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膜法工艺处理回用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膜法工艺处理回用焦化废水,以混凝沉淀系统作为预处理工艺,保证超滤进水水质。实验周期内,超滤产水水质始终满足SDI15<3、浊度<0.2 NTU和余氯<0.05 mg/L,符合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反渗透系统产水COD<5 mg/L,电导率稳定在30μS/cm左右,水质指标符合中试预期;对超滤膜元件进行2次化学清洗,通量可基本恢复到初始值;中试期间,反渗透系统一直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膜法处理电厂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超滤、反渗透技术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并回用的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超滤产水SDI15〈1.5、浊度〈0.15 NTU、余氯质量浓度〈0.10mg/L,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反渗透膜进水要求;反渗透膜脱盐率〉99%。该工艺开辟了一个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的新途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中水回用废水水质较差,离子含量高,远达不到零排放标准。为此,采用超滤、反渗透与液碱软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探究工艺最优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过两次反渗透膜浓缩,浓水的TDS可达49 221 mg/L,后续可进行蒸发分盐处理,清液水质达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超滤膜的平均通量可设定在50 kg/m2·h,在40 kg/m2·h左右可进行反冲洗操作;一级反渗透在通量为18 L/m2·h,回收率为75%的情况下,最佳压力设定为12 bar;二级反渗透在通量为15 L/m2·h,回收率为75%的情况下,最佳压力设定为20 bar;选用液碱-纯碱软化法对一级反渗透浓液进行软化,在两者加药量分别为303.53 mg/L和67.41 mg/L时,处理后出水Ca2+、Mg2+分别为7.20 mg/L和18.00mg/L,达到了反渗透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电厂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回用中,采用膜技术(超滤一反渗透组合工艺)对循环排污水去浊除盐.通过现场中试试验,确定了膜法回用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可行性和回用系统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超滤产水CODMn0.52~1.12 mg/L,浊度0.047~0.145 NTU,SDI15≤1.2,余氯<0.04 mg/L,出水水质完全可以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98.5%,出水电导率11.4~13.1μS/cm.  相似文献   

5.
唐敏  宋宏杰  孔德芳  刘培 《水处理技术》2012,38(7):95-97,101
采用混凝过滤-超滤-膜系统对酒精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探讨了混凝过滤-超滤预处理对COD、浊度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反渗透膜的脱盐性能及不同清洗方式对反渗透膜通量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过滤-超滤预处理对废水COD和浊度去除效果显著,其对应去除率达到40%和99%以上;膜系统产水浊度、硬度、总铁质量浓度分别小于0.1 NTU、0.03 mmol/L和0.3 mg/L,电导率处于60~120μS/cm之间;混凝过滤出水和反渗透产水分别满足循环冷却水补充用水和锅炉补充水要求,混凝过滤配合消毒处理费用0.71元/m3,混凝过滤-超滤-膜系统处理总成本2.94元/m3,整套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海水水质情况,拟定了细砂过滤器工艺和超滤膜工艺2条海水反渗透预处理工艺路线,分析了原海水水质、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和产水水质等各方面因素。结果表明,相比超滤工艺,细砂过滤器投资成本节约57.7%,运行成本节约63%,细砂过滤器产水水质能满足海水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超滤产水水质优于细砂过滤器产水水质。综合考虑,采用细砂过滤器作为海水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本工程预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可为类似膜法海水淡化工程预处理工艺选型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厂南区水厂原有除氟设施存在较多的问题,选择了超滤-反渗透工艺.为了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采用了部分源水和膜产水进行混合(体积比约为0.6:1)的方案,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超滤出水浊度不超过0.1 NTU,反渗透出水氟化物的质量浓度不超过0.06 mg/L,反渗透出水电导率小于8μ...  相似文献   

8.
以某炼油厂的污水场二沉池外排污水为水源,经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后产水回用于脱盐水站补水。其中预处理包括高效纤维过滤、生物活性炭和电絮凝。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纤维过滤+生物活性炭+电絮凝+超滤+反渗透工艺可行,炼油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中油≤1 mg/L、CODMn≤1 mg/L、氨氮≤1 mg/L,达到了该厂对离子交换树脂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混凝-沉淀-超滤-消毒组合工艺在南方某水厂的应用情况,从原水水质、工艺选择、产水水质、制水成本等方面讨论了超滤膜工艺的优缺点。运行结果表明,超滤膜系统在进水浊度低于5 NTU,余氯质量浓度低于0.6 mg/L,p H值为7.2~8.0时,其出水浊度低于0.1 NTU,细菌去除率高于99.99%,其它指标均不高于进水相应指标,出水水质满足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铁企业综合废水特点及回用水水质要求,采用高效混凝沉淀(带石灰、碳酸钠软化系统)-MBBR生化-过滤预处理和超滤-反渗透双膜法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某钢铁厂全厂综合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理想,各项运行指标良好,其中预处理出水ρ(CODCr)≤30 mg/L,ρ(SS)5 mg/L,满足工业新水要求;深度处理出水硬度≤0.03 mmol/L,满足软化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混凝-沉淀-SMF和混凝-气浮-SMF对渤海湾海水进行净化处理,考察了2种工艺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净化效果及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气浮或沉淀后的海水经SMF处理,出水浊度均小于0.3 NTU,颗粒物去除率在98%以上,总铁质量浓度小于0.1 mg/L,SDI_(15)稳定在1左右,COD_(Mn)小于1 mg/L,达到了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要求;但是混凝-沉淀-SMF的膜比通量衰减速度明显小于混凝-气浮-SMF,且反洗后膜比通量恢复率较高。从出水水质、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上考虑,混凝-沉淀-SMF优于混凝-气浮-SMF。  相似文献   

12.
超滤-反渗透膜组合工艺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京丰天然气燃机联合循环电厂使用超滤-反渗透膜组合工艺处理循环水排污水。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的最大问题是反渗透膜的污染控制问题。因为循环水排污水相对水质较差,因此对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采用超滤膜作为预处理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北京京丰热电厂通过长时间的工业化运行,证明了在处理回用循环水排污水过程中,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可行性,也积累了该工艺处理循环水排污水用于电厂循环补充水和锅炉补给水方面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3.
雷晓玲  梁寒  杨程  魏泽军  颜海 《净水技术》2021,40(4):31-35,89
以重庆某水库水为对象,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对高氨氮、高有机物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装置运行期间,进水CODMn平均值为7 mg/L,出水CODMn平均值为3.5 mg/L,CODMn平均去除率为50.0%;进水氨氮平均值为0.65 mg/L,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1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81.5%。组合工艺对CODMn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较曝气生物滤池分别提高了26.9%和11.4%,较常规絮凝-沉淀工艺分别提高了20.0%和58.5%,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后,其氨氮、CODMn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膜法回用石化废水备受重视,利用集成膜技术对炼油和乙烯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回用处理,目前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但集成膜技术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精对苯二甲酸废水回用处理的研究尚少。在试验基本工况为超滤系统采用全量过滤方式,运行周期30min,内压式超滤运行通量不大于75L/(m2.h),超滤系统前加入絮凝剂PAC(投加量为5mg/L),低污染反渗透膜运行通量不大于19L/(m2.h),试验中系统回收率为70%,反渗透进水的COD含量小于40mg/L的条件下,精对苯二甲酸达标废水深度回用处理稳定运行,产水水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多晶硅生产废水回用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晶硅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回用水对总溶解固体和氟离子浓度要求较高的情况,江苏省某企业设计采用了AO生化-絮凝沉淀-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规模为1万t/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_(Cr)、NH_3-N、NO_3~--N、TDS、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70.6、4.30、34.20、4 737.5、21.90 mg/L时,出水COD_(Cr)、NH_3-N、NO_3~--N、TDS、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0、0.09、0.34、108.0、0.39 mg/L,出水水质满足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中的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同时F-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完全达到企业的回用要求。介绍了工艺流程和各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含盐量、高硬度的尾矿废水,采用锰砂过滤、在线絮凝过滤、活性炭过滤和投加针对性的阻垢剂作预处理,主体工艺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反渗透系统在50%和70%回收率的条件下,预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反渗透膜的污染情况以及反渗透膜脱盐率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顸处理效果良好,其产水SDI基本保持在3.5左右;反渗透系统运行稳定,反渗透膜没有出现明显污染倾向;在进水水质、水温、膜通量和操作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反渗透膜进水流量与脱盐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钢铁行业综合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处理回用水厂外排废水。超滤预处理产水SDI15<3.5满足后续反渗透膜的深度处理进水要求。超滤在反洗周期40 min,反洗时间60 s的情况下运行稳定性良好。采用抗污染反渗透膜对废水电导率的脱除效果较理想,脱盐率大于99%,COD的去除率约65%,对硬度的脱除率达到100%,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反渗透的通量和脱盐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完全满足设计循环水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工艺可有选择地将氟离子、氨氮与水分离。水质监测表明,宁夏B市A水厂出水氟化物和氨氮浓度超标,针对现有工艺状况及水质特征,A厂采用了反渗透除氟除氨氮技术进行水质提标改造。为了节省投资及运行成本,采用原水+反渗透膜处理水勾兑方案,近远期勾兑比例分别为3.5∶1和10∶3。主体工艺为多介质过滤器+反渗透装置。长期运行的结果表明,反渗透工艺对氟化物与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和88%。A厂改造后的出水氟化物浓度、氨氮浓度及其他指标均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运行成本仅增加0.31元/m3。此工程为国内首次较大规模采用反渗透除氟除氨氮的供水厂,对于以地下水为水源且氟化物、氨氮等特征因子超标的原有水厂提标改扩建、新建水厂除氟、除氨氮具有推广及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苏某钢铁企业废水深度处理设计进水规模为 1.5×104 m3/d,采用“超滤+反渗透+钠床”组合工艺,反渗透浓水再经浓水反渗透后进一步回收产水。超滤设计膜通量为 50 L/(m2·h),回收率≥90%,反渗透设计通量 19 L/(m2·h),回收率≥75%,浓水反渗透设计通量 16 L/(m2·h),回收率≥75%。出水经多级回用分质供水,系统产水的浓盐水送至高炉冲渣,实现了全厂无废水外排。膜系统设备投资1 600万元,成本为1.23元/m3进水。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气浮-混凝沉淀-生物炭工艺处理以分散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设计规模为960m^3/d,进水水质为:pH8.01,CODCr992mg/L,BOD5 251mg/L,SS298mg/L,色度400倍;经本工艺处理后,总排放口出水水质为:pH7.64,CODCr72mg/L,BOD5 19mg/L,SS61mg/L,色度1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