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所生新生儿的心脏功能的影响,加强对GDM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认识及管理,预防病情加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本科收治的GDM母亲所生新生儿42例作为观察组(GDM组),选取同期出生的母亲无妊娠期糖尿病,出生无窒息的新生儿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血糖、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水平。结果:GDM组与对照组的心肌酶CK、CKMB、AST、LDH、HBDH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在收缩期、舒张期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可引起围产儿心脏功能损害;心脏超声检查及血清心肌酶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GDM母亲新生儿心脏损害的实验室指标,并可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GDM183例分为血糖控制良好(A组,125例)和控制不良(B组,58例)进行比较;严密观察糖尿病母亲婴儿(IDM)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对围产期各种并发症进行诊断分析。[结果]OIDM围产期各种并发症以低血糖最常见。②B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③低血糖新生儿组的心、脑和肺损害发生率。尤其多脏器损害明显高于血糖正常新生儿组。④器官损害以心脏居首,其次脑和肺;多脏器损害者预后不良。[结论]GDM严重威胁围产儿健康,应加强筛查和治疗,控制孕母血糖水平,减少围产儿低血糖并避免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3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16例糖耐量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及30例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于生后4 d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糖耐量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及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结果】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室间隔厚度、左心室重量明显大于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P0.05),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P0.05)。【结论】妊娠期血糖异常可对新生儿心脏造成较大影响,孕早期血糖监控对减少婴儿心脏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血糖管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将225例糖尿病母亲婴儿按照母亲妊娠期血糖管理情况分成控制不满意组(A组,50例)和满意组(B组,17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相关疾病、出生体重与胎龄和脑功能发育状况。 【结果】 A组相关疾病(低血糖、心肌肥厚及器官发育不成熟)发生率、胎龄、出生体重、脑发育不成熟和神经行为评分异常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血糖管理是否满意直接影响新生儿疾病发生和预后,应对糖尿病母亲婴儿进行常规管理,及时监测,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诊治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郑州市某医院就诊的6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实验室指标检测的63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血清TBiL水平分为重度(TBiL水平>342μmol/L)8例,中度(257~342μmol/L)21例,轻度(TBiL水平<257μmol/L)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AST、CKMB、LDH、BUN、TBiL。对比2组研究对象血清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观察组、对照组的AST、CKMB、LDH、BUN、TBiL水平。对比治疗前后24 h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ST、CKMB、LDH、BUN、TBiL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儿预后情况,即统计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AST、CKMB、LDH、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轻度患儿AST、CKMB、LDH、TBiL水平均低于重度组,轻度组患儿AST、CKMB、LDH、TBiL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AST、CKMB、LDH、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轻度组患儿AST、CKMB、LDH、TBiL水平均低于重度组,轻度组患儿AST、CKMB、LDH、TBiL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轻度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T、CK-MB、LDH、TBiL联合检测可用于评判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低血糖症新生儿为观察组,98例吸入综合症及轻度吸入性肺炎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的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低血糖症新生儿组心肌酶与对照组心肌酶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症可致心脏损害,血清中CK-MB可作为低血糖症新生儿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肝功能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观察组13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婴儿,对照组55例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对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ST、LDH、CK、α-HBD、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婴儿高胆血症对心脏具有损伤作用,临床上在积极控制高胆血症,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同时,应积极监测患儿心肌酶,并加强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早期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50例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健康孕妇的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母亲婴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出生体重异常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为新生儿高危因素,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出生体重异常的发病率不低,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吴友高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52-225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一般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2例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设为观察者,将同期182例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1h内空腹血糖、胰岛素、IGF-I的水平。[结果]2组早产儿与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于胎龄儿与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IG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间合并糖尿病容易造成大于胎龄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新生儿血糖降低,应做好妊娠晚期的监测,且产后及时监测新生儿的血糖,以预防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尿素氮(BUN)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AST、CKMB、LDH、BUN以及总胆红素(TBi L)水平。此外,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51例、中度组36例以及重度组13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新生儿血清AST、CKMB、LDH、BUN以及TBi 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ST、CKMB、LDH、BUN与TBi L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ST、CKMB、LDH以及TBi 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BUN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新生儿血清AST、CKMB、LDH以及TBi L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新生儿血清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AST、CKMB、LDH以及TBi L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而中度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AST、CKMB、LDH与TBi L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BUN与TBi 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ST、CKMB、LDH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上述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健康儿童心肌酶指标,建立本地区健康儿童各年龄组心肌酶谱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对957例健康儿童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速率法在美国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上测定AST、CK、CK-MB、LDH、α-HBDH血清水平。结果 心肌酶正常参考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血清AST、CK、CK-MB、LDH、α-HBD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Ⅰ组:24~168h(早期新生儿组)明显高于Ⅱ组:~3岁(婴幼儿组)、Ⅲ组:~6岁(学龄前组)、Ⅳ组:~12岁(学龄期组);儿童各年龄组与成人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0.01),均显著高于成人对照组正常参考范围。儿童各年龄组正常参考范围:Ⅰ组 AST 23~113 U/L;CK 194~1104 U/L;CK-MB 25~115 U/L;LDH 140~956 U/L;α-HBDH 92~754 U/L;Ⅱ组 AST 19~73 U/L;CK 37~237 U/L;CK-MB 7~55 U/L;LDH 176~414 U/L;α-HBDH 122~320 U/L);Ⅲ组LDH 165~343 U/L、α-HBDH 102~274 U/L;Ⅳ组 AST 13~49 U/L;CK 20~186 U/L;CK-MB 5~39 U/L;LDH 126~286 U/L;α-HBDH 86~220 U/L。 结论 建立适合本地区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心肌酶谱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心肌损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 (AURI)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以 3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 ,对 86例AURI患儿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了磷酸肌酸酶 (CK)及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谷草转氨酶 (AST)及ECG检查。结果 观察组CK、CK-MB和GOT、ECG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前者P <0 0 1后者P <0 0 5 )。结论 AURI可引起心肌损害 ,提醒儿科医师高度警惕AURI,防止心肌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心肌酶谱AST、CK 、CK-MB、α-HBDH、LDH在高血压不同分级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及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698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后进行分组,共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苹果酸脱氢酶法测定AST,速率法测定CK、α-HBDH和LDH.结果 高血压组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中逐渐增高,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任何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高血压的危险分级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亦逐渐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性评估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4.
尉飞 《现代保健》2014,(19):31-34
目的:分析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给予相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心肌酶(以血清AST、LDH、CK、CK-MB为主)和BNP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肌酶指标(AST、LDH、CK、CK-MB)、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等情况比对照组稍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肌酶与BNP水平显著降低,可改善心肌损害与心力衰竭等症状,改善预后,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研究亚稀褶红菇中毒人群与染毒实验动物心肌损伤相关性。方法 采用发生过食物中毒原产地经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的蘑菇标本,建立动物模型进行试验。设亚稀褶红菇625mg/kgBW、1250mg/kgBW、2500mg/kgBW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40只雌雄大鼠(180g~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染毒后第24h采血,测定Mb、cTnI、LDH、CK、CKMB、HBDH、ALT、AST。与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的心肌酶谱比较,比较研究实验动物心肌毒性机制与人体流行病学毒性反应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雌性SD大鼠高剂量组的血清生化指标MYO、cTnI、HBDH、CKMB 、CK、LDH、ALT、AST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SD大鼠高剂量组的血清生化指标cTnI、HBDH、CK、LDH、ALT、AST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雄性SD大鼠cTnI、雌性SD大鼠HBDH、LDH、AST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nI指标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人群流行病学报告中心肌酶谱指标标MYO、CKMB 、CK、ALT、AST值显著高于正常值,患者死亡率达75%。结论 动物试验的结果与人群流行病学报告相吻合,亚稀褶红菇中毒对生物体的心肌功能具有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血清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医院入住的病毒性脑炎患者60例做研究组,抽取静脉血2 mL,抽取时间应为次日晨起,空腹。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进行检测,并与80例对照组头痛患者同类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脑炎组血清酶学变化异常检出率为65%,对照组血清酶学检出率是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清酶学进行测定在病毒性脑炎的鉴别和早期诊断上有重要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HIE和18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cTnⅠ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结果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cTnⅠ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恢复期CK、CK—MB、ALT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5)。结论hs—CRP和cTnⅠ的动态变化与HIE的疗程相平行,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在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为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新生儿窒息伴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用磷酸肌酸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79.41%)明显优于对照组(50.0%),并且治疗组的磷酸肌酸激酶(121.2±64.3)、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22.4±11.3)、乳酸脱氢酶(102.2±45.3)、羟丁酸脱氢酶(146.2±102.4)、谷草转氨酶(30.2±10.2)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的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的治疗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