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全国首个规范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于2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性作用.2015年,全国地下管廊建设如火如荼,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各级政府相继发文鼓励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共同确定了在苏州、哈尔滨、厦门、沈阳等10个城市开展试点.面对全国大面积的地下管廊建设,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压力陡然上升,亟需引进民间资本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由此而来的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将助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然而,面对全国大面积的综合管廊建设,势必会对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提出挑战,因此着眼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以PPP融资模式的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与管理做出分析,为地下管廊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当前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建设现状,探讨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实践中遇到融资模式、收费和确权等问题,提出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模式,合理制定管理收费标准,加强管廊收益量化研究,逐步推进管廊确权等对策,从而构筑多元化可持续的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格局。  相似文献   

3.
目前综合管廊的建设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纷纷开展综合管廊建设的实践.本文结合金华市制定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的实践,着重从投资模式创新、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和保障运营安全三方面,系统分析制定体现地方特色、推动区域综合管廊建设的综合管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机遇期的大背景下,论述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分析存在的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模式单一和运营管理难度高等问题,最后提出拓展投资建设模式、建立收费机制、树立设施管理理念和完善管理制度等对策措施,为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综合管廊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多种管线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与维护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本文在对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及城市管廊相关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对本溪市威宁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EPC管理模式的特点,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管理的机制机理,研究探析造成EPC模式下本溪市威宁大街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管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综合管廊的修建不仅可以解决此现象,还可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使用率,满足城市绿色发展的需要。笔者详细调研了国内外一些典型地区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状况,从融资管理模式、项目建设、施工方法、运维管理技术4个方面研究了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地区的综合管廊建设虽晚,借鉴国外已有管廊建设管理经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综合管廊建设存在融资经营模式不成熟、规划落后于建设、与其他地下工程建设冲突、预制管廊模具缺少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水平落后急需提升等问题。基此,提出了综合管廊建设应因地制宜、协同地下工程建设、推进综合管廊标准化智能化等建议,为后续管廊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由政府和各管线单位承担,合理的综合管廊经费分摊模式有助于综合管廊的推进与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台湾地区完善的综合管廊经费分摊法规中关于建设经费和运营维护费分摊的规定,了解我国大陆地区经费分摊相关法规中欠缺的部分,并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经验,为我国推动大陆地区综合管廊建设提出了确定合理的经费分摊模式、完善法律法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运营及传统、创新投融资模式进行阐述及探讨,分析典型案例,提出创新模式实践探索,为今后综合管廊投融资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管廊一次性投资较高,巨额建设成本难以收回,故如何通过合理定价收回成本是综合管廊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的特点,阐述国内外普遍流行的公共物品定价方法,并根据综合管廊建设费用与运营费用划分,运用两部定价法原理建立模型,得到较合理的定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比较了统一定价模式与两部定价模式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获取利益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两部定价模型适合综合管廊管理运营定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建设综合管廊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意义;简述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管廊建设历程;对比分析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以珠海横琴新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在法律法规、创新管理方法及监督管理模式三个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1)大陆地区综合管廊建设起步晚、发展慢。(2)大陆地区管廊建设和立法工作尚处于探索期,可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完善管廊建设法规体系。(3)大陆地区应明确管廊管理费用分摊规定,拓宽投融资模式。(4)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衔接有序的综合管廊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7,(7)
相对于稳定快速的综合管廊建设步伐,我国现有的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模式存在一些结构设计上的缺陷,这将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运营稳定性。文章通过对国内综合管廊项目常用的三种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发现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借鉴其经验,在建立综合管廊专项基金的前提下,提出基于"三级架构"的PPP和非PPP两种模式,为解决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出现的"政府建设资金短缺""运营单位收费不畅""社会资本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思路,以实现综合管廊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深圳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试行)》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文件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管理活动作了具体规定,以统筹各类管线敷设,集约节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由于地下管廊的建设和管理涉及众多部门,《办法》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设立管廊建设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管廊管理工作,以提高管廊  相似文献   

13.
在调研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状况,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传统地下综合管廊新的断面形式和施工工法,并对新城区和老城区的综合管廊建设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冲 《工程管理学报》2021,35(2):90-095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行业政策、宏观规划、技术规范、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对北京大兴新机场高速公路某管廊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经验总结,给出提升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和启示,为日后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综合管廊的建设为例,结合国家政策和广州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特点,分析了天河智慧城综合管廊具体的项目运作模式,从资金需求、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条件论证、物有所值评价、项目风险分配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该项目运作模式的可行性,为在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推广应用PPP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城市综合管廊现有投资与收益模式,结合目前国内推行的PPP模式,分析城市大型管线相关使用与施工单位的特点,提出以城市排水管理单位、大型市政施工企业为主导社会资本的管廊PPP投资与经营模式,为我国管廊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综合管廊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综合管廊项目利益相关方众多,业主方统筹管理效率不高,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虚拟组织理论契合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特点,能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进行优化提升,进而提升综合管廊项目的管理绩效。利用虚拟组织相关理论构建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旨在为实施综合管廊项目的企业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已迎来综合管廊建设热潮。在回顾近20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规划及工程技术、国内建设现状、科研工作、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已取得的成就,讨论了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综合管廊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综合管廊建设阶段不存在技术瓶颈,但如何提高其服役性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国目前的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其建设成本高和盈利性差的特点,严重制约了综合管廊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再据此建立符合各地情况的建设模式与运营管理模式,才能实现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大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缓解政府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中的财政压力,有必要引入PPP项目运营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本文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实施关键点与运营管理建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冲 《市政技术》2022,(2):64-67,90
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综合管廊、世园会内外道路综合管廊、北京市文旅区万盛南街道路综合管廊工程进行了分析与经验总结,提出了综合管廊与道路协同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和启示,为类似项目的 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