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回流式无级变速汽车离合器起步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自动变速传动方式,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具有传动效率高、速比变化范围宽、制造成本低等优点,由于起步离合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和回流功率的影响,使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与以往汽车的自动变速系统的起步控制存在一定的不同.采用离合器局部恒转速控制方法,建立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离合器起步自动接合控制策略,为新型无级自动变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提供设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新型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以传动系统效率和速比变化范围为设计指标,确保汽车在各种行驶工况下传动系统效率在80%以上,在不同节气门开度下发动机稳态工作点均能位于最佳燃油经济线上。以长安羚羊SC7101轿车为例,完成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为新型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起步和低速行驶时的调速装置,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为高速行驶时调速装置的双状态无级自动变速汽车,在液力变矩器台架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双状态无级自动变速汽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和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分析了分段加速行驶过程中,汽车液力变矩器和金属带无级变速器速比的变化规律,为开发设计双状态无级自动变速汽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车-路环境下汽车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人一车一路闭环系统各部分关系的基础上,研究驾驶员意图、道路行驶环境与汽车传动系统状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目前无级自动变速汽车只能单.纯反映汽车行驶状态的最佳燃油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控制原则的局限性问题,建立基于驾驶员操纵推理和道路诊断的汽车无级自动变速智能控制策略,为开发智能化的无级自动变速汽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提速过程平缓,没有齿轮换挡的顿挫感,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虽然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已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多缺陷。本文将深入分析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控制策略,并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建模,以构建汽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电子控制方法,提出了ECU和PC相结合逐步完成ECU各种控制的系统方案。从系统观点,给出了电控系统硬件构成、软件程序流程及系统设计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在汽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滑摩功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系统建模为基础的分析计算方法。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离合器的工作状态确定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根据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工作策略及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某原型车性能参数,利用MAllLAB/SIMuuNK软件建立了起步工况仿真模型,得到了不同起步工况下的离合器滑摩功曲线,为进行双离合器瞬态温度场分析及温升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汽车离合器局部恒转速起步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针对自动变速汽车的关键技术——离合器起步控制问题,在综合目前采用的发动机设定转速控制和发动机恒转速控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离合器自动接合的发动机局部恒转速控制原则,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建立了离合器接合量、接合速度与油门开度、油门开度变化率和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的变化规律,为自动变速汽车的开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级变速传动及储能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新型储能无级传动系统的变速理论与液压储能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进行了无级变速的力矩分析,提出了无级变速的控制方案,并阐述了车用液压储能传动系统特点,对液压储能中的蓄能器进行了设计,并对发动机与蓄能器共同工作时的力矩进行分析。由理论分析知,新型储能无级传动系统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而且还可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为新型储能传动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DCT离合器热负荷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中干式和湿式离合器的特点,着重对影响干式双离合器性能和寿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滑摩导致的温升是影响的关键。建立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汽车起步过程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双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进行了摩擦副压盘滑摩功仿真计算。利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了摩擦副压盘瞬态温度场、重载坡道重复起步时压盘温度变化及压盘热容量对温升影响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回流式无级变速器在无级与回流工况转换过程中动力中断,以减小对整车冲击度的影响,提出了回流式无级变速器动力连续转换的控制策略。针对转换过程中变速器效率和金属带功率流方向变化对输出转矩的影响,建立了转换过程中离合器接合、分离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离合器扭矩变化率的限定范围。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回流-无级和无级-回流转换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回流式无级变速器动力连续转换的控制策略,冲击度控制在5m/s3以内。  相似文献   

12.
为以更低的制造成本,实现轻度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的控制效果,以新型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为基础,利用其大的速比变化范围、较低转速时传动效率高和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克服轻/微度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不具备纯电动驱动工况的局限性,通过采用新的传动方式和匹配控制策略,开展基于大速比变化范围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匹配设计理论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节油率可达到13.02%,其中回流式无级变速器的节油贡献率为1.88%。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低、传递功率受到一定限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一种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并结合功率分流来实现无级变速,借助AMESim高级建模仿真环境对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建模和仿真,验证其实现无级变速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实物模型的试验,为研制和开发这类新型的无级变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级变速传动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金属带一行星齿轮无限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在相同动力性能下所需电动机功率小、燃油消耗少、废气排放低等特点。应用键合图理论,分析了双模态型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电动机及离合器等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变速器速比在汽车加速行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开发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理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most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a metal belt-planetary ge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s a wider ratio range and a bigger torque capacity than a conventional metal pushing 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 parallel hybrid car with this transmission system not only can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 at a ECE city cycle, but also can keep the motor working in the most efficiency area and can be started by a lower power motor by oneself.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can realize the smooth switch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engine.  相似文献   

16.
电磁耦合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现有级联式电传动的优缺点,对其进行结构改进,形成一种电磁耦合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具有铁心绕组的转子和定子、附加调磁线圈、具有特殊磁极结构的杯形转子、感应式集流器和功率电子控制器等组成。该系统的特点是将级联式电传动与电磁滑差耦合式机械传动结合为一体,并加上非接触旋转输电,形成原动机的功率分汇流,配以变频与调磁相结合的调速手段,构成拓扑布局紧凑、调控性能优良、运转可靠的无级变速系统。经理论分析可知,系统在保持与常规电传动相当的宽广无级变速范围的同时,总体效率得到提高。系统在内燃机式汽车上使用时,可省去主离合器及发动机起动机等部件,配以储能电池组后,可以作为多能源动力总成直接应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  相似文献   

17.
车辆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效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将车载无级变速器(CVT)动力传动系统与手动变速传动效率比较。详细描述了CVT系统中各单元功率损耗的机理,介绍了通过优化变速器结构与控制策略,抛弃油泵,优化设计DNR及其它相关耗能单元等措施,以降低CVT动力传动系统中功率损耗,并将优化设计后的CVT(机械电子CVT即EM-CVT)效率与电液式CVT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验证EM—CVT在传动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化的CVT系统对进一步降低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轿车的燃油消耗和改善尾气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磊  王泽铭  李旺  王计广 《机械传动》2012,36(4):19-21,24
介绍了一种通过摩擦半球实现牵引传动的IVT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主从动件之间刚性连接产生的滚动摩擦传递转矩,加压机构在调速控制机构的带动下改变主从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得到无限连续变化的传动比。动力最终通过与从动轴相连的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输出,实现了非定轴传动的动力的连续变化。运用MATLAB得到调速控制机构行程与传动比的特性曲线,充分表明通过改变调速控制机构的行程即可实现在理论意义上无限无级变速的最终目的。为新一代IVT传动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