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归丸汤剂和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分析辐照后的骨髓抑制的肾虚类型,为临床优化选用补肾助阳法、滋阴补肾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左归丸、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血清GM-CSF、EPO、TPO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右归丸组的RBC含量明显升高(P<0.05),左归丸组的HGB显著增加(P<0.05),右归丸组的WBC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右归丸组血清中的EPO、GM-CSF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TP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两方在对EPO、GM-CSF的影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象均有修复作用,并能有效调节血清中TPO、EPO、GM-CSF的表达,从而促进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右归丸在提升EPO、GM-CSF方面优于左归丸,两方在降低血清中异常升高的TPO水平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但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四物汤、四君子汤和八珍汤对贫血(血虚证)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初步探索补血、补气和气血双补方剂对中医血虚证型的疗效差异与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八珍汤组、四物汤组和四君子汤组(2.3,3.0,1.2 g·m L-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4组按大鼠体重150 mg·kg-1尾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造模,观察3种方剂对贫血大鼠的外观体征,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数量,网织红细胞和骨髓象的影响,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肝肾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mRN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降低,RBC,HGB,PLT,WBC数量明显降低(P0.01),骨髓增殖能力降低,EPO mRNA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八珍汤与四物汤组明显改善贫血大鼠外观、提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升高RBC,HGB,PLT,WBC数量(P0.05,P0.01),提高骨髓增殖能力,并上调EPO mRNA的表达。结论:三方中,气血双补方剂(八珍汤)疗效最好,补血方剂(四物汤)疗效优于单纯补气(四君子汤)组,实验结果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治疗血虚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临床治疗贫血症(血虚证)辨证施治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补血方对Lewis肺癌小鼠化疗后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genin,EPO)、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以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in-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影响,探讨健脾补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改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随机分为肺癌组,模型组,健脾补血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及健脾补血方各剂量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复制模型。健脾补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健脾补血方25,12.5,6.25 g·kg-1,肺癌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取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EPO、TPO、GM-CSF的浓度。结果与肺癌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EPO、TPO、GM-CSF浓度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血方各剂量组血清中EPO浓度明显下降(P0.05,P0.01),TPO、GM-CSF浓度明显上升(P0.01)。结论健脾补血方能下调Lewis肺癌小鼠化疗后血清中EPO浓度,上调血清中TPO和GM-CSF浓度,以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严苏纯  王光普  刘彤 《中草药》2010,41(11):1853-1856
目的观察生血丸对60Co合并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促进全血细胞上调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象;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细胞周期;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髓基质中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的量。结果 生血丸能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骨髓有核细胞(BMC)的量(P0.05),生血丸组升红细胞疗效更为突出(P0.05);生血丸组能解除G0/G1期细胞阻滞,促进G0/G1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生血丸能有效平衡微环境中TPO的量;能改善EPO的表达;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上清中G-CSF有明显的正调控作用。结论生血丸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血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可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从G0/G1期进入增殖周期;并能有效调节骨髓微环境中TPO、EPO和G-CSF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6,(6)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铁叶绿酸钠和叶绿素衍生物)对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性贫血小鼠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培养正常小鼠及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BMC),不同剂量的生血宁片处理这些BMC,采用ATP生物发光法测定生血宁片对其BMC增殖。体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贫血模型,以低、中、高剂量的生血宁片进行治疗,给药后第7、10、13天测定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第10天收集小鼠骨髓细胞,检测其白介素(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mRNA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生血宁片显著提高两类BMC的增殖率(P0.05,P0.01);体内实验显示,生血宁片500、353 mg/kg组可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WBC、RBC、HGB、HCT水平(P0.05,P0.01),生血宁片500、353、250 mg/kg组可显著升高骨髓细胞Il3、Scf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生血宁片促进Scf和Il3 mRNA的表达,从而缓解环磷酰胺引起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心生血法与补肾生血法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根据补心生血法而确立的炙甘草汤和补肾生血法而确立的左归丸、右归丸对小鼠外周血象,血清EPO、TPO、GM-CSF,骨髓CD34+以及对骨髓组织修复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对外周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左归丸组能明显促进HGB、RBC的提高,右归丸组能明显促进RBC、WBC的提高;各药物组均能有效调控EPO、TPO、GM-CSF水平,但炙甘草汤组、右归丸组药物的调控作用较左归丸组更明显;各组药物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骨髓CD34+的含量,左归丸的提升作用最显著。结论:补肾生血法对外周血象的提升作用较补心生血法更具优势。补心生血法、补肾生血法较滋阴补肾生血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小鼠抗贫血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鸡血藤总黄酮(STF)对化学因素所致的血虚小鼠外周血象及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盐酸苯肼(APH)、环磷酰胺(CTX)复合造模,建立血虚小鼠模型, 检测外周血象RBC,HGB,HCT及血清IL-3,EPO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小鼠的外周血象RBC,HGB,HCT,血清中的IL-3降低,而EPO升高(P<0.01) ,鸡血藤总黄酮各剂量组的外周血象RBC,HGB,HCT,IL-3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EPO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 0.01).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具有抗贫血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机体分泌IL-3、调节EPO水平,促进红系造血有关.  相似文献   

8.
Dai HY  Cao KJ  Zhao AB  Chen XY 《中药材》2011,34(2):250-253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分别对红系血细胞及其造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化疗后骨髓抑制贫血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实验第14、28天骨髓抑制造模小鼠外周血常规检查(RBC,HGB等);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实验第14天与第28天骨髓抑制造模小鼠脾脏EPO、EPO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复方丹参饮均能显著提高骨髓抑制贫血小鼠RBC、HGB;六味地黄汤组和补中益气汤组EPO、EPOR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复方丹参饮组EPO、EPOR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髓抑制贫血均有稳定且可靠的提升外周血血象的作用;补肾、健脾法可通过提高EPO、EPOR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向红系血细胞分化以升高红系血细胞;而活血法促进造血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荷瘤动物实验,从外周血血细胞比例、免疫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相关指标等方面研究消岩汤对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Lewis肺癌细胞接种小鼠,荷瘤小鼠ip环磷酰胺(CTX)100 mg/(kg·d),连续3 d,制备荷瘤小鼠化疗后骨髓抑制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岩汤组、吉粒芬组、消岩汤与吉粒芬联用组(联用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小鼠10只为对照组,消岩汤组ig消岩汤水煎液18.2 g/(kg·d),分2次给药,连用7 d,吉粒芬组sc吉粒芬12μg/kg,连用7 d,联用组为两药合用。观察各组小鼠一般血常规、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数量(PLT)降低(P0.05),尤以WBC减少为主(P0.05);模型组CD3+CD8+T、CD4+CD8+T、CD4/CD8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3、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岩汤组和吉粒芬组WBC数值均增加(P0.05),消岩汤组、联用组CD3+CD8+T、CD4+CD8+T明显提高(P0.05),各组NK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消岩汤组和联用组显著升高小鼠血清中IL-3、IL-6、EPO、GM-CSF水平,吉粒芬组显著升高IL-3、IL-6水平(P0.05)。与吉粒芬组比较,联用组小鼠外周血WBC增加更明显(P0.05),且RBC、PLT增加更显著(P0.05),Treg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消岩汤能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象,以及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且消岩汤与吉粒芬联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小鼠血清造血因子IL-3、IL-6、EPO、GM-CSF的生成,从而缓解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Smad-2、Smad-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制备光老化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给相应剂量药液,阳性对照组(VE组)给予维生素E滴剂,于造模前30 min灌胃。造模完成后,采用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中MMP-12、Smad-2、Smad-3、TIMP-1 mRNA的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皮肤组织中MMP-12mRNA的表达处于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MMP-1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mad-2 mRNA、Smad-3 mRNA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MMP-12 m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P0.01),Sma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Smad-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各剂量组TIM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在皮肤光老化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鸡血藤乙醇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的抗辐射作用,并探讨初步作用机制。采用6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ICR小鼠造成亚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 mg·kg~(-1),iv)、鸡血藤组(生药10,20,40 g·kg~(-1))、儿茶素组(50,100,200 mg·kg~(-1)),连续ig给药28 d,每日1次。检测给药前1 d及给药1,3,7,14,21,28d后小鼠外周血WBC,RBC,PLT计数和HGB含量;观察给药7 d后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的变化;比色法测定给药7 d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水平;采用半固体培养基测定给药7 d后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HE染色观察给药7,14 d股骨骨髓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7 d后骨髓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测定骨髓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Bcl-2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骨髓中Bax的表达。结果表明,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均可促进辐射小鼠外周血象的恢复,增加免疫器官胸腺和造血器官脾脏的脏器指数,提高血清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骨髓腔内细胞数量、减轻立体支架结构损伤,改善造血微环境;抑制骨髓细胞凋亡,使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显著下调。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造血、抗氧化、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活血方与益气补血方预防环磷酰胺(CTX)引起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解毒活血组和益气补血组,中药组分别给予25.55,17.47 g?kg-1 ?d-1中药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0d,第8天时采用腹腔注入环磷酰胺(100 mg?kg-1?d-1),连续造模3d.各组随机抽取10只,在第7天(造模前1d)及造模完成后的第1,3,5,7,10天做外周血象检测,剩余10只于造模后第1天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NC)、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CFU-GM,CFU-E和BFU-E)集落形成单位、细胞凋亡检测及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结果:各组小鼠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和第5天降至最低,并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基本恢复至正常,但益气补血组下降程度较模型组轻(P<0.01),而补肾解毒活血组恢复明显早于模型组和益气补血组(P<0.05);造模后模型组BMNC,CFU-GM及BFU-E显著下降(P<0.01),且两中药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BFU-E以补肾解毒活血组为优(P<0.05);造模后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约是正常组的14.7倍,两中药组骨髓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造模后GM-CSF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但两中药组GM-CSF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血清EPO水平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预防给予益气补血药或补肾活血解毒药均可以加快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的恢复,尤以益气补血方为优;益气补血方减轻血小板下降程度更好,补肾活血解毒方促使血小板恢复更佳.预防给予两组中药均可减轻小鼠环磷酰胺造成的BMNC和CFU-GM下降程度,从而有利于白细胞的恢复;两组中药不是通过提高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而是通过减轻环磷酰胺造成的BFU-E的减少,达到保护红系造血的效果,以补肾解毒活血方为优.预防应用补肾解毒活血药与益气补血药可以明显降低环磷酰胺引起的骨髓细胞凋亡,似以益气补血组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石榴补血糖浆对环磷酰胺血虚证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构建血虚证模型,分别用石榴补血糖浆、EPO和复方阿胶浆连续干预28d,取小鼠外周血液,分别进行红细胞(RBC)及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GB)浓度测定以及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含量;取小鼠双侧股骨,收集全部骨髓细胞,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含量,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法检测造血干细胞因子(SC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石榴补血糖浆(4.6875 mL·kg-1,9.375 mL·kg-1,18.75 mL·kg-1,28.125 mL·kg-1)组小鼠血液中RBC,WBC,PLT,HCT,HGB均升高(P < 0.05);与模型组相比,石榴补血糖浆9.375 mL·kg-1剂量组EPO、SCF、GM-CSF表达量均显著提升(P < 0.05),骨髓有核细胞数增多(P < 0.05)。结论 石榴补血糖浆可以对血虚证模型小鼠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造血细胞因子EPO、SCF、GM-CSF的表达,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地塞米松(DEX)诱导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对脑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mRNA,α-分泌酶和β-分泌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ST(10,20,40 mg·kg~(-1))组和阳性药(人参皂苷Rg_1,6.5 mg·kg~(-1))组.用DEX(5 mg·kg~(-1),ig,21 d)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各用药组于造模同时ig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容积蒸馏水.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定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用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中APP、α-分泌酶和β-分泌酶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皮质,海马CA1,CA3区AP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T(20,40 mg·kg~(-1))能明显改善小鼠记忆功能(P<0.05,P<0.01);降低脑组织内APP,β-分泌酶mRNA的表达(P<0.05),升高脑组织内α-分泌酶mRNA的表达(P<0.05);减少APP在大脑皮质及海马CA1区的表达(P<0.05).结论:AST能改善DEX诱导的小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APP及其mRNA、β-分泌酶mRNA表达,促进α-分泌酶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茯贞膏对脾肾阳虚型肿瘤相关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36只。模型组于前3 d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1)·d~(-1)),正常对照组给以等量无菌注射用水腹腔注射。完成肿瘤相关性贫血模型。后从模型组中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模型+复方阿胶浆组、模型+茯贞膏组。模型与给药组以大黄药液(10 mL/kg)+肌注氢化可的松(10 mg/kg)制备脾肾阳虚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以相应药液,每日1次,连续24 d。测定血象指标,血清EPO、IL-6、Hepcidin含量及肝脏EPO、hepcidin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WBC、RBC、Hb、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外周血EPO、IL-6、Hepcidin含量显著升高,肝脏EPO mRNA表达下调,Hepcidin mRNA表达上调。茯贞膏组可明显升高模型大鼠WBC、RBC、Hb、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降低外周血EPO、IL-6、Hepcidin含量,上调肝脏EPO mRNA表达、下调Hepcidin mRNA表达,且与复方阿胶浆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茯贞膏组方以补气中药为主,能改善脾肾阳虚贫血大鼠的血象及铁代谢,进一步印证前期研究,提示茯贞膏对造血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且与补血药复方阿胶浆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中医学"气能生血,气血同源,气为血之帅"理论。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95-198,后插12
目的研究益气养血方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BMP-2、BMP-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0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混悬液4 mg·kg~(-1)·d~(-1))、益气养血方低(1.89 g·kg~(-1)·d~(-1))、中(3.78 g·kg~(-1)·d~(-1))、高(7.56 g·kg~(-1)·d~(-1))剂量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切开关节囊后缝合,其余各组均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用药处理8周后取右膝关节软骨进行HE染色及病理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组及益气养血方中剂量组软骨组织中BMP-2、BMP-4蛋白的表达应用PCR法测定BMP-2、BMP-4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气养血方各组及阳性药物组对关节软骨病理损伤(P 0.05,P 0.01)有保护作用;益气养血方中、高剂量组病理评分(P 0.05,P 0.01)与软骨组织中BMP-2、BMP-4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阳性组(P 0.05,P 0.01)。与模型组对比,益气养血方中剂量组BMP-2、BMP-4的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益气养血方通过抑制BMP-2、BMP-4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大鼠软骨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补髓生血丸(熟地黄、鹿角胶、黄芪、当归等)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的防治作用,并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角度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再造生血片,2.70 g·kg-1)及补髓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2.25,4.50,9.00 g·kg-1),每组15只。采用白消安(10 mg·kg-1)及环磷酰胺(20 mg·kg-1)交替腹腔注射给药12 d,制备AA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0 d。检测小鼠外周血象;采用瑞士-姬姆萨染色法观察小鼠骨髓涂片;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HE染色法观察骨髓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水平。结果 各组间的血清及骨髓TP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环磷酰胺致血虚证小鼠外周血象、骨髓细胞凋亡及抑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按25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四物汤低剂量组(5 g·kg~(-1)·d~(-1))、四物汤中剂量组(10 g·kg~(-1)·d~(-1))、四物汤高剂量组(20 g·kg~(-1)·d~(-1))。利用血细胞计数仪、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细胞凋亡率及骨髓细胞Bcl-2、Bcl-x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四物汤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外周血红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P0.05)、各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四物汤各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均0.05),四物汤中剂量组Bcl-2、Bcl-xL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5)。结论四物汤可能通过上调骨髓细胞Bcl-2和Bcl-xL蛋白表达,降低骨髓细胞凋亡率,提高外周血象,以发挥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苯中毒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凋亡蛋白Fas、Fas L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归脾汤可能减轻苯中毒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损害并提高外周血象的机理。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以及归脾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进行熏苯复制苯中毒模型。造模后,归脾丸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归脾汤溶液8、4、2m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利血生1.5mg/(kg·d)和鲨肝醇5mg/(kg·d)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3周。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及SABC检测试剂,分别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Fas、Fas L蛋白的表达。结果:归脾丸可明显升高外小鼠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P0.05或P0.01),而对血小板作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归脾汤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大剂量组、西药组能明显降低骨细胞凋亡蛋白Fas、Fas L的表达(P0.05);与西药组相比,归脾汤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能对Fas、Fas L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可改善苯中毒小鼠骨髓造血组织,提高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以促进骨髓增生,同时也可降低骨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达到减轻苯中毒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改善外周血象。  相似文献   

20.
调营饮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仁省 《河北中医》2011,33(7):1055-1057,1081
目的观察调营饮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8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营饮组、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八珍汤组、当归补血汤组,每组24只。正常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0.2 mL腹腔注射,其余各组予注射用环磷酰胺(CTX)10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3 d。实验第4 d,调营饮组、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八珍汤组、当归补血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0.2 mL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0 d。分别于实验第4、7、10 d取小鼠眼球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同时,第7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之后取各组小鼠右侧股骨,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第4、7 d模型组及各药物组WBC均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第10 d,模型组、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及当归补血汤组WBC均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各时间RBC均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第4 d,调营饮组、调营饮拆方组及八珍汤组WBC较模型组升高(P〈0.05);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RBC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 d,调营饮组、八珍汤组WBC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调营饮组、调营饮拆方组RBC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第10 d,各用药组WBC、RBC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调营饮组WBC高于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和当归补血汤组(P〈0.05),调营饮组RBC高于其他各用药组(P〈0.05)。模型组EPO高于正常组(P〈0.05),GM-CSF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正常组(P〈0.05)。各用药组EPO、GM-CSF平均光密度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调营饮组EPO、GM-CSF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结论调营饮可明显提高化疗致骨髓抑制小鼠EPO分泌及GM-CSF的表达,从而改善外周血细胞状况,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