,证明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可实现该氟化物到氧化物的转化,为后续高温水解实验在水法后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