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胸大肌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58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大肌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58例总结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10042)徐成钧,王文科,李树春,赵德安,石胜利,戚真我院1985~1990年头颈外科应用胸大肌岛状皮瓣重建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5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头颈外科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28例,使用改良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观察并随访皮瓣成活等情况.结果 随访3~36个月,28例患者使用的改良胸大肌皮瓣均存活.改良胸大肌皮辩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具有皮瓣成活率高、损伤小的优点;同时在吞咽和语言功能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结论 使用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程燕波  霍秀英  李瑞平 《西部医学》2013,(11):1618-1620
目的 探究不同修复方法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和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5月~2011年5月165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胸大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三种方法进行修复重建,每组55例,观察修复与重建后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游离前臂皮瓣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方法进行修复的两组患者皮瓣成活和外形满意情况明显优于胸大肌肌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并发感染情况明显低于胸大肌肌皮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大肌肌皮瓣患者出血情况明显少于游离前臂皮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修复方法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效果和并发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胸大肌皮瓣一期修复头颈部晚期肿瘤切除后缺损25例。方法:采用带蒂的胸大肌肌皮瓣,保留多肩峰血管。结果:皮瓣最大面积为15cm×13cm。22例一期愈合。结论认为该皮瓣应用范围广,成活率高,是一种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病例分别采用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舌骨下肌皮瓣、改良侧方唇交叉皮瓣、带血管蒂游离腓骨施行Ⅰ期修复。结果 移植组织成活13例,坏死1例,手术成功率为92.86%,术后修复效果较满意。结论 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侈复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及范围,挽救了部分中晚期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88年7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胸大肌肌皮瓣对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进行一期修复共145例次,皮瓣面积为6cm×7cm~14cm×26cm。结果133例胸大肌肌皮瓣完全存活,10例胸大肌肌皮瓣部分坏死,2例胸大肌肌皮瓣完全坏死。结论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组织量多,制作简便易行,安全性大,成功率高,非常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83至2001年手术治疗了24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用胸大肌肌皮瓣或联合其它组织瓣如胸三角皮瓣、裂层皮片、喉气管瓣、舌根瓣、胃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会厌瓣等对术中组织缺损进行了整复。结果:247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中,肌皮瓣坏死3例,咽瘘31例,切口感染42例,吻合口狭窄4例,严重出血3例。除3例外余者均恢复正常吞咽功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供血可靠,成活率高,操作简单,能满足头颈部手术中广泛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使部分晚期头颈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得以根治,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4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用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空肠、胃以及带蒂游离髂骨皮瓣等修复,取得较好效果。较大术腔的整复,取材时原则上需做到保护血供、邻近取材及以需定供等。  相似文献   

9.
该校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教授李晓明,采用头颈部整形与重建皮瓣技术,对3例病人施行了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均获得理想效果。 对外伤和肿瘤切除术造成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进行整形与重建较为困难,有很多病人常因此失去了治疗机会。李晓明副教授曾在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专题研修头颈部整形与重建皮瓣技术,包括各种轴形皮瓣对鼻部各类缺损整复及游离胸大肌肌皮瓣,肩胸皮瓣、颈肩皮瓣、背阔肌皮瓣的整复技术。上  相似文献   

10.
14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用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空肠、胃以及带蒂游离髂骨皮瓣等修复,取得较好效果。较大术腔的整复,取材时原则上需做到保护血供、邻近取材及以需定供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手术一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9例头颈肿瘤手术接受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一期修复与重建;修复区域有半侧舌体及口底,部分喉咽及食道,颈前区咽瘘,腮腺区皮肤、喉造口及胸骨柄等。结果39例中3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92%),3例皮岛皮肤部分坏死(8%),皮岛周围及深部感染9例(23%),但肌层成活,通过经放置引流、换药最后自愈。临床随访3年生存率69%(27/39),5年生存率26%(10/39)。结论胸大肌岛状肌皮瓣血运丰富,成功率高,在一期修复与重建头颈肿瘤局部缺损中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项皮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胸大肌肌皮瓣或颈项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19例。结果:术后转移肌皮瓣存活良好,成活率为100%;外观与周围组织色泽相似,外观满意度为84.21%(16/19),功能满意度为89.47%(17/19)。随访3~8年,3年生存率为63.16%(12/19),5年生存率为41.18%(7/17)。结论:胸大肌肌皮瓣或颈项皮瓣制备较简单,效果可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供区面积大且成活率高,可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我科1980~1990年采用组织瓣即刻修复肿瘤术后缺损44例(45块组织瓣),计12种类型:额瓣5块,前臂皮瓣3块,肩胛皮瓣1块,胸三角皮瓣1块,胸大肌肌皮瓣13块,胸锁乳突肌肌皮瓣4块,背阔肌肌皮瓣3块,斜方肌肌皮瓣4块,髂骨肌瓣5块,肋骨胸大肌皮瓣2块,锁骨胸锁突肌皮瓣2块,舌瓣2块。总成活率为88.9%(40/45)。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对头颈部缺损患者予以修复性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对照组采用股前侧皮瓣,比较两组患者头颈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术后感染率观察组为17.8%,对照组为42.86%,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取材简易,因为有数量较多的皮肤以及组织可供取材,因此对于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均能够修复,提高组织存活率,降低血供不足的发生率,其在头颈部缺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畸形20例的临床经验和教训。20例中肌肉蒂11例、血管蒂8例、肌皮蒂1例。结果16例完全存活,8例部分存活,1例坏死。皮瓣最大面积为10×14cm~2。文章详细叙述了皮瓣的制取要点,蒂的类别及适应症,蒂转移至头颈部的方式及肌皮瓣的固位。并对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在各种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1988年至1998年间应用该肌皮瓣对32例头颈部癌术后缺损进行即刻修复效果。结果:32块胸大肌肌皮瓣中29块(90.6%,29/32)完全成活,取得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效果。1块(3.1%,1/32)完全坏死,2块(6.3%,3/32)部分坏死。结论:胸大肌肌皮瓣是一种非常实用而优良的修复材料。它具有丰富的组织量,优良的血液供应,具与头颈部邻近,在多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特别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的即刻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舌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意义及采用游离前臂皮瓣和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收治具有完整病历记录的舌部恶性肿瘤77例。58例采用舌颈联合根治术,12例采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白斑、原位癌和透明细胞癌各1例行病灶扩大切除术,2例恶性淋巴瘤活检确诊后给予化疗及放疗治疗,2例鳞状细胞癌活检确诊后未治出院;14例同期即刻修复舌缺损,其中11例采用游离前臂皮瓣,3例采用胸大肌肌皮瓣;9例采用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结果:2例鳞状细胞癌未治;2例恶性淋巴瘤行化疗及放疗治疗;手术73例,1例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14例同期即刻修复舌缺损,1例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彻底切除原发灶及颈淋巴清扫是手术治疗舌部恶性肿瘤的关键,游离前臂皮瓣和胸大肌肌皮瓣是修复术后舌及舌根缺损的理想材料,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瑞梅  隋军 《医学综述》2012,18(2):227-230
上臂外侧皮瓣(LAFF)属肌间隔筋膜穿支皮瓣,应用于手外科修复重建已十分成熟和广泛,近年来被尝试应用于头颈部缺损的修复重建。临床研究证明,该皮瓣与修复头颈部缺损的经典皮瓣——前臂皮瓣相比,具有皮瓣供区更隐蔽、不牺牲手臂的主供动脉以及皮瓣感觉功能更加良好等优点。LAFF可成为前臂皮瓣的理想补充和修复头颈部缺损的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颈部皮肤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颈部皮肤溃疡的作用。[方法]1991年10月-2001年10月,对16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皮肤溃疡进行了手术切除,再用胸大肌肌皮瓣Ⅰ期修复。[结果]本组16例中,皮瓣全部存活,术后7~12d拆线,其中4例皮瓣边缘部分愈合不良,经换药和营养支持疗法后,20~25d愈合。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慢性溃疡,中位随访时间为3.5年,全部皮瓣无坏死、无新的溃疡形成。[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取瓣面积大,血管蒂较长,旋转度大,血运可靠,可用于鼻咽部放疗后颈部皮肤放射性坏死的较大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