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石油石化企业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规范化,才能使事故应急预案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规范石油石化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注意:预案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有配套相关的规章制度;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重视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的建设;预案内容要有时效性;企业内部预案应并入政府制定的外部预案体系中;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专家库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行石化企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探讨应急援体系改进提高的方法和建议.从应急救援体系的硬件建立,到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完善,阐述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应急装备的配备,及应急预案体系的架构、应急预案分级、各应急预案的相互衔接、预案中各专业抢险队伍的职能、内容的细化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以利于石化企业应急救援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更好地发挥应急预案的应急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英琦 《石化技术》2023,(6):266-267+263
根据融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中应急管理要求,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设立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程序、细化演练要求三个方面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按照各级标准及总部下发的制度模版,重新编制各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抽查和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实现应急管理水平提升,达到ISRS 6级得分率标准。  相似文献   

4.
某炼油厂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总架构进行了设计,把环境应急预案作为企业预案体系的子系统,重点叙述了环境应急预案子系统构成、各专项预案的主要内容、作用和编制要点;对照国家、地方政府近期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演练评估实践,分析了现行预案体系和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就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做好事前防控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陆梁油田作业区常态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油田作业区设立两级应急指挥机构(即作业区级、站级),作业区级应急指挥机构为作业区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设在生产运行科,负责二级应急状态的启动、实施组织和解除;站级应急指挥机构为站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设在各站值班室,负责三级应急状态的启动、实施组织和解除。减少应急启动程序是提升应急处置速度的有效途径。作业区将站队和班组两级预案变成一级预案,以提高预案的实施效率,让应急预案发挥应有的作用。两级应急模式符合陆梁油田作业区管理模式,符合作业区现场操作实际,符合作业区应急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急预案演练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企业应急预案演练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应急预案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的5个对策,一是完善预警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二是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完善指挥体系,实现精确指挥;四是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配齐配足应急物资;五是完善演练评估制度,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等,来提高应急预案演练水平,达到及早发现和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沧州炼化通过开展风险识别、重新修订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卡,引入"情景构建"模式开展事故预案。"今年,完成2~3项重大风险的情景构建预案。一季度要逐套装置修订消防预案,体现应急动态化管理。全面推行现场处置方案卡片化,确保应急预案好用。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相似文献   

8.
LNG接收站一旦发生LNG/NG泄漏及火灾爆炸等事故,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控制LNG接收站事故,运行单位应成立企业内部应急组织机构,并融入地方及母公司的应急组织框架;整合和畅通接收站应急通讯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应急预案和专项技术方案,充实接收站应急技术储备;保持接收站监控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转,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应急组织机构、通讯系统、应急预案、技术体系、监控预警系统和应急物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运转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编制与修订基层库站应急预案的经验,预案的组成、结构及内容的表述,指出基层库站的应急预案,在结构形式上须为单独文本,少些文字陈述,多用框图表格以直观明了;内容上应简练、具体、操作性强,突出核心"应急处置";附件资料齐全。  相似文献   

10.
《石油教育》2009,(6):40-40
<正>2009年11月20日,中油集团公司井控高级技术培训班在渤海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中油集团公司举办的井控高级技术培训班,是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井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现场演练会议精神,不断提高井控工作水平,保障油气安全生产,更好地完成集团公司"奉献能源,创  相似文献   

11.
石油石化行业物料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腐蚀性强等特点,因而较其他行业有更大的危险性。以兰州石化400kt/a气体分馏装置一次液态烃换热器泄漏演练为例,就石化企业开展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从应急预案体系、污染物处置、应急预案评审、应急预案培训、应急装备管理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临水石油库(站)及输油管道油品泄漏造成水体污染的应急处置存在应急响应不及时、救援设施和物资准备不足、处置措施缺乏针对性以及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油品泄漏后防止水体污染所采取的"检测、切断、围栏、回收、清除"的具体应急处置方法,提出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措施:一是认真编制应急预案;二是提升应急队伍技能;三是搞好应急预案演练;四是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应急抢险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3.
完善应急预案编制,落实应急预案演练,是实现"三高"油气勘探区块钻探安全,减少和避免重大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目前"三高"区块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应急预案和改善演练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完善应急预案编制,落实应急预案演练,是实现"三高"油气勘探区块钻探安全,减少和避免重大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目前"三高"区块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应急预案和改善演练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石油石化企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吸取一次次重大事故的教训,不断拓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重视应急预案管理,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预防和应对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化工企业对环境危险源的监控,有效降低事件发生概率,提高化工企业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最大限度保障环境安全,化工企业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非常重要。结合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关注点,提出了目前在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化工企业编制应急预案提供借鉴。应急预案不仅是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对策,而且还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紧急措施和事故初期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当前钻井事故灾难应急管理体系的不足,提出研发一个组织高效、资源配置优化、反应快速、决策指挥科学的钻井事故灾难应急信息共享与决策指挥系统,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并针对钻井事故应急管理业务的信息特征及信息共享需求,基于ESB技术建立了应急信息集成共享平台;从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工作流程、预案数字化与动态生成、可视化决策指挥等角度出发,研究并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体系;最后研究了系统的实现,并给出了系统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应急决策人员提供智能化、可视化决策支持,能通过网络实现油田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及联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异地统一指挥,协同应急,从而提高事故灾难应急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含硫气田开发的高风险特征,四川某高含硫气田作业区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应急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气田的安全控制中心、应急预案体系、安全预警系统、社区报警系统、社区应急疏散系统和生产、气象、地理、人居等数据模块,结合真实生产工艺及设备三维实景,实现了气田生产可视化、异常可视化、应急可视化,形成了一套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应急管理系统,提升了安全管控能力,可为类似气田的开发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现行油田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的不足,从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及工作流程等角度出发,运用网络通信、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等技术,构建了一套组织高效、资源配置优化、反应讯速、决策指挥科学的应急救援体系,同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油田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由应急预案管理、救援资源管理、应急报警受理、救援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地理信息、信息通道、应急救援培训、查询与统计分析及网站信息管理等9个功能模块组成,可用于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决策指挥以及平时的培训与应急演练。该系统的应用,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救援力量与资源,实现跨地域、跨部门信息及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共享与实时调度,并提供全方位、可视化、高效的应急救援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能通过网络实现各级应急救援机构异地统一指挥、协同救援,从而提高了应急救援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李程 《天然气技术》2012,6(3):73-76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业务范围点多、线长、面广,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的高危行业,生产负荷重,工作节奏快,社会条件敏感,抓好应急管理尤其重要而迫切.阐述了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从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预案体系、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文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公司下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