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据交换技术回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传输技术和交换技术对通信网络容量的影响,并细致地讨论了网络瓶颈现象的变迁原因。回顾并比较了传统交换技术-电路交换、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的特征及适用环境,最后详细地阐述了未来交换技术-光路交换和光包交换的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应用交换方式与分级标签交换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探讨了应用交换的技术特征和实现过程,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采取应用交换方式实现数据安全交换的核心思想,阐明了应用交换是对分级标签交换方式的拓展,应用数据交换方式可以灵活、可控、低成本地解决被隔离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量子自动机及广义量子自动机的交换性,并提出了(广义)量子自动机所识别语言的交换性。利用半群及矩阵研究(广义)量子自动机的交换性,得出了(广义)量子自动机交换性的几个等价刻画。研究了(广义)量子自动机的交换性与其所识别语言的交换性的关系,证明了交换的(广义)量子自动机所识别的语言也是交换的。此外,讨论了(广义)量子自动机的广义直积、全直积、限制直积、级联积和圈积等积的交换性,得出了一些积的交换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周益忠 《计算机》2002,(24):26-27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换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共享与交换问题,提出一种交换策略可定制、交换数据可信、交换行为可控的定制数据安全交换模式。重点分析了定制数据安全交换模式下存在的安全威胁;针对安全威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总结分析了所涉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最后指出了定制数据安全交换未来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LINUX交换系统不支持在闪存(NAND flash)上直接建立交换区域。虽然可以使用NFTL/FTL层或者FASS闪存交换系统实现在闪存上建立交换分区。然而,这两种方法都采用静态分配交换区域,将交换系统的读写磨损限制在了闪存固定的某个区域,可能会造成闪存局部过度磨损。提出的SA-YAFFS系统,将交换系统的支持性和闪存文件系统有机统一,在闪存上动态分配交换区域,避免了将交换系统的读写磨损限制在闪存固定的区域,并利用文件系统中大量的空闲空间分担交换系统带来的磨损,避免了局部过度磨损。实验表明,当“文件系统逻辑配额的剩余空闲空间+交换系统逻辑配额”增加到n倍,交换系统导致的磨损为原来的1/n。  相似文献   

7.
实现数据交换云的关键是将数据交换平台虚拟化.针对目前ESB数据交换平台只能为一个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提供信息交换服务,不同应用需要不同交换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的数据交换云的设计思想,并探讨了交换云的结构模型、消息格式、交换接入系统虚拟化和交换传输系统虚拟化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模式交换云的实现方式.实践证明,该技术融合云计算理念,能将一个数据交换平台虚拟成多个交换子平台,即交换域,实现数据安全高效交换和交换域间的隔离.基于标签的数据交换云可满足多项应用的信息交换需求,避免交换平台重复建设,实现IT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交换设备的安全特性直接影响着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网络的服务质量,无论是传统的交换设备还是目前广泛运用的交换设备都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交换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交换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提高交换设备性能和加强交换设备安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链路速率和存储器速率发展差距的日益增大,并行分组交换逐渐成为构建高速交换系统的一种流行方案.在给出了并行分组交换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定义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并行分组交换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高速率大容量并行分组交换研究、支持服务质量保证的并行分组交换研究和支持组播的并行分组交换研究.通过分析对比各种已有研究的优缺点,对并行分组交换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Linux上,内存交换有着特殊的作用,块设备在当前的Linux内核上充当交换区时,工作得很好;Nandflash在写入数据之前需要先擦除,因此当Nandflash充当交换区时,当前的内存交换模型就需要改进,否则内存交换就不能正常工作。根据虚拟内存页面映射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Nandflash的内存交换模型。分析内存交换特点,提出了NVEA(new valid erase algorithm)垃圾回收算法并通过模型实现测试。结果证明,模型解决了Nandflash充当交换区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NVEA  相似文献   

11.
用CATIA建立一款汽车转向开关的三维模型.针对转向开关自动回位过程中转向手柄的振颤及反向接通问题,用MSC Sim Designer建立转向开关自动回位过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驱动转速条件下的开关自动回位动态特性,得到多种工况下转向手柄转动角度和转动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实际开关自回位过程进行测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表明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评估转向开关自动回位动态特性是有效可行的.根据仿真结果找到该转向开关无驱动自回位过程且反向功能无接通时需要的最小临界接通角度,左右两侧分别为4.06°和5.08°.  相似文献   

12.
两级分布式共享存储器结构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用存储器的随机访问速率和交换结构的交换速率一直是限制高速路由器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改善交换结构使其降低对存储器存取速率的要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两级分布式共享存储器(TSDSM)结构,给出了该结构模拟输出排队调度算法所需存储器个数的下界及相应的模拟FCFS与PIFO输出排队算法,并对算法模拟输出排队算法的可行性给出了证明。TSDSM结构及相应的算法控制机制不仅使目前商用存储器的存取速率能满足交换速率的要求,而且交换结构可以工作于非加速状态。  相似文献   

13.
交换结构是高速路由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件,在ns-2中仿真实现交换结构,目标是提供一个具有通用结构和基本功能的交换结构模型.通过队列父类的派生,修改原有的数据结构和分组处理流程,作为标准构件添加到ns-2的构件库中,用户只需在相应的功能函数中添加源代码,就可以开展与交换结构相关的研究工作.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动态跟踪表明开发的交换结构在网络环境中能够准确地转发分组,扩展了ns-2功能进行交换结构网络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终端信息交换安全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魏传瑾  李清宝  白燕 《微计算机信息》2005,21(5):224-225,215
本文介绍了安全隔离和信息交换技术,分别讨论了网络控制、数据加密及数据交换三个关键技术的实现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终端信息数据交换安全机制,详细论述了该安全机制的设计方案。该信息数据安全交换机制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快速交换,保障了网络终端信息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novel configurations of planar multiport radio-frequency (R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C-type and R-type switches and redundancy switch matrices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 in-house monolithic fabrication process dedicated to electrostatic multiport RF MEMS switches and switch matrices is developed and fine tuned. The proposed C-type switch is a four-port device with two operational states. This switch exhibits an insertion loss of less than 0.3 dB and isolation of about 25 dB at satellite C-band frequency range. The novel R-type switch is also a four-port device with an additional operational state.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an insertion loss of better than 0.4 dB and an isolation of better than 25 dB at C-ban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n R-type RF MEMS switch is ever reported. Several of these switches are integrated in the form of redundancy switch matrices, and two novel monolithic five to seven redundancy switch matrices are developed, fabricated, and tes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additional operating state of the R-type switch not only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elements by 50% but also reduces the size drastically  相似文献   

16.
沈昱明  陆峰 《测控技术》2021,40(8):7-11
对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产生影响的液位开关动态响应做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别针对电容式和导纳式两种常见液位开关的工作原理,推导建立了其动态响应理论模型,建立了液位开关的传递函数,从理论参数得出:被测电容式和导纳式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基本相当,并对变水头装置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做了讨论.根据所提出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式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034%,且随着液面下降速度增加,其不确定度也有增加的趋势,为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的工程实践和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典型ATM交换结构分析与交换机设计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通信网正逐步向宽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传送高清晰度电视(HDTV)图像及高速数据,要求通信网高速宽带化。高速宽带通信与现有的电话及数据通信相比,应具有极宽的通信频带(几十Mbps以上)。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未来通信业务的不确定性。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新的通信方式以适应上述情况,其中,ATM可能是实现宽带ISDN的最佳方式,可以满  相似文献   

18.
微加速度开关在高冲击环境中的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度开关是感受加速度并输出开关信号的一类惯性器件。基于MEMS技术研制的微加速度开关需要感受的加速度值远低于其承受的环境冲击加速度值。在高冲击环境中,微加速度开关自身的防护成为一大难题。分析了高冲击环境下器件的失效机理,从材料、结构和封装等方面介绍了3种防护措施,即,采用韧性金属材料替代脆性硅材料制作开关芯片、采用缓冲材料灌封开关芯片和引线、采用不锈钢制作封装壳体,3种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微加速度开关自身的高冲击防护问题,试验证明防护措施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9.
交换机构设计是宽带交换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主要用于设计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平台。文章介绍了几种最常见的交换机构设计,并从结构设计、交换容量、性能指标和成本等方面对这些设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高性能IP路由器中的交换机构设计提供了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并行交换是新兴的交换技术,基于该技术能够利用小型交换模块来构建大容量的交换系统,例如太比特或更高容量的交换机.把带输入队列的并行交换称为带缓存并行交换(buffered parallel switch,简称BPS),重点研究其中并行且独立工作的交换模块之间的负载平衡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两种负载平衡的定义.基于两种定义,分别分析了BPS负载平衡的条件并提出分布式调度算法族.最后,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调度算法,该算法能在无加速比BPS中同时满足两种定义,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良好性能.另外,就算法的工程实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