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与应急知识、应急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7年5月,采用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应急知识量表及应急态度量表,对5家县级医院以及辖区的乡镇卫生院343名基层护士进行现况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应急态度与应急能力的关系。结果 :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分为(3.43±0.81)分,处于中等水平。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应急知识、应急态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应加强对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及相关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太原市568名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问卷及心理资本中文修订版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应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分为(3.88±0.55)分;心理资本得分为(4.51±0.69)分;心理资本与应急能力呈正相关(r=0.717,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是否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是否经历过灾害救援活动和心理资本4个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变异的55.7%,控制一般资料后心理资本能独立解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变异的46.7%。结论 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对护士应急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合理组织急诊护士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心理资本,进一步提高全国各层次医疗机构急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阿克苏地区21所一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3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总均分为(3.46±0.72)分,处于中等水平;条目得分现场救护技术最高,为(3.66±0.71)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最低,为(3.39±0.72)分;学历、科室、应急培训以及应急演练是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和应急救援总体水平不高,加强基层护士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突发情况的应急救护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护士危机意识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量表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1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得分为(64.04±12.02)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条目均分为(3.95±0.54)分。职业认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呈正相关(r=0.588,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认同独立解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变异的24.8%。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良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科院校应为护理专业在读学生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相关课程,同时重视职业认同的培养,从而提高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积极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机动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核心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及行为和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相关性,为提升护士应急能力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川南地区(内江、自贡、泸州、宜宾)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机动护士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及行为和应急能力调查。结果综合医院机动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及行为总得分为(125.05±26.12),处于高等水平,其中应急救援知识和态度维度处于高等水平、应急救援行为维度处于中高等水平。机动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总得分为(73.99±11.64),处于高等水平,其中急救能力维度和综合能力维度处于高等水平,应急知识掌握能力维度处于中等水平。机动护士职务、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培训或演练对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态度及行为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培训或演练对其应急能力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动护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及行为与应急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综合医院机动护士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在机动护士培训效果监管中应注意加强对护士参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培训、救援的行为进行督促和考核,还应根据机动护士的不同职务合理设置培训方案及培训时间,确保受训人员参与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护士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状况,旨在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资源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10日—3月20日选取在北京市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改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能力评估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综合评估护士的应急护理能力和心理状况,调查方式采用线上方式,回收率为100%。结果25名发热门诊护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急能力评估总分为(85.62±4.47)分、SCL-90总分为(157.60±55.95)分;不同岗位层级的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发热门诊护士SCL-90中强迫、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和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发热门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能力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建议医院管理者进行磁性管理和正向引导,疏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地对护士进行全面培训及严格考核,以提高其应急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对四川省4家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医院的258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总分为(45.21±10.92)分,心理授权得分(15.98±2.58)分。学历、自我效能和工作意义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需注意临床护士学历结构的合理搭配,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增强护士防治疫情的自信心和价值感,提高疫情防控与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中北部某县级医院的护士进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探索提高县级医院护士应急救援能力的可能途径和方法。方法收集来自江西省中北部某县级医院118名护士的调查问卷,分析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情况。结果该县级医院护士在应急救援知识部分总得分为(70.2±12.9)分,低、中、高水平得分的占比分别为21.2%、66.9%、11.9%;应急救援态度部分总得分为(12.5±1.6)分,低、中、高水平得分的占比分别为0.8%、74.6%、24.6%;应急救援行为部分总得分为(9.2±2.5)分,低、中、高水平得分的占比分别为37.3%,55.9%、6.8%。护士的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正向的关联。结论县级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和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选取300例脑瘫患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的调查。 结果 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1.25±8.38)分,社会支持得分为(28.12±5.56)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2.98±4.22)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信息缺乏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支持利用度维度,与心理弹性总分及乐观性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在关注脑瘫患儿治疗和护理时,需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弹性状况,引导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CD-RISC总分为(64.19±11.50)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为(16.23±6.5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与控制、乐观维度可解释自我管理行为总变异的16.2%。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均较差,心理弹性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分析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具备带教急诊科护士培训资质的20名急救专家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进行培训,以柯氏模型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笔试、情景模拟、工作坊等方法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评价。 结果 急诊科护士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68±0.83)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理论评分(72.51±8.24)分高于培训前(62.14±7.31)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实践技能评分(74.08±6.87)分高于培训前(68.23±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备灾准备度、应对准备度、灾后恢复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采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灾害准备培训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灾害准备度、灾害急救知识与专项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出勤主义行为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的关系。方法 2018年1-12月应用出勤主义行为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2名急诊护士出勤主义评分为(4.25±0.58)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25.87±4.23)分,工作压力源评分(87.62±5.4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诊护士出勤主义评分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及支持利用度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410,P<0.001;r=-0.352,P<0.001),而与工作压力源总评分及患者护理、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368,P<0.001;r=0.425,P<0.001;r=0.410,P<0.001;r=0.385,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管理及人际关系是影响急诊护士出勤主义的危险因素,而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评分是影响护士出勤主义的保护因素(F=13.252,P<0.001)。结论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均会影响护士出勤主义,给予护士足够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降低护士出勤主义行为频率,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对其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调查来自24家医院(包括四川省、重庆、云南、新疆等地区各级医院)、且已取得护士资格执业证书的95名护士在接受疼痛专科培训前后的知识和态度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95名护士,在培训前后共发放调查问卷190份,回收190份,有效回收率10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总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前17.58±4.00分vs.培训后34.00±5.30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可促进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改善护士对疼痛管理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湖北省某三甲医院ICU护士对患者身体约束知信行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的11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约束知信行问卷调查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66.74±8.54)分,态度得分为(21.02±4.54)分,行为得分为(52.0±6.18)分。参加过身体约束理论学习培训的护士,在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得分均高于未参加培训的护士(t=0.346,P=0.002;t=3.038,P=0.003;t=2.744,P=0.007),参加过身体约束体验活动的护士,身体约束行为维度得分高于未参加者(t=2.047,P=0.043),内心为负性体验的护士约束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内心正性体验的护士(t=-2.977,P=0.004)。护士的身体约束知识得分同约束态度、约束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460,P<0.001;r=0.322,P<0.001),约束态度与约束行为呈正相关(r=0.579,P<0.001)。结论 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有待提高。理论学习培训、参加身体约束体验活动、改善身体约束情感体验可以提高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管理者可以从知识培训、树立正确态度、制定规范引导良好实践行为维度着手逐渐改善身体约束行为实践。  相似文献   

15.
洪瑾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4):306-309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护士的培训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1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护士职业怠倦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得分为(54.15±12.41)分,职业倦怠感得分为(23.25±4.31)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9.28±2.03)分,护士正念水平、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感呈负相关(r=-0.747, P<0.001;r=-0.718,P<0.001),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843,P<0.001),急诊科护士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对护士进行正念培训来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新入职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郑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456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问卷和逆境商量表对其开展调查。结果 新入职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总分为(97.53±20.26)分,得分率为53.89%。新入职护士逆境商与核心应急能力呈正相关(r=0.65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入职时间、入职前实习医院级别、是否参加传染病应急培训及逆境商是新入职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R2= 0.326,R2=0.321,F=13.251,P<0.001)。结论 新入职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对实习护生和新入职护士应加强关于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相关培训,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入职护士逆境商,以提升新入职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对安徽省23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总分为(177.88±28.34)分,均分为(3.87±0.62)分;得分最高的是健康教育能力维度(4.08±0.64)分,其次为专科护理能力(4.07±0.59)分,得分最低的为护理研究能力(2.77±0.94)分。不同年龄、获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年限、目前所在科室、医院等级、月收入和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或学习次数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目前所在科室、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或学习的次数是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F=14.900,P<0.001)。结论 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护理研究能力是其短板。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特点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尤其要加重护理研究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hinese nurses sources scale, CNS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对福州市5所三甲医院急诊科的70名二胎妊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70名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总均分为(2.48±0.43)分,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上感受职业压力最大(2.75±0.4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一孩年龄及护龄是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P<0.001)。 结论 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呈中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应促进其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山东省综合性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现状,为后续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ASRP)2014中文版问卷,对山东省30所综合性三级医院的76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了解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KASRP评分为(21.12±4.64)分,平均得分率为51.51%;不同科室、职称、疼痛继续教育程度的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不同(P<0.05)。结论: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有所欠缺,应注意提高低职称、非疼痛/肿瘤科室临床护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主动性,加强疼痛管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福建省儿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福建省儿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对全省134家医院3379名儿科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全省2470名(73.10%)儿科护士接受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相关培训,近5年平均培训次数为3.62次;培训内容主要聚焦儿童危重症护理(59.39%)及基础生命支持部分(66.48%);接受系统、完整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的只有218名,占比8.83%。结论 福建省儿科护士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比例相对较高,但培训内容参差不齐,以急危重症护理及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为主,接受系统、完整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的比例较低,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化、标准化、多元化的应急培训体系并在全省推广培训,从而提升全省儿科护理队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